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培训资料_第1页
中医知识培训资料_第2页
中医知识培训资料_第3页
中医知识培训资料_第4页
中医知识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知识培训

一.门诊中西医处方书写规范

一、处方书写规则:

1•处方必须用蓝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

2药品及制剂名称,通常应以新版《中国药典》及其它药品标准规定

的中文名,拉丁名。外文名书写,目前提倡使用国际非专利名称

(IR4IntwrnationalNonpropriearyNames),药名不得用化学元素符号

代替。

3药品剂量一律以公制表示,如克(短、毫克(n尊、微克(ug),毫

升(ml)。药品的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若因治疗需要,药品一日剂量或

一次剂量超过极量时,医师要在用量旁重加签字,以示负责。中西药品应

分别处方。

4片剂、丸剂、胶囊剂应注明含量、以片、丸、粒为单位;冲剂、颗

粒剂以最小剂量袋为单位;口服液、眼药、注射剂等以支或瓶为单位,并

要注明含量。

二、西医处方:

一个完整的西医处方可分为下列儿个部分:

处方前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处方号,医院名称,科别,处方

日期。

处方头:凡处方都以内或PP或R起头,是拉丁文Reipe的缩写,意思

是“取”或“拿

处方正文: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用药方法

通常用“sig"(Signa的缩写,意为给予的标记)作标志,后边是具体应

用方法。

处方后记:包括医师签名、配方人员及复核发药人员签字

三、中医处方:

中医处方的内容,大致与西医处方相似。一般有病人姓名、药方、煎

制(配制)方法、用法,禁忌及医师签字等。症状及诊断一项统称医案可

记载在处方上,但目前一般另行保存。中医处方通常都用中文书写。中医

处方调配中需要注意药方中药名的附加术语。药名的附加术语,是指医师

为了临床需要,在药物正名前或后加入一个或两个字,以表示医师的用药

要求。调剂人需要精通这些术语,才能准确完成处方的调剂要求,达到医

师用药的预期疗效。药名附加术语有以下几点:

1.要求产地的:如川贝母、浙贝母、川郁金、广郁金等,川贝母长于

滋阴润肺,多用于虚证,浙贝母长于清热,多用于实证,应在配方时注意,

勿互相代用。药物的性味随产地的地理环境不同而有不同,故中药讲究“地

道药材”。

2要求产收季节的:如陈皮、青皮、绵菌陈等。药物质量与采收季节

有密切关系,如茵陈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之说。

3要求净选切制的:如净半夏、槟榔片等。净选切制的目的是洁净药

物,把药材加工成片、段、块等不同形状的“生片”,以保证药物的纯度,

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要求炮灸的:不同炮炙品功效不同,如生地为清热凉血药,熟地为

补血药;有的可以减少毒性,如制种乌;有的可以提高疗效,有的可以矫

味等。因此配方时不可生炙互代。

5要求体质、部位、新陈的:如当归头、麻黄根、鲜地黄等,传统认

为:当归头补轿而上行、当归尾破血而下行;麻黄根能上汗,麻黄茎能发

汗,鲜地黄长于清热生津,不同部位、新陈不同的药材功效亦有不同,配

方时也应注意。

6中医处方中常见在某种药名的上角或下角,加有的注释语叫“脚注”。

常见的脚注有以下两种功能:

(1)要求需要特殊煎服方法的。如先煎、后下、色煎、烂化、单煎、

冲服、兑服等。配方时,

这类药品都要单包并注明用法。

(2)要求临方炮制的。如打碎、研细、捣汁、拌炒等,以提高药物疗

效。

四、中文处方书写:

甘州区中医处方笺

取—剂:年月日

当日有效: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诊

断疾病:

R(药品全称.剂型4口布包、先煎、后下,规格一行四味〉剂

量)

治则用法:一次用量、一日用药次数、用药途径。

医师签字:

剂数(剂)配方:

诊费:药费:注射费:针灸费:理疗费:合计:_________

五、参考处方

注:处方应该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鉴于有些药物兼有中西药成分,

如复方罗布麻片,感冒通片等,也允许中拉合写,但一种药物不得同时用

两种文字。

常用液体如:

10%葡萄糖注射液缩写为10%Inj.Glucoio

麻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为Inj、GlucosfetChforidiQ

氯化钠注射液为Inj.Natri.Chloridio

鉴于各医疗单位输液处方多,每天需大量书写,为了简化,上述四种

大输液可用下列简写:

10%GS(10%葡萄糖注射液)。取GS(队葡萄糖注射液)。bS(氯

化钠注射液)。

%GNS(取葡萄糖盐水注射液)

六、附件

(-)50味代表性中药的分类及名称

L解表药:麻黄紫苏(苏子)薄荷柴胡

2清热药:石膏桅子黄苓黄连金银花大青叶连翘牡丹

3泻下药:大黄

4祛风湿药:独活秦无

5化湿药:蕾香厚朴

6利水渗湿药:茯苓车前子(车前草)茵陈

Z温里药:附子干姜(炮姜)

8理气药:陈皮(橘核)木香枳实(枳壳)

9消食药:山楂

10.止血药:白茅根三七白及

1L活血化瘀药:川苛丹参

12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贝母杏仁

13安神药:酸枣仁

14平肝息风药:石决明钩藤天麻

15补虚药:人参党参黄黄甘草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

阿胶沙参枸杞子

16收涩药:五味子

(二)20首代表性方剂的名称

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逍遥散、五味消毒饮、

葛根苓连汤、理中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越鞠

丸、血府逐瘀汤、平胃散、补阳还五汤、茵陈蒿汤、八正散、二陈汤、半

夏白术天麻汤。

(三)15个常见病证

感冒、咳嗽、眩晕、胃痛、胁痛、头痛、痹证、中风后遗症、泄泻、

中暑、疮疡、月经不调、痛经、积滞、瘁腮。

(四)常见筋伤病证

肩关节周围炎、单纯性指关节扭挫伤、腕关节软组织扭伤及劳损、单

纯性腰部扭伤、膝关节扭挫伤、踝部扭伤。

七、处方书写具体要求:

L处方书写时文字要工整,自己要清晰,不得涂改。

2患者姓名要写全名,不得写X先生、X女士,年龄要写实足年龄,

不得写“成”字样。

3病症填写要简明扼要写出主症、舌苔、脉象。

4中药饮片处方书写按君、臣、佐、使(一行四味)的顺序排列,药

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

后下等;剂量以“3为单位。中药饮片注明内服、外用、特殊用法、为末,

一日多少付,一日分儿次用。

5医师签名要签全名,不得用姓氏表示,字迹要清晰可辨,并不得任

意改动式样。

二.五脏六腑

解释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

胱、三焦。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

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

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

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

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

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

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

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

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

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

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

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利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

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

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

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

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

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

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目前,我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脏与脏的关系,和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L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

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

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

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

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

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

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

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

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

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

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

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

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

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

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

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

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

抽搐等。

a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

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

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

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健脾燥湿化痰”的方

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

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

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

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Q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

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

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

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

纳腐熟,消化水谷;小肠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传导

糟粕;膀腕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发生病变,都足以影响饮

食物的传化,所以说六腑是泻而不藏,以通为用。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

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

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

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

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

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

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义统一的矛盾

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

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

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

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

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

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

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

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

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肮: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

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

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

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

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

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如果未能制止

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澹

语等症。

内脏之间的联系是很广泛的。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更有功能

上的联系。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

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

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

整体性,使得各种生理功能更为和谐协调,这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

持健康有重要意义。脾胃是生命的根本.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毛、肌

肉、筋骨、精髓和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一个整体。

脏腑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

说O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另外心包位于心脏的外围,

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径路,并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亦称为脏。腑,

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肮和三焦,称为六腑。

脏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器官。

分别来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

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脏腑之间无论是脏与脏、腑与腑,还是脏与腑都是互相联系的。五脏

与“五体”等组织以及“五官”、“七窍”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联系。五

脏与五体的关系是: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五

脏与五宫七窍的关系是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

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鼻、目和耳各有两个与口称为七窍,再加“前阴”

与“后阴”二窍,又称九窍)。因为五脏与五体、五官七窍相关联,所以五

脏的变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属的体表组织与孔窍。

中医对脏腑功能和病变的认识,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概括的比

较粗略。脏腑在中医学里不但是一个解剖的概念,而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生

理和病理的概念,所以祖国医学里“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脏器”

的概念是不同的。例如:中医学里的“心”,并不完全等于现代医学的心脏,

它除了在解剖上代表心脏以外,还在生理上包括了现代医学中循环系统和

神经系统一些器官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时,应当以辩证唯物主义

的观点,结合现代医学,抓住它的实质进行分析研究,去芜存营,去伪存

真,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作出贡献。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和气血的贯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

理状态下,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构成复杂的生理活动。在病理状态下,

也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从生理和病理变化上反映出来。

掌握这些脏腑关系的理论,对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脏与腑间的关系

脏腑之间有互为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届阳为表,阴经届脏而络

腑;阳经届腑而络脏。脏腑在经脉上相互衔接,在病变上互为影响。

L心与小肠相表里:芳心经有热循经移于小肠,在临床上可见舌赤糜

烂或口舌生疮,心

中烦热、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状。

2肿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汁而下注于胆,胆能储藏胆汁排泄于小

肠以助消化。若湿热内蕴,影响肝或胆,都可引起胁部胀痛,胸闷,食减,

黄应等症。

3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输而胃主受纳消化。因此,脾病及胃影响运

输消化功能,就会出现院腹胀满、消化不良。

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能输布津液,大肠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

如果肺热,肃降失常,往往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气滞郁热,亦能影

响肺气肃降,而引起胸闷喘满等症。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泄大肠,使热

从大肠下泻;大肠气闭,亦可宣通肺气以通大肠。

5肾与膀腕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肮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则有

赖于肾阳。如肾阳虚,气化失常,可导致膀肮虚寒而失约,就会出现小便

淋漓不禁或遗尿等症。

6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是心的外围组织,三焦是脏腑的外围组织,

其经脉互相联络而相表里。临床上热性病湿热合邪,稽留三焦阶段,表示

病邪仍在气分,如果向里传变,内陷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热转入

营分丁。

脏腑相表里的理论,在针刺治疗上也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手太阴肺经

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阳明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

阴脾经的阴陵泉久等进行治疗,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些都是根据脏腑表

里经气相通的理论来运用的。

U)脏与脏间的关系

L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

于:气血的循环输送养料的,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宰,但必须有赖

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的宗气,要贯注到心脉,才能畅通全身。

2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上的相对平

衡,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阴不足,心火过盛,失去协调,称为〈心

肾不交>而出现健忘、失眠、心悸、遗精等症状。

心与肾还有另一种生理病理关系?就是心阳和肾阳的相万:作用,相互促进。

心的阳气足,表现着血液循环畅旺,如果肾的元阳衰微命门火衰)叮以导

致心勺不足;心阳不足,也可以影响肾阳的不足。

3心与肝:心为一身血液循环的中心,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肥

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也就贮藏充盈,就可以营养筋脉,促进人体及四

肢屈仲的五批活功。如果血液不足,损耗过度,以致血.亏肝虚,血不养

筋,则出现筋'绎痉浦,手足痔李、抽搐等症状,这说明心血过耗,肝失

所养造成的病理变化。

4心与脾:脾的运化功能,需要心阳的推动,而心血的生成,又必须

依赖于脾所吸收相转输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心主血而脾统血,脾的功

能正常,才能很好的统摄血液;若脾阳虑衰,就要导致血不循经等疾病。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营弊,化生血液,如脾虚,彤响血的生

成,则肝血不足,在临床上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等。

肝胆帮助脾胃消化运输,这是一方面,但当肝气不调,也可导致肝脾不和,

出现胁痛、腹胀、满闷不舒、厌食吞酸等症状。如肝气横逆,肝气犯脾,

可5U现腹痛、腹泄等症状,特别是脾虚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伶肿,当先实脾”的说法。

6脾与肺:肺气的强弱南•赖于水谷之'天的供给,水谷之气与脾的

远化是晓切相夫,故脾虚影响到肺时,常出现面色苍白、懒言、少食、消

瘦、咳嗽、便溶等症状。治疗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又如慢性咳嗽

的痰多而稀白,身倦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病变虽在肺而病本在于脾,

必须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才能奏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

源”,由此就可以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7.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致脾

阳虚弱,运化失职,出现腹脓、消化不良、大便搐泄或浮肿、腹水等肾虚

症状,治疗必须用健脾补肾的方法。

8肺与肝:肝火盛时可以灼肺,出现干咳或痰血、胸胁痛、易怒等

症状,肝气上逆又可影响肺气失降,而见胸脂胀满不舒等。

9.肾与肝:肾藏精,肝得肾精的滋养,可维持肝脏的功能正常。如

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就会引起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疾病,

如头昏眼花、耳鸣、肌肉跳动、肢体麻木、下胶无力等。常常是肝肾同治,

采用滋肾养肝的方法而获得疗效。

10.肾与肺:Q)从水液代谢方面来说,肾的经脉上连于肺,管理三

焦,腕磅上靠肺的通调,下靠肾的开合,中靠脾的运化,故肺、脾、肾三

脏对全身水液代谢都有密切关系,一脏功能失职,均会使水液滞留而发生

水肿。

⑵从气的关系来说,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二脏有协同维摊人身气机

出入升降的功能。

三)腑与腑间的关系

六腑是传化食物的器官,它们即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

吸收、转输和排

泄。如胆的疏泄胆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纳、消化、下灌肠道;小肠的承

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份和诽便,膀肮的贮存和徘出尿液等等.三

焦则联系各部分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

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腑失职或病变,都要影响饮食物正常的传化。

四)脏腑与形体组织

形体组织主要指脉、筋、肌肉、皮肤、骨等。它们与五脏的关系是心

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肾主骨。同时,人体脏气

的盛衰,又会反应到最明显的部位。如;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

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可见脏器和肌体的关系

是密切的。

止匕外,肝有病变,病人可出现抽筋,指甲变薄变软;心有病变,可使

血脉衰弱,面色无华;脾有病变,可使肌肉消瘦,口唇谈白;肺有病变,

可使皮毛枯搞;肾有病变,可使骨生长不正常,毛发稀少等等。这都说明

了脏器的病变反映到相应的形体组织。

中医认为“脾”、“胃”、“小肠”、“大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

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它们以经络为通道,

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

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

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

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共为“后天之

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

而恶燥,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转化过程。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

就会失降,会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等症;如果饮食不节,使胃失和

降,则会影响脾的升清,使运化失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同样,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

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

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浊者,为食物

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传化

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

即饮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

当胃内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

肠燥结,便闭不通,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等症。

中医认为“肾”与“脾”、“胃”之间的关系如何?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肾与脾胃是相

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

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非精血

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法。

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会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

泻及水肿等脾阳虚

的证候;如果脾阳虚,日久则会导致肾阳虚,脾肾阳虚则导致肠道传送

无力,使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等症。

肝、脾、肺、三焦、小肠如何参与水液代谢?

(1)肝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水液代谢的调节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水的运行

亦有赖于气的推动。肝调节水液代谢,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调

畅三焦气机,使三焦水道通利;二是促进肺、脾、肾等脏腑气机的升降,

从而发挥它们主持水液代谢的作用;三是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水利,气血

运行通利,水液运行也就正常。若肝有病变,疏泄不利,气机不调,则影

响气、血、水的运行;血瘀水阻,气滞水停,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临

床可见曦胀、腹水等病症。

(2)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脾主运化,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运化水液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包括“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及水液

在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转输、布散、排泄等升降出入过程。脾居中焦,

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在体内由肺而下降于肾,或由肾

蒸腾气化而上升于肺,均需靠脾的转输作用,方能维持正常。脾气充足,

运化水液功能健旺,人体水液代谢才能协调平衡;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

于转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是强调了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肺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水液有清有浊,其中之清者,经肺的宣

发布散作用,分布到体表和脏腑,以滋养濡润脏腑、肌膜、皮毛;而其中

之浊者,则通过肺的肃降作用,经过三焦水道下降于肾。所以,肺对水液

代谢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排汗和通调三焦水道来实现的,故“肺

为水之上源”。肺病,则水液代谢失常,可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等。

④三焦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三焦属六腑之一,为气机、水液升降之通路,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

重要脏腑之一。《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这是对三焦通行水液功能的很好说明。因此,三焦有病,往往影响水液代

谢。从临床实践看,三焦病变多属实证,常见尿闭、水肿等症。三焦壅塞,

水液受阻,不但可以见到皮肤、肌肉等全身性水肿,同时,还可见到腹水、

悬饮等病症。

⑸小肠对水液代谢的调节

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吸收水谷精

微;②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③吸收水液参与水液代谢。小肠在吸收水谷

精微的同时,也吸收部分水液,下行膀胱为尿,故又称“小肠主液二若小

肠有病,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则可见腹泻、小便短少等症。

中医认为与消化系统相关的脏腑有哪些?

中医和西医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与西

医相比,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利

临床经验的总结,以及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基础之上,其中的概念比较抽

象,而且包涵的内容较多。一个西医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几个中医

脏腑功能之中,而中医一个脏腑的名称虽然与西医相同,但在生理、病理

方面的含义却不完全一样。了解了中医特点,在阅读有关的内容时就不致

于产生含糊不清的概念。

古人在《难经》中对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功能有过详尽的论述,”……

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

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此言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一部分。

这段经文译为:口唇像门一样自由开合,是消化道最外围的一道关口;饮

食入口,必须经牙齿的咀嚼,才能下咽;会厌是食管和气管的相会处,

既是食物下达食管的必经之处,又是呼吸的门户;贲门是胃的上口;

盛受食物的地方,就是胃;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为幽门;小肠的下口利

大肠的上口连接处是阑门,它说的是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由此得到阻拦;

消化道的末端,即指排泄粪便的肛门,称为魄门。七冲门,是消化道中的

七个关口,任何一关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虽然在

消化系统中,参与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的还有其他脏腑,但关系最密切的

当属肝、胆、脾、胃。

肝: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畅气

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

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以

出现气机受阻,或肝阳的升发太过两种病症。

肝的疏泄功能在脾胃消化系统中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关系着脾的升清

与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消化功能正常

运作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亦有助于胆汁的分泌

和排泄,如肝能正常地疏泄,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

消化和吸收,反之则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故古人言,食气入胃,全

赖肝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

胆:居六腑之首,与肝相连,互为表里。胆储存胆汁,是肝的精气所

化生,胆汁注入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

条件。胆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肝的疏泄功能正

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

胃的消化功能,也可以出现胆汁外溢而导致黄疸。

胃:又称胃脱,分上、中、下部。胃的上部称上腕,包括贲门;胃的

中部称中脱,即胃体的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脱,包括幽门。胃的主要功能

是储纳食物,腐熟水谷,胃气以降为顺。胃的迫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

残渣输于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摄血。

脾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机体的消化运动,主

要依赖脾胃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运化水谷,即是

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的功能健旺,水谷精微物质的吸收就充分,身

体就健壮,气血就旺盛,所以脾胃又称为后天之本。另一点是运化水液,

主要是指它把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

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此外,脾还有造血、摄血的功能,脾

气旺盛,气血充足,血液能循正常的轨道运行,反之气血衰败,血不能循

经而出血、溢血、便血。

在消化系统的消化过程中,除了有脾的运化、胃的受纳、肝的疏泄、

胆汁的参加,还需要肾阳的温煦,肺的宣发与肃降。同时■,小肠的分泌清

浊,大肠的传化糟粕也是很重要的。五脏是什么五脏,是心、肺、脾、

肝、肾的合称。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

三.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

第——章总贝!

第一条:继承J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保障公民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

科研等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中医系指祖国传统医药,包括中医、

中西医结合及藏医、蒙医等少数民族医。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贯彻中西医并重的

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实行保护、扶持、发展中医的政策,将发展中医

药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中医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中医管

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中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具体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的计划、财政、人事、劳动保障、药品监督等部门,按照

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中医发展工作。

第五条继承发扬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

段,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现代化。

第二章管理与保障

第六条县级以上中医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中医工作的管理。其主要职责

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中医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组织实施中

医发展规划;

(二)组织实施国家和本省制定的中医技术标准和机构建设标准;

(三)负责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管理工作;

(四)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负责辖区内中医医疗机构的规划、设

置、审批、登记、监督及管理;

'(五)定旨导中诲教学、科研;组织中医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负责中医

继续教育、师承教育的管理;

(六)组织实施中医执业人员的培训、考试、考核、资格审查、注册登

记、技术职务评审;

(七)负责中医经费的管理;

(八)组织、协调、指导中医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利财政收入的增长,增加

对中医事业的投入和专项经费补助。

中医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和中医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

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

鼓励国(境)内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

第八条有关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列为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单位。

中医医疗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可自制特色中药制剂,在本单位临床使

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使用该中药制剂,应当视为中药饮片,

所发生的费用按有关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金中支付。

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当发挥中医的作用,为社区群众提供中医

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服务。

第九条医疗机构必须对中药材实行质量检验,依法规范中药材的加工

炮制,提高中药饮片质量。鼓励研究、创制中药新剂型、新产品。

第十条下列项目评审、鉴定组织的成员应当以中医专家为主:

(-)中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

(二)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评审;

(三)中医医疗事故的鉴定;

(四)中医科研课题的立项、鉴定和成果评奖;

(五)省中医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十一条各级中医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的宣传、普及

和健康教育工作,每年10月22日“国际传统医药日”为全省中医宣传

Ho

依法保障中医知识产权和中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医疗机构与中医人员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和发展中医医院,鼓励建设具有

特色的中医专科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按国家有关规定兴办中医医疗机

构,兴办中医非基本医疗保健事业,推进中医非基本医疗保健的市场化、

产业化进程。

第十三条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

疗机构分类管理的规定,办理审批和执业登记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开办

中医医疗机构或者开展中医医疗服务活动。

合并、撤销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或改变其名称、性质的,须经省

中医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由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四条取得中医执业资格的人员,方能从事中医专业技术工作。中

医医疗机构应当以中医人员为主体,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高中医现代化

诊疗水平,其医疗业务用房、医用设备、业务技术人员配备应当达到国家

和本省规定的标准。

第四章教育与科研

第十五条积极发展中医教育,建立健全中医教育体系,改善办学条件,

设立中医临床教学基地。

医药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应当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利应用技术研

究,有计划地培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研究人员。

开办中医学历教育,应当经省中医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并按有关规定

报国家或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各级中医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和支持中医人员

参加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开办面向社会非学历教育的中医班,须经省中医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

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其他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当地名中医评选制度,采取专项

措施,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工作。鼓励

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授业,开展师承

教育。具体办法由省中医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重视中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技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并积极引进优秀中

医人才。

第十八条鼓励西医人员学习、研究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

鼓励中医人员学习、研究和运用现代医学及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

医学术。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中医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科技行政部门制定中医药

科学技术研究规划,设立中医药科研专项经费,加强中医科研机构建设,

组织重大中医药科研课题攻关。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中医文献的保护、整理、开发

和利用,鼓励开发有价值的特效方药和专门技术。

第二十一条开办或合并、撤销县级以上中医科研机构,应经市、州(地

区)以上中医管理部门同意,报有关部门审批。

科研用房、仪器设备、业务技术人员的配备等应达到国家或本省规定

的标准。

第五章农村中医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农村中医事业,将农村中医事业纳

入农村卫生保健发展规划,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中医医疗预防保健体

系。

、°第二十三条西医综合医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和一定数量的中医床位。

中心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室)和中药房。乡镇卫生院应当配备一定

数量的中医人员,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村卫生所(室)的乡村医生应当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

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农村中医人才

的培养,鼓励中医人员到农村工作,稳定基层中医队伍。

在农村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医技术人员,

按照国家利本省的有关政策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

建立城镇中医机构对农村中医医疗工作的扶持和指导制度,向农村推

广简便适用的中医新技术、新疗法。

第二十五条规范农村中医医疗服务,反对封建迷信及伪科学,依法打

击坑骗群众的游医、巫医等非法行医行为。

第六章民族医药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护和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发挥民族医

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族医药工作

的领导,将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纳入本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区域

卫生规划。

第二十七条要加强藏医、蒙医等民族医药文献的保护、整理、开发利

利用;加强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野

生药材资源。鼓励多渠道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民族医药事业。

第二十八条民族医药机构在本省范围内开展合作项目,设立诊疗点,

可以使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自制藏药、蒙药等制剂。

第二十九条各级卫生、计划、财政、人事、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对民族医药在人员培养、基础建设、经费投入、科学研究等方面制定相应

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和照顾。对民族医药人员技术资格的考核和技术职

务的评审以临床效果和工作实绩为主。

民族自治地方,可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单行条例。

第七章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根

据地方特色利优势积极开展国际间、地区间中医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双

边多边合作关系,促进学术、技术和人才交流。

第三十一条中医学术团体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宣传普及中医知识,

组织撰写中医学术专著,开展中医咨询服务,完成县级以上中医管理部门

委托的有关事宜。

第三十二条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医机构按有关规定在国(境)外开办中

医技术合作项目。

在本省开办中外合作中医医疗机构,须经省中医管理部门审查,报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三十三条举办涉外中医短期培训班和进修班的单位,须经省中医管

理部门审查,并按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接受外国留学生、研

究生和进修生。

第八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在发展中医事业中,对有下列贡献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中医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贯彻执行中医法律法规,对促进中医事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

(-)在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三)捐献或发掘、整理有重大价值的中医学术文献、特效方药和专门

技术的;

(四)资助中医事业发展有特殊贡献的;

(五)在发展中医事业的其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挪用、截留中医经费的,由当事

人所在单位或上级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给

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五条规定,擅自开办中

医医疗机构、非法行医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国务院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擅自合并、撤销中医医疗、教育及科研机构,

或改变其名称、性质的,由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主管

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

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本条例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中医管理部门负责解

释。

第四十条本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四.方剂

一、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蒿18克桅子9克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黄疸,见皮肤、巩膜如桔子色,小便赤黄、大便不畅、

胸闷、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等证。

方解:本方以茵陈为主药,清湿热,利肝胆;桅子清泄三焦湿热;

大黄荡涤肠胃瘀热。三药均味苦性寒,清热利湿,使湿从二便排泄,

故为肝胆湿热的常用方剂。黄疸的产生,是因瘀热在里,不得外越,与

湿邪相结,湿热熏蒸而成。采用本方能通泄瘀热,清利湿热,使邪去

有路,则黄疸自除。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方,对胆囊炎、

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黄疸属于湿热型得,均可酌情加减使用。

L恶寒、发热、头痛、加柴胡、黄苓以和解退热。2大便秘结

者,加积实、虎杖或重用大黄以泻热通便。3小便短赤,选加车前草、

金钱草、泽泻、滑石以增强清热利尿作用。4.胁痛腹胀,选加郁金、

积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5热重者,选加黄柏、龙胆草以加强

清热作用。黄疸者,选加金钱草、田基黄等以利湿退黄。6本方以大

黄,用作攻下者,宜后下;用作行瘀热,宜共煎。

使用注意:阴黄证,不宜用本方。

二、清热凉血方

清热凉血方具有清热凉血作用,适用于热在营、血分。症见身热,

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舌绛、或见神昏澹语、发斑、蚓血等、常

用生地、丹皮、元参、犀角等药组成方剂。

L)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组成:犀角3克生地黄30克芍药12克牡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

L热扰心营,出现神昏澹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等症。

2热盛动血、出现吐血、蚂血、便血、尿血等证。

方解:本方为治疗热在血分的主要方剂。方中以犀角清心火而解

毒,心火得清,则诸经之火自平,为主药;生地黄凉血而滋阴液,协

助犀角以解血分热毒,并增强止血作用,为辅药;芍药和营泄热,丹

皮凉血散瘀,协助犀角、生地黄加强解毒化斑作用,为佐使药。四药

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阕的作用。

临床应用:L本方可用于热伤血分证,症见身热、神昏、澹语、

斑疹、舌绛、脉数或吐血、便血、尿血等热甚动血之症。尤其多用于

各种热性传染病伴有出血者,如出血热、乙型脑炎、斑诊伤寒、败血

症等。2小儿麻疹热毒炽盛者,症见高热,疹色焦黑、出血、口干唇

躁、舌绛起刺,可用本方酌加紫草等,以清解血分热毒。3若见神昏

者,可同时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如心火炽盛者,加黄连、山桅子;

如吐蚂者,加茅花、旱莲草、白茅根等。

注意事项:若阳虚出血及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本方。

U)清营汤《温病条辩》

组成:犀角3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竹叶心3克银花9

克黄连5克连翘9克丹参9克麦冬9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邪热传营,出现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时

有澹语、烦燥不眠,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方解:本方治温热之邪由气分传入营分,热伤营阴,而气分之邪

尚未尽解者的常用方。因此方中主要以犀角清解营分热毒;因热伤阴

津,故辅以玄参、生地黄、麦冬以清热养阴;因气分热邪未尽,故佐

以黄连、竹心叶、连翘、银花以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邪热转出

气分而解;使以丹参协助主药以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以防血与

热结,且引诸药入心而清热。各药合用起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效。

临床应用:1本方可用于“流脑”、“乙脑”、中暑,败血症等

病。见有高热、烦燥、澹语、舌绛而干、斑疹隐隐、脉细数者,如兼

见痉厥,可加羚羊角、钩藤、丹皮,以清热熄风;如昏迷澹语,可加

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清营解毒。2暑热之邪入心包,

见高热烦渴、烦躁不眠、抽搐,可用本方送服紫雪丹,以加强清热镇

痉的作用。

注意事项:方中犀角价贵而产量不多,可用水牛角代之(每次用

30-60克,水煎服)。

三、清热解毒方

清热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温毒、瘟疫之证。

常见烦燥狂乱,头面红肿、痈肿疮毒等证。多由连翘、双花、地丁、

公英、板兰根、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五

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

克紫花天葵6克

用法:水煎加烧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将肿。症见局部红肿、或发热、舌红、脉

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疔毒、痈疮的方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

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

肿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为辅佐药。各药合用,

其清热解毒之力甚强,或加酒少量以助药势,可加强消散疔疮作用。

临床应用:L治疗将疔疮痈之有效方剂,局部红肿热痛,外用及内

服均可。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本方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性传染病具有热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

血热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等,以凉血解毒。

注意事项:阴疽忌用。

四、和解表里方

凡具有疏泄、和解作用的方剂,叫做和解方。用以和解表里、调

和肝脾、调和胃肠。凡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内伤者不宜使用。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克黄苓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

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

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

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岑泄

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

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

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

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

夏加天花粉。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

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

草、川楝子、桅子等。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

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温里方

五、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熟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回阳救逆。

主治:1少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恶寒倦

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弱

等证。2误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阳证。

方解: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发阳气、祛散寒邪,为主药;辅

以干姜温中散寒,协助附子回阳之力;佐以甘草温养阳气,并能缓和

姜、附之过于燥烈,共成回阳救逆的方剂。

临床应用:1本方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功能回阳复阴,适

用于泄泻不止,大汗或大出血后的手足厥冷、脉细欲绝的证候。2各

种疾病发展到阳虚寒盛的休克期,或因虚脱所致的手足厥冷、心悸气

短、脉沉弱者。3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等剧烈吐泻

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

注意事项:本方治四肢厥逆,属于阳虚阴盛之证。如四肢厥逆因

于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者,此乃四逆散证,非本方所宜。

六、理中汤《伤寒论》

组成:人参6克(现用党参)干姜9克、炙甘草6克、白术12

克。

用法:水煎服,也可炼蜜为丸。

功能: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腹痛、池泻清稀、呕吐、不渴、或腹满食

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

方解:本方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常用方剂。方中以干姜温运中焦,祛

散寒邪,恢复脾阳,为主药;辅以人参补气健脾,振奋脾胃功能;佐

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合用具有温中

祛寒,补益脾胃的作用。

临床应用:L本方具有温中散寒,补益脾胃的作用,是一温补的

方剂,适用于中焦虚寒所致之各种病证。以脉象沉细或迟缓,舌淡苔

白滑,禳清便潺,畏寒肢冷为辩证要点。2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证。

寒多者以干姜为主药;虚多者以人参为主药;虚寒俱甚者,则参、姜

皆为主药。如泄泻较频,方中白术改用土炒,以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

如虚寒较甚,而见面色胱白,手足不温,或昏睡露睛,可加熟附子,

以加强温阳祛寒之力,名附子理中丸、或再加肉桂,名附桂理中丸,

其补阳祛寒之力更大。3本方用于中焦虚寒,如慢性胃炎、溃疡病、

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

七、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熟附子6克茯苓9克白芍9克白术6克生姜9克

用法;加水600-800毫升,煮1—L5小时,中间再勿加生水,

煮取2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服2次。

功能;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肢体

浮肿、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舌淡而润、苔白、脉沉细者。2发汗

过多,阳气太虚,寒水内动,水气凌心,而见心悸、头晕,身体振动

而欲地,舌淡润,脉沉细者。

方解:本方主要由于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故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

温壮肾中阳气,以散在里之寒水为主药;辅以生姜温散水气,茯苓、

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里.,并制熟附子、生姜之辛燥,使利水而

不伤阴。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本文温补脾

肾,故能利水消肿,为温阳利水的主方。

临床应用:1急性肾炎水肿,心脏水肿而因脾肾阳虚者,可以本

方为主,加减治疗。2如脾肾阳虚、痰饮上泛,咳嗽者,加五味子、

细辛、干姜;若小便自利应去茯苓;如见泄泻者应去白芍,加干姜。3凡

心力衰竭引起的眩晕、心悸、下肢乏困无力、面部浮肿、舌淡、脉沉

细;或虚损病出现形寒怕寒、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动则气喘、脉细

迟弱者,均可酌情使用。

祛风温方

八、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9克桑寄生细辛秦无防风肉桂牛膝杜

仲熟地当归川与白芍人参(现多用党参)茯苓甘草各6

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祛风湿痹证,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证见腰膝冷痛,

肢体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为主

药;牛膝、杜仲、熟地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