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什么是税收_第1页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_第2页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_第3页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_第4页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课税要素1一、课税要素概述1、课税要素概念-是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条件二、课税要素分类-广义-实体要素-程序要素-狭义实体要素-例外要素-基本要素1、广义国家征税所需具备的各种要件,包括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2、狭义仅指实体要素(研究的重点)2三、税收实体法的基本要素1、税法主体-征税主体:国家-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自然人与法人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等于负税人;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情况下,纳税人不等于负税人3税负转嫁1.前转嫁—提高价格2.后转嫁—压低进货价3.混合转嫁—两者并用4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见图1);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见图2)。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5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

图2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QDSS’P2P1P3OPPP1P2OP3DSS’Q图1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62课税对象征税客体也称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依据征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73税基3、征税依据简称税基-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84、税率4、税率-税法的核心要素(1)比例税率-基本税率,是我国的主要税率(2)累进税率-全额累进-超额累进、-超率累进(3)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的特殊形式5、税目-征税的具体项目,反映征税的广度9税率计算(1)比例税率-从价计征500*10%=5000*10%=50000*10%=10(2)定额税率-从量计征500*220元/吨=5000*220元/吨=50000*220元/吨=11(3)累进税率-调节税率全额累进=500*5%=全额累进=5000*15%=全额累进=50000*30%=超额累进=500*5%=超额累进=500*5%+1500*10%+3000*15%=超额累进=500*5%+1500*10%+3000*15%+15000*20%+20000*25%+10000*30%=12个人所得税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l不超过500元的502超过500元一2000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一5000元的部分151254超过5000元——20000元的部分203755超过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以上的部分4513速算扣除数所谓速算扣除数即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去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之间的差额公式: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500*5%-500*5%=02000*10%-(500*5%+1500*10%)=25145000*15%-(500*5%+1500*10%+3000*15)=12520000*20%-(500*5%+1500*10%+3000*15+15000*20%)=37515四、起征点与免征额

1、税收优惠措施-税收减免、-税收抵免、-出口退税等起征点与免征额(1)起征点-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全额征税。(2)免征额-即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可以从全部征税对象中首先扣除免征额,就剩余部分按照规定的税率计征。

16(3)例如起征点2000元,5000元应纳多少税?应纳税额=500*5%+1500*10%+3000*15%=(4)例如免征额2000元,5000元应纳多少税?应纳税额=500*5%+1500*10%+1400*15%=17四、附加税与加成2、税收重课措施-附加税与加成税加成税-对税额再加征一定成数的税款应纳加成税=5000*30%*3%=附加税是地方附加税的简称,是在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如城市建设税附加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税=5000*7%=18五、税收程序法要素是保障税收实体法有效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程序方面的要件,主要是指纳税时间与纳税地点。(一)、纳税时间也称纳税期限-是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1、纳税计算期-按次计征-按期计征-一日、月、季、年2、税款缴库期-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的期限19(二)、纳税地点-向征税机关申报纳税的具体地点税务机构所在地、经济活动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20六、税法特别要素1、国家税收权力(税收债权)-征管权税额确定权、税额调整权、强制执行权、依法追征权、限制离境权、税收检查权等2、纳税主体权力-退税请求权、依法减免权、复议权、诉讼权3、纳税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