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5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5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5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5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5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单元古代世界文明第25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2023·河南模拟)有学者认为,对早期文明来说,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农耕文明较早地建立起了中央及地方官吏制度、颁布成文法典,因而更具有扩张优势。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早期农耕文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C)A.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B.较高的劳动生产率C.复杂的组织和管理系统D.较便捷的交通系统[解析]根据“而农耕文明较早地建立起了中央及地方官吏制度、颁布成文法典,因而更具有扩张优势”可得出,农耕文明的主要优势是有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C项正确;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是其优势,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两项;交通系统并不是其优势,排除D项。2.(2024·宁德)考古发掘表明,位于西亚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到公元前7000—6000年间发展成为一村镇遗址,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最能解释这一变化的应该是(B)A.地理因素决定文明发展B.农业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C.人口增加推动村镇建设D.西亚是人类文明最早起源地[解析]根据材料“位于西亚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到公元前7000—6000年间发展成为一村镇遗址”可以看出,从猎人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村镇,兴建一些用于定居的建筑,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B项正确;地理因素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猎人村发展为村镇,无法得出人口数量的变化,排除C项;没有比较,由材料不能得出西亚是人类文明最早起源地的结论,排除D项。3.(2023·山东模拟)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D)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解析]题干表格中的信息显示古代中国、埃及、西亚、印度和希腊成就各异,说明古代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且折射了不同地区人类社会生活各具特色,D项正确;城邦国家是古代希腊的典型特点,但是不适用于其他地区,排除A项;早期各区域文明产生时间是不同的,且题干根本没有体现各地区文明的产生时间,排除B项;表格中显示古代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不能说各地区都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4.(2024·海口)有人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排列座次(如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些文字(C)A.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B.具有较强的象形表意性C.显示出大河文明的辉煌D.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都创造了古老的文字,这些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说明古老的文字显示出大河文明的辉煌,C项正确;材料中三种文字并无直接联系,因此无法说明得到改进和完善,排除A项;楔形文字表意,但不具有较强的象形特征,排除B项;材料中的文字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5.(2024·成都)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D)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古罗马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的一统中国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解析]依据材料“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两河流域、埃及、古罗马以及中国孕育出不同特色的文明,体现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表述绝对,中华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排除A项;世界文明无优劣之分,排除B项;古代文明之间呈现出彼此独立的特征,排除C项。6.《汉谟拉比法典》又名“石柱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权标的浮雕,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D)A.集中各国法律之大成B.维护奴隶主利益性质C.建立种姓制度的意图D.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解析]根据“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权标的浮雕”可得出,法典强调王权与神权的关系,突显出君权神授的思想理念,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法典集中了各国法律之大成,排除A项;材料只强调王权与神权,并没有体现维护哪个阶层利益,排除B项;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排除C项。7.(2024·威海)下图呈现了棉花栽培在欧亚非大陆的传播情况。这表明(C)A.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B.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C.农耕文明具有扩展能力D.古代文明交流内容单一[解析]根据题干示意图可知,棉花栽培源于印度地区,农耕文明因其经济优势,具备了稳定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C项正确;仅由材料示意图不能得出多元一体的结论,且世界文明也不是多元一体,排除A项;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B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8.(2023·湖南期末)古印度史诗《薄伽梵歌》(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中有如下训示:“尽你该尽之责,哪怕其卑微;不要去管其他人的责任,哪怕其伟大。在自己的职责中死,这是生;在他人的职责中活,这才是死。”对其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D)A.植根于封建制度 B.凸显了神权威严C.宣扬了众生平等 D.蕴含着种姓思想[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对不同种姓的人所能从事的职业有严格的规定,材料所示训示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不平等的种姓权利和义务的认同,D项正确;《薄伽梵歌》所记载的内容不全是封建社会的内容,且训示本身并没有反映封建社会本质的信息,排除A项;训示中没有关于神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显示的是印度社会的不平等,排除C项。9.(2023·广东惠州)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声称,“我们不应假想任何公民可私有其本身,我们毋宁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这表明古代雅典(B)A.充分保护公民权益 B.强调公民公共意识C.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D.维护城邦独立自治[解析]根据材料“雅典人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和“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可知,这体现了古希腊城邦至上的观念和公民的公共意识,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城邦意识和公共意识,公民应绝对服从城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限制贵族滥用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维护城邦独立自治,排除D项。10.(2024·信阳)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政体中)全体公民无一例外,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据此可知,柏拉图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B)A.建立直接民主 B.实现社会和谐C.提倡奉献精神 D.提升公民素质[解析]根据材料“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柏拉图主张尊重顺应每个公民的天赋,大家各就各业,适得其所,进而使城邦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故柏拉图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治制度如何,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倡奉献精神,排除C项;材料主张顺应公民天赋,与提升公民素质无关,排除D项。11.(2024·佛山)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记叙尼罗河的源头时,直言“直至埃勒方提那是我亲眼所见,从此往南则仅仅是道听途说。”为核实关于埃及风土人情的一些说法,他专程前往太阳城,通过亲历和询问等方式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这表明,希罗多德具有(B)A.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B.求真求实的价值追求C.兼收并蓄的研究态度D.求新求异的好奇动机[解析]根据材料“为核实关于埃及风土人情的一些说法,他专程前往太阳城,通过亲历和询问等方式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可得出,希罗多德通过实地游历考察来获取历史事实,具有求真求实的价值追求,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希罗多德根据时代进步进行创新,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希罗多德在研究中注意吸收各方面观点和材料,排除C项;希罗多德实地调查的原因是“为核实关于埃及风土人情的一些说法”,并非主要出于好奇,排除D项。12.(2024·兰州)10世纪前后,唐和大食文献均载有一个情节相似的商人与鲸鱼故事,古罗马史籍也有相似记载,古印度同样有一些情节相近的佛本生故事。商人与鲸鱼故事的源头在印度,原型是商人与摩竭鱼佛本生故事。这反映(B)A.中华文明文化圈的影响扩大B.地域交流影响多元文明发展C.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共同性D.古代印度文明的引领性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商人与鲸鱼故事的源头在印度”,而中国、古罗马也有类似的故事或记载,这说明古代不同地域之间有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又丰富了各自文明,所以材料反映了地域交流影响多元文明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印度文明的向外传播,不是中华文明的影响扩大,排除A项;古代文明即使有某些相似性,但整体上来说古代文明发展进程是各具特色的,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一个故事源头在印度,不能说明古代印度文明的整个水平如何,排除D项。13.(2024·南宁)据历史文献记载,波斯帝国建立了以波斯波利斯——苏萨之间的主干道为核心、覆盖帝国全境的御道网络。其中,呼罗珊大道成为波斯帝国与中亚、南亚交通的主干道,它与穿越上美索不达米亚前往叙利亚的传统亚述商路联结,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西段的主干道。这表明波斯帝国的道路建设(B)A.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遗产B.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C.服务于对外军事征服的需要D.开辟了亚非之间的新商路[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波斯帝国道路沟通中亚、南亚以及沟通陆上丝绸之路西段,有利于东西交流,B项正确;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继承波斯基本制度,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道路发达,便利帝国内部以及帝国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交往,军事征服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根据材料“它与穿越上美索不达米亚前往叙利亚的传统亚述商路联结,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西段的主干道”可知,只是传统商路的畅通,并没有沟通亚非,排除D项。14.(2024·合肥)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史诗《鸠摩罗出世》提到了中国丝绸做的皇家旗帜飘扬在金色的大门上,当时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也已经出现了中国成都出产的丝绸。该材料可用于探究(C)A.辉煌灿烂的古印度文化B.丝绸之路的兴起C.不同文明间的早期联系D.印度教传播路线[解析]材料“《鸠摩罗出世》提到了中国丝绸做的皇家旗帜飘扬在金色的大门上,当时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地区也已经出现了中国成都出产的丝绸”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早期联系,C项正确;材料强调印度和中国有联系,并非强调印度文化辉煌灿烂,排除A项;丝绸之路兴起于西汉,材料所在时间丝绸之路还没有兴起,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印度宗教的传播,排除D项。15.(2024·深圳)亚历山大手下众将军的后裔没有忘记他们的希腊之根,他们积极进行宣传。比如说通过设立贸易中心或农业中心的造币厂所铸造的标准化钱币:正面是当今统治者的头像,卷发加王冠;背面是阿波罗的头像,并标有希腊字母。这表明(B)A.亚历山大强制推广希腊文化B.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大C.亚历山大后裔排斥其他文化D.钱币的流通范围扩大[解析]根据本题材料“没有忘记他们的希腊之根,他们积极进行宣传”“标有希腊字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亚历山大手下众将军的后裔在铸造钱币时,在钱币上标有希腊化字母,说明该时期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大,B项正确;材料所讲的是亚历山大手下众将军的后裔积极推广希腊文化,而非亚历山大本人,排除A项;亚历山大后裔积极宣传希腊文化,不代表亚历山大后裔排斥其他文化,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这种货币流通范围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16.(2024·潍坊)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C)A.促成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B.取代了各个地区的文字C.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D.加剧了异域文化的冲突[解析]根据材料“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可知,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等,说明腓尼基字母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在近现代考古学证据的支持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一项理论,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腓尼基字母对其他文字的影响,而非取代,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异域文化冲突的信息,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2023·湖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