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1.研究原始农耕聚落最直接的证据应是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甲骨卜辞D.青铜铭文〖答案〗B〖解析〗历史的史料来源大致有考古发掘、神话传说、学者推断、史书记载等,关于远古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掘,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甚至连语言都是非常简单的,那时的历史只能靠科学家根据遗址发掘出来的化石、使用过的工具以及遗留物等进行科学研究来得知,故选B,排除ACD。2.《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某文明古国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该文明古国是()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印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的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可知对方尖碑崇拜的是古埃及,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3.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中,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的是A.吠舍 B.婆罗门 C.刹帝利 D.首陀罗〖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婆罗门地位最高,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力,故选B;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刹帝利主要是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排除ACD。故选B。4.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因果关系合理的选项是A.位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耕地稀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B.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港湾众多——经济作物发达,海外贸易便利C.拥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商品经济发达,海外殖民频繁D.独立自治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希腊属于地中海式气候,适合葡萄等经济作物生长。同时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便于从事海外贸易,故B项正确;希腊的地理位置与其耕地少不存在因果关系,其耕地少主要是由希腊的地形造成的,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希腊的地型特征,排除C项;“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5.西亚文明扩张的方向大致是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特征的是①古巴比伦王国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②埃及文明扩展到巴勒斯坦③亚述帝国统一了小亚细亚的一部分④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文明扩张的方向大致是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表现有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西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埃及文明扩展到巴勒斯坦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方向,不符合材料;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湖是属于希腊文明的扩展,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6.特洛伊本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殖民地。据《荷马史诗)记载:“特洛伊与其宗主地希腊发生矛盾,引发特洛伊战争,希腊联军大举进攻特洛伊,并将其夷为平地。”由此可推知A.小亚细亚是文明的摇篮 B.古希腊有频繁的海外活动C.希腊公民珍视自由的传统 D.民主导致多数公民的暴政〖答案〗B〖解析〗“希腊联军大举进攻特洛伊,并将其夷为平地”说明当时希腊海外贸易比较平凡,战争目就是保证海外贸易实行,故B正确;A说法不符合事实;材料没有提及公民自由信息,故C错误;公民暴政不是材料提及主旨,故D错误。7.“(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记载这一史实的应是()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汉朝时期。据材料“桓帝延熹九年”和“大秦王”可知该史实指东汉甘英出使大秦,应出自于《后汉书》;D项正确;《春秋》由孔子编订,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史记》主要记述上古黄帝至西汉武帝的历史,排除B项;《汉书》主要记述西汉和王莽新朝历史,排除C项。故选D项。8.亚述王阿瑟巴尼帕尔在攻灭依蓝王国后,曾让人刻制了一座浮雕:依蓝王的头颅被悬挂在一个树上,而他骄傲地站在头颅面前,身后尸积如山。亚述士兵活剥俘虏时,还逼迫被征服国的孩子们观看,以此恐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再有反抗意识。据此可知,亚述帝国()A.具有杀伐成性的军事性 B.实行封建君主专制C.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D.广大奴隶毫无反抗意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依蓝王的头颅被悬挂在一棵树上,身后尸积如山。亚述士兵活剥俘虏时,还逼迫被征服国的孩子们观看,以此恐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再有反抗意识”可以看出,亚述帝国对被征服地区手段极其残忍,具有杀伐成性的军事性,故A选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亚述帝国实行何种制度,B选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激化,C选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的是亚述帝国对被征服地区的手段,没有涉及奴隶,D选项错误。9.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答案〗B〖解析〗封君封臣制度确立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故选择B;“条条大道通罗马”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排除A;“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是耶稣的名言,排除C;“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发展史,排除D。10.入侵英格兰后,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国贵族进行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提供一定数目的骑兵,并亲自率领他们为国王作战。这反映了()A.建立起比英国强大的法国王权B.诺曼征服延缓了英国封建化进程C.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D.清除了统治机构和法律上的英王旧制〖答案〗C〖解析〗1066年威廉一世入侵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根据材料可知威廉一世将没收英格兰贵族的土地分给法国封建主,封建主率军跟随国王作战,可知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故选C;威廉一世在诺曼征服后开始统治英国的政权,A错误;诺曼征服加速了英国封建化进程,B错误;“清除了”说法过于绝对化,D错误。11.随着西欧各地众多城市兴起,一些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其自治的手段不包括()A.武装暴动 B.与资产阶级谈判C.以金钱赎买 D.与封建主谈判〖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各地众多城市兴起的时期是10—11世纪。资产阶级兴起于14—15世纪,城市自治不能与资产阶级谈判,B符合题意,故选B;ACD属于西欧城市自治的手段,不符合题意,排除。12.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亲政,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典礼,自称“沙皇”。此为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旨在A.标榜和宣扬自己对上帝的虔诚 B.彰显俄罗斯成为亚欧非大帝国的荣耀C.宣示莫斯科公国为基辅罗斯所取代 D.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答案〗D〖解析〗伊凡四世成年时,俄罗斯已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公”称号已经不再适合于他,自称沙皇是为了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故〖答案〗为D项;自称沙皇与上帝无关,排除A项;俄罗斯地跨欧亚,没有成为亚欧非大帝国,排除B项;莫斯科公国取代基辅罗斯,排除C项。13.7世纪初,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他们信奉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7世纪初……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故〖答案〗是D项;佛教诞生于古印度,空间不符,排除A项;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时空信息不符,排除B项;道教出现于中国东汉时期,时空信息不符,排除C项。14.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A.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B.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C.阿拉伯奴隶社会正日益发展 D.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动荡不安,人民渴望统一,默罕默德正是在此背景下创立了伊斯兰教,故选B;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处于奴隶社会时期,A项中“开始出现”的说法错误,排除;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C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的阿拉伯还未统一,还未开始对外征服,不存在D项说法,排除。15.1603年天皇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日本东京)建立幕府,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对德川幕府统治表述正确的是()A.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 B.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C.武士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 D.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答案〗A〖解析〗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来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故选择A;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排除B;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故排除CD。16.就经济繁荣状况而言,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和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繁荣时期,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阿拉伯帝国都城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一B.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境内唯一城市C.奥斯曼帝国首都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答案〗B〖解析〗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境内最大城市,B项描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C、D对于阿拉伯帝国的描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7.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的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从已经发掘到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遗址曾经()A.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B.长期与波斯战争促使其加强与阿拉伯交往C.是最早遣使到中国来的东非国家D.水渠和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等信息可以看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曾经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故〖答案〗为A项;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不存在与波斯的战争和阿拉伯的交往,排除B项;大津巴布韦是南非国家,与当时的中国没有往来,排除C项;已经发掘到的文物没有反映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水渠和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排除D项。18.城内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建立在这座废墟上的城市是A.墨西哥城 B.温哥华 C.布宜诺斯艾利斯 D.巴西利亚〖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金字塔台庙”、“水上园地”和“西班牙征服者”等信息的是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的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A项正确。温哥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的巴西利亚,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BCD三项错误。19.在印加帝国统治时期,交换的产品被看作礼物,交换很多时候是出自喜欢的目的,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这说明印加A政治和经济截然分开 B.许多产品交换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C.市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D.允许土地、矿藏和牲畜归私人所有〖答案〗B〖解析〗由材料“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可知,印加帝国统治时期,许多产品交换是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的,故选B;A项描述与材料相悖,排除;材料强调的政治的作用,而非市场的作用,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印加帝国的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并不归私人所有,排除D。20.下列哪一农作物不是古代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A. B.C. D.〖答案〗B〖解析〗〖祥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B项的农作物为水稻,是中国人最早培育的,所以符合题意,故选择B项;材料中A项是玉米、C项是马铃薯、D项是番茄,这些都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农作物,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美尔人担心“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在泥板上记录下各种关于制作“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方面的东西,而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医药文献是一块公元前2500年的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罗列了15种药方,其中包括这样一味:“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现存的一个巴比伦治疗牙疼的药方或称咒语,最后的附言是:“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材料二公元前1525年制定的《赫梯法典》里规定:“第164至165条:若某人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掰碎了献祭面包,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头羊、10片面包、一个容器的啤酒……”《汉谟拉比法典》第108至111条分别有这样的规定: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而用石秤砣多收银子、或者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没有把在卖酒店里聚集策划罪行的歹徒抓住、并押送到宫廷里的卖酒妇应被处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请回答:(1)据材料一比较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治病方式和啤酒在医药使用方面的异同。(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的运用有何变化?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有何特点?〖答案〗(1)相同:都曾采用过以啤酒作为主溶剂的做法。不同:苏美尔医生治病并不求助于魔法或是巫术,而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相比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医药方面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2)变化:啤酒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特点:所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解析〗(1)同:根据材料一中“苏美尔人”基于“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的担心,“在泥板上记录下”,“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的药方,对比“巴比伦治疗牙疼”时,“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可知,两者都曾以啤酒作为主溶剂。异:根据材料一中“巴比伦治疗牙疼”,“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可知,与苏美尔人不同的是,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并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2)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啤酒”,对比材料二中“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个容器的啤酒”,“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等信息,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等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中,对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并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1)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及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最早为城市的重新兴起作出贡献的社会阶层有哪些?(3)根据材料总结为了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各城市都采取了哪些手段或方式?〖答案〗(1)时间:10—11世纪。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2)阶层:手工业生产者和商人。(3)方式:赎买、武装斗争。〖解析〗(1)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11世纪。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城市的职能的角度分析可知,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2)阶层,根据所学知识,从城市的居民的角度分析可知,手工业生产者和商人。(3)方式,根据材料“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可知,赎买、武装斗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幕府的统治,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制止了西南大名利用海外贸易增强割据实力的倾向,巩固了德川幕府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其次,全面禁止日本商人出海进行贸易,切断了国内商业资本与海外市场的直接联系,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小农经济免受冲击,以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再次,在日本的历史上,被压迫的群众曾以宗教为旗帜进行过武装暴动,由此可根除宗教在日本农民中的影响,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问题: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分别是什么?〖答案〗主观动机: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国家独立。客观效果:在一定的时期内起到预期的作用。但从长远看,这种政策延缓了民族危机的来临,其最终的结果是酿成更为严重的危机。〖解析〗主观动机:由材料“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幕府的统治,维护封建的剥削制度”“切断了国内商业资本与海外市场的直接联系”等信息可归纳为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国家独立和封建统治。客观效果:结合所学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短期看,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的时期内起到预期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独立;从长远看,闭关锁国政策只是延缓了民族危机的来临,其最终的结果是酿成更为严重的危机。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6世纪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兴起了一个影响很大的贸易帝国即著名的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王国第74代国王兰巴曾建造了66座独石方尖碑。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些石碑很可能是阿克苏姆国王及其他重要人物的墓碑。……今天,在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州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上仍然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方尖碑,这些碑雕刻精美、外形壮观。……阿克苏姆已使用金属铸币,铸币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在社会文化方面,国王埃扎纳皈依基督教之后,基督教获得广泛的传播,在阿克苏姆石碑群不远处,有一处带围墙的宽敞建筑群,主体是两座教堂。其中一座很古老,而另一座的年代显然要近得多。这两座教堂都是为锡安山的圣玛利教堂的存放金约柜的使命而建造的。——据《中国世界古文化:阿克苏姆文化——以方尖碑著称的文化》问题:(1)阿克苏姆的方尖碑群有何主要历史价值?(2)阿克苏姆铸币图案有何象征意义?(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扼要说明阿克苏姆的社会文化状况。〖答案〗(1)价值:是了解阿克苏姆王国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王国兴衰的重要实物史料。(2)意义:象征王权的威严与仁德。(3)状况:教会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艺术很高超。〖解析〗(1)根据材料“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些石碑很可能是阿克苏姆国王及其他重要人物的墓碑”“这些碑雕刻精美、外形壮观。……阿克苏姆已使用金属铸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阿克苏姆方尖碑由花岗岩构成,据称已有1700年历史,是埃塞俄比亚文明的象征;阿克苏姆方尖碑上保存着阿克苏姆皇帝时代的古老历史,是了解阿克苏姆王国的发展俄社会变迁及王国兴衰的重要实物史料。(2)根据材料“阿克苏姆已使用金属铸币,铸币正反两面分别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结合所学,铸币的发行不仅反映了经济生活的发达,而且对巩固国家统一、扩大王权影响有重要的意义,阿克苏姆铸币正反面分别刻有国王手持宝剑和棕榈叶的图案,象征着王权的威严与仁德。(3)根据材料“在阿克苏姆石碑群不远处,有一处带围墙的宽敞建筑群,主体是两座教堂”“这两座教堂都是为锡安山的圣玛利教堂的存放金约柜的使命而建造的”结合所学,4世纪,在国王埃扎纳统治下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埃扎纳自称“万王之王”,改奉基督教,将其定为国教,埃扎纳皈依基督教之后,基督教获得广泛的传播,并且教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克苏姆方尖碑由花岗岩构成,高24米、重200吨,据称已有1700年历史,其建筑艺术很高。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1.研究原始农耕聚落最直接的证据应是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甲骨卜辞D.青铜铭文〖答案〗B〖解析〗历史的史料来源大致有考古发掘、神话传说、学者推断、史书记载等,关于远古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掘,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甚至连语言都是非常简单的,那时的历史只能靠科学家根据遗址发掘出来的化石、使用过的工具以及遗留物等进行科学研究来得知,故选B,排除ACD。2.《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某文明古国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该文明古国是()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印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的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可知对方尖碑崇拜的是古埃及,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3.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中,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的是A.吠舍 B.婆罗门 C.刹帝利 D.首陀罗〖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婆罗门地位最高,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力,故选B;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刹帝利主要是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排除ACD。故选B。4.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因果关系合理的选项是A.位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耕地稀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B.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港湾众多——经济作物发达,海外贸易便利C.拥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商品经济发达,海外殖民频繁D.独立自治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希腊属于地中海式气候,适合葡萄等经济作物生长。同时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便于从事海外贸易,故B项正确;希腊的地理位置与其耕地少不存在因果关系,其耕地少主要是由希腊的地形造成的,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希腊的地型特征,排除C项;“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5.西亚文明扩张的方向大致是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特征的是①古巴比伦王国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②埃及文明扩展到巴勒斯坦③亚述帝国统一了小亚细亚的一部分④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文明扩张的方向大致是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表现有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西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埃及文明扩展到巴勒斯坦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方向,不符合材料;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湖是属于希腊文明的扩展,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6.特洛伊本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殖民地。据《荷马史诗)记载:“特洛伊与其宗主地希腊发生矛盾,引发特洛伊战争,希腊联军大举进攻特洛伊,并将其夷为平地。”由此可推知A.小亚细亚是文明的摇篮 B.古希腊有频繁的海外活动C.希腊公民珍视自由的传统 D.民主导致多数公民的暴政〖答案〗B〖解析〗“希腊联军大举进攻特洛伊,并将其夷为平地”说明当时希腊海外贸易比较平凡,战争目就是保证海外贸易实行,故B正确;A说法不符合事实;材料没有提及公民自由信息,故C错误;公民暴政不是材料提及主旨,故D错误。7.“(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记载这一史实的应是()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汉朝时期。据材料“桓帝延熹九年”和“大秦王”可知该史实指东汉甘英出使大秦,应出自于《后汉书》;D项正确;《春秋》由孔子编订,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A项;《史记》主要记述上古黄帝至西汉武帝的历史,排除B项;《汉书》主要记述西汉和王莽新朝历史,排除C项。故选D项。8.亚述王阿瑟巴尼帕尔在攻灭依蓝王国后,曾让人刻制了一座浮雕:依蓝王的头颅被悬挂在一个树上,而他骄傲地站在头颅面前,身后尸积如山。亚述士兵活剥俘虏时,还逼迫被征服国的孩子们观看,以此恐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再有反抗意识。据此可知,亚述帝国()A.具有杀伐成性的军事性 B.实行封建君主专制C.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D.广大奴隶毫无反抗意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依蓝王的头颅被悬挂在一棵树上,身后尸积如山。亚述士兵活剥俘虏时,还逼迫被征服国的孩子们观看,以此恐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再有反抗意识”可以看出,亚述帝国对被征服地区手段极其残忍,具有杀伐成性的军事性,故A选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亚述帝国实行何种制度,B选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激化,C选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的是亚述帝国对被征服地区的手段,没有涉及奴隶,D选项错误。9.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答案〗B〖解析〗封君封臣制度确立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故选择B;“条条大道通罗马”反映了罗马帝国的交通发达,排除A;“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是耶稣的名言,排除C;“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发展史,排除D。10.入侵英格兰后,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国贵族进行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提供一定数目的骑兵,并亲自率领他们为国王作战。这反映了()A.建立起比英国强大的法国王权B.诺曼征服延缓了英国封建化进程C.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D.清除了统治机构和法律上的英王旧制〖答案〗C〖解析〗1066年威廉一世入侵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根据材料可知威廉一世将没收英格兰贵族的土地分给法国封建主,封建主率军跟随国王作战,可知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故选C;威廉一世在诺曼征服后开始统治英国的政权,A错误;诺曼征服加速了英国封建化进程,B错误;“清除了”说法过于绝对化,D错误。11.随着西欧各地众多城市兴起,一些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其自治的手段不包括()A.武装暴动 B.与资产阶级谈判C.以金钱赎买 D.与封建主谈判〖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各地众多城市兴起的时期是10—11世纪。资产阶级兴起于14—15世纪,城市自治不能与资产阶级谈判,B符合题意,故选B;ACD属于西欧城市自治的手段,不符合题意,排除。12.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亲政,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典礼,自称“沙皇”。此为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旨在A.标榜和宣扬自己对上帝的虔诚 B.彰显俄罗斯成为亚欧非大帝国的荣耀C.宣示莫斯科公国为基辅罗斯所取代 D.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答案〗D〖解析〗伊凡四世成年时,俄罗斯已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公”称号已经不再适合于他,自称沙皇是为了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故〖答案〗为D项;自称沙皇与上帝无关,排除A项;俄罗斯地跨欧亚,没有成为亚欧非大帝国,排除B项;莫斯科公国取代基辅罗斯,排除C项。13.7世纪初,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他们信奉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7世纪初……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故〖答案〗是D项;佛教诞生于古印度,空间不符,排除A项;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时空信息不符,排除B项;道教出现于中国东汉时期,时空信息不符,排除C项。14.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A.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B.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C.阿拉伯奴隶社会正日益发展 D.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动荡不安,人民渴望统一,默罕默德正是在此背景下创立了伊斯兰教,故选B;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处于奴隶社会时期,A项中“开始出现”的说法错误,排除;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C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的阿拉伯还未统一,还未开始对外征服,不存在D项说法,排除。15.1603年天皇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日本东京)建立幕府,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对德川幕府统治表述正确的是()A.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 B.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C.武士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 D.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答案〗A〖解析〗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来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故选择A;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排除B;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故排除CD。16.就经济繁荣状况而言,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和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繁荣时期,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阿拉伯帝国都城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一B.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境内唯一城市C.奥斯曼帝国首都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答案〗B〖解析〗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境内最大城市,B项描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C、D对于阿拉伯帝国的描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7.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的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从已经发掘到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遗址曾经()A.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B.长期与波斯战争促使其加强与阿拉伯交往C.是最早遣使到中国来的东非国家D.水渠和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等信息可以看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曾经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故〖答案〗为A项;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不存在与波斯的战争和阿拉伯的交往,排除B项;大津巴布韦是南非国家,与当时的中国没有往来,排除C项;已经发掘到的文物没有反映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水渠和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排除D项。18.城内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建立在这座废墟上的城市是A.墨西哥城 B.温哥华 C.布宜诺斯艾利斯 D.巴西利亚〖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金字塔台庙”、“水上园地”和“西班牙征服者”等信息的是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的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A项正确。温哥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的巴西利亚,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BCD三项错误。19.在印加帝国统治时期,交换的产品被看作礼物,交换很多时候是出自喜欢的目的,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这说明印加A政治和经济截然分开 B.许多产品交换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C.市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D.允许土地、矿藏和牲畜归私人所有〖答案〗B〖解析〗由材料“产品纯粹的经济价值还要依赖于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可知,印加帝国统治时期,许多产品交换是通过政治渠道来完成的,故选B;A项描述与材料相悖,排除;材料强调的政治的作用,而非市场的作用,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印加帝国的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并不归私人所有,排除D。20.下列哪一农作物不是古代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A. B.C. D.〖答案〗B〖解析〗〖祥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B项的农作物为水稻,是中国人最早培育的,所以符合题意,故选择B项;材料中A项是玉米、C项是马铃薯、D项是番茄,这些都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农作物,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美尔人担心“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在泥板上记录下各种关于制作“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方面的东西,而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医药文献是一块公元前2500年的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罗列了15种药方,其中包括这样一味:“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现存的一个巴比伦治疗牙疼的药方或称咒语,最后的附言是:“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材料二公元前1525年制定的《赫梯法典》里规定:“第164至165条:若某人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掰碎了献祭面包,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头羊、10片面包、一个容器的啤酒……”《汉谟拉比法典》第108至111条分别有这样的规定: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而用石秤砣多收银子、或者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没有把在卖酒店里聚集策划罪行的歹徒抓住、并押送到宫廷里的卖酒妇应被处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请回答:(1)据材料一比较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治病方式和啤酒在医药使用方面的异同。(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的运用有何变化?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有何特点?〖答案〗(1)相同:都曾采用过以啤酒作为主溶剂的做法。不同:苏美尔医生治病并不求助于魔法或是巫术,而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相比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医药方面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2)变化:啤酒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特点:所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解析〗(1)同:根据材料一中“苏美尔人”基于“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的担心,“在泥板上记录下”,“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的药方,对比“巴比伦治疗牙疼”时,“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可知,两者都曾以啤酒作为主溶剂。异:根据材料一中“巴比伦治疗牙疼”,“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可知,与苏美尔人不同的是,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并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2)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啤酒”,对比材料二中“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个容器的啤酒”,“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等信息,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等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中,对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并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1)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及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最早为城市的重新兴起作出贡献的社会阶层有哪些?(3)根据材料总结为了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各城市都采取了哪些手段或方式?〖答案〗(1)时间:10—11世纪。根本原因: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