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开福区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2.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3.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可以阐释“工业城市之母”这一说法,与之相对应的发明创造是()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轮船 D.火车4.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欧美思想解放运动B.欧美资产阶级革命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殖民地人民的斗争5.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提出 B.《共产党宣言》发表C.《资本论》发表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是()A.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B.确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C.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D.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7.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雅典城邦居民享有选举权 B.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C.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8.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于1946年1月27日,殴打郭沫若、李公朴等人,制造了:A.“沧白堂事件”B.“较场口事件”C.一一二七大屠杀D.“胡世合惨案”9.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产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得益于A.推行新经济政策 B.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古典文明的典范,它属于A.古埃及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罗马文明11.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①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③都对进行了有效的管辖。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下列法律文献的颁布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体现,其中标志着由“人治”走向“法治”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13.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欧洲共同体是二战后形成的军事政治集团B.欧洲共同体的出现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C.欧洲共同体的出现把整个欧洲连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D.欧洲共同体在1995年更名为“欧洲联盟”14.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15.“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了故事般的讲述。”材料中的“科学解释”指的是A.诺贝尔发明炸药 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美国研制出原子弹16.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他”指的是A.李鸿章B.黄兴C.孙中山D.宋教仁17.下边是一份建国后的旧报纸,该版面报道了湖北省麻城县早稻“丰收”盛况。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是A.三大改造运动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开始18.有学者认为:甲年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19.奕䜣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A.轮船招商局B.开平煤矿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20.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1271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B.马可•波罗一行得到元世祖的赏识任用C.马可•波罗口述形成《马可•波罗行纪》D.《马可•波罗行纪》激起西欧对东方的憧憬21.阅读下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表明时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单位:亿法郎)4556889421182A.蒸汽机提高了生产效率B.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展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2.张华同学在整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之后,得出的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B.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唯一方式是发动侵略战争C.清政府一步步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从未停止2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24.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代表作《________》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人间喜剧”小说集,体现了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社会图景,作品包含《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26.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一个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人民的爱国运动一1955年万隆会议上,(人物)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1971年,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标志.2001年,中国加入,这是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27.下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B.武器装备精良C.双方兵力悬殊D.将士作战勇敢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兰,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姜宪明《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材料三……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普遍程度,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长期增长;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更是从全球化进程的跟随者转变为重要的推动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家之间普遍形成广泛深入的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动摇了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宰地位;以中印巴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新机制中成为重要角色,世界多极格局开始形成。——崔立如《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世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构建了哪一新的国际体系?简要评价这一新的国际新秩序。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什么?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演变的根源是什么?这一演变在政治方面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29.(6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三次伟大革命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第二次伟大飞跃。材料三:美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芮立(ElizabethWrlight)说:“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最激进的变化之一,也许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从一个实际的角度看,这些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1)材料一中,周恩来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划时代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事件?革命胜利对中华民族和国家有何重大影响?(3)材料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此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4)材料三中“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议,使之“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5)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共同因素。30.(7分)从鸦片战争开始,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两例)材料二: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请依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说说两个的选择理由。结合所学,说说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过程具有怎样的特征?材料三:“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范文澜《中国近代史》(3)与材料三相关的这两场农民阶级进行的反抗斗争失败的相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本题涉及了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文件,其中,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颁布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的《独立宣言》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的《权利法案》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并非共和政体,而法国的《人权宣言》刚开始是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后来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政体,美国《独立宣言》并没有说明要确立什么政体,但是美国后来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总之,在三国的文件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故答案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D项3、B【解析】

B.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使得工厂的建立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因此改良蒸汽机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故B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成就,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B【解析】

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来克星顿的枪声,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所以

“查理一世被处死”“攻占巴士底狱”“萨拉托加大捷”都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有关,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B符合题意;《人民宪章》的提出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资本论》发表,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故C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后期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A【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的决策机构,而且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依据公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可以得出雅典已具备了分权政治的雏形,D的表述符合史实;雅典城邦公民具有选举权,A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A。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为了促使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地进行,重庆各界组成了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从1月12日到27日由该“协进会”组织共召开了八次各界民众大会,大会从第四次起改在重庆沧白堂举行,1月16日到19日,当局连续派遣特务跟踪威胁到会的政协代表,并且扰乱会场,谩骂、殴打会议主持人、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打伤政协代表郭沫若、张东荪等人,此即沧白堂事件,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在此模式的指导下,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工业产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1921年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1924年停止执行;美国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解析】

西方文明通常称为“蓝色的海洋文明”,近代的工业文明就是由西方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其西方文明的摇篮指的是古代希腊,据此分析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属于古希腊文明,C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大河文明,AB排除;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D排除;故选C。1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都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故C正确。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三个朝代中只有元朝对进行了有效管辖。故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比较异同题。这类题目是比较难的题目,要求学生的对所比较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秦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隋朝时期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巩固统治。由此可知C正确。12、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法治”取代了“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故A符合题意;《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与题干我国,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3、B【解析】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到2005年,已有27个欧洲国家加入欧盟。故ACD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欧洲共同体的出现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B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14、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出现题干中的情景的原因是甲午战后《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变成了资本输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打击,导致了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项符合题意;B和C项不是实质问题;题干中提到的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传统手工业,不是民族工业;故选A。15、C【解析】

由材料信息“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为了故事般的讲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冲击了上帝创世论,C项正确;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16、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有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7、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早稻亩产三万多斤”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一种浮夸风,结合所学可知,大跃进发生在1958年,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的失误,主要标志是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故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文化大革命”开始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早稻亩产三万多斤”是解题的关键,大跃进发生在1958年,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的失误,主要标志是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18、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结束”“维新运动早产”说明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而此战争刺激清政府开始了维新变革,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B项正确。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改变落后军事观念的是洋务运动,A、D项错误;大力倡导实业救国的是张謇,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19、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军事企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开平矿务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而观点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ABC三项都属于史实,而选项D则很显然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属于观点,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1、D【解析】

根据材料“世纪贸易总额增长”这说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故D正确。蒸汽机是1785年开始应用,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故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故排除C项。故选D。22、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方式除了发动侵略战争外,19世纪末以前还通过商品输出侵略中国,19世纪末以后主要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成了资本输出,因此B项结合错误;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未停止过,同时也是腐朽的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把中国一步一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3、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题干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为C。24、C【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故C符合题意;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故A不是相同点;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华盛顿会议不是。故B不是共同点;巴黎和会没有限制英国和日本,故D不是共同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神曲巴尔扎克【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代表作《神曲》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小说集,体现了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社会图景,作品包含《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26、(1)五四运动.(2)周恩来.(3)1.(4)世界贸易组织(WTO).【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压抑在人们心中的怒火爆发,引发了国内人民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等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会上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1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标志。(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是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27、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重要原因。这也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是建立在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的秩序;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联盟:北约。世界格局: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根源: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特点:呈多极化趋势。(4)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的秩序;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2)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指北约;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演变的根源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依据材料信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更是从全球化进程的跟随者转变为重要的推动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可知,当今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4)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我国应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9、(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5)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灵活结合;根据国情制定革命和建设策略;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生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巴黎和会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