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课件)- 中职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课件)- 中职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课件)- 中职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课件)- 中职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同步课件)- 中职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演义》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导入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学习目标1.通过蒋干中计,周瑜设计的情节分析,理解小说突显人物“智慧”的写法。2.理解小说通过细节表现和人物衬托来展现“智慧”。3.了解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创作与民间阅读接受中对“智慧”的推崇。初读感知目录文学常识重点探究壹贰叁合作探究肆艺术特色伍作者简介

作品介绍

故事背景文学常识壹壹文学常识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国演义》(《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描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人文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故事背景本篇目选自第四十五回,是赤壁之战的重要片段。“赤壁之战”处于攻势的一方是曹操。曹操在扫平北方的军事势力后,挥戈南下,打算消灭刘表、刘备、孙权,以便统一全国。这时正好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故事背景东吴的不少官员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无心应战,力主投降。出使到东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驳倒了主降派,使孙权坚定了迎战的决心。孙权任命坚决拒曹的周瑜为都督,率兵抗曹。周瑜认为敌我双方的兵力虽然悬殊很大,但曹操渡江犯了兵家大忌,“素不习水战”是其致命的弱点。在此背景下,周瑜利用蒋干前来劝降的机会,将计就计,经过周密部署,使蒋干中计。最终导致曹操错杀蔡、张二人,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解题

正音

介绍人物

梳理情节初读感知贰(1)可以便宜行事(biàn

yì):不须请示灵活处置。(2)万弩齐发(nǔ):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3)迤俪前行(yǐlǐ):曲折连绵。(4)碇石(dìng):系船的石墩。(5)觥筹交错(gōng):古代用兽脚做的酒器。(6)谙习水战(ān):熟悉。(7)一齐轮转橹棹(zhào):船桨。(8)不胜酒力(shèng):能承担,能承受。(9)献于麾下(huī):将帅的大旗下。字音识记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说中,曹操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有姿貌、精通音律,江东向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建安三年(198年)加入孙策旗下,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奔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周瑜打黄盖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约而同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军大营的作战方案。但是曹军将战船都连起来了,为了使东吴的火船更接近曹军,黄盖和周瑜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周瑜和大将正在讨论军事时,黄盖假装不同意周瑜的观点,甚至蔑视周瑜。周瑜非常生气,便下令处死黄盖,周瑜这一举动吓坏了军中的将领。他们以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劝说周瑜,让周瑜不要斩杀黄盖。于是,周瑜便让士兵对黄盖施行笞刑,黄盖受刑后,整日卧床不起。这一幕恰好被蔡中和蔡和看见了,随后,阚泽给黄盖诈降书中又被俩人看见。他们便将这一假消息传给了曹操,曹操没有丝毫怀疑。随后,黄盖带兵前来时,曹操没有没有任何预料。黄盖在曹营中成为东吴的间谍,实时汇报曹军情况,以至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蒋干(生卒年不详,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曾受曹操指派前往东吴游说周瑜为其效力,干回后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但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愚弄的小丑形象。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逃出京师洛阳,在中牟县被捕。中牟县令陈宫将其释放,并陪着他一起逃离。曹操来到成皋的时候,到父亲曹嵩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借住。吕伯奢见曹操来了,就出去打酒、买水果和蔬菜。吕伯奢的家人在后院准备杀一头猪招待曹操,曹操误以为要谋害自己,就拔剑冲进后院把吕伯奢的家属都杀了。杀人之后,曹操匆匆逃离。半路上遇到打酒买菜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二话不说,一剑把吕伯奢也给杀了。蒋干(生卒年不详,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东汉末年名士、辩论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曾受曹操指派前往东吴游说周瑜为其效力,干回后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但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愚弄的小丑形象。群英会蒋干中计①群英会指的是什么会?名字的由来是什么?“群英”指的是“江东之英杰”,宴请蒋干的宴会。②蒋干是谁?曹操帐下幕宾。③“中计”指中谁的计?周瑜的计。④“计”指什么计谋?反间计。群英会蒋干中计⑤计谋的目的是什么?杀蔡、张二人。⑥设此计的原因呢?二人“深得水军之妙”。⑦周瑜怎么知道的呢?亲往探寨。⑧计谋的结果呢?曹操误杀此二人。梳理情节请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概括小说情节。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发展(4-6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惑蒋干。高潮(7-8段):周瑜假装泄密,蒋干中计盗信。结局(9-10段):曹操中计杀蔡、张二人,周瑜为计谋实现而高兴。内容分析重点探究叁重点探究叁1.周瑜为什么要毁书斩使?这样做有什么作用?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信封上的‘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摆了两个官职,而且用‘付’字,是上级给下级的措辞),周瑜十分恼火。周瑜毁书斩使可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重点探究叁2.第二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回去后怎么办?写曹操折兵和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将。曹操回去后采纳蔡、张二人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重点探究叁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了什么?如何解决?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训练井井有条、声势浩大,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二人。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重点探究叁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两人训练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所以1-3段是交代周瑜设计的背景和起因。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肆合作探究肆1.“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在蒋干到来之后,周瑜具体是怎么实施计划的?初见面:堵嘴——①“为曹氏作说客耶?”——直截了当,有口难言②“既无此心,何速去也?”——欲擒故纵,请君入瓮③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威慑合作探究肆1.“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在蒋干到来之后,周瑜具体是怎么实施计划的?群英会:震慑——①“吾之军士,颇雄壮否?”“真熊虎之士也。”“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兵精粮足,名不虚传。”——表明决心,实力震慑②“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合作探究肆1.“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在蒋干到来之后,周瑜具体是怎么实施计划的?抵足而眠:佯醉——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周瑜: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假戏真做,水到渠成蒋干:步步窘迫,进退失据自作聪明,贻笑千古合作探究肆周瑜(设计)

反间蒋干(中计)A堵嘴——欲擒故纵——有口难开C佯醉——示之以隙——玩于彀中高明的演员愚笨的木偶B炫耀——心理震慑——自愧不如合作探究肆2.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内容深信不疑的?①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②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③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使蒋干完全相信。合作探究肆3.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合作探究肆4.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瑜的“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①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②曹操失去能使水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后的赤壁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周瑜可以说除去最主要的障碍,所以“大喜”。周瑜之“笑”

蒋干形象

曹操之“怒”艺术特色伍艺术特色伍1.品周瑜之“笑”作者对文章的主要人物周瑜的刻画,着意于对其“笑”的描写。笑”中有心理,“笑”中有性格,“笑”中有计谋,“笑”中有成功。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人物之风采神韵,跃然纸上,真可谓“着一‘笑’字,境界全出”。请找出文中周瑜的“笑”,分析为何而笑以及周瑜的形象。艺术特色伍(1)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2)笑曰:“……闻弦歌而知雅意。”(3)笑挽其臂曰:“……何速去也?”(4)大笑畅饮。(5)佯醉大笑曰:“……不曾想有今日。”(6)言罢大笑。为蒋干来助施反间计而高兴。麻痹蒋干,使其无戒心。豪放自信,断绝蒋干劝降念头看透对方来意,判断准确。稳住蒋干,让他上钩。为自己今日的成就、地位而自豪,以制止蒋干劝降。这几次“笑”表现出周瑜潇洒豪放和对巧施反间计充满自信的思想性格艺术特色伍(1)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2)笑曰:“……闻弦歌而知雅意。”(3)笑挽其臂曰:“……何速去也?”(4)大笑畅饮。(5)佯醉大笑曰:“……不曾想有今日。”(6)言罢大笑。敏锐机智,胸有成竹,将计就计,计划周密。让蒋干放下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