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XX学校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XX学校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XX学校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XX学校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XX学校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XX学校2024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66年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A.“文化大革命”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抗美援朝战争2.下图是1898年法国报刊上刊登的一幅时事漫画,标题为《列强瓜分中国大蛋糕》,以下哪一条约的签订刺激了漫画中情境的出现()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了D.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4.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①②③④ B.③④⑤C.①③⑤ D.①②④⑤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浪潮中,走在世界前列的两个国家是:①英国②日本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陈旭麓在评价近代某一文件时说:“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是指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C.《北京条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2015年3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年6月英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已经失去其存在价值B.冷战后欧洲各国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8.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光荣革命”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内战9.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盟军在诺曼底登陆B.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C.苏联红军攻占柏林D.莫斯科保卫战胜利11.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2.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B.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3.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14.梁启超评价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而且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15.识读地图是历史学习应掌握的技能。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关于这次会战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B.八路军在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C.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D.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16.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B.《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D.一战爆发促进了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17.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与之相关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同盟会成立②二次革命③中华民国建立④黄埔军校创办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①③②④18.“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之举。”1874年李鸿章这份奏折反映的是()A.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B.明治维新使日本产生侵略中国的野心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D.明治维新的原因19.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下列与林则徐无关的言论是:A.“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B.“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社海军威”20.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21.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开展经济文化交流,首先创办经济特区,又从区域性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标志我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开放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13个边境城市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2001年加入WTO23.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A.工业化的起步 B.巩固政权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24.“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敌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列举近代欧洲前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26.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以法律形式制约王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则掌握_______________权。27.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大事年表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为英国国王,实行君主专制统治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材料二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法案规定王位继承的条件和顺序。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离开本土。上述规定使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范围都处于议会掌握之下。此外,法案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这就确立了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材材三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有什么联系?材料三中,促使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有哪些?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能够领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29.(6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结合所学指出澳门回归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小历认为,这一时期澳门财政大幅度增加是因为澳门回归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试举一例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时隔五百年后,在英国伦敦因一思想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思想是什么思想?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借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的隧道200多年后的该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说明该国什么制度的建立,最早推行该制度的国家是哪个?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人权宣言》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而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件是什么文件?材料四1903年12月17日上午,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带着他们的飞机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沙滩上,飞机上的奥维尔紧紧抓住操纵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螺旋桨开始旋转,飞机向前滑动,越来越快,最终升空。﹣﹣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的“飞机”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据时间“1966年6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由于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加上毛泽东对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错误估计,发动“文化大革命”,选项A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是1958年,排除B;“大跃进”运动的时间是1958年,排除C;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3年,排除D。故选A。2、C【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列强瓜分中国大蛋糕”可知,此内容与《马关条约》有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瑷珲条约》、《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列强瓜分”是解题的关键,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实现了短暂的和平,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繁荣提供了主要保障,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当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就会衰退甚至有崩溃的危险,而当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现了短暂和平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就会繁荣起来,这说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短暂和平的实现而不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会从根本上消除,故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以后,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以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为切入点,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实现了短暂的和平,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繁荣提供了主要保障。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蒸汽机为汽船、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是工业革命的影响。①③⑤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5、C【解析】

根据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在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浪潮中,德国和美国走在世界前列,因此C项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组合型选项一般用排除法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根据时间范围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分别发明了汽车和飞机,走在世界前列,可选出正确答案。6、B【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选项B符合题意;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项A不符合题意;1856年到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选项C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一体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主权让渡的过程。冰岛放弃加入欧盟和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就是基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反对更多的主权让渡,所以材料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A【解析】

根据材料“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光荣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以元年为界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每十年为一个年代,每100年为一个世纪。如公元前1046年,属于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1949年属于20世纪40年代。因此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早500年。故选C。【点睛】根据公元纪年法的定义,公元前的年代,数字越大,距今越早。公元后的年代,数字越大,距离今天越近。依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10、C【解析】

结合所学和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胜利,而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西斯德国也就此灭亡。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C【解析】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建国初期,美国对我国采取敌对、封锁的政策,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外交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析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2、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因此A能验证“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一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此B能验证“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一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世界和平受到威胁。故C不能验证“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一结论,故C符合题意;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D能验证“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一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意思是说,危机有可能变成好事。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这是危机带来的不好的事情。13、C【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私立女子学校的增多,但是只反映出在上海一个地区,体现不出对整个中国女性文化素养的提高,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突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故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海建立了很多私立女子学校,女子获得了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故C符合题意。仅凭上海一地私立女子学校的设立,不能从根本上瓦解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B【解析】

根据“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左宗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还擅自建国,自立为汗。1876,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于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因此B正确。ACD不合题意,由此排除ACD。综上故选B。15、A【解析】

依据题干,从图中“武汉”等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应该是武汉会战的基本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结束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故A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太原会战中,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发生在徐州会战中,故C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结束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历史地图型材料选择题的解答策略:抓住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16、C【解析】

依据表格“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1885——1911年”,通过表格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晚晴政府的进出口不平衡存在着贸易逆差的严重问题,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项符合题意;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材料并不能直接反映出来。A项不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开放通商口岸,有利于西方列强在中国商品的倾销。但是与表格时间不符,B项不合题意;一战是1914年开始的,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7、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辛亥革命后,创建黄埔军校。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是①③②④。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8、B【解析】依据材料“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说明这个国家学习西方进行了改革;“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之举。”说明这个国家想称霸东亚,侵略中国的。结合课本所学,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为了称霸世界,征服朝鲜,准备侵略中国。B项符合题意;题干时间“1874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A项不合题意;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C项不合题意;材料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无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9、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几句话都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话,体现了禁烟的决心,故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对邓世昌的评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20、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人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21、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可知,辛亥革命冲击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开始在服饰上发生变化。A项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关于传入西方思想观念的内容;D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表述也不正确。故选B。22、D【解析】

依据题干“从区域性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标志我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但是与题干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开放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13个边境城市属于区域性对外开放,故B不符合题意。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属于区域性对外开放,故C不符合题意。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有“经济联合国”之称,2001年加入WTO标志我国全面融入全球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2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还包括“米面之战”,故选B。【点睛】学生还要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1950年——1953年,参战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2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就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故选B。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主流思潮是人文主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它构建了资本主义发展蓝图,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故答案为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识记和熟练运用所学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二者的异同。26、盘庚司母戊鼎【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力,以法律形式保障议会权力;《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则掌握立法权。27、司马迁齐民要术【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2)继承、巩固了君主立宪制政体。(3)19世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较早开始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4)有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等。【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英国大事年表”可知,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美国、法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2)依据材料二信息“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法案规定王位继承的条件和顺序。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离开本土。上述规定使王位继承权、国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范围都处于议会掌握之下”可知,材料二继承、巩固了《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