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试题(含解析)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试题(含解析)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试题(含解析)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试题(含解析)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试题(含解析)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2019·广东佛山顺德二模)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2.(2019·广东湛江调研)王阳明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3.(2019·山东青岛期初)从左图到右图,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4.(2019·河北唐山摸底)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臂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 ()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 D.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5.(2018·安徽淮南二模)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 ()A.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 D.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6.(2018·湖北武昌区5月调研)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 ()A.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 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7.(2018·广东汕头三模)史料出处“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唐会要》,唐玄宗诏令“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元史》,元文宗诏令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8.(2018·福建泉州二模)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9.(2018·河北5月冲刺模拟)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10.(2018·河北保定二模)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11.(2018·江西南昌二模)有人记述李贽点评《水浒传》时写道:“盖和尚(李贽)——肚皮不合时宜……所评《水浒传》,玩世之词十七,持世之词十三,然玩世处亦俱持世心肠也,但以戏言出之耳,高明者自能得之语言文字之外。”这体现出李贽 ()A.深受佛道思想影响 B.文学修养极高C.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D.对儒学的反叛12.(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图1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2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二、非选择题13.(2018·山东潍坊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作“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14.(2018·湖北荆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王阳明(1472—1529)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材料二1517年,马丁·路德(1483—1546)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腾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第二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D【解析】据材料“二程认为……‘皆所当理会’”可知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承认人类属于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形成了精密的体系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包含一定的自然观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2.D【解析】依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的传播,近代民主思想产生,而非明中叶,故A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而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众安心生产,恪守良知,故B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阳明心学仍属于理学的范畴,并未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故C项错误;据材料“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可知对于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秩序构成冲击,这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故D项正确。3.C【解析】“左图到右图”反映思想家的出生地,右图大部分属于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家,故A项错误;因为右图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家,他们抨击儒学的道统,故B项错误;由左图到右图,体现了从宋明理学到明清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故C项正确;两幅图片均与近代民主思想无关,故D项错误。4.D【解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早于西方启蒙思想,且二者没有思想上的交流,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都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三大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现实内涵而非儒家思想的代表,故C项错误;由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可知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故D项正确。5.C【解析】“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说明不具有普遍性,不能算作正确的理论,故A项错误;“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不能说明是唯物主义,故B项错误;“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可得出理学里有自然科学的理念存在,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为唯心主义哲学,与西方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6.A【解析】题干中“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推知书院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中“各立学舍,聚徒讲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属于理学、陆九渊属于心学,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故C项错误;南宋书院的繁荣体现了理学的兴盛,故D项错误。7.D【解析】从材料“唐玄宗诏令”和“元文宗诏令”说明不是程朱理学,故A项错误;由材料“颜子既云亚圣”和“孟子大贤,亚圣之次”可知涉及的是孟子和颜子的地位而不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据材料“(宋朱熹)‘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到材料“(元文宗诏令)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可知封建王朝受到学术影响,故C项错误;据材料“(程颐、程颢)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和材料“(宋朱熹)‘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可知二程和朱熹强调孟子和颜子的地位,据材料“(唐玄宗诏令)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和“(元文宗诏令)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得出元朝强调孟子的地位,受到民间影响,故D项正确。8.A【解析】根据“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佛学冲击儒学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儒学缺乏思辨,利用《孟子》对抗佛学是因为其较强的思辨性,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与材料时间唐宋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说明不同于传统儒学,故C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冲击是因为其思辨性不足,材料“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说明《孟子》恰好弥补其不足,故D项错误。9.C【解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距离晚清不过一百多年时间,刊印王夫之的著作不能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是受到列强入侵冲击的产物,故B项错误;曾国藩等刊印王夫之的著作,是在西方冲击下传承传统文化,体现了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故C项正确;材料未突出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故D项错误。10.C【解析】“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没有否定君臣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与女权无关,故B项错误;“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可见古代并无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弊端,故D项错误。11.C【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佛道思想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文化修养显然并不是材料中李贽的评价,这属于对材料中“高明者自能得之语言文字之外”的片面解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盖和尚(李贽)——肚皮不合时宜……高明者自能得之语言文字之外”可知,李贽的言论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李贽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反叛”一说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12.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中,万民和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统治,万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