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工程7过电压及其防护_第1页
电气安全工程7过电压及其防护_第2页
电气安全工程7过电压及其防护_第3页
电气安全工程7过电压及其防护_第4页
电气安全工程7过电压及其防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7过电压及其防护1A

过电压及其危害:过电压是一种电力系统运行中实际运行电压超过设计允许值的异常现象。过电压的危害:

a绝缘破坏

b导致电热设备过电流损坏

c导致变压器、电动机铁磁损耗增大,发生过热损坏B

过电压分类:

外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与振荡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1°过电压及其分类2过电压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静电感应过电压电磁感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与振荡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开、合储能元件过补偿不对称故障甩负荷中性点漂移高电压传导长线电容效应32°雷电危害及其防护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A雷电现象及雷电参数a雷电过程4b雷电的参数①雷暴日;

②雷电流及其幅值、陡度;

③雷电冲击过电压;

④预计雷击次数(落雷率)。5N=kNgAe

Ng=0.024Td1.3Ae=[LW+2H(L+W)•+πH2]·10-6H>100m6B雷电危害及其分类a雷电危害:

电性质的破坏作用;

热性质的破坏作用;

机械(力)性质的破坏作用。

直击雷;雷电感应过电压;雷电侵入波;雷电反击过电压;雷电电磁脉冲;球形雷。b雷电分类:78C雷电防护措施雷电作用距离理论接闪功能;分流作用;屏蔽作用;均衡电位;接地;球形雷的阻挡。a

直击雷接闪与流散回路避雷针、线、带(网)金属屋面

短针保护方案;9建筑物防雷类别滚球半径/m避雷网网格/m×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5×5或6×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10×10或12×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20×20或24×16导体的最小截面引下线数量、间距,测量用联接点

冲击接地电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滚球法

短针保护方案10111213b

雷电感应过电压接地与分流作用;c

雷电侵入波避雷器、进线保护;d

雷电反击过电压;均衡电位、隔离;e

雷电电磁脉冲屏蔽与接地;f

球形雷阻挡与接地。141516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第二类陈雷建筑物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档案馆、大型展览馆、国际机场、大型火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和大型体育场等;

(3)国家级计算中心、通信枢纽,以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如油漆制造车间、氧气站、易燃品库等;

(5)有爆炸危险的露天气罐和油罐;

(6)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7)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D雷电防护分类17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省级档案馆;

(2)年预计雷击次数等于和大于0.012次,小于和等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和等于0.06次,小于和等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和等于0.06次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考虑到雷击后果和周围条件等因素,确定需要放雷的21区、22区、23

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6)年平均雷暴日15d/a以上地区,高度为15m及其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d/a及15d/a以下地区,高度为20m及20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

181920a独立避雷针的特殊问题E特殊问题21

b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的防雷措施当塔、容器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c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储罐的防雷措施

(1)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必须设防雷接地。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2)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

(3)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

(4)浮顶油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软铜线作电气连接。

(5)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接地。

(6)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当罐顶装有避雷针或利用罐体作接闪器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姆。当油罐仅作防感应雷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

(7)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lO欧姆。2223F人身防雷雷爆时尽量少在户外逗留,最好穿不透水的塑料雨衣,可在汽车、船只或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躲避;离开墙壁或树木8米以上、离开小山、或隆起的小道;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铁丝网、旗杆、烟囱、宝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