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微善,真性情。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行坚韧,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适度,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B.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C.材料二中胡菊人认为能治疗宝钗“热毒”的“冷香丸”,折射了宝钗的悲剧。D.材料三通过对宝钗诸多细节的分析,推断出曹雪芹模糊手法使宝钗更立体,增加了读者对宝钗的多种解读。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阐释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一项是()A.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B.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C.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D.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3.下列说法中,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B.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C.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4.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5.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答案】1.B2.D3.B4.所选文段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提出“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这一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总起全文,然后分别在二、三段通过文本的分析,分开论述断言“其奸”不可取。最后总结曹雪芹恰是通过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增加人物的可读性。5.材料一:“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这是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角度,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而是具有复杂性。材料二:“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可见立场不同,评价不同。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材料三:“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可见作者的写作手法也影响了读者对人物的评价。【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错误,由原文“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可知,是“有些女子”和“另一些女子”,选项范围扩大。

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由材料二“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可知,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内容在材料二第四段。选项内容在材料二第二段“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与胡菊人先生的见解不同,可见,这种解释不是胡菊人先生的。

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错误,原文材料三第三段“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的能力。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材料三第一段“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明确作者观点,中间两段“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采用并列结构分开论述;“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总结全文。“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这是是典型的举例论证,论证了“有待商榷”这一观点,进而证明曹雪芹塑造宝钗这一形象的特点与成功。文章有破有立。“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属于作者要驳倒的观点,“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属于立论,先承认对方观点有道理,再转而阐述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材料一“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这是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角度,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而是具有复杂性。材料二“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可见立场不同,评价不同。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材料三“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可见作者的写作手法也影响了读者对人物的评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念梅孙春平出租车到了营盘村口,洪玫问:“这村有个叫于心芳的你可知道?”司机说:“不会是于老太太于老板吧?活着的话足有八十来岁。”洪玫心里怦然一动,说:“可不,大我整整十岁。咋,人不在了?”司机叹息说:“可惜了,前年走的,那可是个大善人呀。大姨活着时,我送客人到营盘,只要赶上饭点,尽管进她的职工食堂,可饱造。”洪玫问:“她还当上老板了?”司机说:“您这都不知道呀,念梅制衣公司呀,方圆百里,赫赫有名。您要是找她,我就送您去她的厂子吧,就傍村东山根那一片。于姨是不在了,可她的儿女在呀,闺女当董事长,儿子是总经理,托老妈的福,厂子红火着呢。”司机还要往前送,洪玫说:“我是这里的老知青,四十年没回来了,让我自己走走吧。”洪玫是1968年插队的,至今足足五十年,半个世纪呀。村庄哪还有昔日的模样?路上相遇的人也概是陌然。洪玫进了厂区,四座大厂房,机器轰隆轰隆地响,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还有阿拉伯文。看厂子的规模,工人足有上千。洪玫进了办公楼,看一扇门上挂有总经理的牌子,便推门进去。老板台后坐着的那个中年人肯定就是小满了,看模样还依稀可辨,两位外来人正跟他讨论产品提前出货的问题。小满见又有人来,做手势请她先坐。那两人总算走了,洪玫急上前,一把拉住小满的手,说:“小满我是你洪玫阿姨,认不出来了吧?”小满凝目而望,眸子亮了亮,但转眼,便淡淡地说:“这位大姨,是不是生活有什么困难?有就去办公室,专门有人负责这事。”洪玫急切地说:“小满,你再想想,四十年前,我住在你家,晚上你妈搂你,我搂你姐,睡了好几年呢。我叫洪玫。”小满仍是摇头。忘了,都忘了,忘了也正常。说话间,一位中年女子推门进来,对小满说:“雨林公司那批货,他们再加多少钱,咱们也不能答应盗用商标,砸牌子的事千万不能干!”洪玫急忙又上前拉女士的手,说:“你是美丫!我是你洪玫阿姨呀!”小美怔了怔说:“您真是住在我家的洪阿姨?”洪玫忙点头说:“你还喊过我干妈,可你妈不让喊,说想喊也得等我结婚后。”这边说着,小满从门外踅回来,扯住小美的胳膊便往外走,说又有客户来谈合同。两人这一走,便没了踪影。洪玫被人请到接待室,小姑娘又是茶水又是水果的,还放到洪玫面前一个红包,里面是500元钱。洪玫只觉得心里很凉,没收那个钱,起身离去了。走在出村的路上,洪玫泪水流下来。都说人情薄,薄似纸,真是这样吗?可自己跟心芳姐那是怎样的感情呀!自己来到这个村子,一待就是十年,知青抽工一茬又一茬,可自己因为关系特殊,回城的美事一再耽搁。于心芳大姐看青年点日渐冷清,便跑去抱洪玫的行李,说去我家住吧,正好帮我带带孩子。由不得再客气。心芳家是工农联盟户,姐夫是铁路上的养路工,不常回家。小美和小满是龙凤胎,当时也都五六岁了……往事并不如烟啊!突然,一辆宝马轿车停在路边,车门开处,跑出小美。小美挽住洪玫的胳膊说:“姨,我现在喊你干妈总行了吧?”说着,又冲车内喊:“还磨蹭什么,快下来!”小满有些扭捏地站到面前,小美再喝:“给干妈跪下!咱俩什么都可以忘,总不能连咱妈临死前的叮嘱都忘了吧,找到洪玫阿姨,她是咱家的恩人!”两个中年人双双跪落尘埃,洪玫的泪水又流下来,喃喃道:“看到你们姐弟了,也看到你们的事业了,我心里高兴。我没事,这就回去了。”小美和小满站起身,紧紧挽着洪玫的胳膊。小美说:“干妈一定要走,总得先看看自己的账目吧?”洪玫吃了一惊:“账目?我还有账目?”小美跑回车里,取来一个账本,打开,第一页,竟然是洪梅的名字,金额结存三百余万元。小美说:“干妈没忘记吧,你回城后的第二年,就给我家送来一台织袜机,说是用你一年工资买下的,让我妈挤时间织袜子卖。我妈说,这是第一笔投入资金,按等额股金结算。每年的分红再投进去。”三人重又走在回村的路上。小美问:“我妈在世时,不知给干妈写过多少信,还求过公安机关,怎么就找不到您呀?”洪玫说:“回城后不久,我就去南方打工了,办身份证时,因为女工叫‘梅’的太多,我就改成了‘玫’。难为心芳大姐了。”小美说:“干妈没注意我们公司的名字吧,念梅,是我妈起的。”小美又说:“我妈常说,人若是忘了根本,别说做事业,只怕做人都难。”小美说这话时,狠狠剜了小满一眼。小满没吭声。(原载于《荷风》2018年冬季号)材料二:对读者传统阅读习惯的谙熟,使得孙春平在进行创作时,非常精心于故事的营构。他善于借鉴评书中“扣子”(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张、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关节处)的手法,使得故事常常产生出一波三折、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同时在小说结尾的处理上,作者独具匠心,没有对作品中人物的归宿、故事的结局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情节的戛然而止,在结尾处留下一处空白,引人想象深思。(选自李香玉《孙春平小说研究》)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出租车司机对于老太太的善良极尽赞美,主要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常在她的职工食堂免费用餐。B.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和阿拉伯文,暗示了厂子效益好,产品远销国外。C.小说两次写到洪玫流泪的细节,都是因为她由自己的遭遇而感慨人情淡薄,往事如烟。D.于大姐当时极力邀请洪玫去自己家里住,主要是希望她能帮自己带带孩子,减轻生活压力。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语言富有地方特色,运用了大量方言口语,如“可饱造”“傍村东山根”等词语。B.小说描写小满在刚见面时的神态变化,表现了小满认出洪玫阿姨但又不愿相认的复杂心理。C.小说运用人物的心理描写,倒叙过去的生活场景,通过今昔场景对比,深化了小说主旨。D.小说通过小美对织袜机相关情节的叙述,交代了股金的由来和公司起名“念梅”的含义。8.于大姐虽已去世,但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到。请简要分析于大姐这一人物形象。9.材料二评价孙春平小说善于借鉴“扣子”手法,还善于在结尾处留白,请结合小说各举出一例进行分析。【答案】6.B7.C8.①乐善好施:对素不相识的司机也愿意免费招待。②知恩图报:借助洪玫的帮助兴办企业,以名字和股金的形式回报洪玫。③经营有道:公司红火,产销两旺。9.①洪玫找到两个孩子以后,小美和小满都没有相认,忧伤感慨地离村回去了,此处就是一个扣子:两人为什么不愿相认?洪玫的命运如何?在最关键处突然停顿,在读者心里创造了阅读期待。②小说结尾“小美说这话时,狠狠剜了小满一眼。小满没吭声”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留下了洪玫和小美小满姐弟相认后情节的空白。这种没有交代明确答案的情节处理方法,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使小说产生了动人的艺术效果。【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自己曾经经常在她的职工食堂免费用餐”错。原文是“大姨活着时,我送客人到营盘,只要赶上饭点,尽管进她的职工食堂,可饱造”,司机只是介绍于心芳的做法,并未说自己曾到她的职工食堂免费用餐。C.“都是因为她由自己的遭遇而感慨人情淡薄,往事如烟”不准确,第二次“两个中年人双双跪落尘埃,洪玫的泪水又流下来”,是因为终于相认而激动;D.“主要是希望她能帮自己带带孩子,减轻生活压力”错,原文“知青抽工一茬又一茬,可自己因为关系特殊,回城的美事一再耽搁。于心芳大姐看青年点日渐冷清,便跑去抱洪玫的行李,说去我家住吧,正好帮我带带孩子”,可见不是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只是找个借口让洪玫愿意到自己家住。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不是倒叙,是插叙。是在写洪玫来到于心芳的厂子却不被相认时的回忆,“走在出村的路上,洪玫泪水流下来。都说人情薄,薄似纸,真是这样吗?可自己跟心芳姐那是怎样的感情呀!自己来到这个村子,一待就是十年……”,属于插叙。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司机叹息说:‘可惜了,前年走的,那可是个大善人呀。大姨活着时,我送客人到营盘,只要赶上饭点,尽管进她的职工食堂,可饱造。’”,对素不相识的司机也愿意免费招待,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于大姐的乐善好施;“小美跑回车里,取来一个账本,打开,第一页,竟然是洪梅的名字,金额结存三百余万元”“干妈没忘记吧,你回城后的第二年,就给我家送来一台织袜机,说是用你一年工资买下的,让我妈挤时间织袜子卖。我妈说,这是第一笔投入资金,按等额股金结算。每年的分红再投进去”,于大姐借助洪玫的帮助兴办企业,以名字和股金的形式回报洪玫,体现她知恩图报;“您这都不知道呀,念梅制衣公司呀,方圆百里,赫赫有名……托老妈的福,厂子红火着呢”“洪玫进了厂区,四座大厂房,机器轰隆轰隆地响,不时有工人推着包装箱出来,纸壳箱上印着英文,还有阿拉伯文。看厂子的规模,工人足有上千”,公司红火,产销两旺,可见于大姐经营有道。【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创作手法的能力。材料二有对“扣子”的解释,“章回小说或说书在最紧张、热闹时突然停顿的关节处”“使得故事常常产生出一波三折、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材料一的“扣子”在洪玫去找小满和小美,结果不被相认,“小满凝目而望,眸子亮了亮,但转眼,便淡淡地说:‘这位大姨,是不是生活有什么困难?有就去办公室,专门有人负责这事。’”“小满仍是摇头。忘了,都忘了,忘了也正常。说话间,一位中年女子推门进来”“小美怔了怔说:‘您真是住在我家的洪阿姨?’”“这边说着,小满从门外踅回来,扯住小美的胳膊便往外走,说又有客户来谈合同。两人这一走,便没了踪影。洪玫被人请到接待室,小姑娘又是茶水又是水果的,还放到洪玫面前一个红包,里面是500元钱”“洪玫只觉得心里很凉,没收那个钱,起身离去了”。洪玫找到两个孩子以后,小美和小满都没有相认,忧伤感慨地离村回去了,此处就是一个扣子:两人为什么不愿相认?洪玫的命运如何?在最关键处突然停顿,在读者心里创造了阅读期待。关于在结尾处留白,材料二说“没有对作品中人物的归宿、故事的结局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用情节的戛然而止,在结尾处留下一处空白,引人想象深思”。材料一的结尾是“小美说这话时,狠狠剜了小满一眼。小满没吭声”,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洪玫和小美小满姐弟相认后怎么样,小说没有交代,属于“没有对作品中人物的归宿、故事的结局给出明确的答案”的留白。这种没有交代明确答案的情节处理方法,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使小说产生了动人的艺术效果。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李沆,字太初,沼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迁右赞善大夫。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雍熙三年,太宗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并除右补阙、知制诰。沆位最下,特升于上。真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时李继迁久叛,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帝访于沆,沆曰:“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未即从沆言,灵州陷。沆为相,王旦参政事。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遂封岱、祠汾,靡有暇日。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景德元年七月薨,年五十八。赠太尉。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节选自《宋史•李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B.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C.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D.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岱,即封禅泰山。“岱”是中国泰山的别称,又称“岱宗”“岱岳”。B.古代定谥号有法:肇敏行成曰真,贵贤亲亲曰仁。文中真宗、仁宗都是谥号。C.“待罪”在文中是传主谦言,表示自己担心因失职而获罪,并非真的有罪。D.“赠”某官职:指朝廷授予已故官员或现职官员的已故直系亲属荣誉职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李沆为人光明磊落,不弄虚作假,遮遮掩掩,即使自己因为焚烧了皇帝想册封刘氏为贵妃的手诏而犯了罪,也不愿意用秘密的方式上奏,坚持公事就公开说明。B.李沆入职不久,即得到赏识提拔。他应宰相之召,负责起草约束边将的诏书,太宗十分满意;后来,他又被太宗提名,不仅加官晋爵还获得了特别跃升。C.李沆料事如神,经常有先见之明。他准确地预见到了宋军在强敌面前难以坚守灵州,他也曾担忧真宗在太平年间会渐生奢侈之心,但参知政事王旦并不重视这些论断。D.李沆备受重视,影响力持久不衰。宋仁宗登皇位,诏令李沆的灵位在宋真宗的庙庭中附带享受祭祀。他对梅询的评价,多年后仍被皇帝看重。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明明德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C.知止而后有定D.不足以事父母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②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答案】10.C11.B12.D13.B14.①李沆当着使者用蜡烛烧掉诏书,附带让使者捎去自己的奏议说:“你只说李沆认为不行。”皇帝的这个主张就此停办了。②整个世界都污浊,我一个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放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宋仁宗登皇位,诏令李沆的灵位在宋真宗的庙庭中附带享受祭祀。李沆性格直爽诚信,言谈中没有琐碎的空话,任职时谨慎细致,行动上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靠私情去请求他。他在封丘门内建有宅第,大厅前只容许有马打转的地方。

“配享真宗庙庭”是“诏”的具体内容,中间不可断开,排除选项A;“言无枝叶”中“无枝叶”修饰“言”,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选项B;“直谅”的意思是“直爽诚信”,指的是“沆性”,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

故选C。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文中真宗、仁宗都是谥号”错误,真宗和仁宗都是庙号,并非谥号。故选B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即使自己因为焚烧了皇帝想册封刘氏为贵妃的手诏而犯了罪,也不愿意用秘密的方式上奏,坚持公事就公开说明”错误。结合“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可知,我蒙受皇恩授以宰相职,公事就公开说明,何必用秘密上奏的方式?由此可知,“待罪”是谦词,表示自己担心因失职而获罪,并非真的有罪。B.“负责起草约束边将的诏书,太宗十分满意”错误。由“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可知,李沆参加的是宰相组织的以起草诏书为试题的一场考试,而非实际起草诏书工作。C.“他准确地预见到了宋军在强敌面前难以坚守灵州,他也曾担忧真宗在太平年间会渐生奢侈之心,但参知政事王旦并不重视这些论断”错误。由“未即从沆言,灵州陷”可知,是皇帝没有立即采纳他的意见,不是王旦不重视。由“旦未以为然”可知,关于皇帝在太平年间生奢侈之心的论断,王旦不认为是正确的,而非不重视。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B.没有词类活用现象。句意: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面去了。

C.“止”,动词作名词,目标所在,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句意: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D.“事”,名词作动词,侍奉。句意: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故选B。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对”,当着;“附奏”,附带让使者捎去自己的奏议;“以为”,认为;“寝”,停止。

②“举”,整个;“是以”,因此;“是以见放”,被动句,“见”表被动;“放”,放逐。参考译文:李沆,字太初,沼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任将作监丞、潭州通判,升任右赞善大夫。宰相府召他考试写约束边将的诏书,李沆的奏章上交后,宋太宗看后很高兴。雍熙三年,太宗说:“李沆、宋湜,都是有才能的人。”并授他们右补阙、知制。李职位最低,特别升其职于上。宋真宗即皇位,任命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一天晚上,真宗派人持他的手诏想册封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用蜡烛烧掉诏书,附带让使者捎去自己的奏议:“你只说李沆认为不行。”皇帝的这个主张就此停办了。真宗因李没有秘密奏折,对他说:“别人都有秘密奏折,唯独你没有,为什么?”李沆回答说:“我蒙受皇恩授以宰相职,公事就公开说明,何必用秘密上奏的方式?”当时李继迁反叛朝廷已很久,朝廷内外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失去灵州,那么它周围各州郡都无法守住。皇帝向李沆询问,李沆说:“李继迁不死,灵州终将不是朝廷所能拥有的。不如派使者秘密传令给各州将领,让他们各自率领军队和百姓撤出城堡而归集一处,如果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能休养生息了。”没有立即采纳李沆的建议,灵州陷落了。李沆任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契丹与宋和亲,王旦问这怎么样,李沆说:“好当然是好事,然而边疆的忧患平息后,恐怕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王旦对此不以为然。李沆又每日把各地发生的水、旱、盗贼等事件上真宗。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契丹已经修和,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阴,没有闲停下来的时日。寇准与丁谓友好,多次认为丁谓有才而向李沆推荐,李不用丁谓。寇准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事,可以让他的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吗?”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宰相总能一直压抑他使他居于别人之下吗?”李沆笑着说:“将来你后悔,就会想起我的话。”寇准后来被丁谓排挤,才信服李沆的话。景德元年七月,李沆去世,终年五十八岁。朝廷赠李沆太尉。宋仁宗登皇位,诏令李沆的灵位在宋真宗的庙庭中附带享受祭祀。李沆性格直爽诚信,言谈中没有琐碎的空话,任职时谨慎细致,行动上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靠私情去请求他。他在封丘门内建有宅第,大厅前只容许有马打转的地方。有人说这太狭窄,李沆笑着说:“这住宅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官署的大厅确实小了,作为太祝、奉礼官的大厅已经够宽了。”李沆死后,有人向朝廷推荐梅询说他可用,宋真宗说:“李沆曾说他不是君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下面小题。别黄州①苏轼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桑下岂无三宿恋②,樽前聊与一身归。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③衣。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注:①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四月离黄州时作此诗。②三宿:《后汉书·襄楷传》中记佛祖“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③瘿:大脖子病。汝州缺碘,多此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像一匹不能承受笼头束羁的老马,但仍然得到皇上的任用,颇出意料。B.颔联表明自己在黄州已经任职较长时间,而今即将要离开黄州孤身前往汝州任职。C.颈联虚实结合,诗人自嘲肚里还装着黄州的长腰米,却已裁好阔领衣,以便遮掩大脖子。D.尾联诗人说自己转徙于各地,但年老时还想回到黄州,希望到时候老朋友不要对他有非议。16.清代纪昀曾评价此诗“婉转清切”,意思是说表意婉转,感情真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诗人以“病疮老马”自比,喟叹自己年老多病不堪新任;②用“桑下三宿”典故,婉转表达对黄州的留恋与不舍;③用“盖瘿衣”表明自己已做好任职准备,也暗含对上任汝州的担忧;④用“不失江湖”含蓄表达日后还想回到黄州心愿;⑤全诗围绕“别黄州”的离情,多种情感的互相缠绕,感情真切。【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虚实结合”错,颈联都是写眼前生活,没有虚写。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首联“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帷”写自己像一匹不能承受笼头束羁的老马,但仍然得到皇上的任用,颇出意料,这是以“病疮老马”自比,喟叹自己年老多病不堪新任;颔联“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颔联表明自己在黄州已经任职较长时间,而今即将要离开黄州孤身前往汝州任职,这是用“桑下三宿”典故,婉转表达对黄州的留恋与不舍;颈联“长腰尚载撑肠米,阔领先裁盖瘿衣”诗人自嘲肚里还装着黄州的长腰米,却已裁好阔领衣,以便遮掩大脖子,这是用“盖瘿衣”表明自己已做好任职准备,也暗含对上任汝州的担忧;尾联“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诗人说自己转徙于各地,但年老时还想回到黄州,希望到时候老朋友不要对他有非议。用“不失江湖”含蓄表达日后还想回到黄州心愿。全诗围绕“别黄州”的离情,诗中抒写他对久居四年的贬所的依恋之情,并表示将来仍要回来居住的心愿。诗写得波澜起伏,婉转见情。17.名句名篇默写。(1)《大学之道》中表明“修身”在运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通晓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唯利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连用两个问句写出了游子和思妇分别后互相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②.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③.君子喻于义④.小人喻于利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庶、壹、喻、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国美学的“灵魂”。无论是创作还是传播的过程,书法艺术都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在艺术上,书法强调审美意境和艺术情境的和谐统一;在文化上,书法艺术表现出多重的文化内涵。书法不仅有书写规律和法则,还有着独特的语言意义。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靠的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结构与章法表现得越好,就越能体现出作品的意境。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书写的轻重、快慢、强弱在纸上留下浓淡、干湿、刚柔等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书法的和谐美和动态美。书法家通过线条把真挚、强烈的感情到作品中去,使观赏者感动,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蕴含着作者深厚感情的作品,深受喜爱,备受。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估量五花八门贯注青睐B.不可限量千变万化贯注青睐C.不可限量五花八门灌注推崇D.不可估量千变万化灌注推崇19.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丛书”的头一本是《论语》,我永远不会忘记B.霍金被科学界公认为用手指“说话”的天才巨人。C.“木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作者最钟爱的艺术形象。D.南仁东因突出贡献被授予“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改正。【答案】18.D19.B20.不合逻辑,在“审美水平”前加“高超的”;句式杂糅,去掉“由……决定的”或“靠的是”。

修改后为: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靠的是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

或者: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决定的。

【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不可估量:难以估计。不可限量:形容前程远大。语境说书法艺术的文化价值难以估计。应选用“不可估量”;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语境指书法的线条变化多,应选用“千变万化”;贯注:(精神、精力)集中;(语意、语气)连贯;贯穿。灌注:把某一感情融入某物中。语境为把情感融入到书法作品中,应选用“灌注”;青睐:用正眼相看,指喜爱或重视。推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语境为蕴含着作者深厚感情的作品收到人们的重视,给予高度评价,应选用“推崇”。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A.表示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强调;D.表特定称谓。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运用巧妙”依靠的应该是“高超的审美水平”在“审美水平”前加“高超的”;二是句式杂糅,“靠的是”和“由……决定的”是两套句式,去掉“由……决定的”或“靠的是”。修改后为: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靠的是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或者: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决定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航天育种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育种技术,是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①,它能在更短时间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出更多新品种,很好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不同,除了具有微重力、高真空的特点外,还有很强的太空辐射,这些辐射是种子发生变异的主要因素。部分公众对太空种子种植出的作物的安全性提出疑问,②。其实,()。即便没有上过太空,在自然环境中的种子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异,但变异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从太空返回地球的种子经过逐层测试,不存在放射性物质,所以,③。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太空育种并没有引入新的外源基因,不同于转基因B.没有引入新的外源基因,太空育种不同于转基因C.太空育种不同于转基因,并没有引入新的外源基因D.没有引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不同于太空育种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C22.①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

②认为变异就是不安全

③太空种子种出的作物是安全的【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文段的主体是太空育种,太空育种是主语,排除BD;语段强调太空育种与转基因不同,是否“引入新的外源基因”是太空育种与转基因的不同之处,故应先说不同,再说不同点,排除A。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句前写“航天育种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育种技术,是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暗含“航天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比较;后文“它能在更短时间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出更多新品种,很好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是具体介绍太空育种的优势,故可填写“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之类的句子。第②空,根据上文“部分公众对太空种子种植出的作物的安全性提出疑问”以及下文“即便没有上过太空,在自然环境中的种子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异”可知,部分公众对太空种子变异后的安全性有疑问,故可填写“认为变异就是不安全”之类的句子。第③空,句前有“所以”的提示,故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前文是“因”,此处是“果”;根据前文“即便没有上过太空,在自然环境中的种子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异,但变异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可得出的结论是“太空种子所培育的农作物是安全的”,故可填写“太空种子种出的作物是安全的”之类的句子。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与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我,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秉利他精神,行稳致远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言的主题是“秉利他精神,行稳致远”。“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是水包含的利他精神,“自利利他,胸怀天下”是先贤追求的境界,然而目前却有不少人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论摒弃利他精神,我对此深不认同,只有秉承利他精神,我们才能行稳致远。利他精神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更是世人的文化共识。在古中国,孔子昔日携一众弟子奔走四方,周游列国只为传播“仁”的思想,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里的“仁”便是利他精神的一种体现。与之雷同的,道家讲“道不渎者不强聒,道化自然,诸类终始循环,无有不化于道者,故曰圆满。”若无利他精神傍身,何来集圆满之于大成者?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些孤岛彼此连接,结成一片广袤大陆。”利他精神意味着互助、奉献,最终化为连接孤岛的桥梁。日本经营家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提出“燃烧理论”,将主动燃烧、感召他人的利他精神比作物质的自燃性,也充分表现出他对利他的肯定。利他精神,实为世人的一脉传承,文化相通。秉利他精神,达行者无疆,获利己之效。利他与利己并非是对立的。追溯于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屈左徒为民生奔走,明清学者王阳明,程颐为宣扬心学理学四处呼吁;近当代,有文豪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梁启超谭嗣同为唤醒国人甘愿流血;揆诸当下,杜富国勇敢替战友抗下爆炸伤害,张玉滚毕生奉献于山村小学……或是责任所在,或为达成己向,或被时局所趋,他们皆是利他精神的践行者,行稳致远,最终收获“鲜花与掌声”,达利己之效。一味利己应摈弃,自私之举不可取。当下社会中,有重庆万州女乘客为一己之私置整车人生命于不顾,落得一车十几人命丧桥下;亦有高学历地铁霸座男,肆无忌惮侵犯人权,遭到广大网友讨伐;官场中,腐败高官大批落马,昔日揽财之举将自己受制于牢狱,罪有应得……利己主义弊病不言而喻。犹记得习主席说过:“京津冀地区虽瓣瓣不同,但瓣瓣同心,共生一花。”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世间众人瓣瓣同心,利己利他,而后达成至美。同学们,请牢记:当我们一次次在夜空下仰望长夜青空时,那粲然闪耀的不是利己主义者的精致光辉,而是利他主义者奉行毕生追求的壮阔星云。秉利他精神,行稳致远;以此结之,共践行之!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利他利己,比翼齐飞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利他”成为最高精神品格。而如今不少人却认为“利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