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上)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ROMANI卷(阅读题)和第=2\*ROMANII卷(表达题)两部分,均为必答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1\*ROMAN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芍药的意象及其意蕴异常丰富。芍药的文学形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在先秦乃至秦汉,因为古代先民对散发香味的花草枝叶存有特殊的崇敬与钟爱之情,它的主要意象是“香草”。《诗经•郑风•溱洧》有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关于“赠之以勺药”这一行为的含义,目前公认最传统也最合理的是“结恩情”之说。既以“结恩情”的意象出现于诗经中,后世作品中芍药也就成了“别离”和“多情”的象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芍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因此芍药又有“将离”、“可离”的别名。在诗人的笔下,就有“多情红药待君看”(韩元吉《浪淘沙》)等句。同时,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也使芍药意象着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唐代诗人钱起写下“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令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芍药文学意象的另一个源起,开始出现芍药的色彩、风姿等意象。后世历代咏赞芍药姿态、神韵的诗词,大多描写芍药的美好不凡,未脱“绰约”、“殿春”的范畴。其中李清照的《庆清朝慢》充分体现了芍药的“独占残春”、“绰约天真”的动人意象:“禁幄低张,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绰约俱见天真。”词人更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拟人化的手法,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丽人。以致后人用“芍药笼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来形容美人的娇媚。而多情芍药的“绝艳奇芳”,往往又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反衬,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时光的不再。姜夔在《扬州慢》中所寄托的“黍离之悲”,则更加令人扼腕。“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素以红芍药闻名,但在这里,娇艳的“桥边红药”却反衬出扬州空城里寒水自碧、景物萧条,颇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之意。今人描写台儿庄战役,也同样是以开放的芍药来衬托战争的惨烈:“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解读芍药意象及其历史嬗变,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芍药的栽培历史乃至社会风俗,也可以感受诗人们的人生遭际与心路历程。(节选自王晓春《论传统文化中芍药花的文化意象》,有删改)(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意象“芍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在先秦乃至秦汉,芍药的主要意象是“香草”。B.南宋词人姜夔借娇艳的“桥边红药”“为谁生”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C.芍药这一意象在《诗经》后又衍化为“别离”“多情”“绰约”等的象征。D.魏晋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娇艳多情的芍药往往又成为女性形象的化身。(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芍药象征“别离”和“多情”,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使芍药意象着上了一层悲情色彩。B.因王韩说的话,“芍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所以芍药就成了“别离”和“多情”的象征。C.李清照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丽人,充分体现了芍药的“独占残春”、“绰约天真”的动人意象。D.今人描写台儿庄战役时,以开放的芍药来衬托战争的惨烈,正是对芍药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反衬这一文学传统的传承。(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赠之以勺药”之行为有“结恩情”最合理的解释,若今天在“七夕”情人间送芍药,可能大家就是用其来表达爱情。B.李清照在《庆清朝慢》中说“禁幄低张,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竚,绰约俱见天真”,可见芍药的花期可能是在暮春初夏时节。C.芍药的意象及其意蕴异常丰富,透过芍药意象的嬗变过程,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诗人们的人生遭际与心路历程。D.芍药由最初的“香草”意象,到象征着“别离”“多情”,再到后来的“寂寞”“凄凉”,这个意象变化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灰暗。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6题。我比想象的灵巧我记得大概3岁多的时候在上幼儿园里的一堂学系鞋带的课上,我感受到另一种挫败:我胖胖的双手对那两根鞋带完全无能为力,我蹲在地上紧紧攥住那两根与我作对的绳子,听见有人轻轻地说:“这孩子脑子还行,就手挺笨的。”这句话真的很轻,可我却牢牢地记住并相信了:我是个脑子还行手很笨的孩子。我一直避免参加手工活动,因为我“手很笨”,所以至今不会折纸手工。而在为初三的元旦晚会筹备时,我发现我是系气球系得最紧最快的一个,我豁然:原来,我的手也可以灵巧。让人啼笑皆非吧,一句无意的话让一个孩子傻傻地记了那么多年,自卑了那么多年。有些话对你早已云淡风轻,对我却刻骨铭心。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待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而对于一个懵懂世事,只懂得相信的孩子,有些判定会根植他心里,并使他怀疑自己。“自己”,尤其在心理上,几乎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终身的谜,所以,我相信潜意识,相信潜能,相信——态度决定命运。很多人在“挖掘”我的“学习秘密”时,都带着“寻宝”的神情,也往往不能满足于我的答案。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可在空谈和实践之间,在高考前十天的恶补功课与中小学阶段十年左右时间长期用功苦学的差距前面,每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态度不同。可态度是什么呢?套用一本书的说法:“态度是成功的标准,对于我生存的态度,可能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锁头。”对于我,态度与人的心性、经历似乎都密不可分,所以我相信某些人对人生的影响力。(节选自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4、下面是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中反复强调态度的作用也就说明不管别人还是自己的态度都很重要。B.作者认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是在空谈与实践之间,每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原因是每个人的态度不同。C.作者认为“态度决定命运”不能凭他人的暗示与判定肯定自我的价值。D.作者之所以学有所成,是因为她的“学习秘密”即在空谈与实践之间,她选择了实践。文中作者所提到的“学习秘密”是什么?(3分)6、别人的暗示与判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请结合文段回答。(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埃德加•斯诺我于1913年入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几年,我一共用了160元﹣﹣连所有学费在内。在这个数目里面,一定有1/3是用在报纸上面的,因为经常订阅,书报费每月约需一元,此外我还时常向报摊购买书籍和杂志。父亲责备我说是浪费,他说这是在废纸上花钱。不过我已经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而且从1911年到1927年,当我和中国最初的红军中坚分子爬上井冈山时,我从未停止阅读北平、上海和湖南的日报。是夏,我决定到北京去。当时,许多湖南学生都计划到法国去工读。我帮助他们实现这种计划。不过,虽然我帮助他们实现这个计划,并且他们受新民学会的帮助,但我本人并没有到欧洲去。我认为我对于本国还未能充分了解,而且我以为中国可以更有益地花去我的时间……我是向朋友借钱去北平的,所以一到就得找事。那时湖南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杨昌济在北京大学做教授,我就去求他帮助我找事。他将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长,这人就是李大钊。李大钊给我工作做,叫我作图书馆佐理员,薪俸每月8块大洋。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为有几个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敬仰的人。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但是,我并不因此而丧气,我仍然参加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想借此能听大学里的课程。不过当时我还彷徨,还在“找出路”。我读了几本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很受影响。我和一个常来看我的北大学生时时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可能性。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1919年初,我到上海去,和准备赴法的学生一起。我又只有到天津的车票,也不知道怎样可以走下去。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天无绝人之路”,一位同学借了10元钱给我,使我能买票到浦口。旅途中,我在曲阜下车,访孔子墓。我去看了孔子和门徒濯足的溪水、圣人幼时所居的小村。我看见孔子所植的树。我又访问颜回的住处和孟子生地。在旅途中,我还登游过泰山。不过,当我到达浦口时,钱用光了,而且车票也没有。没人有钱借给我,不知道怎样才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不过最倒霉的就是一个贼偷去了我仅有的一双鞋子!可是,我的运气非常好。在车站外面,我碰到了一个湖南的老友,他借给我足够买一双鞋子和到上海车票的钱。到了上海后,我知道有了大笔款子帮助学生留法,并且可以资助我回湖南。回长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动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我是湖南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编者,这个报纸对于湖南的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在长沙,我帮助成立文化书社,这是一个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趋向的团体,这个社和新民学会都激烈反对当时的湖南都督张敬尧。新民学会更是厉害,领导了一次学生大罢课来反对张,要求将他撤换,同时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动反对张敬尧。当时孙中山在西南活动,张为报复起见,就禁止《湘江评论》出版。这件事过后,我代表新民学会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组织了一个反军阀的运动,新民学会将反张的斗争扩大而为普遍反军阀的运动了。在北平我做了一个新闻社的社长,来推动反军阀工作,在湖南,这个运动得到了相当的成功。张敬尧被谭延闿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个新政府。1919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碰到陈独秀。我和他第一次相见是在北京,当我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我的影响也许比那里任何人所给我的都大。那时我也见过胡适,访问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学生斗争。在上海我和陈独秀讨论我们的计划,组织一个湖南建设协会。过后我回长沙,开始组织这个协会。我在那里得到一个教员的位置,同时继续我在新民学会里的活动,那时协会有回湖南“独立”的计划。1920年冬,我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苏联革命史的影响下,领导他们。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儿共产主义书籍。三本书特别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过动摇。这几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第一本以中文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摘编自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相关链接①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后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他被编入第八班。湖南师范第一学校,创建于1903年,前身是湖南师范馆,最初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拭创办的城南书院,与朱熹讲学的岳麓书院比肩。学校的教育思想先进,聘请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的教师任教。与毛泽东几乎同时的一批进步青年有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和陈章甫等,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堪称“新青年”的摇篮。(摘编自《毛泽东传》)②张敬尧,当时的军阀,1918年3月率北洋军进入湖南,任督军。他驻湘期间,曾纵兵抢劫,滥发纸币,盗押矿产,强种鸦片,钳制舆论,勒索军饷和伪造选举等等。湖南人民当时即有“张毒不除,湖南无望”的呼吁。1920年,张在一片声讨声中逃离湖南。同年7月9日,毛泽东在给胡适的信中兴奋地说:“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摘编自“百度”)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毛泽东的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读书和学习活动的一项是()(3分)师范期间养成读报的习惯,1911至1927年,毛泽东从未停止阅读北平、上海和湖南的日报。B、在北大作图书馆佐理员时,参加哲学和新闻学研究会,借此旁听大学的课程。C、第二次到北平,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D、旅途中,毛泽东在曲阜访孔子墓,去看了孔子和门徒濯足的溪水、圣人幼时所居的小村。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几年,毛泽东把大部分的学费都用在了购买书籍上,并因此养成了习惯,但他父亲并不理解他的这种做法,反而责备他是在废纸上花钱。B、由于毛泽东对当时的中国还未能充分了解,所以,当湖南师范学校的许多学生计划到法国去工读的时候,毛泽东选择了留在中国。C、在北大作图书馆佐理员的那些日子,由于职位低,很多人都不把毛泽东放在眼里,但他并不丧气,仍然参加研究会和不断读书学习。D、在生活困苦的时候,李大钊给了毛泽东一份工作;在思想彷徨的时候,陈独秀给了毛泽东一个方向,可以说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是影响毛泽东极大的人。E.1920年,毛泽东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领导他们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毛泽东最终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9、毛泽东在追求革命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4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诏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甚切直。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由南京大理卿召拜刑部左侍郎。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手加更定。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遂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B.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C.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D.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在古代,有在冬至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习俗,谓之“冬至郊天”。B.辇,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车辆;辇下,常常成为天子所居的宫廷、京师等的代称。C.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务要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等表示反对,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B.舒化刚正不阿。执掌大权的高拱想为路楷开脱罪责,而后又想加罪于王金,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由此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C.舒化崇尚法治。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建议皇帝命令大臣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法,得到了皇帝的首肯。D.舒化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他应皇帝要求陈列多项刑律措施,以感动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都极力挽留。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5分)(2)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天仙子(宋)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①,往事后期②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注】①流景:逝去的光阴。景,日光。②后期:日后的约会。(这首词有注云:“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B、“送春春去几时回”的上下两个“春”字,涵义都只是指作者写作此词时的季节为春天。C、“云破月来花弄影”写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在一天将尽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D、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不是迁就词谱的规定,而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就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E、“人初静”一句,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已经散场了吧,作者未能赴会深感失落。持酒听歌,本是乐事,但作者从中获得的不是“乐”,而是“愁”,这是为什么?请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2)屈原在诗中经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绪,《离骚》中表现他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一句是“”。第=2\*ROMANII卷语言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环保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B、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故宫大盗”石柏魁似乎并无太多作案能力和反侦查能力,不仅留下了指纹,甚至还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B.因屡屡查出造假“骗购”行为,社会舆论推动了深圳在出台仅9个月后便对保障性住房条例进行修改,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措施。C.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全球民众则怀着好奇,希望借威廉大婚,了解真实的英国王室。D.利比亚政府表示愿意就国家改革问题进行谈判,但只有利比亚人民能够决定是否由卡扎菲继续担任领导人。19、海湾战争前,一中立国外交官与伊拉克外长举行会谈,试图规劝伊拉克撤出被其占领的科威特。下面语句最得体的一句是()(3分)A.希望萨达姆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局面,使人民免遭战争的灾难。B.希望贵国政府切实履行联合国有关决议,无条件地撤出侵占的科威特领土,以缓和日前十分紧张的海湾局势。C.相信伊拉克政府会正视伊拉克所面临的灾难量力决策,否则,势必出现后悔莫及的局面。D.贵国如不及时撤军,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获得了大举进攻的借口,所以萨达姆总统应采取灵活策略。20、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6分)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健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21、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智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不超过25个字。(5分)当前,我国超过90%的智能使用国外操作系统,虽然国内生产企业可以对系统进行“二次加工”,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用户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则又将会面临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更多的风险。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对应用软件的安全审查机制,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少。因此,我国智能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要求: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答案现代文阅读(33分)(3分)B项,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第五段“往往又成为落寞凄凉之境的反衬”和“寄托的‘黍离之悲’”,可见并不是表达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3分)B项,理解有误.原文第三段说“因此芍药又有‘将离’‘可离’的别名”,而不是象征“别离”和“多情”。3、(3分)D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灰暗”无中生有,原文无据。(3分)A(A项的观点与文中作者的观点刚好相反。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有时不要受别人的态度的影响。)5、(3分)答案要点:态度决定一切,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实践,不能存侥幸心里,一味空谈。(6分,答对任意3点给满分)答案:(1)肯定自我价值;(2)使我们灰心丧气;(3)使我们怀疑自己;(4)让我们自卑。7、(3分)D,D项属于游历活动。8、(5分)BC(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都对得5分,多答不给分)A项“把大部分的学费都用在了购买书籍上”不当,原文是“一定有1/3是用在报纸上面的”;D项,“在思想彷徨的时候,陈独秀给了毛泽东一个方向”于文无据;E项,“毛泽东最终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当,原文是“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9、(4分)①编报纸;②帮助成立文化书社;③在上海与陈独秀计划组织湖南建设协会;④1920年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领导他们。(答对1点得1分)古诗文阅读(37分)(3分)D(驾驭百官是天子的权力,而纠察非法的人和事,则是御史的职责,岂能由厂卫处置?陛下不相信大臣,反而相信此类人吗?)(3分)C(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3分)B(“想加罪于王金”有误,原文是“拱又议宥方士王金”意为“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13.(1)(5分)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司。(判断句式1分,“悉”1分,“付”1分,句意2分)(2)(5分)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雨雪”1分,“见”1分,“咎”1分,句意2分)BE(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都对得5分,多答不给分)B项,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E项,词人此时感到疲怠,百无聊赖,对酣歌妙舞的府会不敢兴趣,相反,幸好今天没有去赴府会,居然在园中还欣赏了片刻春光。15、(6分)①作者看到春天即将逝去,不免产生伤春惜春的悲愁;②时间流逝,年华已老,感慨自己年华老去的悲愁;③孤独愁苦,借酒消愁愁更愁。(每一点2分)16、名句默写(7分,每空1分。)(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无良媒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C(C项正确,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符合语境;A感情色彩不当,始作俑者: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贬义词,这里误用作褒义词;B对象错误,声情并茂:指草木丰盛的样子.后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不能用来形容“剧本”;D望文生义,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18.D(A.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为“不仅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甚至还留下了指纹”;B.搭配不当,应为“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力度”;C.句式杂糅,应为“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的一剂强心针”或“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19、A项说法委婉得体,其余太生硬。20、(6分)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21、(5分)答案①缺核心技术,②缺防范意识,③缺法律保障。(答出任意1点得2分,3点都答对得5分)四、作文(60分)22、作文。(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写作提示:作文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要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