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西周王城规划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西周王城()A.城市规划遵循礼制观念 B.有利于专制王权的强化C.城市布局强调等级秩序 D.体现了天人关系的和谐〖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的王城。根据示意图可知当时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一定的制度,以宫城为核心,“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各个板块布局有序,这符合周礼要求,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虽然宫城是西周王城规划结构的中心,但是只能体现奴隶社会的王权,不能体现封建社会的专制王权,排除B项;西周王城的城市布局呈现礼制,但是不能呈现分封制下的“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天人关系的和谐,强调人文与自然的统一,但是图中无法呈现,排除D项。故选A项。2.学者根据新疆丝路南道精绝古国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记录了丝绸之路开通后当地的显著变化:来自黄河流域的丝锦与轻薄柔软的丝绸,成了精绝王室贵族们的内衣、长袍;光可鉴人、图案变幻的铜镜,喜人的漆器,从过去人们心中的瑰宝成了日常生活品。这一变化说明()A.精绝古国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中心 B.汉朝政府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稳定C.考古发现决定了丝绸之路的研究 D.丝路开通密切了区域经济的联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通过学者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精绝古国在丝绸之路开通后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这说明丝路开通密切了中原和西域地区经济的联系,D项正确;精绝古国位于新疆地区丝路南道,有利于古代东四方文明的交流,但是“中心”之说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国力支持和军事保障,但是材料没有呈现汉朝政府的治理情况,排除B项;考古发现可以拓展历史研究的视野,可以提升历史研究的水平,但是“决定了”用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3.葛洪在记录东吴时期江东世族经济时说:“势利倾於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伎妾溢房。商船千艘,腐谷万庾。……梁肉余於犬马,积珍陷於帑藏。”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 B.南方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模式逐渐走向破产 D.门阀士族等级观念的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吴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东吴之时,在孙氏政权庇护之下,江东土著的世族地主和衣冠南渡的流亡豪强,共同开发江南,使南方地主庄园经济得到发展,才有材料描述的奢糜生活,B项正确;地方势力的膨胀会威胁到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关于“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而材料则是“江东世族经济”,即庄园经济的发展盛况,排除C项;庄园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导致门阀士族势力的壮大,材料中没有关于“等级观念”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4.据统计,有宋一代,特奏名出身者约有5万人,占整个科举及第人数的45%,其目的就在于使广大应举人虽累举不第,但仍有积以举数和年甲而获得一官半职的可能,不至于完全绝望,铤而走险。由此可知,宋代特奏名制度()A.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和谐 B.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C.有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 D.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特奏名制度目的在于使广大应举人虽然累举不第,但不至于完全绝望,铤而走险,这有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C项正确;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而材料强调应举人与宋朝政权的关系,排除A项;科举以考试选拔才能之士,但是特奏名制度则是积以举数和年甲而获得一官半职,不能体现科举考试的公平,排除B项;有宋一代,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冗”局面形成,但是这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成化七年(1471年)五月北京瘟疫严重之时,明宪宗针对“大疫流行,军民死者枕藉于路”的情况,下诏在京城崇文、宣武、安定、东直、西直、阜城六门郭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瘗遗尸。由此可知,明朝()A.重视首都瘟疫管理防止扩散 B.儒学思想影响政府防疫政策C.瘟疫造成全国大量人口死亡 D.经济发展有效促进疫情防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大疫流行,军民死者枕藉于路”,明宪宗面对北京严重的瘟疫,下诏置漏泽园收瘗遗尸,可知明朝时期重视首都卫生管理防止疫情扩散,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明宪宗的态度来自儒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成化年间的北京瘟疫,没有涉及全国范围,排除C项;经济发展能够给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1844-1849年间上海中国茶和生丝出口量变化表(部分)。该表反映了()年份(上年7月1日—下年6月30日)茶(单位:磅)丝(单位:包)1844—1845380002764331845—184612459988151921846—184712494140159721847—184815711142211761848—18491830307418134A.小农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B.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上海茶丝贸易持续增长 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题,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4——1849年(中国)。材料围绕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上海茶和生丝出口情况,表中茶和生丝出口量逐渐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时,中国经济还属于传统经济,参与世界市场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导致传统经济结构变动,茶和生丝出口的增加便反映了这一经济现象,D项正确;列强打开中国市场,是掠夺中国原料和倾销商品,中国是被迫卷入和应对世界市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其他城市,无法体现上海的中心地位,排除B项;上海丝贸易并不是持续增长的,排除C项。故选D项。7.近代伊始,天津还是以作坊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传统城市。开埠后,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兴起。至1911年,天津已有工厂134家,民国后天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和外贸大都市。这反映了()A.外国资本主导了天津的城市化 B.传统经济结构迟滞近代转型C.天津城市转型得益于经济革新 D.资本主义产业结构趋于均衡〖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11年的天津。根据题干“至1911年,天津已有工厂134家,民国后天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和外贸大都市”可知,材料主旨围绕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对天津的影响,表明经济革新推动了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型,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天津经济中的比重,也就无法体现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传统经济在近代化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材料强调资本主义工商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资本主义产业各成分对比,无法反映产业结构的均衡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8.1939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减免进口税办法,规定凡属外国货物,未经订入政府所颁禁止进口物品品目表内者(日用必需品),准由商人照1934年进口税率缴纳1/3的关税,报运进口。后来又对洋米、汽油和柴油三项,暂准免税进口。这些调整()A.促进了官僚资本急剧扩张 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的需要C.推动了关税制度近代化 D.实现了中国关税的自主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39年7月(中国)。据材料“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减免进口税办法,规定凡属外国货物,未经订入政府所颁禁止进口物品……”,可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日用必需品以及重要军事物资的进口税或减或免,从而扩大了这些产品的进口,缓解国内因战争导致的物资紧缺,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B项正确;关税减免与官僚资本扩张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是为应对战争需要而进行的战时办法,无法得出关税制度的近代化,排除C项;此时期,中国虽然基本收回关税自主权,但尚未彻底收回,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作于1952年的一张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该画()A.标志着农村医疗体系的建立 B.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兼具幽默性与生活化的特征 D.反映社会治理融合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是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属于政府社会治理内容,根据画作的文字信息,可以发现当时卫生运动与反对美国细菌战相结合,即社会治理融合民族国家意识,D项正确;材料只是一次卫生运动,并未涉及制度等信息,无法体现卫生体系建立,排除A项;此时还处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排除B项;该画属于政治宣传画,应该是严肃性、政治性,排除C项。故选D项。10.20世纪90年代初,党内有人主张把“有计划商品经济”当作改革的最终目标。1991年10-12月,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11次座谈会讨论改革问题,并最终酝酿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倾向性提法。这表明,当时我国()A.积极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未见成效C.政治体制改革遭遇较大阻力 D.尚未突破传统经济观念束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主旨围绕上世纪90年代初关于改革路线和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当计划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党和政府回应关切,积极探索巿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为后来确立市场经体制改革目标奠定理论基础,A项正确;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成效显著,排除B项;材料主旨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政治内容,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已经明显突破了计划经济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11.1995年,我国颁布《食品卫生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我国于2009年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将《食品卫生法》废止。随后又颁布了具体实施条例,以强化安监责任,增强制度可操作性。这反映了()A.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趋于好转 B.人民生命健康权愈加受到重视C.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普及 D.监察体系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我国于2009年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将《食品卫生法》废止。随后又颁布了具体实施条例,以强化安监责任,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可知,从卫生法到安全法,再颁布具体系例强化责任,体现了我国政府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注重对人民生命健康权的保护,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好转,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材料未体现依法治国理念向社会和民众的宣传普及,排除C项;材料主要围绕食品安全问题,与监察体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和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责。就国家而言,正义则意味着公民各司其职,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在《理想国》中达到了统一与贯通。由此可见,柏拉图()A.强调公共价值先于个人价值 B.质疑民主泛滥危害城邦安全C.重视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 D.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希腊时期。据材料“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在《理想国》中达到了统一与贯通”,可知柏拉图强调个人应理性、节制自我欲望,国家中公民也应各司其职,并强调个人与国家的“统一与贯通”,体现其重视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将公共价值与个人价值进行比较,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直接民主政治的泛滥及其后果,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并未提及柏拉图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图,1542年,被录入在德意志植物学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福克斯在《植物志》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这一画作()A.证明了玉米成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反映了殖民扩张推动物种交流C.体现了植物学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 D.见证了欧洲兴起现实主义美术〖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42年(德意志)。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542年正值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时期,原产自美洲的玉米在德意志得到广泛种植,这一画作恰恰可以反映殖民扩张推动了物种交流,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植物学家将玉米的线图录入著作,并附文说明玉米已经在德意志的庭院中广泛种植,但并未体现玉米是经济作物,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植物学有所发展,但没有和前期的植物学进行比较,故不能体现向纵深方向发展,排除C项;材料只谈到这一画作的素描手法,并未体现其属于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故选B项。14.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虽然国家主权这个现代概念在三十年战争后已经初步形成,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这表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思想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B.争霸战争推动主权意识兴起C.启蒙运动促进人民思想解放 D.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可知,题干主旨是专制思想阻碍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虽提到殖民争霸战争推动了主权意识的初步形成,但是这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权被看作属于法王的私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当时的法国还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时期,尚未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并未获得迅猛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表是1951—1955年以及1971—1975年苏联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产品种类1951—1955(单位:种)1971—1975(单位:种)增长倍数电工设备206264512.8仪器、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技术设备386481612.5化工设备和泵类空气压缩设备22314506.5农业机器3225101.6轻工业设备4215771.4A.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C.延续了斯大林模式特点 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实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苏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主旨是电工、仪器和自动化、化工等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增长量明显快于农业、轻工业等用于消费资料生产的产品增长量。可见,苏联的工业化主要是为了服务重工业体系,这说明当时的苏联延续了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特点,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工业产品内部各种类产品的生产增长情况,无法体现经济结构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的国际格局,选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实现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6.ChatGPT以其雄厚的技术优势俨然已成为互联网的超级中心,这似乎成为ChatGPT的现实本质。从当下的企业主导地位看,ChatGPT已被全球科技巨头、互联网头部企业所占据,这些企业会凭借技术优势从事一些利己行为。据此可推知,当今世界()A.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意识形态的斗争趋于白热化C.多极化格局受到巨大冲击 D.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11月30日(美国)。材料强调ChatGPT会使得全球科技巨头、互联网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从事一些利己行为,由此可推知,当今世界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未体现意识形态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世界格局受到冲击”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人工智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ChatGPT技术也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产物,当今世界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代,儒家以礼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行为标准,主张德主刑辅,立法是保证礼得以实施的强制手段,并将道德教化作为执法目的。至魏晋,法典都由当时造诣极深的儒者制定,杜预、张裴曾分别注释晋律,经晋武帝“诏班天下”,后世称为“张杜律”,使儒家思想法律条文化。隋唐时期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完成阶段,《唐律》把大量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规范,用法律手段来惩罚所谓的不道德行为,最终完成了法律儒学化、礼教法典化。古代法律的儒学化起到了法律规范与普及的作用,为后世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摘编自周导杰《立法、司法、守法视域的中国古代法律儒学化》等材料二公元4世纪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罗马法的发展也受到了基督教影响:衡平法的产生为以后人权平等的观念莫定基础,而罗马法的系统化也被认为是体现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必由之路。至中世纪,在政教权力斗争的过程中,法律被认为等同于神的理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法律具有宗教一样的内在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基督教所强调的“倚靠神而不依靠人”的观念,也为非人治以及法治奠定了思想基础。宗教改革后,平等、自由观念等新教精神也深深浸润在近代法律之中,这些教义和近代法律一道成为建立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总之,基督教与西方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并对近代西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柴英《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给养》等(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西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答案〗(1)中国: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处于辅助地位,服务道德教化,突出等级性;立法内容儒学化,强调道德规范;维护政治统治。西方:追求平等,体现博爱观念;法律至上,追求法治;内容体现分权和制衡色彩。(2)中国:法律规范与普及,发展中国法律文明,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形成中华法系,影响其他国家;独特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借鉴。西方: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建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以分权和制衡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形成。〖解析〗【小问1详析】特征: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中国:根据材料一“汉代,儒家以礼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行为标准,主张德主刑辅,立法是保证礼得以实施的强制手段,并将道德教化作为执法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有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处于辅助地位,服务道德教化,突出等级性;根据材料一“至魏晋,法典都由当时造诣极深的儒者制定,杜预、张裴曾分别注释晋律,经晋武帝‘诏班天下’,后世称为‘张杜律’,使儒家思想法律条文化。”可知立法内容儒学化,强调道德规范;根据材料一“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法律是为了维护政治统治。西方:根据材料二“衡平法的产生为以后人权平等的观念莫定基础,而罗马法的系统化也被认为是体现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必由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有,追求平等,体现博爱观念;根据材料二“法律被认为等同于神的理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法律具有宗教一样的内在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可知法律至上,追求法治;根据材料二“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可知内容体现分权和制衡色彩。【小问2详析】历史价值: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中国:根据材料一“隋唐时期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完成阶段,《唐律》把大量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规范,用法律手段来惩罚所谓的不道德行为,最终完成了法律儒学化、礼教法典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有法律规范与普及,发展中国法律文明,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根据材料一“古代法律的儒学化起到了法律规范与普及的作用,为后世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可知形成中华法系,影响其他国家;独特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借鉴。西方:根据材料二“宗教改革后,平等、自由观念等新教精神也深深浸润在近代法律之中,这些教义和近代法律一道成为建立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有,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建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材料二“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可知推动以分权和制衡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形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兴工商业中心。从18世纪80年代起,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地方管理法》,这为企业家群体开始参政提供了便利。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地方管理的“旧体制”已彻底无法适应工业化社会需要,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1835年颁布的《市政改革法》对1832年议会改革所设立的城镇选区进行改革,建立自治城市,设置新的管理机构,并建并建立具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制度,新兴的企业家群体最终控制了各工业区的自治城市。企业家群体为了展示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威与力量,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而他们对工业城市治理的参与和主导,也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建设,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摘编自尹建龙《英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群体与地方治理》(1)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的影响。〖答案〗(1)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企业家群体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新兴城市的兴起与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政府立法与议会改革为其参与政治提供了法制前提;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事务经验的增加与诉求的增强。(2)影响:积极:适应工业化需求,满足新兴城市治理需要;推动城巿改革和建设,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推动政府管理体制近代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局限:进一步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实力,扩大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据材料“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可以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企业家群体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据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兴工商业中心”可以得出新兴城市的兴起与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据材料一“从18世纪80年代起,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地方管理法》,这为企业家群体开始参政提供了便利”“1835年颁布的《市政改革法》对1832年议会改革所设立的城镇选区进行改革”等可以得出政府立法与议会改革为其参与政治提供了法制前提;据材料一“新兴的企业家群体最终控制了各工业区的自治城市。企业家群体为了展示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威与力量,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等可以得出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事务经验的增加与诉求的增强。【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其影响。据材料“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而他们对工业城市治理的参与和主导,也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建设,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积极影响有适应了工业化需求,满足新兴城市治理需要;推动城巿改革和建设,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推动政府管理体制近代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等等。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局限是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后,会以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为重,进一步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实力,但是同时也扩大了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54年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加之城市道路的狭窄,近代上海交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交通肇祸事故所发生的数量以及所造成的伤亡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上海市政当局深觉其巨大的城市交通管理压力,于是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这一“舶来品”。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仅是“人工式”的,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进行控制。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上海装设的交通信号灯逐渐向“自动化”模式迈进。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分别设置相关机构有效管理交通信号灯。工部局还将遵守交通信号灯这一准则写入城市交通规则中,从制度文明上限制市民,确保民众能够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若有违反交通信号灯的交通事件,则通过相关处罚力图确立交通信号灯在管理城市交通方面的威信。交通信号灯的装设与使用,代表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已经逐渐从最初的交通人员以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上升为器物管理。其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快城市交通的运行层面,更是对近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还给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重要启示。——摘编自张帆《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研究(1919-193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装设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装设的影响。〖答案〗(1)原因:近代上海的开埠;城市道路的狭窄;交通流动的增加;交通事故的频发;市政当局的自觉;西方文明的影响。(2)影响:提升了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管理;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加快城市交通的运行;提供了近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经验;带来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启示;增强了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解析〗【小问1详析】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1854年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装设的原因有近代上海的开埠。根据材料“加之城市道路的狭窄,近代上海交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可知城市道路的狭窄,交通流动的增加。根据材料“交通肇祸事故所发生的数量以及所造成的伤亡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上海市政当局深觉其巨大的城市交通管理压力。”可知交通事故的频发。根据材料“于是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这一‘舶来品’。”可知西方文明的影响。根据材料“工部局还将遵守交通信号灯这一准则写入城市交通规则中,从制度文明上限制市民,确保民众能够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可知市政当局的自觉。【小问2详析】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交通信号灯的装设与使用,代表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已经逐渐从最初的交通人员以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上升为器物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装设的影响有提升了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的管理。根据材料“其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快城市交通的运行层面。”可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加快城市交通的运行。根据材料“更是对近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还给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重要启示。”可知提供了近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经验;带来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启示。根据材料“工部局还将遵守交通信号灯这一准则写入城市交通规则中,从制度文明上限制市民,确保民众能够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若有违反交通信号灯的交通事件,则通过相关处罚力图确立交通信号灯在管理城市交通方面的威信。”可知增强了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部分百年老校校训一览表校名建校时间校训西安交通大学1896果毅力行北京交通大学1896知行南京大学1902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903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厦门大学1905自强不息、止于至善(1921年增加)清华大学191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河南大学1912明德新(亲)民,止于至善南开大学1919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昌大学1921格物致知,厚德载物西南联大1937刚毅坚卓——据王涛《中国百年老校校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中国百年老校校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自古务求知行合一,大学校训也传承这一传统,强调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将所知转化为所行。北京交通大学以“知行”二字为校训,务求力行而增知,求知而笃行;南京大学校训中的“励学敦行”意在劝诫为学者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树立鸿鹄之志向,又要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西安交通大学校训中的“果毅力行”等都体现对于知行结合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是立身之根本。道德则是行事之依据,得道之根基。在大学校训也体现出对于道德教化的注重。清华大学、南昌大学都以“厚德载物”作为校训,河南大学则以“明德新(亲)民、止于至善”作为校训,以培养学生“人人为仁人君子”。这些大学校训都执着捍卫、继续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综上可见,中国百年老校校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命脉,致力于以文化人,以身弘道的校训精神的内化与践行。〖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中国近代史。据材料“知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格物致知,厚德载物”等信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得出中国百年老校校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从知行合一和道德教化两个角度进行阐释即可。首先,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分析,列举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校训即可。其次,从道德教化角度分析,列举清华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得出这些大学校训都执着捍卫、继续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最后总结,得出中国百年老校校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致力于以文化人,以身弘道的校训精神的内化与践行。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西周王城规划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西周王城()A.城市规划遵循礼制观念 B.有利于专制王权的强化C.城市布局强调等级秩序 D.体现了天人关系的和谐〖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的王城。根据示意图可知当时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一定的制度,以宫城为核心,“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各个板块布局有序,这符合周礼要求,A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虽然宫城是西周王城规划结构的中心,但是只能体现奴隶社会的王权,不能体现封建社会的专制王权,排除B项;西周王城的城市布局呈现礼制,但是不能呈现分封制下的“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天人关系的和谐,强调人文与自然的统一,但是图中无法呈现,排除D项。故选A项。2.学者根据新疆丝路南道精绝古国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记录了丝绸之路开通后当地的显著变化:来自黄河流域的丝锦与轻薄柔软的丝绸,成了精绝王室贵族们的内衣、长袍;光可鉴人、图案变幻的铜镜,喜人的漆器,从过去人们心中的瑰宝成了日常生活品。这一变化说明()A.精绝古国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中心 B.汉朝政府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稳定C.考古发现决定了丝绸之路的研究 D.丝路开通密切了区域经济的联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通过学者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精绝古国在丝绸之路开通后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这说明丝路开通密切了中原和西域地区经济的联系,D项正确;精绝古国位于新疆地区丝路南道,有利于古代东四方文明的交流,但是“中心”之说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国力支持和军事保障,但是材料没有呈现汉朝政府的治理情况,排除B项;考古发现可以拓展历史研究的视野,可以提升历史研究的水平,但是“决定了”用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3.葛洪在记录东吴时期江东世族经济时说:“势利倾於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伎妾溢房。商船千艘,腐谷万庾。……梁肉余於犬马,积珍陷於帑藏。”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 B.南方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C.小农经济模式逐渐走向破产 D.门阀士族等级观念的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吴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东吴之时,在孙氏政权庇护之下,江东土著的世族地主和衣冠南渡的流亡豪强,共同开发江南,使南方地主庄园经济得到发展,才有材料描述的奢糜生活,B项正确;地方势力的膨胀会威胁到中央集权,但材料中没有关于“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而材料则是“江东世族经济”,即庄园经济的发展盛况,排除C项;庄园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导致门阀士族势力的壮大,材料中没有关于“等级观念”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4.据统计,有宋一代,特奏名出身者约有5万人,占整个科举及第人数的45%,其目的就在于使广大应举人虽累举不第,但仍有积以举数和年甲而获得一官半职的可能,不至于完全绝望,铤而走险。由此可知,宋代特奏名制度()A.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和谐 B.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C.有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 D.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特奏名制度目的在于使广大应举人虽然累举不第,但不至于完全绝望,铤而走险,这有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C项正确;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而材料强调应举人与宋朝政权的关系,排除A项;科举以考试选拔才能之士,但是特奏名制度则是积以举数和年甲而获得一官半职,不能体现科举考试的公平,排除B项;有宋一代,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三冗”局面形成,但是这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成化七年(1471年)五月北京瘟疫严重之时,明宪宗针对“大疫流行,军民死者枕藉于路”的情况,下诏在京城崇文、宣武、安定、东直、西直、阜城六门郭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瘗遗尸。由此可知,明朝()A.重视首都瘟疫管理防止扩散 B.儒学思想影响政府防疫政策C.瘟疫造成全国大量人口死亡 D.经济发展有效促进疫情防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大疫流行,军民死者枕藉于路”,明宪宗面对北京严重的瘟疫,下诏置漏泽园收瘗遗尸,可知明朝时期重视首都卫生管理防止疫情扩散,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明宪宗的态度来自儒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成化年间的北京瘟疫,没有涉及全国范围,排除C项;经济发展能够给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是1844-1849年间上海中国茶和生丝出口量变化表(部分)。该表反映了()年份(上年7月1日—下年6月30日)茶(单位:磅)丝(单位:包)1844—1845380002764331845—184612459988151921846—184712494140159721847—184815711142211761848—18491830307418134A.小农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B.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上海茶丝贸易持续增长 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题,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4——1849年(中国)。材料围绕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上海茶和生丝出口情况,表中茶和生丝出口量逐渐增加,这反映了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时,中国经济还属于传统经济,参与世界市场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导致传统经济结构变动,茶和生丝出口的增加便反映了这一经济现象,D项正确;列强打开中国市场,是掠夺中国原料和倾销商品,中国是被迫卷入和应对世界市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其他城市,无法体现上海的中心地位,排除B项;上海丝贸易并不是持续增长的,排除C项。故选D项。7.近代伊始,天津还是以作坊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传统城市。开埠后,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兴起。至1911年,天津已有工厂134家,民国后天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和外贸大都市。这反映了()A.外国资本主导了天津的城市化 B.传统经济结构迟滞近代转型C.天津城市转型得益于经济革新 D.资本主义产业结构趋于均衡〖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11年的天津。根据题干“至1911年,天津已有工厂134家,民国后天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和外贸大都市”可知,材料主旨围绕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对天津的影响,表明经济革新推动了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型,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天津经济中的比重,也就无法体现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传统经济在近代化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材料强调资本主义工商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资本主义产业各成分对比,无法反映产业结构的均衡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8.1939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减免进口税办法,规定凡属外国货物,未经订入政府所颁禁止进口物品品目表内者(日用必需品),准由商人照1934年进口税率缴纳1/3的关税,报运进口。后来又对洋米、汽油和柴油三项,暂准免税进口。这些调整()A.促进了官僚资本急剧扩张 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的需要C.推动了关税制度近代化 D.实现了中国关税的自主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39年7月(中国)。据材料“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减免进口税办法,规定凡属外国货物,未经订入政府所颁禁止进口物品……”,可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日用必需品以及重要军事物资的进口税或减或免,从而扩大了这些产品的进口,缓解国内因战争导致的物资紧缺,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B项正确;关税减免与官僚资本扩张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是为应对战争需要而进行的战时办法,无法得出关税制度的近代化,排除C项;此时期,中国虽然基本收回关税自主权,但尚未彻底收回,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作于1952年的一张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该画()A.标志着农村医疗体系的建立 B.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兼具幽默性与生活化的特征 D.反映社会治理融合民族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是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属于政府社会治理内容,根据画作的文字信息,可以发现当时卫生运动与反对美国细菌战相结合,即社会治理融合民族国家意识,D项正确;材料只是一次卫生运动,并未涉及制度等信息,无法体现卫生体系建立,排除A项;此时还处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排除B项;该画属于政治宣传画,应该是严肃性、政治性,排除C项。故选D项。10.20世纪90年代初,党内有人主张把“有计划商品经济”当作改革的最终目标。1991年10-12月,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11次座谈会讨论改革问题,并最终酝酿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倾向性提法。这表明,当时我国()A.积极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未见成效C.政治体制改革遭遇较大阻力 D.尚未突破传统经济观念束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主旨围绕上世纪90年代初关于改革路线和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当计划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党和政府回应关切,积极探索巿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为后来确立市场经体制改革目标奠定理论基础,A项正确;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成效显著,排除B项;材料主旨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政治内容,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已经明显突破了计划经济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11.1995年,我国颁布《食品卫生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我国于2009年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将《食品卫生法》废止。随后又颁布了具体实施条例,以强化安监责任,增强制度可操作性。这反映了()A.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趋于好转 B.人民生命健康权愈加受到重视C.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普及 D.监察体系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我国于2009年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将《食品卫生法》废止。随后又颁布了具体实施条例,以强化安监责任,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可知,从卫生法到安全法,再颁布具体系例强化责任,体现了我国政府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更加注重对人民生命健康权的保护,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好转,排除A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材料未体现依法治国理念向社会和民众的宣传普及,排除C项;材料主要围绕食品安全问题,与监察体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和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责。就国家而言,正义则意味着公民各司其职,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在《理想国》中达到了统一与贯通。由此可见,柏拉图()A.强调公共价值先于个人价值 B.质疑民主泛滥危害城邦安全C.重视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 D.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希腊时期。据材料“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在《理想国》中达到了统一与贯通”,可知柏拉图强调个人应理性、节制自我欲望,国家中公民也应各司其职,并强调个人与国家的“统一与贯通”,体现其重视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将公共价值与个人价值进行比较,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直接民主政治的泛滥及其后果,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并未提及柏拉图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排除D项。故选C项。13.如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图,1542年,被录入在德意志植物学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福克斯在《植物志》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这一画作()A.证明了玉米成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反映了殖民扩张推动物种交流C.体现了植物学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 D.见证了欧洲兴起现实主义美术〖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42年(德意志)。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542年正值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时期,原产自美洲的玉米在德意志得到广泛种植,这一画作恰恰可以反映殖民扩张推动了物种交流,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植物学家将玉米的线图录入著作,并附文说明玉米已经在德意志的庭院中广泛种植,但并未体现玉米是经济作物,排除A项;材料只能反映植物学有所发展,但没有和前期的植物学进行比较,故不能体现向纵深方向发展,排除C项;材料只谈到这一画作的素描手法,并未体现其属于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故选B项。14.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虽然国家主权这个现代概念在三十年战争后已经初步形成,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这表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思想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B.争霸战争推动主权意识兴起C.启蒙运动促进人民思想解放 D.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可知,题干主旨是专制思想阻碍了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虽提到殖民争霸战争推动了主权意识的初步形成,但是这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国家主权被看作属于法王的私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当时的法国还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时期,尚未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并未获得迅猛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表是1951—1955年以及1971—1975年苏联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产品种类1951—1955(单位:种)1971—1975(单位:种)增长倍数电工设备206264512.8仪器、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技术设备386481612.5化工设备和泵类空气压缩设备22314506.5农业机器3225101.6轻工业设备4215771.4A.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C.延续了斯大林模式特点 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实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苏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主旨是电工、仪器和自动化、化工等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增长量明显快于农业、轻工业等用于消费资料生产的产品增长量。可见,苏联的工业化主要是为了服务重工业体系,这说明当时的苏联延续了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特点,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工业产品内部各种类产品的生产增长情况,无法体现经济结构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的国际格局,选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苏联工业化实现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6.ChatGPT以其雄厚的技术优势俨然已成为互联网的超级中心,这似乎成为ChatGPT的现实本质。从当下的企业主导地位看,ChatGPT已被全球科技巨头、互联网头部企业所占据,这些企业会凭借技术优势从事一些利己行为。据此可推知,当今世界()A.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意识形态的斗争趋于白热化C.多极化格局受到巨大冲击 D.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11月30日(美国)。材料强调ChatGPT会使得全球科技巨头、互联网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从事一些利己行为,由此可推知,当今世界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未体现意识形态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世界格局受到冲击”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人工智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ChatGPT技术也是人类生产力进步的产物,当今世界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代,儒家以礼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行为标准,主张德主刑辅,立法是保证礼得以实施的强制手段,并将道德教化作为执法目的。至魏晋,法典都由当时造诣极深的儒者制定,杜预、张裴曾分别注释晋律,经晋武帝“诏班天下”,后世称为“张杜律”,使儒家思想法律条文化。隋唐时期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完成阶段,《唐律》把大量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规范,用法律手段来惩罚所谓的不道德行为,最终完成了法律儒学化、礼教法典化。古代法律的儒学化起到了法律规范与普及的作用,为后世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摘编自周导杰《立法、司法、守法视域的中国古代法律儒学化》等材料二公元4世纪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罗马法的发展也受到了基督教影响:衡平法的产生为以后人权平等的观念莫定基础,而罗马法的系统化也被认为是体现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必由之路。至中世纪,在政教权力斗争的过程中,法律被认为等同于神的理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法律具有宗教一样的内在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基督教所强调的“倚靠神而不依靠人”的观念,也为非人治以及法治奠定了思想基础。宗教改革后,平等、自由观念等新教精神也深深浸润在近代法律之中,这些教义和近代法律一道成为建立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总之,基督教与西方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并对近代西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柴英《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给养》等(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西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答案〗(1)中国: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处于辅助地位,服务道德教化,突出等级性;立法内容儒学化,强调道德规范;维护政治统治。西方:追求平等,体现博爱观念;法律至上,追求法治;内容体现分权和制衡色彩。(2)中国:法律规范与普及,发展中国法律文明,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形成中华法系,影响其他国家;独特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借鉴。西方: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建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以分权和制衡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形成。〖解析〗【小问1详析】特征: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中国:根据材料一“汉代,儒家以礼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行为标准,主张德主刑辅,立法是保证礼得以实施的强制手段,并将道德教化作为执法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有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法律处于辅助地位,服务道德教化,突出等级性;根据材料一“至魏晋,法典都由当时造诣极深的儒者制定,杜预、张裴曾分别注释晋律,经晋武帝‘诏班天下’,后世称为‘张杜律’,使儒家思想法律条文化。”可知立法内容儒学化,强调道德规范;根据材料一“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法律是为了维护政治统治。西方:根据材料二“衡平法的产生为以后人权平等的观念莫定基础,而罗马法的系统化也被认为是体现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必由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有,追求平等,体现博爱观念;根据材料二“法律被认为等同于神的理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法律具有宗教一样的内在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可知法律至上,追求法治;根据材料二“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可知内容体现分权和制衡色彩。【小问2详析】历史价值: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中国:根据材料一“隋唐时期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完成阶段,《唐律》把大量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规范,用法律手段来惩罚所谓的不道德行为,最终完成了法律儒学化、礼教法典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有法律规范与普及,发展中国法律文明,丰富了中华文明内涵;根据材料一“古代法律的儒学化起到了法律规范与普及的作用,为后世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可知形成中华法系,影响其他国家;独特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借鉴。西方:根据材料二“宗教改革后,平等、自由观念等新教精神也深深浸润在近代法律之中,这些教义和近代法律一道成为建立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有,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建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根据材料二“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可知推动以分权和制衡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形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兴工商业中心。从18世纪80年代起,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地方管理法》,这为企业家群体开始参政提供了便利。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地方管理的“旧体制”已彻底无法适应工业化社会需要,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1835年颁布的《市政改革法》对1832年议会改革所设立的城镇选区进行改革,建立自治城市,设置新的管理机构,并建并建立具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制度,新兴的企业家群体最终控制了各工业区的自治城市。企业家群体为了展示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威与力量,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而他们对工业城市治理的参与和主导,也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建设,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摘编自尹建龙《英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群体与地方治理》(1)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的影响。〖答案〗(1)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企业家群体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新兴城市的兴起与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政府立法与议会改革为其参与政治提供了法制前提;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事务经验的增加与诉求的增强。(2)影响:积极:适应工业化需求,满足新兴城市治理需要;推动城巿改革和建设,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推动政府管理体制近代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局限:进一步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实力,扩大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立,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据材料“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可以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企业家群体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据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兴工商业中心”可以得出新兴城市的兴起与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据材料一“从18世纪80年代起,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地方管理法》,这为企业家群体开始参政提供了便利”“1835年颁布的《市政改革法》对1832年议会改革所设立的城镇选区进行改革”等可以得出政府立法与议会改革为其参与政治提供了法制前提;据材料一“新兴的企业家群体最终控制了各工业区的自治城市。企业家群体为了展示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威与力量,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等可以得出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事务经验的增加与诉求的增强。【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需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其影响。据材料“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而他们对工业城市治理的参与和主导,也推动了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