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

A.氧气B.多种氨基酸C.原始生命D.二氧化碳

2.《滇南本草》记载“贯众有止血、收口、生肌的功效贯众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用范子繁殖,据此判断其属于()

A.藻类植物B.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辞植物

3.为增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提高大家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和组织纪律性,开学初我县

多校都开展了军训活动,由于长时间处于阳光照射下,同学们的皮肤变黑了。这主要体

现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4.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间亲缘关系最近,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种B.HC.科D.界

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类人猿B.长尾猴C.黑猩猩D.森林古猿

6.下图是一张有分枝的生物进化树,图中的」代表的植物类群是()

A.苔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种子植物

7.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其中携带了“月面微型生态圈该

实验装置,内有土豆种子、蚕卵、水、土壤、空气等。土壤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圈中属

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8.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下列哪项组成()

A.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B.水、阳光、温度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食物链和食物网

9.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时代的古人类()

A.能使用工具B.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C.能用火来烧烤食物D.产生了语言

10.生命现象是丰富多样的,生命活动是精彩纷呈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农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属于竞争关系

B.我国菊花品种繁多,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草履虫受到盐粒刺激时逃离所在的水滴,这属于应激性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1.下面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一个池塘B.一块草地C.一块农田D.一片森林

1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中提到的孔雀,不是现在动物园中常见的蓝孔雀,

而是原产于亚洲,体型最大、羽毛最华丽的绿孔雀。绿孔雀很少起飞。依据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的关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胸肌发达B.身体呈流线型

C.体型大,尾上覆羽发达D.骨骼轻而坚固

13.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生物()

A.只用肺呼吸

B.能在地上爬行

C.体表覆盖鳞片或甲

D.产卵,体内受精,生殖发育不再依赖水环境

14.关于耐药性的形成,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害虫受到农药的刺激后产生变异B.农药与害虫之间相互选择

C.变异在农药的选择下得以保留D.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15.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低和最高的分别是()

A.界,种

B.种,界

C.界,门

D.门,科

16.下列哪项可以做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这一观点的理由()

试卷第2页,共18页

A.二者生活环境相似B.二者形态结构有相似之处

C.二者行走方式相同D.二者智力发展水平比较接近

17.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科学研究表明,这类古猿是

A.猩猩B.大猩猩

C.长臂猿D.森林古猿

18.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A.葫芦群B.肾蕨C.海带D.雪松

19.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

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D.颜色不同

20.某生物调查小组对图中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绵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肾蕨用抱子繁殖,生殖过程中不需要水

C.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D.葫芦辞的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的导管输送到叶

21.一组在南美旅行的动物学家发现过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他们除了发现这种动

物行动非常缓慢外,还发现这种动物具有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恒温、靠肺呼吸等特

点。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树懒归类为

A.两栖动物B.爬行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

22.下列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葫芦辞B.鳞毛蕨C.紫菜D.国槐

23.某地原为森林时.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蟆大多是浅色的,约占总数的99%,深色

桦尺螳仅占1%;建成工业区后,工业黑烟导致树皮上的地衣大量死亡,树皮被熏成了

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蟾反而成了常见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深色桦尺蟆占99%,浅色桦尺

蟆占1%。对这种变化的解释,你认为最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环境对桦尺蟆的变异类型定向选择的结果

B.桦尺蛾产生不定向变异的结果

C.桦尺蟆代代都有遗传的结果

D.污染的空气使桦尺蟆体内产生过多的黑色素而造成的结果

24.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鱼、海螯、对虾、银鲸等,它们分别属于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

25.下面四幅图片所表示的科技成果,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

A.螳螂一蝉一黄雀B.蝉t螳螂1黄雀

C.树一蝉一螳螂一黄雀D.树一蝉一螳螂

27.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大气中的CO?

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

B.丙指绿色植物

C.碳都是通过口□□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的

D.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沿“丙一乙一甲''流动

试卷第4页,共18页

28.下图为海淀区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构成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食物链的延长会使总能量减少

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一虫一鸟一细菌

C.若图中缺少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无法构成生态系统

D.图中的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植物、虫、鸟都是真核生物

29.下列行为中,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

A.在草原上过量养殖牛羊

B.用大量的农药喷杀害虫

C.捕杀麻雀,避免它们大量糟蹋粮食

D.大力植树造林

30.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

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

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

3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多万个类型,这里的“类型”实际上是指()

A.科B.属C.种D.个体数量

32.鱼类协会要举行研讨会,下列哪位科学家一定能收到邀请函?()

A.研究鲸鱼行为的学者B.研究鲨鱼胚胎发育的学者

C.研究章鱼结构特点的学者D.研究鳄鱼捕食行为的学者

33.人体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包括)

口空气污染口酸雨口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效应口南极臭氧层

缺损

A.□□□□□□B.□□□□□C.□□□□□D.□□□□

34.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培育抗虫棉一转基因技术B.“多莉”羊的诞生一克隆技术

C.酒酿的制作一发酵技术D.试管婴儿一无性生殖

35.某些生物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以下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

()

A.口无脊椎动物,口腔肠动物,1线形动物,口涡虫

B.口脊椎动物,口鱼类,□哺乳类,□鲸鱼

C.1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口被子植物,□银杏

D.口无脊椎动物,U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口蚯蚓

36.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遗传和变异B.自然选择C.生存斗争D.适者生存

37.鱼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B.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糖类的食物

C.鱼用鲤呼吸,鳏主要由密布毛细血管的稣丝构成

D.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8.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蟾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B.鲤鱼用鳍游泳,用鲤呼吸

C.家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D.猎豹体表被毛,用肺呼吸

39.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青蛙B.蛇C.家鸽D.鲫鱼

40.如图所示装置,阀门A和B可以打开和关闭,将装置置于温暖有阳光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试卷第6页,共18页

阀门A阀门B

甲乙丙

乳酸菌+培养液小球藻+酵母菌+

培养液培养液

注:小球藻可进行光合作用

A.要制成酸奶,阀门A应关闭

B.要产生酒精,阀门B应关闭

C.若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酵母菌无法正常生长

D.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41.1850年时,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树干上有大量的浅色地衣,栖息着大

量浅色桦尺蟆。随着工业发展,树干上的地衣被煤烟杀死,树干被染成黑色。下图表示

1850年和1950年时曼彻斯特地区黑色桦尺蟾和浅色桦尺蟾数量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

A.1850年时黑色桦尺蟆数量比例高

B.1950年时浅色桦尺蟆更适应环境

C.两种桦尺蛾数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

D.为适应环境,大量浅色桦尺蟾变成了黑色桦尺蟆

42.海芋是热带雨林中常见的一种巨叶植物,叶甲(一种昆虫)会爬到其叶片背面取食

其叶肉。二者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

43.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B.抗生素可治疗病毒性疾病

C.有的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D.抗生素虽然能治病,但也不能滥用

44.近年来,人们一直提倡“健康生活”,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熬夜追剧B.抽烟解闷C.借酒消愁D.坚持体育锻炼,

合理用眼

4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呼伦贝尔草原B.撒哈拉沙漠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D.一片玉米地

46.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用肺呼吸B.体温恒定,适应陆地生活

C.在陆地上产卵D.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47.2008年奥运会我们采用的是我们祖先的“钻木取火”来采集圣火,据你判断,下列最

先开始使用火的是()

A.森林古猿B.南方古猿C.直立人D,能人

48.“健康生活、生命无价”,下列说法或者做法错误的是()

A.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

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B.青少年要大量参加剧烈运动,才能锻炼身体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C.青春期是身体发育、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青少年应专心学习,积极锻炼身体,避

免沉溺游戏

D.“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家人酒后开车,应及时阻止,告诉他:酒后开车危害

自己和他大生命安全。

49.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抱来繁殖后代

B.乙是真核生物,能够用来制作面包和馒头等食品

C.丙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非常简单

D.丁是青霉,其直立菌丝用来吸收营养物质

二、多选题

5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试卷第8页,共18页

A.从植物进化到动物B.从水生进化到陆生

C.从结构简单进化到结构复杂D.从体型小进化到体型大

51.下列动物中,食性为杂食动物的是()

A.棕熊B.大熊猫C.狮子D.鹿

52.下列选项中,符合生物进化发展规律的是

A.从低等到高等B.从简单到复杂

C.从陆生到海洋D.从动物到植物

53.叶蝉吸食禾谷类、蔬菜及果树汁液,不仅危害农作物,还传播植物病毒病。卜.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蝉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蜜蜂的发育过程相同

B.叶蝉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叶蝉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

D.叶蝉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蜕的“皮”是其外骨骼

54.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55.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B.人与猿分界的标志是产生语言

C.在人类的起源过程中,环境变化起促进作用

D.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

56.下列是藻类植物的是()

A.满江红B.裙带菜C.石花菜D.葫芦辞

57.草履虫借助()运动;而蝙蝠的运动器官则是()

A.刚毛B.纤毛C.翼膜D.翅膀

58.图是李洋同学写的生物分类图,其中」〜」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

图分类:

生物

有叶绿体无叶绿体

有IS―'无臬实力

种子

@「

A.□油松、口衣藻、口肾蕨、「1青霉

B.□银杏、口水绵、口卷柏、口鼠妇

C.口圆柏、口黑藻、口贯众、口蜜蜂

D.□水杉、口墙辞、口里白、□山羊

59.我们的生活与细菌和真菌是密不可分的,下列食品与细菌或真菌的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A.酸奶一醋酸菌B.馒头一酵母菌C.醋一醋酸菌D.啤酒一乳酸菌

60.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下列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是()

A.香菇、黑木耳B.大肠杆菌、水爆

C.蝴蝶、蚂蚊D.涡虫、银杏

61.下列动物及其结构对应正确的有()

A.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B.哺乳类——最高等的动物,大脑发达,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C.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D.爬行类——陆地产卵,肺呼吸,体温恒定

62.下列举了四种生物及其身体的一个明显特征、一项重要影响或价值,四配错误的是

()

生物名称明显特征重要影响或价值

A河蚌贝壳海蝶峭入药

B沙蚕疣足鱼、虾饵料

C珊瑚虫刺细胞珊瑚礁

试卷第10页,共18页

D蛔虫刚毛人体内寄生

A.AB.BC.CD.D

6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现代地球不具备原始特定条件,所以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主要有水蒸气、甲烷、氧气、氨、氮、氢等

64.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

A.P可以表示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B.E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65.吸毒成瘾和人脑中的什么物质有关()

A.吗啡肽B.类吗啡肽C.葡萄糖D.蛋白质

66.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所做的诗词里还蕴含不少生物学现象和规律,

下列对相关诗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B.“两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所有的鸟类都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如果能消灭所有的天敌,兔的数量可无限上升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来抱对

67.图表示几种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A.最先出现的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戍最可能比甲低等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68.有关分类单位特征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

B.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

C.同一分类单位中,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分类单位越小,种类越多

69.下列关于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陆生脊椎动物B.都属于变温动物

C.都能够产卵D.都属于体内受精

三、填空题

70.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

和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是最基本

的分类单位。狼与狐在分类上共同隶属于—科。

71.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分为植物和植物。

72.河蚌的呼吸器官是—,运动器官是能分泌珍珠质的是一。

73.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有,有利于防止体内的水分散失。生殖是受精,

受精卵有卵壳保护,爬行动物都是_____温动物。

74.根据对古人类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

阶段、_______

阶段、智人阶段,学会用火的时期是阶段。

75.远古时期的形成了煤。

76.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77.动物、动物、动物、动物、动物、

动物等,虽然形态结构各异,但是它们体内都没有由组成的,

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78.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o

79.线形动物身体,呈___形;体表有;有有。

80.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有所不同。草履虫通过方式繁殖;

藻类、苔辞、蕨类植物通过产生繁殖;种子植物则通过产生来繁殖后代。

81.请将下列8种植物的序号填在相应植物类别的空格上。

试卷第12页,共18页

□海带□地钱□衣藻□葫芦群DW口水杉口满江红口苏

A.藻类植物:;B.苔群植物:;

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82.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最早用火的是_阶段.

83.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

类、生理、、进化、生态的科学,是一门

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

84.基因是有的DNA片段;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

、由水生到陆生。

85.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经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

两类:―动物和动物。和体温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恒

温动物。

86.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如果你观察的是家鸽,可以看到它的体表覆

,身体呈_________型,前肢变成。

鸟的胸肌日的领

87.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因为它的体表覆盖角质的;它完全

依靠进行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起保护作用等.

88.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苹果树、鲤鱼、紫菜、蜘蛛、包菜。

动物:o

植物:。

分类依据:。

89.配对

A.腔肠动物B.节肢动物C.鱼类D.软体动物E.爬行动物

鲫鱼桃花鱼(桃花水母)甲鱼________鲍鱼大闸蟹

四、综合题

90.下图是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试验装置,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A装置里

气体中不含有一o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O

(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

物质。

(3)此实验证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

全可能的。

91.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大多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么形成

的呢?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

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步骤2: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步骤3: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放

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

步骤4: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步骤5:重复步骤3和步骤4至第三代

步骤6:统计数据如下表

试卷第14页,共18页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昆虫

开始幸存开始幸存开始幸存

数目数目数目数目数目数目

绿色昆虫20927133920

灰色昆虫205154122

(1)步骤1中最开始放入房间的绿色昆虫和灰色昆虫种类相同,大小相似,这是因为实验

组和对照组只能有个因素不同。

(2)第三代中,昆虫的幸存者较多,这是因为昆虫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

能有利于躲避捕食者,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3)生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这种学说是英国生物学家提出的。

92.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口、口、口o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色,这对蝗虫的生活意义是

(3)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有。

(4)蝗虫共有—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口。

(5)蝗虫的翅共对,是它的器官。

93.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伦岛,达尔文发现那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一类翅

非常发达,一类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并指出上述现象与岛上经常刮海风有关,请回答

以下问题。

(1)在该岛上影响昆虫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o这里的海风对岛上的昆虫起了

_____作用。

(2)翅非常发达的昆虫和无翅或翅小不能飞翔的昆虫在激烈的中,都能够

海岛环境,得以生存下来。

(3)生物通过、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94.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每到夏季,我们总会在池塘边听到青蛙嚓亮的“歌声”,从行为的功能来看,这属

于动物的行为。

(2)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受精方式是(填“体外”或“体内”)

受精。成蛙营水陆两栖生活,需要辅助肺呼吸,完成气体交换。

(3)除肚皮外,青蛙的头部和背部大多呈黄绿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按照达

尔文的进化理论,这是生物经过长期的结果。

(4)有人认为爬行动物是最先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结构

特点有:o(写出一点即可)

95.鸟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

要伙伴。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下图是鸟体内呼吸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填番号)。

(2)正因为鸟类有特殊的结构口,从而可实现其特有的呼吸方式双

重呼吸,为鸟飞行提供充足的,使鸟的胸肌等细胞的作用旺

盛。

(3)鸟飞行中吸气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96.下图中图1为洋葱表皮细胞,为了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奥秘,某同学收集了图2和

资料,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

突入到骨的空腔里。请分析回答:

试卷第16页,共18页

图2

(1)图1中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如果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在载玻片上滴加o在细胞

模式图1中,应该没有液泡和[]两种结构。若图1中的细胞进行3次分裂,

形成新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比o

(3)据图回答,适于飞行生活的外部形态特点(写出一点即可),与飞行生活相

适应,鸟类肌肉特点o家鸽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除上述特点外,

与飞行生活相适应,骨的其它特点还有(写出一点即可)

(4)由资料可推测鸟类具有特殊的呼吸方式:«

97.遗传学家捕捉到一只罕见的白毛雄性舜猴,让它与多只棕毛雌性狒猴交配产下多只

子代,子代都为棕毛。

亲代:白毛雄领猴棕毛雌舜猴

|___________|

I

子代:棕毛猿猴

(1)舜猴毛色性状是由控制。

(2)分析可推断狮猴毛色白色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亲代白毛狒猴的基

因组成是,子代棕毛掰猴的基因组成是(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

因用t表示)

(3)已知舜猴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猫猴性别决定的方式与人类相同。则雄性猫

猴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有一条。一只子代雄性冻猴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其中来自亲代白毛雄源猴的性染色体是—

(4)遗传学家从某只子代狒猴的胚胎中取出两个成纤维细胞(一种体细胞)的细胞核,

分别植入两个去核卵细胞中,得到的两个细胞分别培养成两个胚胎,再将两个胚胎分别

植入两只代孕母猴子宫中,得到克隆猴A和克隆猴B,那么这两只克隆猴的毛色是

.这两只克隆猴的产生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

98.我们经常在节假日去登山,当我们进入山林以后,会发现山林中有很多的动植物,

植物有各种树、花、草,动物有蝗虫、蜘蛛、蟾蛛、蛇、麻雀、鹰等,请分析资料回答

问题:

(1)根据资料,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若构成一个山林生态系统,资料中还缺少和非生物部分。

(3)该山林生态系统中,蛇吃麻雀,鹰吃麻雀和蛇,那么鹰和蛇的关系是,如果

短期内麻雀的数量减少,那么蛇的数量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

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草被农药污染,则体内农药的含量最高。

99.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下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它们能够通过制造有机物。

(3)该食物网中,消费者有种;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

以为食。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试卷第18页,共18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

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

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详解】

米勒的实验装置:

及1I负电极

甲烷、氨、

\等气体

取样活塞

含有有机物

的溶液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

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

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

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

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

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

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

答案第1页,共48页

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熟知化学起源学说的内容及相关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解析】

【分析】

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用抱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藤类

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茎向下生有不定根。

【详解】

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种子植物的特点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而贯众用抱子繁殖,B不符合题意。

C.贯众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用抱子繁殖,符合蕨类植物的特征,C符合题意。

D.苔葬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

是生物因素。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军训活动,由于长时间处于阳光照射下,同学们的皮肤变黑

了,这是非生物因素中阳光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

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也是

答案第2页,共48页

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故选A.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5.D

【解析】

【分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

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

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6.A

【解析】

【分析】

生物的进化历程:

答案第3页,共48页

【详解】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的进化进程:藻

类植物一苔碎植物;藻类植物一蕨类植物一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结合分析可

知,U代表苔辞植物,口代表蕨类植物,口代表裸子植物,故选A。

7.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组

成。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叫分解者。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

腐生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营腐生生活叫分解者,因此土壤中的微生

物在该生态圈中属于分解者;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故C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即: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

以及非生物部分组成。

8.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详解】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

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

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有关知识点,熟练掌握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答案第4页,共48页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9.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制造工具。

可以从古人类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阶段和化石方面来解答。

【详解】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

强。“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

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

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可见选

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能制造

工具。

10.B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

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

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

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

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

变化的多样性等。

【详解】

A.农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之间互相竞争阳光、水分等资源,故两者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菊花属于一个物种,故我国菊花品种繁多,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B错

误。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草履虫受到盐粒刺激时逃离所在的水滴,这属于应激性,

答案第5页,共48页

C正确。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意思是,蚂蚁的存在,在大堤上打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程度,

说明了“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生物共同特征等知识。

11.D

【解析】

【详解】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

节能力就小。池塘、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也不复杂,自动调节

能力较差。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

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故选D。

点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

12.C

【解析】

【分析】

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

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

【详解】

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

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

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

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

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

相适应。而绿孔雀体型最大,难以飞行,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

答案第6页,共48页

13.D

【解析】

【分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由坚韧的

卵壳。

【详解】

用肺呼吸,能在陆地上爬行,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这些只是爬行动物的特征,而爬行动

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

故选D。

14.C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

选择。

【详解】

A.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抗药性的变异,错误。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农药选择耐药性害虫,错误。

C.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正确。

D.耐药性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错误。

故选C。

【点睛】

无论哪一种生物,无论其高等、低等、简单与复杂,现在能够正常地生活在地球上,就说明

其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否则的话就已经被淘汰掉了。

15.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

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详解】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

答案第7页,共48页

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B正确,故选B。

【点睛】

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是本题解题关键。

16.B

【解析】

【分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

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

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

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详解】

A.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人类以陆栖生活,生活环境不能作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

共同祖先的证据,A错误。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许多相近的体质特征,如人和现代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

全一样,说明二者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正确。

C.现代类人猿虽能下地但不能直立行走,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二者的行走方式不同,C错

误。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智力发展水平不接近,现代类人猿的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D

错误。

故选B。

17.D

【解析】

【分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22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

答案第8页,共48页

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

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

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D。

【点睛】

知道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解题的关键。

18.A

【解析】

【分析】

苔辞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能作为监测

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详解】

苔葬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

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解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辫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

程度的指示植物。葫芦辞是苔群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雪松是裸子植物,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睛】

掌握苔辞植物的特点、意义,结合题意,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19.C

【解析】

【分析】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

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此题可以从雌、雄蛔

虫在形态上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

【详解】

雌蛔虫身体较大,略粗,尾部不翘曲,雄蛔虫身体小,尾部相对要细一些且带卷曲状。雌蛔

虫的生殖系统包括阴道、卵巢、输卵管、子宫(子宫的上端为可贮存精子的受精囊)。解剖时

在身体近中部腹中线上查看,雌虫有生殖孔开孔,C正确。

答案第9页,共48页

故选Co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