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简答题_第1页
《生理学》-血液-简答题_第2页
《生理学》-血液-简答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血液-简答题简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临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输入等渗溶液?血凝过程分为哪两条途径?二者主要区别何在?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简述小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鉴定ABO血型有何临床意义?交叉配血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其实验结果如何指导输血?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哪些主要原因? "简单题1.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⑴晶体渗透压,主要由NaCl形成;⑵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其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2.等渗溶液是指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0.85%NaCl和5%葡萄糖。大量输液时若不输等渗溶液,将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水分将进入细胞,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溶血;过高,水分则从细胞内透出,使红细胞皱缩,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功能。3.凝血过程分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过程。二者主要区别在:⑴启动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是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是因子Ⅲ启动;⑵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⑶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内源性凝血所需的因子数量多,且全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释放的因子Ⅲ参与。4.⑴血小板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释放血栓烷A2、5-羟色胺等物质,收缩血管,减缓血流;⑵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血栓,堵住破口;⑶血小板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凝血因子,以及释放一些凝血因子,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形成凝血块,紧塞破口;⑷血小板中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收缩,牢固封住血管破口而止血。5.(1)小血管受损后,损伤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小血管封闭;(2)血管内膜下暴露的内膜下组织,使血小板粘附并聚集,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3)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凝血块,加固止血栓,有效地止住了出血。6.血型是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凝血原及类型而划分。有A凝血原的为A型;有B凝血原的为B型;有A、B凝血原为AB型;没有A亦没有B凝血原的为O型。对于同一个体来说,血清中不存在与凝血原结合的相应的凝集素。临床上进行不同的血型输血有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同时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7.方法: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主测;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次侧。结果若两侧均不凝集,为配血相合,可进行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称配血基本相合,在特殊紧急情况时也可少量、缓慢输血,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若主侧发生凝集,不论次侧是否凝集,为配血不合,绝对不能输血。8.=1\*GB2⑴血管内膜光滑,因子=12\*ROMANXII不易被激活,不启动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防止凝血因子活化。因子=3\*ROMANIII正常不存在于血浆中,不启动外源性凝血。=2\*GB2⑵血液快速流动,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也很快被冲走而不能发挥作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