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_第1页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_第2页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_第3页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_第4页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5,6 B.2,4,7 C.3,4,8 D.8,12,202.(4分)在△ABC中,∠A=∠B=∠C,则此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3.(4分)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图中∠CAF的大小等于()A.50° B.60° C.75° D.85°4.(4分)在△ABC中,画出边AC上的高,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5.(4分)如图,△ABC中,AD为中线,AB=8,AC=6,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A.1 B.2 C.3 D.46.(4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4,则它的周长为()A.8 B.10 C.9 D.8或107.(4分)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则|a+b﹣c|﹣|c﹣a﹣b|的化简结果为()A.0 B.2a+2b C.2c D.2a+2b﹣2c8.(4分)如图,在△ABC中,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若∠1﹣∠2=60°,则∠B的度数是()A.30° B.32° C.35° D.60°9.(4分)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10.(4分)如图,∠AOB=70°,点M,N分别在OA,OB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ME平分∠AMN,ME的反向延长线与∠MNO的平分线交于点F,在M,N的运动过程中,∠F的度数()A.变大 B.变小 C.等于55° D.等于35°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5分)命题“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12.(5分)如图:∠A+∠B+∠C+∠D+∠E+∠F等于度.13.(5分)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14.(5分)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ABC的外角∠MBC与∠NCB的平分线交于点Q,延长线段BP,QC交于点E.(1)若∠A=30°,则∠E的度数为.(2)在△BQE中,若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则∠A的度数为.三.解答题(第15-18题,每题8分;第19-20题,每题10分;第21-22题,每题12分,第23题14分,共90分)15.(8分)请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它们的真假,若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1)如果a2=b2,那么a=b;(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16.(8分)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A=112°,∠ABC=68°,BD⊥DC于点D,EF⊥DC于点F,求证:∠1=∠2.证明:∵∠A=112°,∠ABC=68°(已知)∴∠A+∠ABC=180°∴AD∥BC()∴∠1=()∵BD⊥DC,EF⊥DC(已知)∴∠BDF=90°,∠EFC=90°()∴∠BDF=∠EFC=90°∴BD∥EF()∴∠2=()∴∠1=∠2()17.(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18.(8分)如图,已知D为△ABC内任一点,(1)证明:∠BDC>∠A;(2)若BD和CD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19.(10分)如图所示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点B,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ABC中边BC上的高AD;(2)画出△ABC中边AC上的中线BE;(3)直接写出△ABE的面积为.20.(10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B=30°,CE平分∠ACB,∠EAD=2∠CAF.求证:CE∥FD.21.(12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CE是一条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P.已知∠APE=55°,∠AEP=80°,求∠BAC的度数.22.(12分)现有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两点,若沿直线DE折叠,折成如图的形状.(1)若∠1=25°、∠2=35°,求∠A的度数;(2)猜想∠1、∠2和∠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14分)(1)已知:如图①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试说明:∠A+∠B=∠C+∠D.(2)如图②,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36°,∠ADC=16°,求∠P的度数;(3)如图③,直线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2023年单元测试卷(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2+5=7>6,∴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符合题意;B、∵2+4=6<7,∴不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符合题意;C、∵3+4=7<8,∴不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符合题意;D、∵8+12=20,∴不能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用∠A表示出∠B、∠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A=∠B=∠C,∴∠B=2∠A,∠C=3∠A,∵∠A+∠B+∠C=180°,∴∠A+2∠A+3∠A=180°,解得∠A=30°,所以,∠B=2×30°=60°,∠C=3×30°=90°,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定理并用∠A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DAC=∠DFE+∠C=60°+45°=105°,∴∠CAF=180°﹣∠DAC=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高的定义对各个图形观察后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AC边上的高是过点B向AC作垂线段垂足为E,纵观各图形,A、B、D选项都不符合高线的定义,C选项符合高线的定义.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是基础题,熟练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三角形的高线初学者出错率较高,需正确区分,严格按照定义作图.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得到BD=DC,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D为△ABC的中线,∴BD=DC,∴△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AB+AD+BD)﹣(AC+AD+DC)=AB﹣AC=8﹣6=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6.【分析】分4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再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讨论求解即可.【解答】解:①4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2,4+2>4;能组成三角形;所以,周长为10;②4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2、4,∵2+2=4,∴不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周长为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7.【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解答】解:∵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a+b﹣c>0,c﹣a﹣b<0,∴原式=a+b﹣c+c﹣a﹣b=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D=∠B,根据外角性质得:∠1=∠3+∠B,∠3=∠2+∠D,∴∠1=∠2+∠D+∠B=∠2+2∠B,∴∠1﹣∠2=2∠B=60°.∴∠B=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有关的定义及定理,难度较小.1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ME平分∠AMN,NF平分∠MNO,∴∠AME=∠EMN=∠AMN,∠MNF=∠FNO=∠MNO,又∵∠AMN是△MNO的外角,∴∠AMN=∠MNO+∠O,即2∠EMN=2∠MNF+∠O,∴∠EMN=∠MNF+∠O,又∵∠EMN是△MNF的外角,∴∠EMN=∠MNF+∠F,∴∠MNF+∠F=∠MNF+∠O,∴∠F=∠O=×70°=3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角平分线,三角形的内角和,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分析】先找到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将题设和结论互换,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解答】解:因为“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题设是“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是“两个锐角互余”,所以逆命题是:“如果三角形有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如果三角形有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12.【分析】由题意知,这个图形可以看成是两个三角形叠放在一起的,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解答】解:∵∠A+∠E+∠C=180°,∠D+∠B+∠F=180°,∴∠A+∠B+∠C+∠D+∠E+∠F=360°.【点评】本题利用了转化思想,把图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即可.【解答】解:∵F为CE中点,∴,∵E为AD中点,∴,∴,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应用,熟知三角形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1)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定义,首先求出∠ABC+∠ACB,即可求出∠BPC的度数,再利用平角的定义求出∠PC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别表示出∠MBC与∠BC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CBQ+∠BCQ,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3)在△BQE中,由于∠Q=90°﹣∠A,求出∠E=∠A,∠EBQ=90°,所以如果△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那么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①∠EBQ=3∠E=90°;②∠EBQ=3∠Q=90°;③∠Q=3∠E;④∠E=3∠Q;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A=30°,∴∠ABC+∠ACB=180°﹣∠A=180°﹣30°=150°,∵∠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BPC=180°﹣(∠PBC+∠PCB)==,∵CQ平分∠BCN,∴∠BCQ=∠ACN,∵∠ACB+∠BCN=180°,∴∠QCP=90°,∴∠PCE=90°,∴∠E=∠BPC﹣∠PCE=15°.故答案为:15°;(3)如图,延长BC至F,∵CQ为△ABC的外角∠NCB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ACF=2∠ECF,∵BE平分∠ABC,∴∠ABC=2∠EBC,∵∠ECF=∠EBC+∠E,∴2∠ECF=2∠EBC+2∠E,即∠ACF=∠ABC+2∠E,又∵∠ACF=∠ABC+∠A,∴∠A=2∠E,即∠E=∠A;∵∠EBQ=∠EBC+∠CBQ=∠ABC+∠MBC=(∠ABC+∠A+∠ACB)=90°.如果△B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3倍,那么分四种情况:①∠EBQ=3∠E=90°,则∠E=30°,∠A=2∠E=60°;②∠EBQ=3∠Q=90°,则∠Q=30°,∠E=60°,∠A=2∠E=120°;③∠Q=3∠E,则∠E=22.5°,解得∠A=45°;④∠E=3∠Q,则∠E=67.5°,解得∠A=135°.综上所述,∠A的度数是60°或120°或45°或135°.故答案为:60°或120°或45°或135°.【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知识;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第15-18题,每题8分;第19-20题,每题10分;第21-22题,每题12分,第23题14分,共90分)15.【分析】(1)由平方的定义,即可判断;(2)由绝对值的意义,即可判断.【解答】解:(1)命题的题设是a2=b2,结论是a=b,是假命题,反例:若a=3,b=﹣3,a2=b2,但a≠b;(2)命题的题设是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结论是这两个数相等,是假命题,反例:6和﹣6的绝对值相等,但6≠﹣6.【点评】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绝对值,平方的概念,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意义,平方的概念.16.【分析】根据推理过程,填上依据即平行线的性质或者判定.【解答】证明:∵∠A=112°,∠ABC=68°(已知),∴∠A+∠ABC=180°.∴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D⊥DC,EF⊥DC(已知),∴∠BDF=90°,∠EFC=90°(垂直的定义).∴∠BDF=∠EFC=90°.∴B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或判断,题目难度不大,由平行得到角间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由角间关系得到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17.【分析】方法1、设AB=AC=2xcm,BC=ycm,进而得出AD=CD=AC=xcm,再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组求解,最后判定能否构成三角形.方法2、设AD=CD=a,进而表示出AB=AC=2acm,BC=54﹣4a,再分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法1:设AB=AC=2xcm,BC=ycm,∵点D是AC的中点,∴AD=CD=AC=xcm,∵AC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的两部分,∴①,解得,,∴AB=AC=2x=16cm,BC=22cm,能构成三角形,②,解得,,∴AB=AC=2x=20cm,BC=14cm,能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各边是16cm,16cm,22cm或20cm,20cm,14cm.解法2、∵BD是△ABC的中线,∴AC=CD=2AD,设AD=CD=acm,∴AB=AC=2acm,∵AC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0cm的两部分,∴BC=24+30﹣4a=54﹣4a,①当AB+AD=24cm时,∴2a+a=24,∴a=8,∴AB=AC=2a=16cm,BC=54﹣4a=54﹣32=22cm,②当AB+AD=30cm时,∴2a+a=30,∴a=10,∴AB=AC=2a=20cm,BC=54﹣4a=54﹣40=14cm,即:三角形的各边是16cm,16cm,22cm或20cm,20cm,14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分类讨论的思想,解本题的关键是建立方程组求解.18.【分析】(1)先延长BD交AC于E,构造三角形的外角,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证明;(2)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ABC+∠ACB=180°﹣∠A,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触须CBD+∠BCD=(∠ABC+∠ACB),再次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证.【解答】证明:(1)延长BD交AC于E,如图,∵∠CED是△ABE的外角,∠BDC是△CDE的外角,∴∠A+∠ABE=∠CED,∠BDC=∠CED+∠DCE,∴∠A<∠CED,∠CED<∠BDC,∴∠BDC>∠A;(2)在△ABC中,∠ABC+∠ACB=180°﹣∠A,∵BD和CD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CBD=∠ABC,∠BCD=∠ACB,∴∠CBD+∠BCD=(∠ABC+∠ACB)=90°﹣∠A,∵∠BDC=180°﹣(∠CBD+∠BCD),∴∠BDC=180°﹣(90°﹣∠A)=90°+∠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熟记相应的知识并灵活运用.19.【分析】(1)根据三角形高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线段A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线段BE即为所求;(3)S△ABC=BC•AD=4×4=8.∴△ABE的面积=S△ABC=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根据题意利用网格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解题关键.20.【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ABC中,∠B=30°,得∠BCA=60°,由CE平分∠ACB,得∠ECA=30°,由∠EAD=2∠CAF,得∠ECA=∠CAF,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证明:∵△ABC为直角三角形且∠CAB=90°,∠B=30°,∴∠BCA=60°,又∵CE平分∠ACB,∴∠ECA=30°,∵∠EAD=2∠CAF且∠CAB=90°∴∠CAF=30°,∴∠ECA=∠CAF,∴CE∥F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行线的判定,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在Rt△CPD中,求得∠PCD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CE的度数,在△AC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D⊥BC,∴∠PDC=90°,∵∠CPD=∠APE=55°,∴∠PCD=90°﹣55°=35°,∵CE是一条角平分线,∴∠ACE=∠PCD=35°,∴∠BAC=180°﹣35°﹣80°=65°.【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22.【分析】先根据折叠得:∠ADE=∠A′DE,∠AED=∠A′ED,由两个平角∠ADB和∠AEC得:∠1+∠2等于360°与四个折叠角的差,化简得结果;【解答】解:(1)由折叠得:∠ADE=∠A′DE,∠AED=∠A′ED,∠AED+∠A′ED=180°﹣∠1=180°﹣25°=155°,∠ADE+∠A′DE=180°﹣∠2=180°﹣35°=145°,∴∠ADE+∠AED=(155°+145°)÷2=150°,∴∠A=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