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7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7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7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7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知识T7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40,分数:80.00)

1.在急性时相时升高最早的血浆蛋白是

(分数:2.00)

A.HP

B.TRF

C.AAT

D.CRPV

E.ALB

解析:[解析]在急性时相时升高最早的血浆蛋白是CRP,而后是AAG、AAT,HP等,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

白的时相变化有助于对炎症进程的监控和对治疗反应的判断。

2.诊断立克次体使用变形杆菌抗原,该抗原属于

(分数:2.00)

A.替代抗原J

B.全菌或全病毒抗原

C.粗提取抗原

D.精提纯抗原

E.同种异型抗原

解析:[解析]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立克次体抗原不易

制备,变形杆菌抗原易于制备,因此临床检验中常用变形杆菌抗原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

凝集反应,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检查。

3.检测不完全抗体可使用的凝集反应为

(分数:2.00)

A.协同凝集反应

B.间接凝集反应

C.间接血凝试验

D.Coombs试验V

E.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解析:[解析]机体受某些抗原刺激后,可产生不完全抗体(多数为7s的IgG类抗体),这种抗体与相应抗

原结合后不出现凝集现象。将不完全抗体其免疫动物,获得抗球蛋白抗体,将此抗体加到抗原与不完全抗

体的结合物中,就能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称抗球蛋白试验或称Coombs试验。

4.下列哪种反应属于血清沉淀反应

(分数:2.00)

A.单向琼脂扩散试验V

B.抗球蛋白试验

C.溶血反应

D.CFT

E.免疫荧光试验

解析:[解析]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将-定量抗体混匀在琼脂凝胶中,继而加待测的抗原溶液使其单独在

凝胶中犷散,在抗原抗体相遇比例合适的部位,两者结合形成沉淀环。属血清沉淀反应。

5.抗原抗体沉淀反应时,当抗体量加大时

(分数:2.00)

A.特异性提高

B.特异性降低

C.敏感性降低J

D.敏感性提高

E.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变

解析:[解析]抗原反应只有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才出现可见反应,沉淀反应抗体量增加会使反应敏感性下

降。

6.不使用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反应是

(分数:2.00)

A.凝集反应

B.免疫荧光

C.补体结合实验

D.沉淀反应V

E.溶血空斑试验

解析:[解析]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在适当条件下而出现的沉淀现象。

7.影响放射免疫测定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

A.抗原的纯度

B.抗血清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C.结合的和游离的放射性物质的分离

D.相关器材的精确性

E.大气压J

解析:[解析]大气压一般不影响放射免疫测定。

8.影响放射免疫测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分数:2.00)

A.抗原的纯度

B.抗血清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C.结合的和游离的放射性物质的分离

D.相关器材的精确性

E.溶液体积V

解析:[解析]影响放射免疫测定的主要因素很多,主要有抗血清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抗原的纯度等,不

包括溶液体积。

9.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不包括

(分数:2.00)

A.直接法

B.间接法

C.补体法

D.SPA免疫荧光法

E.ELISA法J

解析:[解析]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用荧光素标记抗体,对细胞、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

鉴定和定位检测,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属于酶免疫技术,不属

于荧光免疫技术。

10.胶体金标记技术的优点为

(分数:2.00)

A.较放免方法更敏感

B.标记物非常稳定V

C.较酶联免疫方法更敏感

I).特别适合于定量分析

E.需特殊仪器

解析:[解析]胶体金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胶体

金与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即标记物非常稳定。

11.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

(分数:2.00)

A.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

B.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

C.血浆、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J

D.红细胞、粒细胞、单个核细胞、血浆

E.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血浆

解析:[解析]Ficoll分层液即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是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最常用的一种单次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液。红细胞和粒细胞密度大于分层液,沉积于管底。其上是粒细胞、单个核细胞和稀释

的血浆。

12.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中,实验室一般的CFT反应所用的补体来源于

(分数:2.00)

A..人

B.绵羊

C..马

D..兔

E.豚鼠J

解析:[解析]补体结合试验(CFT)所用的补体来自于新鲜的豚鼠血清,因豚鼠血清中补体含量较高。

13.在补体结合试验中

(分数:2.00)

A.抗原可以是可溶性的或颗粒性的

B.只能用高度提纯的均质型的抗原

C.能够检测人血清中抗体J

D.每次测定抗体对不必精确测定补体量

E.能够检测病人血清中抗原

解析:[解析]补体结合试验当抗原抗体相对应时,发生特异结合,固着补体,加入红细胞和溶血素后不

发生溶血。当抗原抗体不对应时,无特异性结合,补体呈游离状态,加入红细胞和溶血素后发生溶血。可

对抗原和抗体进行检测。

14.关于补体结合试验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补体的某些组分对热很不稳定,采血后要尽快分离血清放低温保存

B.为保证补体的稳定性,含补体的血清每次试验前要用冷水融解

C.补体可反复冻融V

I).稀释后的补体仅限当天使用

E.试验中补体量过大会影响试验灵敏度

解析:[解析]补体反复冻融易丧失活性。

15.下列何种成分介导II型过敏反应

(分数:2.00)

A.淋巴因子

B.Th细胞作用

C.TNF

D.白细胞介素

E.Ag-Ab-补体4

解析:[解析]II型超敏反应是抗体直接作用于相应细胞或组织上的抗原,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

与下造成损伤的反应。

16.血清病属于

(分数:2.00)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

C.III型超敏反应V

D.IV型超敏反应

E.V型超敏反应

解析:[解析]川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多是蛋白质分子,刺激机体产生大量IgG和IgM类循环抗体,抗原与

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沉淀于局部组织,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涉及的疾病有血清

病、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7.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皮肤奇痒的物质是

(分数:2.00)

A.白三烯

B.前列腺素

C.组胺V

D.激肽

E.ECF-A

解析:[解析]I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诱导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

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症介质,引起一定部位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其中

引起皮肤奇痒的物质是组织胺。

18.受者与供者在血型配型后进行器官移植,以后出现排斥反应,可能的原因是

(分数:2.00)

A.移植物没有充分血液供应

B.受者产生封闭性抗体

C.供者患有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HLA不匹配-J

E.受者出现免疫耐受

解析:[解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群所编码的抗原,是引起同种异

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系统。

19.细菌结构中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是

(分数:2.00)

A.鞭毛V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轴丝

解析:[解析]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能运动。

20.清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分数:2.00)

A.过滤

B.高压蒸汽灭菌

C.蒸储V

D.紫外线照射

E.流通蒸汽灭菌

解析:[解析]热原质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耐高温,121C,20min不被破坏。蒸储法去除热原

质效果最好。

21.常用于塑料制品消毒的消毒剂是

(分数:2.00)

A.乙醇

B.环氧乙烷V

C.甲醛

D.碘伏

E.新洁尔灭

解析:[解析]环氧乙烷穿透力强,常用于对其他方法不能消毒的对热不稳定的物品进行气体熏蒸消毒,

如皮革、棉制品、橡皮制品、塑料等。

22.革兰染色中脱色剂为

(分数:2.00)

A.95%乙醇7

B.75%乙醇

C.结晶紫

D.3%盐酸乙醇

E.碘液

解析:[解析]革兰染色中使用95%乙醇作为脱色剂,使初染和复染后着色的革兰阴性菌脱去颜色。

23.从环境样品中分离细菌的最好方法是

(分数:2.00)

A.平板画线接种法V

B.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C.肉汤管接种法

D.琼脂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E.平板涂布接种法

解析:[解析]平板画线接种法是最常用的分离培养方法,目的是使标本或培养物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在培

养基表面分散生长,以便根据菌落的形态和特征,挑选所需的单个菌落,经移种获得纯种细菌。

24.哪一种培养箱温度上升和下降均缓慢,但箱内温度均匀

(分数:2.00)

A.直热式培养箱

B.隔水式培养箱J

C.电热恒温培养箱及干燥两用箱

D.振荡培养箱

E.油电两用培养箱

解析:[解析]隔水式培养箱采用浸入式电热管隔水加温,箱内各部温度恒定均匀,为实验室首选。

25.细菌明胶液化试验原理是

(分数:2.00)

A.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蛋白质

B.某些细菌产生胞内酶,能使明胶分解为蛋白质

C.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

D.某些细菌产生胞内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

E.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明胶酸

解析:[解析]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一一明胶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从而失去凝固能力,使半固体

的明胶成为流动的液体。

26.菌种(悬液)在冻干前中应加入的保护剂一般是

(分数:2.00)

A.肉汤

B.肝汤

C.脱脂牛乳V

D.生理盐水

E.磷酸缓冲液

解析:[解析]冻干前在菌种(悬液)中应加入保护剂(脱脂牛乳、血清等)。

27.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用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除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

E.标本需冷藏运送V

解析:[解析]脑膜炎球菌不耐寒,在送检过程中对标本要进行保温。

28.宋内志贺菌的特性不包括

(分数:2.00)

A.有I相和H相

B.只有一个血清型

C.快速发酵乳糖J

D.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

E.为D群

解析:[解析]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

29.能致假膜性肠炎的厌氧菌为

(分数;2.00)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艰难梭菌V

E.产黑色素类杆菌

解析:[解析]艰难梭菌可产生A、B两种毒素。毒素A为肠毒素,可使肠壁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肠壁通

透性增加,出血及坏死。毒素B为细胞毒素,损害细胞骨架,致细胞固缩坏死,直接损伤肠壁细胞,因而

导致腹泻及假膜形成。

30.可替代立克次体进行外斐试验的是

(分数:2.00)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克雷伯菌

D.变形杆菌V

E.痢疾杆菌

解析:[解析]普遍变形杆菌0X19、0X2、OXk的菌体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关共同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

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的相关抗体,这种交叉凝

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

31.用鸡胚分离病毒,查不到直接感染指标的是

(分数:2.00)

A.痘病毒

B.疱疹病毒

C.流行性乙脑病毒

D.流感病毒作羊膜腔、尿囊腔接种V

E.新城鸡瘟病毒

解析:[解析]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作羊膜腔、尿囊腔接种时,查不到直接感染指标。流感病毒可以通

过羊水和尿液进行血凝实验测定病毒的存在。

32.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是

(分数:2.00)

A.甲型J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E.戊型

解析:[解析]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甲型病毒抗原性最

易变异,人群对新的亚型缺乏免疫力,故可引起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世界性大流

行。

33.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

(分数:2.00)

A.M-H法

B.KB法4

C.MBC法

D.BCG法

E.MIC法D

解析:[解析]目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是Bauer-Kirby建立的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KB法。

34.华支睾吸虫的诊断阶段是

(分数:2.00)

A.虫卵J

B.毛恸

C.胞恸

D.雷恸

E.尾恸

解析:[解析]毛物、坳、尾坳等属于华支睾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阶段,而虫卵是寄生于人体肠体内

华支睾吸虫成虫产生的,所以虫卵可以作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阶段。

35.含有布氏姜片吸虫囊恸的水生植物称为

(分数:2.00)

A.植物媒介V

B.第一中间宿主

C.第二中间宿主

D.保虫宿主

E.转续宿主

解析:[解析]含有布氏姜片吸虫囊拗的水生植物一般称植物媒介,不称第二中间宿主。

36.确诊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依据是

(分数:2.00)

A.腹痛、腹泻

B.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C.消瘦、浮肿、全身无力

D.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

E.粪便检查发现虫卵V

解析:[解析]粪便检查发现布氏姜片吸虫虫卵,说明体内肯定有布氏姜片吸虫寄生。

37.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方式为

(分数:2.00)

A.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

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7

C.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

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

E.生食水生植物

解析:[解析]卫氏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主要为甲壳类的淡水蟹类,且主要是溪蟹科。明白这一点对于

预防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很重要O

38.蝇可传播的寄生虫病是

(分数:2.00)

A.血吸虫病

B.钩虫病与丝虫病

C.蛔虫病和阿米巴痢疾J

D.带绦虫病

E.疟疾与弓形虫病

解析:

39.诊断疟疾最常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

A.皮内试验

B.骨髓穿刺

C.生理盐水涂片法

D.加藤厚涂片法

E.厚薄血涂片染色V

解析:

40.我国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是

(分数:2.00)

A.疟原虫

B.蛔虫J

C.血吸虫

D.钩虫

E.烧虫

解析:[解析]在我国尽管钩虫、烧虫感染率不低,但是传统上感染最高的仍然是蛔虫。

二、(总题数:5,分数:20.00)

•A.洗涤红细胞

•B.浓缩红细胞

•C.富含血小板血浆

・D.新鲜冰冻血浆

•E.少白细胞红细胞

(分数:4.00)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输注(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

(2).怀疑凝血因子缺乏患者应输注(分数:2.00)

A.

B.

C.

D.V

E.

解析: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释放功能

•D.促凝功能

•E.分泌功能

(分数:4.00)

(1).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主要与哪种功能有关(分数:2.00)

A.J

B.

C.

D.

E.

解析:

(2).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Ha复合物主要与哪种功能有关(分数:2.00)

A.

B.J

C.

D.

E.

解析:

•A.因子刈

•B.因子I

•C.因子X

•D.因子VH]

•E.因子V

(分数:4.00)

(1).内、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