打造农村科普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_第1页
打造农村科普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_第2页
打造农村科普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_第3页
打造农村科普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_第4页
打造农村科普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要实现这一目标,少年儿童科学素质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校外科普教育基地是科普教育的载体。文章根据学道街小学的实践探索,探讨了普通城镇小学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如何发挥优势开发科普课程,如何依托基地开展参观考察、综合实践、创意制作、主题探究等科普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目的在于发挥乡土优势,开展科普活动,着力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关键词:科普基地;科普活动;教育实践学道街小学于1994年创建科普基地,1995年起接待学生到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28年来从未间断,迄今累计接待学生近10万人次,基地实践经验辐射全国20余个省市500余所学校。一、因地制宜——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创建之初为“学生教育实践基地”,2004年创建为“四川省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教基地”,2019年创建为“四川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20年创建为“全国德育创新基地学校”。(一)遵循五项原则,建设基地第一,分步实施。基地建设整体规划,前六年,完成各区树木的栽种,基础功能用房的修建。接下来的10年,打造拓展区和水保园。近十几年来,完成改扩建工程,完善科普教育功能。第二,活动优先。大到房舍的修建,小到树木的栽种,道路的开辟都以便于科普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前提。第三,环境保护。基地的修建、废物的处理等都兼顾保护环境。第四,因地制宜。依托本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无痕化打造。第五,开拓创新。基地建设和设施配置,不断与时俱进。(二)实行功能分区,完善基地围绕科普教育目标,不断完善基地,实现功能区域化。目前建有农事科普区、生活自理区、炊事劳作区、综合实践区、水保科普园“五区四十处”活动场所,总计约300亩。例如“水保科普园”近100亩,建有室外水保设施区、水保生物园区、水文气象观测站、多媒体科普展区、水保知识教育长廊等。这些场所以及设施为学生科普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发挥优势——开发科普教育课程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该校以基地为依托,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开发适合小学生的科普读本。(一)利用特色资源开发学本第一,整合基地资源,形成基地特色学本。如“米饭的来历”“辣椒种植”“气象”“水土保持”等。第二,整合地方资源,形成地域特色学本。如“家乡的椪柑”“家乡的茶文化”“家乡的竹编”“我爱家乡的茉莉”等。第三,整合校本资源,形成校本特色学本。如“创意加工与制作”“出发吧小创客”“陶艺制作”等。第四,整合基地、家庭和社区资源,形成“科普书目文摘”流程化科普活动课例。学本分单元、分章节、分课时编排,操作性强。(二)以主题为线索设计活动项目校本课程按照学段分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三个年段。每课时的要素包含课题、培养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等。以主题模块为线索,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活动项目。各项活动以流程化指南、指导手册、活动活页等形式指导活动开展。三、依托基地——开展科普实践活动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科普实践活动显得更为重要。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是以小组、班级为单位,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具有特定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活动。(一)参观考察活动学校长期致力于水土保持环境教育,开发的读本《水土保持》作为科普教育的一项内容,其课题研究获省政府奖。目前,学校把水保科普、气象科普、园艺科普、花卉科普、蔬菜科普、椪柑嫁接与管理等主题板块融入基地实践,将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方法的综合学习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基地活动周”期间,学生实地参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施,如坡改梯、径流场、蓄水池、灌溉沟渠、挂网护坡等,认识体验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登上水利工程——官厅大坝,感受工程的宏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了解当年工匠们的劳模精神。1.走进农村,体验艰辛分年级开展认识“家乡常见农作物”,如小麦、油菜、椪柑等,认识“二十四节气”,感知节气之美。参加农事劳作,认识常见的农作物,了解农业农村常识。发现问题、展开研究,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2.走进园区,保护环境基地有水保园、生态园、养殖园三大园区。走进植物园,认识植物,观察昆虫。走进养殖园,了解动物习性。走进水保园,认识水保设施。结合基地园区,组织开展登山、写生、采集标本、科学考察等活动。3.走进大自然,增长见识基地自然资源丰富,群山连绵,农舍田园,竹林依依,岷江环流。有积水面积约1平方千米的官厅水库,跨度40多米的凌空渡槽,千年历史的汉墓群,还有生态椪柑园、奶牛场、养鸡场等。学生在参观考察中,了解到了家乡变化,感受人民智慧,积淀人文常识。学生身处不同的环境会获得不一样的體验(见表1)。(二)主题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动手和动脑,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在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活动的主题来源于自然、社会、生活等各领域。例如学校结合基地资源开展丰富的校级主题实践活动,其中“小学生饮食与营养健康的调查研究”“青神县竹产业调查和建议”“关于岷江河污染情况的考察报告”“关于复兴水库水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等活动取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生撰写的活动报告“保护水土资源人人争当生态守护人”“环境因素对盆栽建兰生长的影响”获得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奖、中科生物创新奖。(三)创意制作活动基地所在县域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基地周围有适合制作泥塑的土壤、有适合陶艺制作的环境,有丰富的椪柑和竹林资源。利用基地周边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创意制作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手脑并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创作资源。例如基地实践期间开设竹编课。学编鱼、马、羊等小动物,制作花筒、帆船、盖子等小物件,让学生了解竹编文化,了解竹编工艺,学会简单的竹编。开设茶艺课,学生参与山茶的种植、施肥、采摘、包装、沏泡全过程,学习茶艺、茶道,了解家乡茶文化(见表2)。(四)专题探究性活动专题探究性活动是学生个人或小组在参与基地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社会、生活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师生共同制订研究方案,通过调查访问、实验探究、发明创作等,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记录详细数据,并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活动的过程包括问题聚焦、实验探究、搜集资料、归纳总结。学校充分利用基地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探究活动。如拉网护坡研究、径流场观测、气象观察、制作標本、观察切片、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考察、人工巨桉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黄荆子药用价值研究、外来物种对原有生态的影响等。例如,基于基地资源开展的“废电池液对几种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黄荆子开发利用价值的调查研究”“关于利用胡瓜钝绥螨控制椪柑害螨生物防治技术的考察与试验”“小叶榕在城市行道和山村生长情况的对比研究”“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对稻田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与试验”“关于青神县巨桉人工林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调查”“增糖降酸技术对椪柑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家乡常见蔬菜的认识和栽培”等20余项研究项目,获得了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见表3)。四、科普实践——促进学校发展第一,学生成长。科普实践教育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教育壁垒,将教学课堂从室内拓宽到室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近10年来,学校有2万余人次在省级以上活动中获奖或展示。迄今近100项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3项,省一等奖10项,省二等奖13项,中科生物创新奖2项,发明专利2项,省级实践活动18项。另外科幻画获国家级奖励6幅,省级奖励50余幅;学生科技论文在《科学课》杂志上发表3篇,获国家级奖励101篇。第二,辐射引领。学校先后荣获“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道街小学基地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收获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