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2.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版发行了一幅宣传画,号召:每人储蓄一元,国家就可集中六亿。六亿元可买4000架战斗机、26000台拖拉机,可建设有10万纱锭的纺纱厂9家,可修铁路1000公里。这一宣传服务于()A.恢复国民经济 B.抗美援朝战争 C.工业发展战略 D.国家三线建设〖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版发行了一幅宣传画,上面提到了每个储蓄一元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其中提到的战斗机、拖拉机、纺纱厂、修铁路等项目都和工业化建设有关,联系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因此这一宣传旨在服务于当时的工业化建设,C项正确;1952年底中国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排除A项;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国家三线建设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2.1962年9月,日本通产省松村谦三带着池田首相的重托应邀来华访问。经过多次协商,11月中国外贸部廖承志与通产省高崎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反映了()A中日建交格局基本奠定 B.两国政治经济往来频繁C.两国经济往来趋于正常 D.中日政治交往成果丰硕〖答案〗C〖解析〗正是由于中日达成了相关经济协议,两国经济往来逐渐趋于正常,选C项正确;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1962年中日两国的交往还处于半官方的性质,A项错误,排除A项;因题干时间涉及20世纪60年代,此时中日尚未建交,B项错误;此时中日还没有建交,政治交往谈不上成果丰硕,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方主流媒体热议中国的形象,如崛起与霸权的政治形象、腾飞与泡沫的经济形象、灿烂和扩张的文化形象、稳定与动荡的社会形象、新潮与贫穷的国民形象。这是基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C.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D.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崛起”、“腾飞”、“灿烂”、“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基础层面看,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高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开始了从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到在新体制下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转化,所以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是对材料内容的片面解读,排除B项;“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只是外部因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为2007—2017年我国各类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A.国有企业发展乏力 B.外资企业受到限制C.外贸市场更趋活跃 D.贸易强国地位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2007——2017年我国各类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可知,2007——2017十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占进出口的比重有60%下降到50%以下,国有企业占进出口的比重由22%左右下降为20%左右,而民营企业其占进出口的比重由18%上升到40%左右,说明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进出口中,民营企业增长较快,外贸市场更加趋于活跃,C项正确;国有企业发展乏力,在材料中无法判定,排除A项;外资企业受到限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贸易强国地位确立,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排除D项。故选C项。5.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古代印度人认为,水是万物的起源,是包含大神在内的一切的母体。古人对水的信念源自于()A.生产方式 B.文化传统 C.宗教信仰 D.文明交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于水的认知不同,如洪水会给苏美尔地区带来破坏,因此他们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而古埃及人会在洪水退去后利用肥沃的土壤进行农业活动而获得丰收,因此他们认为洪水之神是带来快乐和善良的神。所以古人对于水的信念是受到他们生产方式的影响,A项正确;古人对于水的信念主要是源于生产方式,BCD项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故选A项。6.考古学家在北叙利亚一处港口遗址发掘出大量古风时代的希腊陶器,类似陶器也曾出现在地中海西部最早的希腊殖民地。这说明()A.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 B.希腊手工业技术领先C.海洋文明冲击农耕世界 D.地中海文明多元一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北叙利亚一处港口遗址发掘出大量古风时代的希腊陶器”“类似陶器也曾出现在地中海西部最早的希腊殖民地”,并结合所学古希腊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可以得出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希腊手工业技术领先,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海洋文明冲击农耕世界,排除C项;材料中是古希腊陶器出现在不同地区,只能体现古希腊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不能体现地中海文明多元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7.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颁发特许状,承认琅城自治。由此可知()A.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C.国王需依靠市民来治理国家 D.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斗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琅城市民采取用钱赎买和发动起义、成立“公社”的多种方式来维护城市的权益,B项正确;材料提到琅城市民杀死不守信用的主教,但不能由此证实天主教统治地位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提到国王路易六世出于被迫才承认琅城自治,因此不能得出国王需要依靠市民来治理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但没有提到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8.1657年,德川幕府成员德川光窗设史馆,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该书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B.东西方交流的成果C.德川幕府的保守封闭 D.儒家文化圈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即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与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圈的影响,非东西方交流,排除B项;从德川幕府的学习来看,当时并不封闭保守,排除C项。故选D项。9.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A.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 B.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C.已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D.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建立二十进位算术系统并计算出地球公转时间,这些反映出美洲对世界文明的贡献,B项正确;材料仅显示了玛雅人的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的十进位计算法早,并未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美洲文明未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法,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美洲文明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10.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这反映出当时()A.海外殖民竞争激烈 B.自由市场初步形成C.英国荷兰势均力敌 D.商业联系日益紧密〖答案〗A〖解析〗根据“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可得出西方国家争夺海上霸主,抢夺殖民地,因此通过颁布法律,以达争夺的合法化,A项正确;自由市场的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荷兰不敌英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抗,不是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平均每年约2760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1545—1560年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有利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大交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分别从非洲和美洲攫取了大量的贵金属,结合所学知识,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引发了欧洲出现“价格革命”的现象,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利可图,靠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实力下降,进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C项正确。据所学,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材料所涉及的现象是“价格革命”,排除A项;据材料和所学,“价格革命”使封建地主实力下降,不利于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材料所属现象为“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12.最初,茶叶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思想解放 B.价格革命促进了社会消费C.东学西渐促进欧洲社会进步 D.商品流动影响了习俗变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可以看出17世纪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东西方商品交流的增多,欧洲人的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方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3.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高 B.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动摇C.思想开放,近代科学发展 D.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可知,反映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依据材料“15世纪以来”、“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服饰突破了传统束缚,呈现出人体的曲线美,这体现了思想开放,C项正确;虽然女性服饰摆脱传统束缚,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但并不能说明女性地位提高,排除A项;当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并不否定宗教信仰,因此“宗教信仰动摇”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在法国大革命中,各政权都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而代替许多地方方言;建立了公立小学网来教授法语;在革命过程中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这些举措旨在()A.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B.增进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C.集中力量抗击国内外敌人 D.消除封建割据以维护统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各政权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来代替地区方言,建立小学网教授法语,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仪式和象征,所有这些举措增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根据材料“各政权”都是这样要求来增强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这是主要目的,不能体现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这些举措目的是增进民族意识,不是抗击国内外敌人,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法国本就是统一国家,不存在割据,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为近代英国从事农业、工商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年份①②③180145203518414337201871553114A.农业、工商业、第三产业 B.工商业、农业、第三产业C.农业、第三产业、工商业 D.工商业、第三产业、农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近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超过了农业,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①是工商业,②是服务业,③是农业。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6.基于形势的改变,晚年恩格斯(1820年~1895年)以很大热心关注社会主义运动的合法斗争形式。他认为:“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文“形势的改变”主要指()A.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 B.巴黎公社的失败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恩格斯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已经无法再次进行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式的运动了,这里的“形势的改变”主要指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的信息,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恩格斯表述信息无关,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19世界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第二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计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见另页)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受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出口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到1957年初级产品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仍高达63.6%,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比仅为36.4%,而且其中将近3/4是轻纺工业产品。中国进口商品则以成套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等生产资料为主,“一五”期间其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的比重始终处于91.6%以上。据统计,1950年,私营企业承担的进出口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占33.5%,之后随着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非国营企业逐渐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退出,到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全部由国营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由于冷战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敌对、孤立甚至封锁禁运政策,我国内地贸易的市场主要是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与部分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瑞士等)也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摘编自盛斌、魏方《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材料二——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195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8~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为主:进出口逐渐为国营外贸公司垄断:外贸市场集中在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趋势:1958~1970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缓慢,1971~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1958~197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大跃进”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中苏关系的恶化。1971~1977年增长较快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周恩来、邓小平等对经济的整顿:“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由于受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出口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可知,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为主;根据材料“中国进口商品则以成套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等生产资料为主”可知,进出口逐渐为国营外贸公司垄断;根据材料“我国内地贸易的市场主要是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与部分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瑞士等)也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可知,外贸市场集中在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趋势:根据趋势图可以看出,1958~1970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缓慢,1971~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1958~197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大跃进”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恶化。1971~1977年增长较快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邓小平等对经济的整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没有法律,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存在,但不能行动。——【法】卢梭《社会契约论》“让我们为宪章加冕……把国王这一称号分散给有权享受它的人民。’——【美】潘恩《常识》材料二19世纪早期的一些思想家疾呼:“表面富裕、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中,却有这么一大群贫穷的同胞臣民,他们是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本身毫无过失,却注定要遭受沉重的苦难”。一些工人阶级的理论家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反对现存的工厂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反对资本主义体制,建立更为合理公正的新社会。——摘编自李宏图《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问题与化解》材料三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宣言》(1)请用两个词准确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并举一例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对上述主张的实践。(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理论家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理由。(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马克思构想的“联合体”的特点,并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价值。〖答案〗(1)法治,民主。17世纪,英国开展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广大人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握生产资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人人自由平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解析〗(1)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据“没有法律,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存在,但不能行动”可得出法治,据“……把国王这一称号分散给有权享受它的人民”可得出民主或人权。依据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举一例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对上述主张的实践,如17世纪,英国开展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2)依据材料二“他们是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本身毫无过失,却注定要遭受沉重的苦难”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理论家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理由是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广大人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构想的“联合体”的特点,据“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握生产资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据“……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人人自由平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当今世界,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当地民族高压统治的产物。基督教一开始就反对罗马的统治,仇视富人,号召教徒过清贫的生活。基督教诞生后的前三百年里,遭受了罗马帝国多次镇压。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一些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基督教在教义上、组织上和仪式上变得复杂起来;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分人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即罗马国教)。材料二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度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圣经》成为学校唯一的教科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训练和礼法教育,以此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行会学校,商人子弟学校出现了。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并逐渐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城市学校和大学的陆续出现,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对欧洲文化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不同历史作用。〖答案〗(1)变化:从下层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宗教组织发展成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思想工具。原因:罗马帝国镇压人民的反抗;统治阶层的加入影响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的发展适应了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的扶持。(2)教会学校:服务宗教神学,培养虔诚信徒;维护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城市学校:助推城市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和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兴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基督教一开始就反对罗马统治,仇视富人,号召教徒过清贫的生活”“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即罗马国教)”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从下层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宗教组织发展成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思想工具。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遭受了罗马帝国多次镇压”可知,罗马帝国镇压人民的反抗;根据“一些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可知,罗马帝国统治阶层加入影响基督教的发展;根据“基督教在教义上、组织上和仪式上变得复杂起来”“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分人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可知,基督教的发展适应了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需要和罗马统治者的扶持。(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度诚、忠于教权的教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会学校服务宗教神学,培养虔诚的信徒,维护基督教的精神统治。根据“(城市)学校注重本族语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可知,城市学校为城市兴起和商业发展培养人才,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根据“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可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对欧洲文化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学校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主要内容棉花第一帝国棉花具有不耐严寒、不耐酷暑的特性,印度的自然气候适合棉花生长,而英国则无法种植棉花,很长一段时间,印度通过加工棉花、进行销售来增加国家的财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通过强大的武力对印度、美洲等原产地的棉花进行掠夺,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主导的棉花贸易帝国。棉花第二帝国这一阶段印度棉花开始自己走进欧洲,没有欧洲列强作为中间商。前期,欧洲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禁止进口印度棉花;中期,欧洲各国通过在农村开设工厂,聘用童工和妇女来解决劳动力问题,通过在美洲建立棉花种植园来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派遣工业间谍窃取印度棉纺织技术,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棉花制造帝国应运而生。——整理自[美]斯文·贝克特的《棉花帝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欧洲棉花帝国的发展史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扩张史”。阐述:14、15世纪,伴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国家首先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打破了世界原来孤立、分散的局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欧洲人通过武装殖民活动,对印度、美洲等原产地的棉花进行掠夺:同时,建立贸易垄断公司,排挤和打压印度传统棉纺织产品,从而使得印度传统棉纺织业衰败。通过早期殖民扩张,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主导的棉花贸易帝国。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向外输出工业制成品,殖民地逐渐成为单一的原料生产国,成为欧美国家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殖民地国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综上所述,西方的优势地位是建立在奴役、剥削殖民地的基础之上的,是以殖民地的落后为代价的,因此欧洲棉花帝国的发展史就是欧洲资本主义扩张史的缩影。示例2论题: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阐述:14、15世纪,伴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国家率先开辟新航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早期,欧洲通过强大的武力对印度、美洲等原产地的棉花进行掠夺,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主导的棉花贸易帝国:后来,又通过在美洲建立棉花种植园来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派遣工业间谍窃取印度棉纺织技术,以及暴力抢劫、罪恶的奴隶贸易等方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为西欧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重要条件;资本原始积累的增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但给亚非美洲的人民带去了深重的殖民灾难。〖解析〗题目提供了两段材料,分别讲述工业革命前,印度棉花的品质优良,欧洲大量购买,但贸易主导权在欧洲列强手中,所以形成的是棉花的贸易帝国,即第一帝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欧洲棉纺织业成为先驱,掌握了世界棉花的生产、贸易与加工,所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制造帝国,即第二帝国。观点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逐渐占据世界贸易中心节点位置出发,或者工业革命期间欧洲棉纺织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等入手。论证时注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形成虽然是以欧洲为中心,但不可只提欧洲,其他部分的作用需要简单论述。最后需要对观点进行总结评述。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2.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版发行了一幅宣传画,号召:每人储蓄一元,国家就可集中六亿。六亿元可买4000架战斗机、26000台拖拉机,可建设有10万纱锭的纺纱厂9家,可修铁路1000公里。这一宣传服务于()A.恢复国民经济 B.抗美援朝战争 C.工业发展战略 D.国家三线建设〖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版发行了一幅宣传画,上面提到了每个储蓄一元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其中提到的战斗机、拖拉机、纺纱厂、修铁路等项目都和工业化建设有关,联系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因此这一宣传旨在服务于当时的工业化建设,C项正确;1952年底中国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排除A项;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国家三线建设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2.1962年9月,日本通产省松村谦三带着池田首相的重托应邀来华访问。经过多次协商,11月中国外贸部廖承志与通产省高崎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这反映了()A中日建交格局基本奠定 B.两国政治经济往来频繁C.两国经济往来趋于正常 D.中日政治交往成果丰硕〖答案〗C〖解析〗正是由于中日达成了相关经济协议,两国经济往来逐渐趋于正常,选C项正确;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1962年中日两国的交往还处于半官方的性质,A项错误,排除A项;因题干时间涉及20世纪60年代,此时中日尚未建交,B项错误;此时中日还没有建交,政治交往谈不上成果丰硕,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方主流媒体热议中国的形象,如崛起与霸权的政治形象、腾飞与泡沫的经济形象、灿烂和扩张的文化形象、稳定与动荡的社会形象、新潮与贫穷的国民形象。这是基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C.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D.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崛起”、“腾飞”、“灿烂”、“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经济基础层面看,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高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开始了从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到在新体制下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转化,所以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是对材料内容的片面解读,排除B项;“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只是外部因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为2007—2017年我国各类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A.国有企业发展乏力 B.外资企业受到限制C.外贸市场更趋活跃 D.贸易强国地位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2007——2017年我国各类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可知,2007——2017十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占进出口的比重有60%下降到50%以下,国有企业占进出口的比重由22%左右下降为20%左右,而民营企业其占进出口的比重由18%上升到40%左右,说明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进出口中,民营企业增长较快,外贸市场更加趋于活跃,C项正确;国有企业发展乏力,在材料中无法判定,排除A项;外资企业受到限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贸易强国地位确立,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排除D项。故选C项。5.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古代印度人认为,水是万物的起源,是包含大神在内的一切的母体。古人对水的信念源自于()A.生产方式 B.文化传统 C.宗教信仰 D.文明交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于水的认知不同,如洪水会给苏美尔地区带来破坏,因此他们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而古埃及人会在洪水退去后利用肥沃的土壤进行农业活动而获得丰收,因此他们认为洪水之神是带来快乐和善良的神。所以古人对于水的信念是受到他们生产方式的影响,A项正确;古人对于水的信念主要是源于生产方式,BCD项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故选A项。6.考古学家在北叙利亚一处港口遗址发掘出大量古风时代的希腊陶器,类似陶器也曾出现在地中海西部最早的希腊殖民地。这说明()A.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 B.希腊手工业技术领先C.海洋文明冲击农耕世界 D.地中海文明多元一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北叙利亚一处港口遗址发掘出大量古风时代的希腊陶器”“类似陶器也曾出现在地中海西部最早的希腊殖民地”,并结合所学古希腊海外贸易比较发达,可以得出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希腊手工业技术领先,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海洋文明冲击农耕世界,排除C项;材料中是古希腊陶器出现在不同地区,只能体现古希腊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不能体现地中海文明多元一体,排除D项。故选A项。7.12世纪初,法国琅城居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城市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民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颁发特许状,承认琅城自治。由此可知()A.天主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C.国王需依靠市民来治理国家 D.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斗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琅城市民采取用钱赎买和发动起义、成立“公社”的多种方式来维护城市的权益,B项正确;材料提到琅城市民杀死不守信用的主教,但不能由此证实天主教统治地位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提到国王路易六世出于被迫才承认琅城自治,因此不能得出国王需要依靠市民来治理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市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但没有提到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8.1657年,德川幕府成员德川光窗设史馆,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该书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 B.东西方交流的成果C.德川幕府的保守封闭 D.儒家文化圈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以朱熹《通鉴纲目》为圭臬,开始修撰日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大日本史》”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即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与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圈的影响,非东西方交流,排除B项;从德川幕府的学习来看,当时并不封闭保守,排除C项。故选D项。9.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A.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 B.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C.已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D.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建立二十进位算术系统并计算出地球公转时间,这些反映出美洲对世界文明的贡献,B项正确;材料仅显示了玛雅人的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的十进位计算法早,并未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美洲文明未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法,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美洲文明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10.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这反映出当时()A.海外殖民竞争激烈 B.自由市场初步形成C.英国荷兰势均力敌 D.商业联系日益紧密〖答案〗A〖解析〗根据“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可得出西方国家争夺海上霸主,抢夺殖民地,因此通过颁布法律,以达争夺的合法化,A项正确;自由市场的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荷兰不敌英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抗,不是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平均每年约2760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1545—1560年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有利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进了世界物种的大交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分别从非洲和美洲攫取了大量的贵金属,结合所学知识,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引发了欧洲出现“价格革命”的现象,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利可图,靠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实力下降,进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C项正确。据所学,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材料所涉及的现象是“价格革命”,排除A项;据材料和所学,“价格革命”使封建地主实力下降,不利于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材料所属现象为“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12.最初,茶叶在欧洲不是被当作饮料,而是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思想解放 B.价格革命促进了社会消费C.东学西渐促进欧洲社会进步 D.商品流动影响了习俗变迁〖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但到17世纪末,欧洲很多人家专辟茶室品茗啜茶,并以此作为时尚消遣”,可以看出17世纪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东西方商品交流的增多,欧洲人的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方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3.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女性地位提高 B.文化繁荣,宗教信仰动摇C.思想开放,近代科学发展 D.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洲服饰造型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逐渐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可知,反映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依据材料“15世纪以来”、“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并结合所学可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欧洲服饰突破了传统束缚,呈现出人体的曲线美,这体现了思想开放,C项正确;虽然女性服饰摆脱传统束缚,呈现细腰、圆臀等特点,但并不能说明女性地位提高,排除A项;当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并不否定宗教信仰,因此“宗教信仰动摇”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在法国大革命中,各政权都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而代替许多地方方言;建立了公立小学网来教授法语;在革命过程中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这些举措旨在()A.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 B.增进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C.集中力量抗击国内外敌人 D.消除封建割据以维护统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各政权要求法国公民说法语来代替地区方言,建立小学网教授法语,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仪式和象征,所有这些举措增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根据材料“各政权”都是这样要求来增强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这是主要目的,不能体现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这些举措目的是增进民族意识,不是抗击国内外敌人,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法国本就是统一国家,不存在割据,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为近代英国从事农业、工商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年份①②③180145203518414337201871553114A.农业、工商业、第三产业 B.工商业、农业、第三产业C.农业、第三产业、工商业 D.工商业、第三产业、农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近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超过了农业,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①是工商业,②是服务业,③是农业。D项正确;ABC项排序错误,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6.基于形势的改变,晚年恩格斯(1820年~1895年)以很大热心关注社会主义运动的合法斗争形式。他认为:“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文“形势的改变”主要指()A.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 B.巴黎公社的失败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恩格斯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已经无法再次进行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式的运动了,这里的“形势的改变”主要指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的信息,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恩格斯表述信息无关,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19世界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第二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计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见另页)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受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出口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到1957年初级产品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仍高达63.6%,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比仅为36.4%,而且其中将近3/4是轻纺工业产品。中国进口商品则以成套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等生产资料为主,“一五”期间其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的比重始终处于91.6%以上。据统计,1950年,私营企业承担的进出口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占33.5%,之后随着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非国营企业逐渐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退出,到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全部由国营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由于冷战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敌对、孤立甚至封锁禁运政策,我国内地贸易的市场主要是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与部分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瑞士等)也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摘编自盛斌、魏方《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材料二——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195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8~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为主:进出口逐渐为国营外贸公司垄断:外贸市场集中在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趋势:1958~1970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缓慢,1971~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1958~197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大跃进”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中苏关系的恶化。1971~1977年增长较快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周恩来、邓小平等对经济的整顿:“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由于受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出口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可知,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为主;根据材料“中国进口商品则以成套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等生产资料为主”可知,进出口逐渐为国营外贸公司垄断;根据材料“我国内地贸易的市场主要是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与部分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瑞士等)也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可知,外贸市场集中在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趋势:根据趋势图可以看出,1958~1970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缓慢,1971~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较快。1958~1970年增长缓慢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大跃进”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恶化。1971~1977年增长较快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邓小平等对经济的整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没有法律,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存在,但不能行动。——【法】卢梭《社会契约论》“让我们为宪章加冕……把国王这一称号分散给有权享受它的人民。’——【美】潘恩《常识》材料二19世纪早期的一些思想家疾呼:“表面富裕、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中,却有这么一大群贫穷的同胞臣民,他们是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本身毫无过失,却注定要遭受沉重的苦难”。一些工人阶级的理论家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反对现存的工厂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反对资本主义体制,建立更为合理公正的新社会。——摘编自李宏图《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问题与化解》材料三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宣言》(1)请用两个词准确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并举一例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对上述主张的实践。(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理论家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理由。(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马克思构想的“联合体”的特点,并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价值。〖答案〗(1)法治,民主。17世纪,英国开展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广大人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握生产资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人人自由平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解析〗(1)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据“没有法律,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存在,但不能行动”可得出法治,据“……把国王这一称号分散给有权享受它的人民”可得出民主或人权。依据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举一例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对上述主张的实践,如17世纪,英国开展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2)依据材料二“他们是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本身毫无过失,却注定要遭受沉重的苦难”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理论家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理由是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广大人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构想的“联合体”的特点,据“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掌握生产资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据“……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人人自由平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当今世界,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当地民族高压统治的产物。基督教一开始就反对罗马的统治,仇视富人,号召教徒过清贫的生活。基督教诞生后的前三百年里,遭受了罗马帝国多次镇压。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一些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基督教在教义上、组织上和仪式上变得复杂起来;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分人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即罗马国教)。材料二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度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圣经》成为学校唯一的教科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训练和礼法教育,以此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行会学校,商人子弟学校出现了。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并逐渐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城市学校和大学的陆续出现,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对欧洲文化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不同历史作用。〖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