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仙居县2024年九年级教学质量评估试题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五大题,15小题,满分为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卷面书写(3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请你参加“人与自然”主题阅读活动。第一本书:《植物记》,李汉荣著。本书写了作者对植物的观察与思考,赞颂植物对我们一生的温暖与滋养。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14分)到蔬菜地看看李汉荣①你若遇到想不开的事情,我建议你出去走走,就跟着我,一同到蔬菜地里走走,坐坐,看看。②好,咱就坐在田埂上,和蔬菜面对面,你看,蔬菜也在看我们呢。③你看啊,你就好好看看这些蔬菜。④你以为这被埋没的土豆,就真的埋没了,会在埋没它的土里苦闷自杀?不,哪会啊,在被埋没的日子里,正是生长的好日子,土豆在暗暗使劲长呢。⑤你当然不会偏执地以为葫芦把自己挂起来是在上吊自尽,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闷葫芦。乐天达观、心胸宽广的葫芦,总是沿着春天的线索,尽可能把自己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当然,最好是挂在月亮经过的那个窗口。⑥你再看刚刚被刀割过的韭菜,你以为它从此完了?完了的是它的旧我,在刀痕里,它获得了新生。什么是绝处逢生,什么是向死而生?这死而复生、不断新生的韭菜,在给我们一次次耐心讲解生与死的辩证法。⑦你看这包包菜,上面有虫咬过的口子,多厉害的虫的牙齿。但是,人家包包菜并不为此绝望和诅咒,或者心里从此就充满对世界的仇恨。不,人家包包菜有度量,也有方法。它谨慎地关上一扇扇窗和一扇扇门,保护着自己那颗清纯的心。虫眼不是季节的句号,它该怎样生长还是怎样生长。⑧那些躺在地上的西瓜啊南瓜啊冬瓜啊,绝不会因为没有被挂在高处或没有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而颓废而厌世而气急败坏而在地上打滚撒泼,不,它们天生是一群快乐的傻瓜,也是一群大智若愚的傻瓜,更是一群多情的傻瓜。它们憨憨的外表后面,是随遇而安的好脾气,是宽厚能容的心,在它们宽厚的心里,洋溢着充沛的情感和鲜美的思想。⑨你再往远处看:⑩甘蔗在本没有糖甚至有些苦涩的土里,酿造出糖来。⑪花生在根本就没有花生的地方,长出花生来。⑫辣椒在冰凉幽暗的土里,硬是把火焰捧了出来。⑬含辛茹苦的玉米,此时把娃娃们搂在怀里、扛在肩上,成长的娃娃在安慰着慈爱的妈妈……⑭看着,看着,你渐渐眉宇舒展,脸色也开始有了晴朗。⑮当然用不着我说什么了。⑯该说的,蔬菜们都说了,远处的庄稼们也给予了必要的补充。⑰无言的植物,在向我们讲授着大地的哲学、生存的美学和成长的营养学。1.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一句,结合加点词品析该句的表达效果。(3分)(1)它谨慎地关上一扇扇窗和一扇扇门,保护着自己那颗清纯的心。(2)辣椒在冰凉幽暗的土里,硬是把火焰捧了出来。2.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结合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效果。(4分)3.品读文中画横线句子,完成下面的对话。(3分)4.人们常从自然中得到启示,但人们看自然的视角不同:俯视自然,更显人的智慧;平视自然,更显自然的深邃。李汉荣与下面这则短文《萝卜》的作者李渔,分别以哪一种视角看蔬菜?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萝卜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李渔《闲情偶寄》)第二本书:《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美]丹尼尔·查莫维茨著。本书介绍了植物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证了植物的确具有感觉。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18分)植物学家达尔文[美]丹尼尔·查莫维茨①并不广为人知的是,自从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里程碑式巨著之后,查尔斯·达尔文用20年时间做了一系列至今还在影响植物研究的实验。②达尔文和他的儿子弗朗西斯都对植物生长中光产生的效应十分着迷。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植物的运动力》中,达尔文写到:“几乎没有什么(植物),其某一部位……是不会向着侧面光弯曲的。”这句话用不那么啰嗦的话来说就是:几乎所有植物都向着光弯曲。我们随时能看到室内植物冲着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垂头弯身,植物的这一行为就叫作向光性。1864年,和达尔文同时代的一位叫尤利乌斯·冯·萨克斯的科学家发现,蓝光是诱发植物向光性的主要颜色,而且植物对其他颜色的光一般都视而不见,它们对植物的向光弯曲几乎不起作用。不过,当时没有人知道植物是如何、靠哪个部位看到来自某一方向的光的。③在一个非常简单的试验中,达尔文父子揭示了植物的向光弯曲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把光转变为能量的过程)无关,实际上是由植物内在的向光运动能力引发的。在试验中,达尔文父子让一盆金丝雀藕草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生长了几天。然后,他们在离花盆12英尺的地方点燃一盏很小的煤气灯,灯光很昏暗,使他们“无法看见幼苗,也无法看到用铅笔在纸上画的线”。然而,只过了三个小时,藕草就明显地向着昏暗的灯光弯过去了。弯曲总是发生在幼苗的同一部位——茎尖以下大约一英寸的地方。④这让达尔文父子提出疑问:鹬草的什么部位“看到”了光?他们做了一个现在已经成为植物学经典的实验:他们假设虉草的“眼睛”长在幼苗茎尖,而不是幼苗弯曲的地方;他们检验了五株不同幼苗的向光性,如下图所示:⑤在这个试验中,幼苗的生长环境和前一个实验相同。未处理的幼苗理所当然向光弯曲。同样,中间部分套着不透光管子的幼苗也向光弯曲。然而,如果除去幼苗的茎尖,或者用不透光的小帽罩住它,幼苗就“失明”了,无法向光弯曲。然后,他们又见证了上述场景中植物的行为——幼苗仍然向光弯曲,好像它的茎尖上根本没有小帽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小帽是透明的。达尔文父子认识到玻璃可以透过光,使其照在幼苗的茎尖上。于是,在1880年发表的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中,达尔文父子确证向光性是光照射到植物苗梢的结果。苗梢见到光,把信息传递到植物的中部,使它向着光的方向弯曲。达尔文父子便这样成功地展示了植物的原始视觉。[注释]藹:yì。5.下面是根据文章内容所做实验的记录单,请将(1)—(3)处的内容填写完整。(10分)金丝雀虉草向光部位实验记录单栏目具体内容实验前提◎几乎所有植物都向光弯曲。◎向光部位一旦遮住,向光弯曲就不会发生。◎金丝雀虉草茎尖以下大约一英寸会向光弯曲。实验设想◎萌草的向光部位在幼苗茎尖,而不是幼苗弯曲的地方。实验准备◎完全黑暗的屋子。◎很小、灯光昏暗的煤气灯。◎五株金丝雀藕草,A没做任何处理;(1)B_▲_;C不透光的小帽罩住茎尖;D_▲_;E_▲_。实验过程◎让五株菖草苗在完全黑暗的房间生长几天。◎离花盆12英尺的地方点燃一盏很小的煤气灯。◎三小时后观察五株虉草苗。实验观察◎向光弯曲的萌草苗有:第一株、第四株、第五株。◎不向光弯曲的蒻草苗有:第二株、第三株。实验分析◎向光弯曲的薜草苗共同点是:(2)_▲_◎不向光弯曲的蒻草苗共同点是:(3)_▲_(4)(5)6.在实验单的(4)(5)两处补充一个栏目及内容,以便完整呈现本次实验。(4分)7.本文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有什么写作目的?(4分)第三本书:《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李一鸣著。本书普及了传统节日和节气的知识。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26分)小满小满之后,为何没有大满呢?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运行到黄经60度,就是小满节气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和二十四节气中的其他节气一样,小满节气也有属于自己的三候,分别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苦菜秀”,是说在小满时节的苦菜已经长得很茂盛了;靡草是指一些枝叶靡细的草类,古人认为这些草类是属阴的,随着孟夏时节的到来,天地间的阳气越来越盛,这些阴属性的草类就逐渐枯萎了;“麦秋至”的“秋”指的是成熟的意思。大满去哪里了?二十四节气里很多都是成对出现的,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雪就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那么为什么小满之后的节气是芒种,而不是大满呢?其实古人对这件事也挺疑惑的,比如宋代马永卿在《懒真子》里就说:“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对这个疑惑,后人也做过分析。实际上,之所以用芒种取代“大满”,主要是和中国人传统的儒道观念有关系。《尚书里》里有“满招损,谦受益”的说法。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里,极限的圆满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反者,道之动也”,事情太过圆满了就要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了。所以,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里说:“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这两个节气不仅描述寒暑这样的气候,还将物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在一起了。过了小满,气候越来越炎热,正是麦子渐熟、稻子插秧的农忙时候。这个时候,农民“小满”尚还可以,但要是都“大满”了,不愿意下地干活,那就要出事情的。所以,小满的后面,还是叫“芒种”吧。小满的祭祀习俗小满节气在夏收之前,在古代的农业社会,这个时候最大的愿景当然就是丰收了。所以,在小满节气前后,也有很多与农业有关的祭祀习俗。比如在江浙地区的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前往蚕神庙,组织祭祀活动。这其中以绸都盛泽的先蚕祠祭祀最为盛大,甚至在这场祭祀中表演的歌舞都形成了一系列标准的剧目,就叫作“小满戏”。2017年的小满时节,在先蚕祠连演了长达十天之久的小满戏,上演了越剧《盘夫索夫》《葬花》等经典剧目,当地政府还组织了线上的直播活动。二十四节气是我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指导农业,二十四节气还有没有其他的意义?或许小满这个节气,能给我们一些启发。8.同学们以本文为资料,为社区策划布置宣传橱窗(如下图),请你参与完成任务。(22分)(1)本期橱窗的标题你推荐下列哪一个?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3分)A.“小满”节气知多少B.“小满”之后无“大满”C.自拟:(2)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写一段文字介绍“小满”节气的基本知识,140字左右。(8分)(3)在布置“古代典籍里的‘小满’”和“为何没有‘大满’”两个版块时,同学们对原文产生了以下疑惑,请你解答。(8分)①文章为什么要引用那么多文言语句?(2分)②下面这句《七修类稿》中的话是什么意思?(4分)夫寒暑以时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种”易“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③本文介绍的是“小满”节气,为什么要写“大满”?(2分)(4)你选下列哪一首诗用于布置宣传窗?请说明理由。(3分)(一)遣兴宋·王之道步屧①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注释】①樨:古代鞋的木底。(二)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唐·元稹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杏麦修镰钐①,錋欔②竖棘篱。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注释】①钤:大镰刀。②銏,这里指铁具。樱,四齿耙。9.请结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为本书写一句广告语,宣传它的意义和价值。(4分)第四本书:《长物志》,[明]文震亨著。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意志。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19分)长物志·松①[明]文震亨【原文】松,柏古虽并称,然最高贵者,必以松为首。天目②最上,然不易种。取栝子松植堂前广庭,或广台上,不妨对偶。斋中宜植一株,下用文石为台,或太湖石为栏俱可。水仙、兰蕙、萱草之属,杂莳其下。山松宜植土冈之上,龙鳞既成,涛水相应,何减五株九里③哉?[注释]①李霞王刚编著的《长物志》,每篇由文震亨的文和编者所加的“延伸阅读”等构成。②天目:天目松,适合做盆景。③九里:指西湖九里松。唐代刺史袁仁敬镇守杭州时,植下九里长的松树。【延伸阅读】《史记》记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10.文中画线处用了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据此推测画线处语句的意思。(2分)11.根据【延伸阅读】中的内容,给【原文】加点处的典故“五株”作解释。(3分)12.文中介绍的“植松”方法反映了古人的审美情趣,请概括两条并说明。(4分)13.本文松的形象与下列名著人物的精神是否吻合?请选一项解说。(4分)A.《红岩》许云峰B.《红星照耀中国》彭德怀C.《创业史》梁生宝D.《平凡的世界》孙少平14.吟咏“松、竹、菊”的古诗众多,请各写一句(上下连续)。(6分)五、写作(40分)15.现在,我们要将《到蔬菜地里看看》《萝卜》《植物学家达尔文》《小满》《长物志·松》五篇文章编入“人与自然”文集。一般文选类杂志会有卷首语,编者往往在卷首语中围绕某个话题,用一个观点统整所选文章,赋予文集以灵魂。请你为这个文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卷首语。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出现个人真实信息(人名、校名、地名等)。仙居县2024年九年级教学质量评估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全卷书写3分第一本书(14分)1.示例:(1)“一扇扇窗”“一扇扇门”比喻包包菜的叶片,细腻描摹了包包菜被虫咬后用叶片一层一层紧致包裹住菜心的特征,表现包包菜被伤害后依然乐观、坚韧的品质。(评分标准:3分。比喻1分;特征、品质各1分)(2)“冰凉幽暗”写出了辣椒生长环境的恶劣,“火焰”借喻红辣椒,火红的颜色、不屈的精神与冰凉幽暗的生长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辣椒的赞颂。(评分标准:3分。对比1分;辣椒精神、作者情感各1分)2.示例:使用第二人称,仿佛与读者面对面推心置腹地交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有强烈的交流感;文中开头“你若遇到想不开的事情,我建议你出去走走”,结尾部分“看着,看着,你渐渐眉宇舒展,脸色也开始有了晴朗”,作者假想的读者对象是生活中遭受挫折、伤害的人,用第二人称有较好的劝慰意味,含蓄而有说服力。(评分标准:4分。拉近距离2分,达成劝慰效果2分)3.示例1:我赞同小语。比如文中土豆在被埋没时使劲成长,这种处世智慧就是“大地的哲学”;葫芦身处艰险之境却活出一种美感,西瓜、南瓜、冬瓜在平凡中的生活之美,体现的就是生存的美学;韭菜、包菜在挫折中不断汲取养分,是生存的营养学。(评分标准:3分。举出一例1分,针对此例分析2分)示例2:我赞同小文。无论是土豆深埋在土里,还是葫芦悬挂在高处,或是韭菜被割、包包菜被啃噬以及瓜类不被重视,都比喻人生各种际遇:被埋没、处险境、受挫折受伤害、被轻视。无论哪种处境蔬菜都在成长,无论哪种际遇人生都需努力:困顿中不放弃、艰难中长才干、挫折中积累经验、平凡中寻得充实……这些既是哲学也是美学也是营养学。(评分标准:3分。蔬菜各种处境中的生长1分,人各种际遇中的努力2分。)4.示例:李汉荣平视自然,更显自然的深邃。“和蔬菜面对面,你看,蔬菜也在看我们”,作者用拟人化手法,笔下的蔬菜仿佛是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从蔬菜各种生长的状态当中得到人生启示,向蔬菜学习,显出人的谦虚。李渔俯视自然,显出人生智慧。作者叙述食用萝卜的经历,萝卜仅是他生活中的“一碟小菜”,作者借萝卜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具有类比的特点,显示出作者的智慧。(评分标准:4分。判断2分,理由2分。)第二本书(18分)5.(10分)⑴B切除茎尖,D透光的小帽罩住茎尖,E不透光物品遮住茎尖以下部位(评分标准:共6分。每小题2分,意对即可)⑵茎尖都能感受到光。(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⑶茎尖无法感受到光。(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6.(4分)=4\*GB2⑷补充栏目:实验结论(结果)。(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⑸补写内容:金丝雀虉草的向光部位在茎尖,而不是弯曲部位。(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7.示例:文章标题是“植物学家达尔文”,本文除了介绍科学知识之外,还讲述了达尔文父子在取得巨大成就之后继续追寻科学真相并留下经典实验的过程,表现他们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本文赞扬了这种科学精神,启示人们科学知识的获得正是源自这种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真的态度。(评分标准:4分,科学精神2分;结合内容与标题2分。)第三名本书(26分)8.(22分)⑴示例1:推荐A。这个标题不仅概括了本次宣传的主题:“小满”节气的有关知识,而且用问句的形式更能吸引人驻足观看。示例2:推荐B。本次宣传不仅介绍“小满”的节气知识,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小满”名称蕴含的做人道理,以此为标题,引人思考。(评分标准:3分。第一条理由1分,第二条理由2分)⑵示例:“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此时农作物小得盈满,渐至成熟,尚未“大满”。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小满”节气前后,有很多祈愿丰收的的祭祀习俗。“小满”节气除了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之外,还蕴藏着做人的道理。(评分标准:8分。小满时间、物候特征、习俗、文化各2分)⑶①示例:本文引用文言材料来介绍“小满”物候现象、名称来历、蕴含的传统文化等内容,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而且也增强了文化韵味。(评分标准:2分。一点即可)②示例1:寒暑季节是气候现象,雪水景物是物候现象,用“芒种”代替“大满”的称呼,是因为要把物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在一起来确定含义。(评分标准:4分。意对即可)③示例:因为二十四节气里很多都是成对出现的,如有小暑就有大暑,文章说明了没有“大满”的理由,不仅突出“小满”的特殊性,也揭示了它背后蕴含的做人道理,增加其文化内涵。(评分标准:2分。意对即可)=4\*GB2⑷示例1:我选用王诗。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地描绘了“小满”节气前后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用此诗布置宣传窗,诗人笔下闲适惬意的田园生活和生活情趣,能让社区市民产生向往之情,也为社区营造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示例2:我选用元诗。因为这首诗紧扣“小满”节气的三候来写,真实再现了“小满”时期的农民生活,描绘了一幅忙碌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它不仅能给市民普及“小满”节气知识,也让久居都市的人们感受四时农事的变幻和农家生活美。(评分标准:3分。诗句理解2分,情境分析1分)9.示例:丰富知识,传承文化:二十四节气里的知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尽在这本《二十四节气与节日》。(评分标准:4分。意义、价值2分,语句表达2分)第四本书(19分)松树成林后,松涛相互应和(评分标准:2分。一句1分,意对即可)11.示例:五株指泰山五大夫树。这个典故源自秦始皇登泰山封禅时的传说。据说秦始皇登山中途遇雨,在树下躲雨休息,认为树护驾有功,遂封这棵树为“五大夫”。(评分标准:3分。释义1分,故事2分;意对即可)12.示例:①注重布局之美,同时植两株,形成对称美。②因地制宜,在起居之处栽松,宜植一株,配以精美的石料来衬托。③讲究自然之趣,用水仙、兰蕙、萱草等相互映衬,营造意境。(评分标准:4分。写出两点,结合语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3.示例1:选A。符合。革命信仰坚定的许云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敌人用尽酷刑,也未能从他身上获得情报,彰显了许云峰忠于理想信念、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他是万众的表率。文中的松是高贵、万木之表的形象。两者都有品格高贵、作表率的特点,所以符合。示例2:选A。不符合。许云峰被捕入狱,敌人对他威逼利诱,用尽酷刑,他视死如归,蔑视、嘲笑敌人,彰显了许云峰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文中的松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给人带来审美。两者形象、精神不符。(评分标准:4分。本文松的形象2分,名著人物精神事迹2分;意对即可)14.示例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示例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示例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评分标准:4分,一空1分。)五、15.评分标准(40分)分类得分评分条例一类40-36分○围绕“人与自然”,从五篇文章统整出一个话题,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或思考;○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推荐、导读的口吻自然明显;○书写规范,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基本无病句和错别字。二类35-32分○围绕“人与自然”,从五篇文章统整出一个话题,表达体验或思考;○文章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推荐、导读的口吻;○书写规范,正确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个别病句、错别字,不影响文意。三类31-28分○围绕“人与自然”,依据五篇文章中某几篇话题表达体验或思考;○文章结构较合理;○语言较流畅,表达方式较单一,推荐、导读的口吻不明显;○书写规范。能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少量病句、错别字,基本不影响文意。四类27-24分○话题模糊,内容与五篇文章关系不明显;○文章结构欠合理;○语言不流畅,表达方式单一,没有推荐、导读的口吻;○文面不整洁。标点符号、病句、错别字较多,影响文意。五类24分以下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成篇且结构混乱、没有主题;②文不对题,套题或抄袭试卷中的文字。说明:1.考场作文不应苛责求全,当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打满分。2.未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标点符号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病句每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文言文翻译:长物志·松①[明]文震亨【原文】松,柏古虽并称,然最高贵者,必以松为首。天目②最上,然不易种。取栝子松植堂前广庭,或广台上,不妨对偶。斋中宜植一株,下用文石为台,或太湖石为栏俱可。水仙、兰蕙、萱草之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