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_第1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_第2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_第3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_第4页
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安顺市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乎。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电力部门在输电线的材料、工艺等方面

刻苦攻关,在降低电能损耗上不断出新绩,这是因为提高了输电导线的()

A.温度B.导电性C.弹性D.惯性

2.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一会儿水瓶外壁会附着一些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

变化所形成()

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

3.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

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A.面积B.重力C.密度D.质量

4.《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o是定值电阻,R是最大阻值为20Q的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是12V

B.定值电阻Ro的阻值是20c

C.定值电阻Ro消耗的最大功率是3.6W

D.当R接入的阻值为5。时,它消耗的功率是1.6W

6.玻璃杯中装有半杯水,用一硬纸片盖住杯口,小心地将杯子倒置于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纸片与水均被大

气压稳稳地托住(如图所示),这样就成功地用半杯水演示了"覆杯实验"。若不考虑纸片的重力,关于这

一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左侧杯壁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B.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

C.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

二、填空题(共4题;共5分)

7.如图所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揭示原子并不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粒子,它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

________组成。

J原子椽,•%

­©:

•・

•......・

8.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

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声波交流。

9.如图所示,独轮车是我国古代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若车总重为300N、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3xl03m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Pa;将车把向上拍起时,独轮车可视为绕。点转动的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0.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分别为6V和3V,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将甲灯与Ri串

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甲灯正常发光,Ri的功率为Pi;乙灯与R2串联接在该电源两端,乙灯

也能正常发光,R2的功率为P2。已知Rl+R2=90C,则P1:P2=o

三、简答题(共3题;共15分)

11.核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缓解了能源危机,但核废料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某国政府不顾民

众反对,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请你写出此行为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写出两条即可)

12.如图所示,将生鸡蛋浸没在装有适量白醋的烧杯中,反应产生的气泡会附着在蛋壳表面,随着表面气

泡的增加,鸡蛋慢馒上浮。请分析说明附着大量气泡的鸡蛋上浮的原因。(不考虑白醋密度和鸡蛋质量的

变化)

反应前反应后

13.如图所示,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下滑,最终在斜面

上的B点保持静止。请比较这一过程物块重力做功Wi和克服摩擦力做功W2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

14.如图所示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灯Li、L2串联,电压表只测量Li

两端的电压,不考虑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导线不交叉。

15.如图甲所示是我国首创的"吸毒人员瞳孔检测鉴定仪",它主要对眼球经凸透镜成的像进行分析,从而

为辨别吸毒人员提供了依据。如图乙所示是一束来自眼球表面的光,请画出此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

的大致位置。

16.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盛有适量水,在杯底开一小孔,水能竖直流下(图中虚线所示)一带电玻璃棒靠近细

小水流(始终不接触),请用实线画出此时水流的路径。

17.如图所示,相同的甲、乙两木块用一无弹性的细线相连后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橡皮筋的两端分别与

墙面和甲木块相连,图中橡皮筋松弛而细线处于绷直状态。现用水平力F拉动乙木块沿直线向右运动时开

始计时,0〜ti时间内橡皮筋逐渐被拉直至原长;t2时刻细线恰好被拉断;t2〜t3乙木块继续向右运动,整

个过程乙木块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中画出0七时间内,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

大致图像。

五、实验题(共3题;共19分)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

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筒。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

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0点。

N

(l)实验中,光屏A是用来呈现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图乙中的位

置________(填序号);

(2)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

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3)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这条过入射点并

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根据这条线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19.小明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下列猜想:

A.与通电时间有关

B.与电阻大小有关

C.与电压大小有关

D.与电流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有:阻值不同的电阻丝若干、蓄电池、火柴、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猜想A时,将某一电阻丝接入电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使火柴头充分接触电阻丝,闭合开关一

段时间后火柴头才燃烧,这一现象说明:

①电阻丝产生的热量通过的方式传递给火柴头;

②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选填"有关"或"无关");

(2)探究猜想B时,如图所示,将10Q和20Q的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把两根相同的火柴头分别接触电

阻丝(设火柴头与整根电阻丝接触);

①小明思考,若相同时间内仅有一根电阻丝上的火柴头燃烧,据此能否判断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选填"能"或"不能");

②闭合开关较长时间后,发现两电阻丝均发热,但火柴头都没有燃烧。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选

择下列哪组电阻丝进行实验更可行?(填字母序号)

A.20。300B.150150C.5Q25。

(3)小明通过上述实验发现: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评估该实验时小明认为:串联电路中不

同阻值的电阻两端所分电压不同,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的结论似乎不可靠。如果改变两

电阻丝的连接方式,能否合理完成对猜想B的方案设计?请你说明理由。

20.空气对运动物体有阻碍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阻力(f)。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根据生活经验发现:无风的环境中,人散步时几乎感受不到空气阻力,快跑时就明显感受到空气阻力。

由此猜想:空气阻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准备了如下器材:充气的气球、无弹性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

台、带连拍照相功能的手机(该手机每隔相同时间对物体拍摄一次)。

如图甲所示以气球为研究对象,在气球下方用细线悬挂钩码,保持钩码底部与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线相

平,释放气球并用手机记录钩码竖直下落过程的位置。(气球和钩码的运动情况相同,可将两者视为一个

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司1

E002……口2

三03

1II一口

士3

'6\|

主>

宝□4

_

言"□4

3

一□5

?£1

工-3□5

=-3

3三

|-

|4

1,

士□6

乙丙

(1)将刻度尺固定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时,如何检验刻度尺是否竖直?写出你的办法:;

(2)用不同质量的钩码进行实验,选取相同时间间隔的多张照片组合对比:第一次记录钩码位置如图乙

所示,可判断钩码从位置________(填序号)开始匀速下落;增加钩码质量继续实验,再次记录钩码位置

如图丙所示。对比乙、丙两图可知:在图________中,气球匀速下落的速度较大;

(3)若不考虑气球所受的浮力,气球和钩码匀速下落时,其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于是用弹簧

测力计测量气球和钩码静止时的总重,便可推导阻力大小。由上述实验可得:气球运动的速度越大,受

到的空气阻力;

(4)以上实验过程均没有考虑气球所受浮力,那么气球受到的浮力对空气阻力大小的推导结果是否产生

影响?请在答题卡虚线框中分别画出测量它们重力和匀速下落时的受力情况、

,并结合受力情况写出理由。(不考虑空气对钩码的作用力)

六、计算题(共1题;共15分)

2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标有"3V0.6A"的字样,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Q。设灯丝电阻

不变,求:

(2)当开关Si闭合、S2断开,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灯L两端电压;

(3)当开关Si、S2均闭合时,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七、综合题(共1题;共20分)

22.我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高度是632米,为了避免台风来临时大厦上部剧烈晃动,大厦上部

第125层安装了总质量上千吨的阻尼器系统,如图甲所示。

阻尼器系统的钢索悬挂在大厦顶端,阻尼器类似一个质量巨大的金属摆,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台风

来临迫使大厦晃动,触发阻尼器产生与大厦晃动方向相反的摆动(如图丙所示)。阻尼器不停的往复摆

动,使大厦上部晃动逐渐减弱,这样就不断吸收大厦晃动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阻尼器所在楼层距大厦底层高580m,乘坐高速电梯从底层到125层用时58s,则这一过程电梯的

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阻尼器系统的质量是106kg,则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取gZON/kg)

(3)图丙中,大厦刚开始向左晃动时,内部的阻尼器为什么会相对向右摆动?

(4)阻尼器吸收的能量不断增加,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时应使其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不能过大,若在

阻尼器下方加装铜质闭合线圈,结合电磁感应知识,你认为还缺少的器件是什么?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写

出这一新增装置能减小摆动速度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解析】【解答】由P=PR可知,输送电流一定时,输电导线损耗的功率取决于输电导线的电阻,输电导

线的电阻越小,电能损耗越小。为降低电能损耗,应减小输电导线的电阻,即提高了输电导线的导电

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体的一些物理属性,硬度表示的物体的坚硬程度,延展性表示的物体的柔韧

程度,导电性表示物体的导电能力。

2.【答案】A

【考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水瓶外壁附着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矿泉水瓶液

化而成的小水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3.【答案】C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完整面具变为残片,其面积、重力、质量都减小,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温

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因此完整面具变为残片的密度不变,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密度是物体的特性,物体的密度只与物体的种类有关系,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但是

可以通过密度公式求解物体的密度。

4.【答案】D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

静止的。

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

动的,A不符合题意;

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B不符合题意;

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C不符合题意;

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

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

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5.【答案】C

【考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B.闭合开关S,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电

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因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

大,由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最大,由欧姆定律T变形,得U=IR

K

滑大

电压表的最大示数%=1\R=0-2AX200=4V

rUU

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有/】=逅/=嬴旃

代入已知量得0.2A=/①

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

0.6A,由欧姆定律/=£有0.6A=合②

两式相比得祟=言而

U.OAKQ+ZUJZ

解得Ro=I。。

AB不符合题意;

C.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定值电阻Ro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最大),定值电阻Ro消耗的最大功率是P=

2

122Ro=(0.6A)Xion=3.6W

c符合题意;

D.将已知量代入②得电源电压U=l2R0=0.6AXion=6V

当R接入的阻值为5Q时,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为h=需*=费高=04A它

滑=2

消耗的功率是P'=h2R(0.4A)x50=0.8w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明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滑动变

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大,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越小,整个电

路的功率越小,结合欧姆定律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利用功率公式P=UI求解功率即可。

6.【答案】D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A.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左侧杯壁受到液体的压力向左,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水受到杯壁的压力向右,A不符合题意;

BC.对硬纸板,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向下的液体压强和杯内气体产生的压强,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

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加上杯内气体的压强,B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对杯中的水进行受力分析,水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杯内气体的压力,因为杯中

的水静止,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加上气体压力,因此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活中很多地方应用到了大气压,墙壁上的吸盘,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喝饮料。

二、填空题

7.【答案】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

【解析】【解答】近代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

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

【分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

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8.【答案】次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分析】人的听力范围是20赫兹-20000赫兹,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为超声,频率低于20赫兹的

为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到。

9.【答案】105;省力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已知,车总重为300N、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3x10-3m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FG300N「

P=?=?=i^V=105Pa

如图所示,将车把向上拍起时,独轮车可视为绕。点转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求解物体产生的压

强,其中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是费距

离,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费力杠杆可以省距

离,但是费力。

10.【答案】25:18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甲灯正常发光,由图像可知,电路电流为0.5A,甲灯正常发光的电阻为R,产以=存

=120

U)q

同理,乙灯正常发光的电阻为R片-4=*=100

/°-3A

-uu

甲灯与Ri串联,电路电流1=百丽=立1区=0.5A......................①

UU…

乙灯与R2串联,电路电流1'=订最=而而=03A......................②

又已知RI+R2=90Q...........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Ri=30Q,R2=60Q

2

Pi(0.5A)X30Q25

22

p2(/)R2(0.3A)X60Q18

【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结合

用电器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利用功率公式P=|2R求解功率即可。

三、简答题

11.【答案】解: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比如:①部分海洋生物死亡;

②部分海洋生物变异;③污染后的海产品不能食用;④海洋生态平衡被破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核能,物理常识

【解析】【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的物理常识,言之有理即可。

12.【答案】解:气泡不断附着在蛋壳表面,整体(鸡蛋)V/曾大,p灌不变,由F折p浓gV机可知,F滓增

大,G蛋不变,当F;»G%,鸡蛋上浮。(或气泡不断附着在蛋壳表面,整体(鸡蛋)V总增大,整体(鸡

蛋)m不变,整体(鸡蛋)平均密度p减小,p泄不变,p<p浓,鸡蛋上浮。)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

体会下沉直至沉底。

13.【答案】解:不计空气阻力,说明机械能守恒,Wi>W2,物块通过重力做功(Wi),将物体的重力

势能最终转化为克服摩擦力做功(W2)产生的内能和克服弹簧弹力做功产生的弹性势能,所以W1>W2。

【考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处在高处物体

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

和,结合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分析机械能。

四、作图题

14.【答案】解:如图所示: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灯Li、L2串联,所以将灯Li、L2首尾连接,电压表测灯Li两端的电压,所以电

压表与Li并联,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分析】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两个串联的用电器相互影响,两个并

联的用电器互不影响;结合题目给出的电路的要求,结合选项设计电路即可。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来自眼球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由此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

来自眼球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作图,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焦点发出的光线

会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带电玻璃棒靠近细小水流时,小水流被吸引,水流的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吸引,

同时带电物体它也能吸引轻小物体。

17.【答案】解:如图所示:

【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0〜ti时间内,拉力F克服物体甲和乙受到的摩擦力做功,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故0〜

ti时间内,拉力大小不变;ti〜t2时刻随着橡皮筋被拉长,拉力F不仅要克服物体甲和乙受到的摩擦力做

功,还要克服橡皮筋的拉力做功,随着橡皮筋逐渐伸长,橡皮筋产生的拉力也逐渐增大,故ti〜t2时间

内,拉力F逐渐增大;t2时刻细线被拉断,拉力F只克服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所以拉力变小,且

t2〜t3时间内,拉力大小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

力,结合物体受到的外力求解大小即可。

五、实验题

18.【答案】(1)入射;2

(2)同一平面

(3)垂直;法线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1)由题知,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点,因此光屏A是用来呈现入射

光线的。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为观察到完整的光路,需将光屏B需旋转

到图乙中的位置2,使光屏A和光屏B在同一平面内。

(2)由图乙可知,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旋转光屏B到位置3时,光屏A和光屏B在同一平面内,此时

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说明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同一平面。

(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因此转轴ON即为法线所在位

置,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作直线即为法线。

【分析】(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光在纸光屏的后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用来显示光路,但硬纸

板需要与平面镜垂直才能与光线接触;;

(2)光发生反射时,通过折转光屏的方式可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ON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为法线。

19.【答案】(1)热传递;有关

(2)能;C

(3)不能;两电阻并联时,电压相同,由于电阻不同,电流也不同,不能控制电流相同,所以不能

【考点】焦耳定律

【解析】【解答】(1)①火柴头与电阻丝接触,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火柴头燃烧,火柴头获得了能量,

是电阻丝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火柴头的。

②火柴头与电阻丝接触,闭合开关过一段时间后火柴头才燃烧,说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有

关。

(2)①相同时间内仅有一根电阻丝上的火柴头燃烧,说明这根电阻丝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较多。

②闭合开关较长时间后,发现两电阻丝均发热,但火柴头都没有燃烧,说明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都不

够多,可以换用电阻对比更明显些的电阻丝来进行实验对比,C符合题意。

(3)改变两电阻丝的连接方式即将两电阻丝并联,这样虽然控制了两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但是却没有

能控制流过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分析】(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

物体的内能增加,其中两个物体中间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

(2)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3)要探究电阻大小对导体产热的影响,需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20.【答案】(1)用重垂线,观察细线与刻度尺是否平行

(2)3;乙

(3)越大

(4)没有影响;两次实验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第1个图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

到平衡力的作用F浮+F拉=G......①第2个图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产浮+

f=G.…②由①②两式可得f=F拉而F拉即为弹簧测力计所测重力的大小,因此,气球受到的浮力对空

气阻力大小的推导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考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在气球下方用细线悬挂钩码可视为重垂线,因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用重垂线观

察细线与刻度尺是否平行。

(2)根据图乙可知,前三次实验时间间隔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从序号3开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

路程保持不变,即可判断钩码从位置3开始匀速下落。

对比乙、丙两图可知,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图丙中物体通过的距离较大,根据,在图丙中,气球

匀速下落的速度较大。

(3)若不考虑气球所受的浮力,气球和钩码匀速下落时,其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大小等

于阻力大小。根据题意知,丙图中物体的质量较大,物体的重力较大,丙图中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大,而

图丙中气球匀速下落的速度较大,由上述实验可得:气球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4)实验过程中均没有考虑气球所受浮力,气球受到的浮力对空气阻力大小的推导结果没有影响。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它们(处于静止状态)重力时,物体受到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

及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

▲%

-

匚D

匀速下落时受到竖直向上的阻力作用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及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如下右图所示:

八斤浮

▼G

两次实验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第1个图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尸浮+?拉=6......①

第2个图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F浮+f=G......②

由①②两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