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1原子的结构(解析版)_第1页
8.2.3.1原子的结构(解析版)_第2页
8.2.3.1原子的结构(解析版)_第3页
8.2.3.1原子的结构(解析版)_第4页
8.2.3.1原子的结构(解析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1课时原子的结构知识要点分类练夯实基础知识点1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发展过程1、如图2-3-1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其中①为道尔顿原子模型,④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下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是(▲)图2-3-1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⑤③②④D、①③⑤④②【答案】A【解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和化学史,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详解】(1)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2)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4)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故选A。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2-3-2),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图2-3-2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答案】A【解析】根据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来分析: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每一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带正电荷,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详解】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B、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金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B说法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C说法错误;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错误。故选:A。知识点2原子核的秘密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现代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电子【答案】B【解析】根据原子核的构成粒子解答。【分析】本题难度较小,识记原子及原子核的构成是解答问题的关键。【详解】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有的原子中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选:B。4、如图2-3-3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3-3A、c代表原子核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核电荷数由b决定D、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答案】D【解析】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解答;根据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解答;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微观粒子的构成以及数量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详解】由图示可知:a代表电子,b代表中子,c代表质子。在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决定,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选D。5、建立模型一般有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不断接近事物本质,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也是如此,其中行星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重要阶段。如图2-3-4是碳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表示碳原子核内有6个▲和6个中子;核外有6个▲,且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图2-3-4【答案】质子电阻很小【解析】【分析】【详解】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且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故答案为:质子电阻很小6、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人地球磁场。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A、a粒子(氦的原子核)B、电子C、质子D、中子【答案】D【解析】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磁场,受到地球对它的洛伦兹力的作用,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然后结合材料的内容完成答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极光的形成原因,能够从短文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中造成的,因α粒子(氦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中子没有高能带电粒子,人们不能看到极光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规律方法综合练提升能力7、在原子结构中,下列等式成立的是(▲)①中子数=质子数②核电荷数=电子数③质子数=电子数④核电荷数=中子数A、①④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C【解析】利用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解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原子中存在的关系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详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在氚原子中,质子数是1,而中子数是2。故选C。8、(2021绍兴柯桥期末)如图2-3-5中甲是我们考试填涂答题卡专用的2B铅笔,其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合剂,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碳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2-3-5A、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B、所有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C、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不能再分的夸克构成D、中子的质量相对于带电的质子和电子,可以忽略【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通常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B错误;C、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这三种微粒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但是夸克也不一定是最小的微粒,能再分,故C错误;D、中子质量和质子质量大约相等,电子质量比它们小的多,电子质量相对于质子和中子质量可忽略,D错误;故选:A。9、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答案】C【解析】根据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为e,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来判断u夸克、d夸克的个数。【分析】该题属于高科技题,但落点低。明确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是解本题的关键。【详解】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x、y取正整数,则x×e+y×(-e)=1,解得x=2、y=1;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m、n取正整数。m×(e)+n×(-e)=0,解得m=1、n=2,故选C。10、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3)呈电中性的粒子有▲。(4)带正电的粒子有▲。(5)带负电的粒子有▲。(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一种粒子是▲。(7)在同一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的是▲。(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答案】(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中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原子核(7)质子、电子(8)分子【解析】【解题方法提示】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原子中,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分子、原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分析】【详解】(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比如氧气)、原子(比如铁)。(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原子。(3)显示电中性的是分子、原子、中子。(4)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带正电的是粒子有质子和原子核。(5)带负电的粒子有电子。(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原子核。(7)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8)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中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原子核(7)质子、电子(8)分子。11、(2021宁波北仑期末)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提出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收集证据]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2)如图2-3-6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图2-3-6(3)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用收集的证据回答)。【答案】(1)原子核(2)乙(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解析】(1)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2)(3)根据实验证据可以说明α粒子轰击金箔时的图像和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正确判断物质的构成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