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课件_第1页
第十讲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课件_第2页
第十讲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课件_第3页
第十讲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课件_第4页
第十讲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元前328年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还居住在洞穴之中的业余社会心理学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让住在隔壁洞穴的那个人更多地喜欢自己,或者更少地讨厌自己,或者至少不能让他挥棒砸向自己的脑袋。

——E·阿伦森ElliotAronson(1932—)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含义人际沟通的心理功能人际沟通的主要形式空间距离与沟通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含义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基本特点沟通双方互为主体沟通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沟通双方必须具备统一的符号系统沟通双方可能存在特殊的沟通障碍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心理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人际沟通的障碍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艾丽斯:我搞不懂你在说些什么。仅仅因为我碰巧在有关总统税收计划问题上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便大为恼火。汤姆与我观点一样。我认为自己是对的。菲尔:他跟你的观点一样!你在开玩笑吧?他还能怎么做呢?你几乎都要坐到他的身上了。其他客人都感到很尴尬。艾丽斯(戏弄地):嗨,菲尔,我猜你一定是吃醋了!菲尔:我没有吃醋!我真的不会妨碍你。如果你愿意做荡妇,随你的便去。艾丽斯(气愤地):哼,真是老古董。说起话来就像某些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人,天哪!你一向如此!菲尔(冷冷地):这恰恰说明你是多么地不了解我。别人认为我很新潮,甚至有些时髦。艾丽斯(讥讽地):是啊,你与你办公室里的那些女秘书们在一起总是很有幽默感。菲尔:嗬,那是什么意思?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9版),2007:p293—294猜忌的心态导致的沟通障碍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心理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文化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人际沟通的障碍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A:你小子看来也轻松B:是啊。今儿个天气不好,钳子生锈了。A:妈的,平顶山太多了。走,寻个太平的地方去。轻松:没有偷到东西天气不好:环境不利钳子:手指生锈:不能扒窃平顶山:警察太平的地方:安全的、适宜下手的地方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1991:p285亚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心理功能

协调功能心理保健功能自我表露功能心理发展动力功能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可以避免各种人际矛盾与冲突,促使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化,使社会处于和谐、稳定、有序的状态之中。协调功能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对个人的心理保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沟通是人们赖以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通过沟通可以保证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心理保健功能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实验设计:选择两组被试:一组被告知要接受一次强烈的电击;另一组被试则被告知接受一次轻微的点击,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同时告诉两组被试,他们要等几分钟才接受电击,他们可以自己等候,也可以和别人一起等候,要他们做出选择。一旦被试做出选择,即宣告实验结束。实验结果:第一组有63%的被试表示要和别人一起等候;第二组33%的被试表示要和别人一起等候。沙赫特实验当人们产生恐惧时更愿意与他人呆在一起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们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会自愿地将个人信息传递给对方。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发展友谊的关键途径。自我表露的深度与广度会因沟通对象而异。自我表露功能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好朋友一般熟人陌生人自我表露广度(多少)自我表露深度谈论时间及私密程度Altman&Taylor,1973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为个体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性刺激,保证了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心理发展的动力功能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工具

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的最重要工具。大多数信息的编码和译码都是通过语言的参与进行的。借助于语言表达的沟通,可以保证在信息的意义上损失最小。

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语音符号系统,听、说)和书面语言(文字语言系统,读、写)两种。口头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即时的直接沟通。而书面语言则使人们沟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丰富了人们沟通的内容。

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非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系统指的是,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凭借目光、动作、表情等形式进行的信息传递。国外有研究显示,在两个人的沟通过程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到35%,65%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语言的形式传递的。

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的各种体态语言人的各种体态语言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空间距离与人际沟通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亲密距离:0.15-0.45米。通常只允许情侣和孩子进入这一范围。个人距离:0.45-1.22米。一般式朋友之间沟通的适当距离。0.45-0.76为个人近距离。0.76-1.22为个人远距离,陌生人也可以进入。社交距离:1.22-2.13米。适合于正式社交活动与社交谈判。2.13-3.65适合更为正式的社交场合。公共距离:3.65-7.62米。公共演讲时演说者与公众应当保持的距离。人类学家霍尔对人际距离的研究S.洛伊德(1856-1939)

EdwardT.Hall(1913—)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含义人际关系的理论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指的是人们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或者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的成分(Argyle&Henderson,1985)

●活动:人际关系体现在各种活动中,活动是人际关系的载体。

●满意感:是人际关系的动力(动机:物质的或工具的、社会的或者情感的、共同的利益)

●原则:某种人际关系建立、维持和巩固的规则。

●技巧:人际关系不仅需要规则,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技巧可以通过训练而掌握。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理论

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舒茨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与需要。人际需要主要有三种: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三种人际需要会产生三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包容的需要,指的是希望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沟通、相容等肯定性行为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孤立、排斥等否定性行为特征。控制的需要,指的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沟通、权力、权威、影响、支配、领导等肯定性行为特征;否则就会产生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情感的需要,指的是希望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亲密情感关系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喜爱、同情、友好、热心等肯定性行为特征;否则就会产生憎恨、厌恶、反感、冷淡等否定性行为特征。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倾向主动性被动性包容需要主动与他人来往期待他人接纳自己控制需要支配他人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情感需要对他人表示亲密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行为倾向需要类型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GeorgeCasparHomans(910-1989)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家霍曼斯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霍曼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或奖赏),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尽量减小代价而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行动的。●霍曼斯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的是报酬、付出的是代价,精神利润就是报酬减去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社会互动无法进行下去。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在这种动机驱动下建立的。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测量

社会测量法社会距离测量法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社会测量法是美国精神医学家莫雷诺(1934)最早创立的人际关系测量方法,其目的在于了解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社会测量法的具体做法是向群体成员提问题,让其回答。例如:“请你提出这个组织里你最喜欢的三个人,按喜欢的程度依次排序”,“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等。也可以提出最不喜欢的人。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加以统计。社会测量法JacobLevyMoreno1889-1974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矩阵ABCDEFABCDEF

322313

1-12-122

1-1211-2

1-2-1

33

-3-2-2-1-2-31146-12-10总计被选者选者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AFEDCB人际关系图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距离测量法是布加达斯(Bogardus,1925)首创,主要是测量群体成员之间的亲疏程度。具体做法是,请每个人对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进行评分。例如,对自己最喜欢的人给5分,较喜欢的人给4分,既不喜欢又不讨厌的人给3分,不太喜欢的人2分,最不喜欢的人1分。整理统计群体中每个人的总得分,该分数表示社会距离。得分越多,表示与其他人的社会距离越近,人际关系越密切;反之,则与其他人的社会距离越远,人际关系越疏远。社会距离测量法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成员F对他人的社会距离得分情况

最喜欢较喜欢一般较不喜欢很不喜欢ABCDEFGHIJK5

√√4√√√√√3√2

1√√1020302总计社会距离群体成员得分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的含义人际吸引的规律爱情的三角理论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的含义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并建立感情的过程。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的规律

相似性吸引相近性吸引互补性吸引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交往的双方由于时间及空间上的接近而产生的人际吸引。相近吸引一般发生在交往的早期。费斯廷格(1950)以麻省理工学院已婚学生为对象,多次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与彼此居住距离的关系。结果发现,相互沟通的多寡与居住距离的远近有关。他们选择的朋友,多为隔壁的邻居。相近性吸引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由于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性或一致性的特征,如共同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等产生的人际吸引。因为具有相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容易在彼此的心理上产生共鸣、容易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相似性吸引第十讲-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纽科姆实验TheodoreMeadNewcomb(1903-1984)对象:公开招募的17位大学生志愿者。实验者向他们提供4个月的免费住宿,交换条件是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步骤:①进驻前测定他们关于经济、政治、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②混合安排在几个宿舍里,一起生活4个月;③4个月内对他们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等进行测量,并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员。结果:最初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喜欢谁不喜欢谁;到后期相互吸引出现了变化,彼此之间态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