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6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6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6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6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6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崔颢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相传,李白曾到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游览,登楼看到美景后诗兴大发,想题诗一首,但看到崔颢《黄鹤楼》后,只能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能让诗仙搁笔的诗有何高妙之处?一个故事划分节奏自由朗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划分节奏自由朗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平原上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黄鹤楼》怎样将费祎yī的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前两联都是先写神话,后写景物,虚中有实,抚今忆昔,为黄鹤楼增添了神异色彩。首句传说起笔,起笔高远,次句写黄鹤杳yǎo然不见,顺势转到对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仙人、黄鹤已去,只有白云千年以来仍然在天上飘荡,写出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首联中的“空”意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后,黄鹤楼独立在苍茫宇宙无所依凭,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颔联中的“空”意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久远。千年岁月已过,只有白云空自飘荡,传达出诗人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品析首联、颔联中“空”字蕴含的情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和煦xù的阳光照耀下,江对岸汉阳平原上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草木十分茂盛。颈联中作者登临黄鹤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效果:“历历”是分明的样子,“萋萋”是草木茂盛的样子,描绘了清晰明丽、富有生机的画面,色彩鲜明。本联对仗工整,“历历”“萋萋”叠词,音韵和谐,富于音乐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尾联以抒情作结,直接点明主旨,诗人因日暮路远,烟波浩渺之景生发出缠绵的乡愁。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思乡愁绪。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明丽之景

哀伤之情

盾?诗歌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衬乐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知人论世崔颢hào(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但没有被授予官职。开元二十一年(733)至二十四年(736),供职于代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二年(741—743),

在山西定襄任录事参军,正七品下。天宝三年(744)任太仆寺丞,从六品上。崔颢终官司勋员外郎。《旧唐书·文苑传》载:“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gòu

《乡思》)日

思意象:暮色苍茫、倦鸟归巢,寂寥、思乡、孤独主旨

崔颢以神来之笔,将黄鹤楼的传说与现实交织,将登楼所观之景和所感之情融会,在广阔的时空中,诗人表达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和漂泊难归的乡愁,也暗含对自己前途的迷茫。1.诗人慨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对偶手法,写登楼远眺所见晴日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直抒胸臆,表达乡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课堂检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颔联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颈联、尾联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咏黄鹤楼的绝唱。B5.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之情B.颔联将历史传说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