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洪洞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洪洞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洪洞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洪洞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洪洞县重点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南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C.割占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若你是秦朝丞相,当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郡县制”与“元首制”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D.“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3.2018年8月23日,美国决定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贸易保护主义阻碍经济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B.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5.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①反映了周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B.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C.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D.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A.废除奴隶制 B.实行农奴制改革 C.进行对外扩张 D.实施“文明开化”7.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遵义会议的召开8.“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公社的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的变化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方向发展D.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9.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独立事件的有:①埃及宣告独立②阿尔及利亚宣告独立③纳米比亚宣告独立④尼日利亚宣告独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每到清明节,许多中华儿女祭祀轩辕黄帝,以表达身为黄帝子孙的骄傲和欣逢盛世的喜悦。海内外华人隆重祭拜黄帝,是因为他被尊奉为A.人类祖先B.千古一帝C.一代天骄D.人文初祖11.不同时期的杂志封面反映着当时的时代特色,《人民画报》1978年的年度封面--《开放之舞》封面这样描述道:“这一抹跳动的红,不再是过去十年满天旗帜上那种浓烈的红,不再是高高举起的语录上唯一的红色,这一抹红……也让人隐隐感受到了那么一点自由的气息,”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全面拨乱反正C.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D.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2.有网友来扬州之前,在微博上问,“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扬州哪处景点的楹联,你应该回答A.瘦西湖B.史公祠C.大明寺D.个园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为追求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提供了精神指引和科学指导,精神的力量历时愈久,经历的实践考验愈多,其中蕴含的真理光辉愈是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而无产阶级却相对贫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无产阶级从19世纪中叶产生到1914年只有100万左右,而从1914年到1919年快速增加到200多万。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中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在对外交往的探索中,展示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如有人说:“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请列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史实并加以说明。14.国家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又带动了国家的发展。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创新科技放在优先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其后,我国建立了什么经济体制?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经济组织?18、19世纪,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冲击美国,罗斯福毅然实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新经济有哪两大特征?结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15.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的核心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道路创新是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保障。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井冈山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创与世界现代史上哪一革命的爆发有关?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建设目标?体制创新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1992年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长期束缚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党又提出哪一目标?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共十九大上,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哪一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什么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A项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不符合题意;B项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不符合题意;C项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符合题意;D项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故选D。2、D【解析】

据所学可知,中国秦朝统治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末,此时罗马的元老院是国家的决策机构,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的治国原则,所以D项与题意相符。A项《十二铜表法》颁布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秦朝建立是在公元前221年,时间不符;B项罗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3年,终止于三世纪的末期,中国秦朝统治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末,两者时间不符;C项“三公九卿”是秦朝中央官制,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决策机构,与罗马无关。故选D。3、C【解析】

材料“美国决定对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家间经济贸易往来,影响了经济全球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4、A【解析】

中共“八大”在1956年,中共“八大”是正确的探索,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错误的决定,“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BC排除,改革开放是1978年,排除D,故答案选A。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①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图②中罗盘针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图③交子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图④中的著作《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BD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C解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解决矛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农奴制改革,给予农奴自由。因此B正确。废除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南北内战的历史功绩。A错误。进行对外扩张不是为了解决农奴问题。C错误。实施文明开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D错误。,综上故选B。7、D【解析】

据所学知,“日出东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指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力挽狂澜”指的是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进京赶考”指的是解放战争胜利,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8、D【解析】依据题干“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生产方式、产品分配方式;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故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是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土地所有制没有变化,仍然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A项不合题意;1983年,为了配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农村行政管理上取消公社改设乡镇,B项不合题意;农业合作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化取代了农业合作化。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9、B【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获得独立的国家有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符合题意;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结合非洲获得独立的相关史实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纳米比亚宣告独立的时间是1990年,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独立的事件。1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黄河流域,生活着黄帝和炎帝部落,他们为了争夺中原已开发地区,以炎帝为首的部落和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在“阪泉之野”大战,炎帝战败,归附黄帝,两个部落不断繁衍,形成了日后华夏族的主体。传说中的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海内外华人隆重祭拜黄帝,是因为他被尊奉为人文初祖,故D符合题意;人类祖先、千古一帝、一代天骄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D【解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1978年”“这一抹跳动的红,不再是过去十年满天旗帜上那种浓烈的红,不再是高高举起的语录上唯一的红色,这一抹红……也让人隐隐感受到了那么一点自由的气息,”可知,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有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1956年。所以D符合题意,AB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

依据所学,扬州城外梅花岭,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修建了史公祠,冢前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意思是,残落的梅花瓣就像亡国者留下的血泪,明朝老臣的心也如同残月一样。激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为中共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2)根据课本所学,从1914年到1919年无产阶级人数不断增长,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取得初步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共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这是“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的体现。14、(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贸易组织(2)大机器生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因为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解析】

(1)第一小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3)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第二小问,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4)根据所学可知,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几乎整个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记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甚至出现低通胀伴随着低失业率,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5)根据材料和中国、美国发展的史实可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优秀的决策者能扭转颓势、改变历史。【点睛】本题考查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结合中国及美国发展的史实以及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回答即可。15、(1)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