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目录01.考点回顾02.提升演练01考点回顾考点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10年1考)

九下P2—5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领巴西)的殖民统治之下。②受到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③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兴起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斗争对象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人物主要事迹主要领导人及其功绩玻利瓦尔[2]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宣布解放黑人奴隶。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2023安徽16(3)]续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主要领导人及其功绩圣马丁[3]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续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性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5]概念解读

民族解放运动: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殖民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影响①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②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续表印度民族大起义[6]背景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英国殖民者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③英国殖民者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时间1857—1859年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领导阶层封建王公[7](杰出代表:章西女王)续表印度民族大起义[6]经过①1857年,印度土兵[8]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也参加了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英军进攻章西时,章西女王[9]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章西女王(约1835—1858)印度民族大起义[6]经过②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易错警示

章西女王主要在章西地区领导反英斗争,她不是整个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章西女王(约1835—1858)续表印度民族大起义[6]影响①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②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续表考点2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0年2考)

九下P6—9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彼得一世改革背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盛行农奴制,经济发展缓慢,封闭落后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时间、改革者18世纪初,彼得一世[1]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军事创建了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2],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续表彼得一世改革特点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及军事理念,将西方先进制度拒之门外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客观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影响①通过彼得一世改革[3],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续表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背景经济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根本原因)政治农奴制[4]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统治危机,农奴暴动频繁军事克里木战争[5]的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目的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时间、改革者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6][2016安徽17(1)]续表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措施作用内容[2019安徽18(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解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获得土地时支付的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续表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实质沙俄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评价①进步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7]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③掠夺性:农奴为获得自由和一份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续表考点3

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0年2考)九下P10—13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美国内战[1]背景①南北矛盾:到19世纪中期,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②废奴运动: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时间1861—1865年美国内战[1]根本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2]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3]在奴隶制存废问题[4]上的矛盾无法调和导火线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5]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续表美国内战[1]经过[2019安徽18(2)]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6]”。②初期: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③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7],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④结束: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续表美国内战[1]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小拓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61—1865年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续表美国内战[1]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易错警示

美国内战中废除的是奴隶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的是农奴制。启示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前提和保障,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续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8]发表时间1862年主要内容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易错警示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废除的是叛乱地区的奴隶制而不是全美国的奴隶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在1862年9月发表的,而废除奴隶制度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863年元旦。续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8]作用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局限性①废除的只是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而不是全国的。②黑人奴隶虽然得到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种族歧视依然存在,至今仍未完全消除续表林肯的主要贡献概况①1860年,林肯[1]当选为美国总统。②在战争中,为调动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斗争积极性,林肯在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2016安徽9]③1865年,领导北方军队取得最终胜利。④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林肯(1809—1865)林肯的主要贡献评价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2](战争时期首要任务)和解放黑人奴隶[3]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林肯(1809—1865)续表考点4

日本明治维新(10年3考)

九下P14—16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日本明治维新背景①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4]推行锁国政策[5],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②1853—1854年,美国入侵日本,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明治维新背景③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日本社会危机加深。④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6]。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开始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7]”[2016安徽17(1)]续表日本明治维新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8],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9],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10]”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11]”,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015安徽11(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续表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影响对日本①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消极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1]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014安徽15(2)]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反映了日本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教育)续表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影响对中国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以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之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资产阶级进行维新变法运动,民族企业家张謇等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续表命题点1

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起止时间1775—1783年1861—1865年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结束标志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革命任务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资本主义续表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领导人物华盛顿林肯重要文献《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续表中考设问角度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有何共同点?(1)爆发原因相同: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2)目的相同: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3)影响相同: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命题点2

美国废除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比较美国废除奴隶制俄国废除农奴制不同点方式以革命的方式,无条件地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以改革的方式,规定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高价赎买一份土地,实质是借机对农奴进行掠夺影响美国废除奴隶制较为彻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废除奴隶制俄国废除农奴制相同点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内容奴隶或农奴都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获得了人身自由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续表中考设问角度美国废除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有哪些共同的作用?(1)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2)都使奴隶(农奴)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3)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的发展。命题点3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背景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列强入侵加剧了日本民族危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封建守旧势力强大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救亡图存领导力量明治天皇、留学西方的日本知识阶层等有资产阶级改革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改革阻力通过倒幕运动,结束幕府封建统治,天皇掌握实权,改革阻力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实力强大,改革阻力大结果成功,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失败,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成功/失败原因①经过倒幕运动,封建势力被打压。②天皇及维新人士掌握了实权①清王朝统治腐朽,国内顽固派实力强大。②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人士仅仅依靠没实权的皇帝续表中考设问角度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同点。(1)背景:国内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机。(2)学习方向:都是向先进文明学习。(3)性质: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有何联系?中国戊戌变法仿效了日本明治维新,试图依靠清政府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命题点4

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1年1861—1865年1868年开始原因①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农民暴动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①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制度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激化。②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①内因: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外因: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面临民族危机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林肯明治天皇续表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意义①积极: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①积极: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①积极: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续表事件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意义②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②局限性:黑人虽然获得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种族歧视仍然存在,至今仍未完全消除②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续表中考设问角度1.资产阶级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为什么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废除农奴制法令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获得“自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2)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02提升演练命题点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019安徽,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的原因。(4分)[答案]

态度:维护(或强化)。(2分)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2分)

材料二

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1858年,林肯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2)材料二中“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目的。(4分)[答案]

状态:南北方不同经济形式并存。(2分)目的:动员黑人奴隶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2分,言之有理即可)(3)俄美两国农奴制(奴隶制)的存废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规律?(2分)[答案]

规律: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任答一点即可)1.[原创新题]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狄德罗的著作在殖民地秘密地广泛传播。受这一民主潮流启蒙的土生白人认为殖民地的权利就应该有他们的参与。由此,长期以来积聚在心中对宗主国的不满找到了理论支撑,骤然升华……革命者们跃跃欲试,期待着暴风雨的到来。这表明(

)

AA.启蒙思想影响拉美独立运动

B.启蒙思想在世界广泛传播C.拉美独立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D.拉美独立运动取得了成功2.新考法·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原创新题]19世纪60—70年代,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殖民统治机构进行了部分调整与改组,其目的是全面加强与巩固殖民统治,以防止像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样的事件重演。这从侧面反映了(

)

CA.英国的综合国力遭受到了严重削弱B.印度民族意识不断觉醒C.印度民族大起义冲击英国殖民统治D.英国不断收缩殖民范围3.新角度·拉美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共同点

[原创新题]用图示表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构建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空白处可以填入的是(

)

D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4.[2023合肥包河区一测]

彼得一世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同时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工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工场的劳动力。这些做法(

)

DA.改变俄国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

B.创建了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C.加强了以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D.刺激了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5.高频考点

[2023烟台]

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

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

)

B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6.[2023芜湖统测]

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1860年,北方拥有11万个制造业设施,而南方只有1.8万个(其他许多还依靠北方的技术专业知识和技工)……纽约州几乎生产了价值3亿美元的货物,是弗吉尼亚州、亚拉巴马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产值总和的4倍以上。这说明当时美国(

)

BA.南北政治制度性质不同

B.南北制造业发展程度不同C.南方劳动力来源于北方

D.北方的工业原料来自南方7.[原创新题]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这场搏杀的根本原因是(

)

BA.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爆发B.奴隶制度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进出口关税的提高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8.新情境·制作思维导图

[2023重庆]

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

B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9.[2023合肥蜀山区二测]

19世纪70年代后,日本提倡国民说洋话、穿洋装,天皇甚至身穿洋服,脚蹬法式陆军长靴,一副洋人的打扮。上述变化源于明治政府(

)

CA.加强中央集权

B.实施“殖产兴业”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10.[原创新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的现代化是外源型现代化,这不仅在于俄国现代化的发生基本上是对外部挑战的回应,而且其早期阶段的实现就是从外部引进和移植。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证明,像俄国这样的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在经历了早期发展后,其内部也会逐渐产生在社会和政治层面进行变革的要求。——摘编自姚海《俄罗斯学界对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的现代化是外源型现代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4分)[答案]

原因:俄国现代化的发生基本是对外部挑战的回应;主要是从外部引进和移植。(2分)说明:彼得一世时期,俄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极其落后,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2分)

材料二

日本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是明治维新,通过明治政府强力的改革措施开始工业化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