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六盘山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六盘山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六盘山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六盘山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六盘山市高三理综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二卷的33—38为选考题,

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Mg-24S-32Fe-56Cu-64

第I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合成脂肪,但是脂肪却不储存在肝脏细胞里,它会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

合物)形式运输到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能量供应不足将会影响VLDL的运输

C.VLDL的运输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

D.VLDL运输到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2.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内ATP描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g?'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C.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

D.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

3.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根,科研人员

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

毛最多的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对此

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存在竞争关系

B.20%的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

C.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的小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D.最后的多刚毛种群和起始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果蝇没有进化

4.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

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一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

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4依赖RNA的

②■泽RNA聚合酶】

A蛋白质一

>结构蛋白

J④姐装、子代

-RNAmRNA

①黑KNA聪不u1的>*■EBV

®依较RNA的、.DMA

RNA聚合函----->RNA-

A.过程①所需喋吟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嚏喔比例相同

B.过程②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甘酸和ATP

D.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

5.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原、抗体、溶菌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都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抗体、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对病原体都有直接杀伤作用

D.淋巴因子、溶菌酶、吞噬细胞中的水解酶都属于特异性免疫物质

6.如图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

时该种群的数量为5千只,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X

W数

U

K

〃123456789斤何《句》

A.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始终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量最大约为10000只

C.因为天敌、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第6年种群数量开始减少

D.若该物种为害虫,将其数量控制在5千只左右可有效防虫

7.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胡炳成教授成功

合成全氮阴离子Ns,Ns-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N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生琥的是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

C.每个N.J中含有35个电子D.NIN;结构中含共价键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O2=2Na20

B.硫酸镂溶液与氢氧化钢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il;+OH=NH3t+H20

C.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120S+20H=2A102+H20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S"=Ag2S+2r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醉的结构简式为C2HQB.CH2cL有5种同分异构体

C.乙酸可以电离,属于离子化合物D.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10.由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事实结论

AIIC10与H£03反应生成LSO,和1IC1非金属性:C1〉S

B用比白磷稳定得多非金属性:N<P

C在约800℃时,金属钠可从熔融的KC1中置换出金属性:Na>K

K

D工业上电解NasAlFe和ALO:,的熔融混合物得到A1金属活动性:Na>Al

11.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

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足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B.含氧酸的酸性:W>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12.化学领域重要成果之一是丹麦制药公司LEOPharma与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ResearchInstitute)的PhilS.Baran课题组合作,成功地将合成巨大戟醇(分子

式为CJLOs)的步骤由37步缩短至14步。巨大戟醇是合成治疗日光性角化病药物(Picato)的

原料。

巨大戟醇Picato药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巨大戟醇制备Picato药物的反应是酯化反应

B.由巨大戟醇制备Picato药物的另一种反应物是CH;,C=CHC00H

CH3

C.0.1mol巨大戟醇完全燃烧消耗2.45mol0:

D.巨大戟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13.25℃时,向20mL0.Imol•匚呵水(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lmol•f'NaOH溶液,溶液pH

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H2R)+C(HR「)+C(R")=0.lmol•L'

+2-

B.b点所示溶液中:c(Na)>c(HR)>c(H2R)>c(R)

C.对应溶液的导电性:b>c

D.a、b、c、d中,d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喇整出的四书额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

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

高速运动物体

C.英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准确的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

D.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转的电子流

15.氢原子育锻如图所示,一群原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回到n=1的状态过程中

A放出3种频率不同的光子„

%―-O.SSeV

B放出5种频率不同的光子;二;煞

C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其12.75ev,最小能量是0.66eV

D放出的光能够使逸出功为13.O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GV

16.全国自由式滑雪冠军赛于24至25日在沈阳白清寨滑雪场举行,如图所示,某一运动员从

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9,飞出时的速

度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如果V。不同,则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也就不同

B.不论V。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相同的,生,

C.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一公

COSO/y

D.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2%cote[7

g---------

17.太阳系中某行星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但科学家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

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它对A的万有引力引起A行星轨道的偏离,

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B绕太阳

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且小于灯泡L的冷态电阻(不发光时的

电阻)。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均发光,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稍向下滑动,则

A.电源的内电压增大0

B.电灯L变亮£LjL,

C.电流表读数变小,TJv申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19.电荷量相等的两点电荷在空间形成的电场有对称美,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种

点电荷A、B,AB连线中点为0.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以0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面垂直

AB连线,以0为几何中心的边长为2R的正方形平面垂直圆面且与AB连线共面,两个平面边

线交点分别为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d、e、f六点中找不到任何两个场强和电势均相同的点

B.将一电荷由e点沿圆弧egf移到f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C.将一电荷由a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一三仔^二8

D.沿线段eof移动的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1所示,变化的磁场中放置一固定的导体圆形闭合线圈,图1中所示的磁感应强度和

电流的方向为设定的正方向,已知线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在

下面可能是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A.B.

21.一倾角为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

簧的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P挡住小球,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

变,如图所示,若挡板P以加速度a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且弹簧与斜面始终保持平行,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小球与挡板刚好分离时

A.弹簧弹力大小"?gsin°

B.小球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

〃『a(gsin6-a)

C.小球获得的动能为k

2〃z(gsine-a)

D.J

第H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小车质量为M,

桶和砂子的总质量为m,通过改变m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车的加速度a可由打点计

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得

到多组a、F值(F为弹簧秤的示数).

(1)下图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A点为小车刚释放时打下的起始点,每两点间还有

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

m/一.(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a较大时,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选

填字母代号)

A.图线逐渐偏向纵轴B.图线逐渐偏向横轴C.图线仍保持原方向不变

23.(10分)下列两只电压表中,有一只电压表的内阻能够较准确地测出。现在提供以下器材:

①电压表Y(量程5V,内阻约为50)

②电压表丫2(量程3V,内阻约为3kQ)

③电源E(电动势6V)

④定值电阻耳(R|=3kQ)

⑤滑动变阻器电(最大阻值为20Q)

⑥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在所给的两只电压表中,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内阻的是________(选填"%”或"VJ)

(2)根据你的选择,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标注所用器材符号)

(3)实验中要读出的物理量有(写出物理量名称并用相应字母表示)

(4)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对应字母表示能较准确测量的电压表内阻的表达式

Rv=O

24.(13分)俯式冰橇(Skeleton)又叫钢架雪车,是索契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俯式冰橇的

赛道可简化为长度为1200m、起点和终点高度差为120nl的斜坡。比赛时,出发信号灯亮起后,

质量为M=70kg的运动员从起点开始,以F=40N、平行赛道的恒力推动质量m=40kg的冰橇

开始运动,8s末迅速登上冰橇与冰橇一起沿直线运动直到终点。已知冰橇与赛道间的动摩擦

因数口=0.05,设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后冰橇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g=10m/s2,取赛

道倾角的余弦值为1)

(1)出发8s内冰橇发生的位移;

(2)比赛中运动员的最大速度。

25.(18分)如图所示,在第一、二象限存在场强均为E的匀强电场,

其中第一象限的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第二象限的电场方向沿

x轴负方向,在第三、四象限矩形区域ABCD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

匀强磁场,矩形区域的AB边与x轴重合,M点是第一象限中无限靠近y

轴的一点,在M点有一质量为巾、电荷量为e的质子,以初速度V。沿y

轴负方向开始运动,恰好从N点进入磁场,若OM=2ON,不计质子的重

力,试求:

(1)N点横坐标d;

(2)若质子经过磁场最后能无限靠近M点,则矩形区域的最小面积是多少;

(3)在(2)的前提下,该质子由M点出发返回到无限靠近M点所需的时间.

26.(15分)近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回答

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

因之一。2000K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与2mol02,发生上述反应,

经过5min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N0的体积分数为0.75%,则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反应

速率v(0D=—mol-L'-min',N2的平衡转化率为,2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列式即可不必计算结果)。

(2)一定量N0发生分解的过程中,N0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反应2N0(g)N2(g)+02(g)为反应(填“吸热”或“放

热”);

②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2N0(g)N2(g)+02(g)已达到平衡

的是______(填序号);v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c.NO、Nz、0?的浓度保持不变d.单位时间内分解4molNO,同时生成2mol用

③在四个容积和温度均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相应物质的量(mol)如下表所示。相同

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吊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容器代号):

容器代号

NON2Q

A200

B011

C0.40.60.8

D10.50.4

(3)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可用CH,催化还原NO、以消除氮氧

化物污染。

1

已知:CHi(g)+4N02(g)===4NO(g)+C02(g)+2H20(g)AH=-574KJ-mol

CHi(g)+2N02(g)===N2(g)+C02(g)+2HQ(g)△H=-867kJ•mol1

①写出CH,与NO反应生成Nz、CO/、HQ(g)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使用催化剂可以将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D为原料,用Fe?(SO,)3溶液作浸取剂提

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z+4Fe"=Cu"+5Fe2+2S。

(1)该反应中,Fe“体现-------性。工嬴嬴

(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右图所示。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

量黄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2小时后Cu"

操作

验浸出率/%

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0)3溶液78.2

II加入足量0.10mol-L-1Fez(S0«)3溶液,通入空气90.8

II力口入足量0.10mol•Fez(SO。溶液,再力口入少量0.0005mol•L98.0

ItAgzSO,溶液

①对比实验I、H,通入空气,Cu”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

②由实验HI推测,在浸取C心过程中Ag‘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

2+

i.CuFeS2+4Ag*=Fe*+Cu+2Ag2s

ii.Ag2s+2Fe"=2Ag*+2Fe2++S

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

a.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TAgzSO,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

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证明发生反应i。

b.取少量Ag2s粉末,加入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ii。

(4)用实验II

流出液较浓H2so4

浸取液稀H2s04

①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是

②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

是O

28.(14分)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

实验操作现象

I常温下将MnO?和12mol•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III加热MnOz和4mol•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

①已知MnO?呈弱碱性。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rA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lD或c(C「)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L加入珥SO,至

•生制憬色气体

分成两等份

MnQ热ii.加入固的皿射3)>10mdLT

上生成1爆色气体

4sx>lLWin热

④将实验H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⑤将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

i.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

1

ii.向右管中滴加浓H2s0,至c(H')27mol-L,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

iii.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至c(H')2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

增大

将i和ii、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烧瓶中放入浓HfO,,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

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填“能”或“不能”)氧化

盐酸。

②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0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

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

实验操作现象

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I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III...

通过实验I、IKH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IH的操作是

29.(9分)(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将盛有2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

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37℃和100℃水浴中各放入

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o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

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把的时间作为本实验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再每隔

一分钟,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

预计温度下混合液因其中的酶失去活性蓝色不会消失。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接触

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温度升高会发

生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

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

(3)科研人员在研究溶菌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种突变酶,测得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Tm),

部分结果见下表:

酶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数目二硫键数目Tm/'C

51厂97

野生型T,溶菌酶Cys,Cys无41.9

2\113

突变酶CCrys,rCys152.9

广3二9k21Gl42八164

突变酶FCysjCys,Cys,Cys>Cys365.5

(注:Cys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链中的位置)

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是通过改变.和增加得以实现的。

30.(10分)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

体两部分,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图中甲、乙、丙砺结构,a-d表示物质,其中物质c

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丘啮

得上,奈

肾小管、集合管

(1)图中甲、乙中属于腺垂体的是;物质b是______;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

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填促进或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已知激素的作用具有逐级放大的特点,可推测出血液中a、b、c含量的关系

为.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将,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在

这一神经调节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均位于

31、(8分)鸭子是杂食类家禽,除了吃水草,还能捕食昆虫。某昆虫研究所做过一项实验,

通过放养鸭子控制水稻田的蝗虫危害。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

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鸭是营养级。

(2)上图模型属于(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____调节机制。

(3)对蝗虫幼虫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法。若蝗虫初发期每天增加3.5%,最初蝗

虫数量为2000只,则第8天蝗虫的种群数量N=(只)。(只写出表达式)

(4)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利用单一农药进行的化学防治,不能取

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是因为频繁使用单一农药,提高了害虫

的.

32.(12分)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抗病情况的遗传与A、a基因有关,叶形的遗传与B、

b基因有关。现将抗病正常叶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中抗病正常叶:不抗病正常叶:抗

病皱叶:不抗病皱叶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3:1:0:0,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

区段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与抗病情况有关的基因A、a位于—染色体上,叶形的遗传中_______为隐性。

(2)亲代雄株的基因型为,子代雌株不抗病正常叶的基因型为…。

(3)科研人员重复该杂交实验,子代植株中出现了一皱叶雌株。出现该皱叶雌株的原因可能是

亲本植株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请完善实验步骤,以探究其

原因。(说明: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B或b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皱叶雌株与雄株杂交,观察后代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

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

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15分)【物理——选修3-3】

(I)(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2个得

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o

A.当两分子间的距离为“八”时,分子间就没有相互作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I).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E.晶体的物理性质不都是各向异性的

(2)(10分)如图,有一个在水平面上固定放置的气缸,由a、b、c三个粗细不同的同轴绝

热圆筒组成,a、b、c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S和3S。已知大气压强为网。两绝热活塞A和B

用一根长为4/的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两活塞之间密封有温度为6的空气,开始时,两活塞

静止在图示位置。现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两活塞缓慢移动,忽略两活塞与圆筒

之间的摩擦。求:

(I)加热前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和细线中的拉力;

(II)气体温度上升到多少时,其中一活塞恰好移至其所在圆筒与b圆筒连接处;

(III)气体温度上到46/3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34.(15分)【物理——选修3-分

(1)(5分)以下关于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B.发射电磁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采用高频和开放性LC电路

C.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

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

(2)(10分)在0点有一机械振动振源从t=0开始振动,沿+x方向传播形成机械波。己知在

t尸0.5s传到图中的M点,则:

(7)此波的周期7是多少?

3)从片0开始计时,再经过多长时间后/V点将第一次过平衡位置且向-y方向运动?

35.(15分)

GaN、GaP、GaAs是人工合成的一系列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均与金刚石相似。铜是重

要的过渡元素,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OT与乙二胺(HzN—CH?—CHz-NH”可形成如图所示配离

子。回答下列问题:/也一H>、/NH,一CH[]2+

⑴基态Ga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CH2-H2N/&、NH?_CH2

⑵熔点:GaNGaP(填“>”或“<”);

⑶第一电离能:AsSe(填">"或"<”);

(4)0?'与乙二胺所形成的配离子内部不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a.配位键b.极性键c.离子键d.非极性键

(5)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胺,但乙二胺

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

(6)Cu的某种晶体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晶胞边长为acm,铜原子的半径为rcm。该晶体密

度为g・cnf3(用含a和N.的代数式表达),该晶体中铜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用

含a和r的代数式表达)。

36.(15分)

有机物F用于制造香精,可利用下列路线合成。

BMCCQ

反应①

NaOH/H2O

O-CH2CI

反应⑤

回答下列问题:

(1)I分子中可能共面的原子最多有个;

(2)物质A的名称是;

(3)物质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⑷“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5)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6)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与C中所含有的官能团相同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

CH3

CH2—C—COOH

II

峰的结构简式为。HCH3和。

CH3

CH3c—CH2CH2cH2CHzBr

I

⑺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Br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15分)

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民间老法生产豆腐乳均为自然发酵,

现代酿造厂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筛选出优良的毛霉菌种,可配制以豆渣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并在培养基中加入—

试刑,使之呈紫色,将毛霉抱子悬浮液用法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上会出现

以毛霉菌落为中心的,挑选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产。

(2)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培养基上临时保藏,在合适的温

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的冰箱中保藏。

(3)腐乳制作过程中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使豆腐块变硬,还能,避免豆

腐块腐败变质。

38.【生物一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

(1)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常用处理剪碎的组织块,并用培养

液将细胞稀释制成。

(2)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通入5%的CO%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要在

培养基中添加。

(3)动物细胞核移植时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常选用处于------(时期)的卵母

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卵细胞大,易操作,含有促进表达的相关物质。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测试答案

四模生物答案

选择题:LA2.A3.B4.A5.B6.B

29、(9分)(1)淀粉酶与淀粉溶液混合100℃

(2)反应物和酶(底物和酶)分子结构(空间结构)最适温度

(3)半胱氨酸的位置和数目(2分)二硫键的数目(2分)

30、(10分)(1)甲促甲状腺激素不变

(2)抑制反馈a<b<c

(3)升高增多下丘脑(2分)

31、(8分)(1)第二和第三(2)数学(负)反馈

(3)样方2000X1.035X7(或2000X(1+0.035)7〕(2分)(4)抗药性基因频率(2分)

32、(12分)(1)常皱叶(2)AaXBY(2分)aaXBXB或aaXBXb(2分)

答案一:实验步骤:正常叶(皱叶)性别

结果预测及结论:如后代雌株:雄株=1:1,则出现该皱叶雌株的原因是亲本植株在产生雄配

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2分)

如后代雌株:雄株=2:1,则出现该皱叶雌株的原因是亲本植株在产生雄配子过程中发生了染

色体片段缺失(2分)

答案二:实验步骤:正常叶叶形(正常叶和皱叶)

结果预测及结论:如后代正常叶:皱叶=1:1,则出现该皱叶雌株的原因是亲本植株在产生雄

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2分)

如后代正常叶:皱叶=2:1,则出现该皱叶雌株的原因是亲本植株在产生雄配子过程中发生了

染色体片段缺失(2分)

37、(15分,每空2分)(1)双缩服稀释涂布平板透明圈(1分)透明圈与菌落

直径(半径)比大(或“透明圈大”)

(2)固体斜面4(3)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38.(15分,每空2分)

(1)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3分)细胞悬液

(2)维持培养基的pH抗生素

(3)显微操作去核法MII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全能性

四模化学答案

7.C8.B9.D10.D11.A12.B13.D

26.(15分)

(1)0.0015(2分)0.75%(2分)0.015‘70.99252(2分)

(2)①放热(2分);②c(2分);③D(1分);

(3)①CHi(g)+4N0(g)=2N2(g)+C02(g)+2H20(g)△H=-1160kJ/mol(2分)

催优剂

②2xC0+2N0.2XC02+N2(2分)

27(14分,每空2分)(1)氧化

(2)CuFeSz_4e-=Fe~"+2S+Cu"

(3)①通入O2后,Fe"被氧化为Fe*c(Fe")降低,c(Fe")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②a.无明显现象b.Fe2(S003溶液

(4)①Fe"+e-=Fe''

②Fe,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SO,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S0,)3溶液再

28.(14分,每小题2分)

(1)①Mn02+4HC1=MnCL+2H20

②MnCL=Cl2t+MnCL

④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z

氧化

⑤MnOz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D

@HC1的还原性与c(H')无关;MnOz的氧化性与c(I「)有关,c(l「)越大氧化性越强

(2)①不能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02中

35.(15分)

(1)4s"p(2分);(2)>(2分);(3)>(2分);(4)c(1分);

(5)sp3(2分);乙二胺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2分);

_?56_㈣xiOO%

(6)加,NA(2分);3a3(2分);

36.(1)9(2分);(2)2-甲基-1,2-二滨丁烷(2分);(3)竣基(1分);(4)消去反应(2

分);

-<

CHjCH—C«X)H+I^J]CHiCH—CCtXKH,—+H2O

(5)CHaCH»(2分);

CH

Ia

CHaCYH2c(X)H

(6)11(2分);(2分);

CH»CHa

1MH/HKLCH]:—CH2cH2cH2cH20HKM,(--

CHaGYH2cH2cH2cHSr

11

BrOH

CH3O

1浓破酸

CHaC—C'HiCHjCHjCOOH-V

1

(7)OH八(2分)。

四模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1415161718192021

答案BCBACDBCBDCD

22.(6分)⑴0^80_4i0(2)C

23.(10分)(1)“%”(2分)(2)如图所示:(3分)

(3)电压q和电压心(2分)(4)R=U-R,(3分)

'21u「uj

24.(13分)解析(1)设出发内冰橇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Rcos5=may

(2分)

出发人内冰橇发生的位移为

再=

(2分)

解得

x,=42tn

(2分)

(2)去末冰橇的速度为

V1=4G

(2分)

笈后冰橇的加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Jw)gsin5-+M')gcosd=(m+M)a,

(2分)

到达终点时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力,则

22

Vj-V)=2a,(x-x1)(2分)

解得

%=36m/s

(1分)

25.(18分)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