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湖北省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湖北省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湖北省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湖北省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湖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出此时()A.私学兴盛,文化传承 B.实现统一是社会共识C.学术争鸣,服务政治 D.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出现了“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的情况,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多种学派思想争鸣,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各学派思想的争鸣,没有涉及私学的兴盛,排除A项;据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可知,各学派思想各不相同,没有体现实现统一是社会共识,排除B项;华夏认同是周边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材料并未涉及周边民族的华夏认同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宋代外患频仍,但诗歌和词赋中一般不会有呼吁和平的主题,宋代文学表现的共识就是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边界、国家的领土都是不可撼动的。宋人石介写了《中国论》,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这表明宋人()A.民族意识的强化 B.国家意识的形成 C.天下观趋向成熟 D.重文轻武的传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得出结论: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始终是一个“帝国”,在当时国人的观念里,世界并没有对等的“外国”。直至宋代,随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宋朝的空间和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和挤压,促进了宋人国家意识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国家意识,而非民族意识,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人国家意识的变化,而且“天下观”强调的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二者不相符,排除C项;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主要表现为重视文官、轻视武官,这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元代理学家郑玉曾在徽州的《方氏族谱序》中阐述宗族兴盛的三个条件:“非有达官大人之势,豪家巨室之资,世以力田相遗而能保守不坏。”据此可知,当地宗族的兴盛()A.强化了政府对基层教化的控制 B.得益于科举制及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基层的干预 D.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本题材料“非有达官大人之势,豪家巨室之资,世以力田相遗而能保守不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要想保存家业,必须要当官,而且要有很多的钱,说明当时科举制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宗族兴盛有很大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基层教化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科举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当地宗族的兴盛,没有强调中央政府对基层的干预,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当地宗族的兴盛深刻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当地宗族兴盛与科举制、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 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 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下“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可见当时海防建设较为完善,D项正确;倭患严重和殖民者侵扰主要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A项;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主要目的是固守海防,而不是开发海洋,排除B项;海防实力强弱需经实践检验,而非取决于兵力配置,排除C项。故选D项。5.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A.统治阶层不愿探索救亡道路 B.西方冲击下民族危机的严峻性C.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艰巨性 D.魏源初步认识到西方崛起缘由〖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据材料可知,魏源依然以传统的华夷观看待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据所学可知,魏源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他对近代中西关系的看法尚且局限更不用说一般的民众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艰巨性,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统治阶级中先后出现地主阶级抵抗派和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一直在探索救亡道路,排除A项;B项符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态,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可知,魏源尚未认识到西方崛起的缘由,排除D项。故选C项。6.1864年,奕䜣上书朝廷:“中国语言文字,外国人无不留心学习,其中之尤为狡黯者,更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辩论事件,援引中国典制律例相难。臣等每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俱系洋字,苦不能识,而同文馆学生通晓尚须时日。”其上书目的在于()A.进一步向西方列强推广中国文化 B.翻译外文著作了解西方各国国情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实现自强求富 D.借助西方力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64年的清王朝。根据材料“臣等每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俱系洋字,苦不能识,而同文馆学生通晓尚须时日”可知,奕䜣认识到外国人能够借助中国文化典籍对中国进行诘难,而中国因国内缺少外文翻译著作,对西方国情的了解较少,在外交活动中明显处于劣势。由此可见,奕䜣的主要目的是翻译外文著作了解西方各国国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向西方列强推广中国文化的信息,排除A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实现自强求富”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7.民国时期,上海某百货公司曽在报纸上刊文称:“鄙公司虽系统办全球货品,然宗旨首重国货,欧美货次之,13货则仅供市上之所需求耳。”不过,由于抵制日货的声浪如排山倒海而来,该公司只好再度声明:概将日本货品“完全收束不卖,宇愿牺牲血本,以示与众共弃之决心。”该公司态度变化源于()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C.南京临时政府的压力 D.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源于”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民国时期的中国。据“宗旨首重国货,欧美货次之,日货则仅供市上之所需求耳”“概将日本货品,完全收束不卖”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晚清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于1912年且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军事革命运动,不能直接推动企业抵制日货的经济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8.建国初期,中共组织群众先后开展以清洁大扫除、反对美国“细菌战”和“除四害”为中心的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鼠疫、天花、血吸虫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虫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A.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 B.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C.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D.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虫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可知中共的爱国卫生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也就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这是卫生医疗体系的初创时期不能说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不是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排除C项;疫病防治能够减轻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但不能消除,排除D项。故选A项。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 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C.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 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提出要求,只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来往,不与资本主义来往,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要求与该外交政策相符合,B项正确。据材料,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上,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目的是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配合,不是改变体育现状,也不是借体育活动来联合反帝力量,排除A、C项;据所学,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的是建国初期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排除D项。故选B项。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过去集体经济基础上继续实行集体经营,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这反映出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有限 B.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C.个体农耕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D.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后(中国)。由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可知当时这些农村尚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在保持集体化生产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改革,D项正确。材料所述农村尚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采取措施探索集体化生产,未明确体现其结果,且结合史实,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集体经济并没有越来越壮大,排除B项;材料并未指明是因为个体经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才需发展集体生产,结合所学,是因为从三大改造以来,农村就开始集体生产的模式了,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向个体经营,需要渐进式推进,因此,这一阶段国家主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索农村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1.关于继承问题,《汉谟拉比法典》确立的是家内继承原则。法典规定,父亲以盖章文书形式将土地、房屋赠给其所喜爱的继承人,该父亲死后,兄弟分割遗产时,该子应先取得其父所赠之财产,然后参与均分所剩遗产。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A.注意尊重财产所有人意志 B.推动了社会矛盾的化解C.意在明确各家庭成员的权利 D.编纂过程缺乏理性思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确立家内继承原则,保证父亲指定儿子优先继承其父财产,表明《汉谟拉比法典》注意尊重财产所有人的意志,A项正确;仅有家内继承原则,不足以化解古代巴比伦的社会矛盾,排除B项;家内继承原则意在尊重财产所有人意志而非明确各家庭成员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法典在编纂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具有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A项。12.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开始在巴西大量种植热带经济作物。17世纪,巴西发现了大量黄金矿藏,大量淘金客涌向巴西,导致该地的人口迅速增长。巴西因此成为葡萄牙最有价值的海外属地。据此推知,当时()A.殖民扩张改变了地域经济格局 B.价格革命使全球联系紧密C.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矛盾激化 D.商业革命使贫富差距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葡萄牙和巴西)。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开采金矿,改变了巴西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可推知当时殖民扩张改变了殖民地的经济格局,A项正确;葡萄牙对巴西的殖民掠夺不能推出欧洲价格革命加强了全球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激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商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3.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新纲领宣称:“在今日以前一切都受到宗教的管辖,今日以后,却是理性管辖的时代了……从前的宗教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应该用哲学的宗教,即理性的光明,来为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可见,雅各宾派的新纲领()A.使阶层间分化日益严重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深入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D.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开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末(法国)。据材料信息得出结论:雅各宾派推崇理性,宣称法国进入理性管辖时代,这说明雅各宾派的新纲领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开展,深受理性主义影响,D项正确;重视国家政治生活的理性不会导致阶层分化严重,排除A项;雅各宾派的新纲领推动的是法国大革命,而宗教改革此时已完成,排除B项;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1917年,列宁认为,“这不仅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了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为社会主义做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强调()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 B.外部环境激化国内矛盾C.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 D.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据材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为社会主义做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可知,列宁认为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已经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和基础,外部环境激化国内矛盾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是列宁主要强调的内容,排除BD项;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A项。15.1947年6月,在巴黎召开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派团参加;英法在美国指示下,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方式和条件。7月2日,苏联以经济安全为由予以拒绝并退出会议。这一事件()A.体现了美苏国家实力的均衡 B.加速了美苏对抗局面的形成C.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导致了西欧经济主权的丧失〖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欧美、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在1947年马歇尔计划预备会议中,美国指示英法提出建议,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苏联认为这会泄露本国的经济情报,危机经济安全,加以拒绝,并退出了会议。结合所学,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运用杜鲁门主义的重要步骤,加剧了美苏对抗,也最终导致了欧洲的分裂,B项正确。据所学,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且材料体现的是苏联为了国家利益拒绝接受援助,无法看出美苏实力均衡,排除A项;据所学,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据所学,二战以后,西欧国家就普遍衰落了,并非是由拒绝马歇尔计划引发的,排除D项。故选B项。16.如表是美国1960—1993年间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表中数据说明美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年份1960197019761980198519901993政府64.656.951.047.145.840.636.3企业33.340.045.449.450.955.058.9大学1.11.82.12.12.12.93.1A.经费来源结构日趋合理 B.市场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C.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小 D.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之美国科技发展。根据材料“美国1960—1993年间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可知,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占比在降低,而企业和大学提供的科研经费占比在逐年增加,说明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企业越来越成为主导力量,市场调节作用明显增加,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经费来源结构的合理标准,故无法判定是否日趋合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国际竞争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提供的是占比,无法确定数量,故说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没有根据,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了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治理模式,即“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俗而治”主要是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政治上任用当地部落首领,经济上不改变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上顺应风俗习惯,边疆地区在与内地的交往中不断向先进的内地经济形态和文化学习并最终趋同一致的治理模式。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指地理上边疆地区在行政管理形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内地处在较为相近的发展水平上,形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在承认和尊重边疆地区的经济形态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差别的前提下的一体化。——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材料二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此后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和各种调解工作,使许多积怨甚深的民族纠纷,陆续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中央访问团,分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访问,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带去大批急需的药品、医疗手术器械及生活用品。各级人民政府还抽出必要的财力、物力帮助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1952年底至1953年上半年,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中开展了一次民族政策大检查,取得了较好成效。1951年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设立分院;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及影响。〖答案〗(1)理解:清朝前期的边疆政策体现了“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结合。清初册封西藏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尊号;康熙帝时,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由中央政府册封。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多伦会盟,确立了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清朝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雍正在西南地区废除了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任答两点即可,解释合理,逻辑严密)清前期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2)特点:通过立法形式加强管理;将解决民族纠纷与困难帮扶相结合;政府主导、政府重视和支持;措施多样、从实际出发;重视民族政策的宣传、检查与落实;注重民族地区人才和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与建国初期的政权巩固相适应;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影响深远。(任答四点即可)影响: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理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角度1:结合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治理的背景、措施、影响等,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至少举出两项史实进行论证);角度2:结合相关史实,评价材料中的观点亦可。具体措施可以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和《选择性必修1》的相关知识作答。【示例(角度1)】根据材料一“‘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时空范围限定在清朝前期(中国)。即清朝前期的边疆政策体现了“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结合。结合清初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的相关史实,可知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由中央政府册封,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多伦会盟,确立了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根据材料一“政治上任用当地部落首领,经济上不改变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上顺应风俗习惯,边疆地区在与内地的交往中不断向先进的内地经济形态和文化学习并最终趋同一致的治理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结合《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雍正时期的流官制,可知清前期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小问2详析】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立法形式加强管理。根据材料二“此后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和各种调解工作,使许多积怨甚深的民族纠纷,陆续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可知将解决民族纠纷与困难帮扶相结合。根据材料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中央访问团”,“各级人民政府还抽出必要的财力、物力帮助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可知政府主导、政府重视和支持。根据材料二“分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访问,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带去大批急需的药品、医疗手术器械及生活用品。”可知重视民族政策的宣传、检查与落实。根据材料二“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可知注重民族地区人才和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根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可知与建国初期的政权巩固相适应;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影响深远。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可知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根据材料二“1951年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设立分院;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可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指在###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本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致可划分为两大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亿多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86%以上是文盲。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时艰,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探索,营造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氛围,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1978年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要素,都得到空前释放与扩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中国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从5000多年深厚文明传统中汲取养分,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摘编自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特点。〖答案〗(1)成就:奠基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特点: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由材料“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探索,营造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氛围,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打下坚”可知,奠基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由材料“1978年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可知,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由材料“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从5000多年深厚文明传统中汲取养分,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由材料“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由材料“‘中国式现代化’其本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据所学可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97年,西班牙王宣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开始在西班牙本土铸造比索银币。1550年,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160年后,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裁、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随着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和1788年英属新南威尔士州的建立,比索银币先后流入这些地区,西班牙比索银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流通。——摘编自王晓利《西班牙比素银币的流通与世界贸易的形成》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铸造比索银币的背景,并归纳西班牙比索银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答案〗(1)背景: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原因:①法律化、标准化提升货币信用:②炼银技术的进步和对美洲白银的掠夺:③世界性贸易和海盗劫掠等殖民活动的推动;④英国对比索进行改铸和推广使用。(2)变化:①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或股份制贸易公司大量出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形成):②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③贸易的范围扩大;④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影响:①推动了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②加快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生活。〖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西班牙)。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1497年,西班牙王……开始……铸造比索银币”和“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可知,西班牙铸造比索银币的时间是1497年,且西班牙与美洲存在联系,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美洲,开辟了新航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西班牙王宣颁布法律,发布国家铸币标准”可知法律化、标准化提升货币信用:据材料一“新的炼银技术——汞齐化法传入美洲,使得西班牙在西属关洲能够轻松冶炼出高纯度的白银”可知炼银技术的进步和对美洲白银的掠夺:据材料一“1579年,英国海盗头子德雷克捕获了一艘西班牙小型货船,船上有14箱比索和中国瓷器等”可知世界性贸易和海盗劫掠等殖民活动的推动;据材料一“英国人在银币正面西班牙国王脖子的位子加盖英国乔治三世半身像小印裁、供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用,同时在国内流通”可知英国对比索进行改铸和推广使用。【小问2详析】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欧洲)。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可知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据材料二“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可知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贸易的范围扩大;据材料二“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可知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第二小问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贸易变化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世界市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世界各地物质生活角度进行说明。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期人物或学派治国思想西周周公天命不常、敬从天命、怀保小民、明德慎罚秦朝秦始皇尊君重法、尚武恃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德刑相济、罚不患薄、约法省刑西汉中期汉武帝德刑兼用、尊贤任能唐代唐太宗以民为本、以法为治、重贤尚能宋代理学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择任贤俊;君道以立志为本;以仁义为先,不以功利为急功利学派本于财用、义利统一、注重事功、以利与人明末清初顾炎武人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唐甄学即其政,政即其学;秦以来帝王皆贼也;贤君治国提取材料中的若干信息,提出一个有关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观点:各派主张的融合推动了汉唐时期治国思想的发展。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其中,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主张仁政和以德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化君权。汉唐时期,以上各学派思想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如汉初的黄老之学,在主张无为而治的同时,也吸收了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德刑相济。汉武帝儒、法并用,在治国上强调德刑兼用。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源自儒家,以法为治的思想源自法家。随着各学派思想的融合,治国思想体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逐渐走向成熟。(“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中西周到汉唐的各种治国思想可知,汉唐治国思想包含了西周、秦朝等朝代的治国思想,因此可拟定论题:各派主张的融合推动了汉唐时期治国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唐时期各家思想融汇等方面予以论述,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其中,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主张仁政和以德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化君权。汉唐时期,以上各学派思想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如汉初的黄老之学,在主张无为而治的同时,也吸收了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德刑相济。汉武帝儒、法并用,在治国上强调德刑兼用。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源自儒家,以法为治的思想源自法家。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各学派思想的融合,治国思想体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逐渐走向成熟等等。湖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五)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反映出此时()A.私学兴盛,文化传承 B.实现统一是社会共识C.学术争鸣,服务政治 D.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出现了“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的情况,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多种学派思想争鸣,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各学派思想的争鸣,没有涉及私学的兴盛,排除A项;据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可知,各学派思想各不相同,没有体现实现统一是社会共识,排除B项;华夏认同是周边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材料并未涉及周边民族的华夏认同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宋代外患频仍,但诗歌和词赋中一般不会有呼吁和平的主题,宋代文学表现的共识就是国家的尊严、国家的边界、国家的领土都是不可撼动的。宋人石介写了《中国论》,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这表明宋人()A.民族意识的强化 B.国家意识的形成 C.天下观趋向成熟 D.重文轻武的传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得出结论:从秦汉到隋唐,“中国”始终是一个“帝国”,在当时国人的观念里,世界并没有对等的“外国”。直至宋代,随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宋朝的空间和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和挤压,促进了宋人国家意识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国家意识,而非民族意识,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人国家意识的变化,而且“天下观”强调的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二者不相符,排除C项;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主要表现为重视文官、轻视武官,这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元代理学家郑玉曾在徽州的《方氏族谱序》中阐述宗族兴盛的三个条件:“非有达官大人之势,豪家巨室之资,世以力田相遗而能保守不坏。”据此可知,当地宗族的兴盛()A.强化了政府对基层教化的控制 B.得益于科举制及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基层的干预 D.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本题材料“非有达官大人之势,豪家巨室之资,世以力田相遗而能保守不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要想保存家业,必须要当官,而且要有很多的钱,说明当时科举制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宗族兴盛有很大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基层教化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科举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当地宗族的兴盛,没有强调中央政府对基层的干预,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当地宗族的兴盛深刻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当地宗族兴盛与科举制、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4.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 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 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下“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可见当时海防建设较为完善,D项正确;倭患严重和殖民者侵扰主要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A项;海防采用卫所制度主要目的是固守海防,而不是开发海洋,排除B项;海防实力强弱需经实践检验,而非取决于兵力配置,排除C项。故选D项。5.魏源视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为华夷秩序,将英国的扩张比作传统战事,认为除“兵”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这种观念贯穿于《海国图志》的撰述宗旨。材料可用来说明()A.统治阶层不愿探索救亡道路 B.西方冲击下民族危机的严峻性C.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艰巨性 D.魏源初步认识到西方崛起缘由〖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据材料可知,魏源依然以传统的华夷观看待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据所学可知,魏源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他对近代中西关系的看法尚且局限更不用说一般的民众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近代中国思想转型的艰巨性,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统治阶级中先后出现地主阶级抵抗派和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一直在探索救亡道路,排除A项;B项符合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态,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可知,魏源尚未认识到西方崛起的缘由,排除D项。故选C项。6.1864年,奕䜣上书朝廷:“中国语言文字,外国人无不留心学习,其中之尤为狡黯者,更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辩论事件,援引中国典制律例相难。臣等每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俱系洋字,苦不能识,而同文馆学生通晓尚须时日。”其上书目的在于()A.进一步向西方列强推广中国文化 B.翻译外文著作了解西方各国国情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实现自强求富 D.借助西方力量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64年的清王朝。根据材料“臣等每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俱系洋字,苦不能识,而同文馆学生通晓尚须时日”可知,奕䜣认识到外国人能够借助中国文化典籍对中国进行诘难,而中国因国内缺少外文翻译著作,对西方国情的了解较少,在外交活动中明显处于劣势。由此可见,奕䜣的主要目的是翻译外文著作了解西方各国国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向西方列强推广中国文化的信息,排除A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实现自强求富”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7.民国时期,上海某百货公司曽在报纸上刊文称:“鄙公司虽系统办全球货品,然宗旨首重国货,欧美货次之,13货则仅供市上之所需求耳。”不过,由于抵制日货的声浪如排山倒海而来,该公司只好再度声明:概将日本货品“完全收束不卖,宇愿牺牲血本,以示与众共弃之决心。”该公司态度变化源于()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C.南京临时政府的压力 D.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源于”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民国时期的中国。据“宗旨首重国货,欧美货次之,日货则仅供市上之所需求耳”“概将日本货品,完全收束不卖”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晚清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于1912年且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军事革命运动,不能直接推动企业抵制日货的经济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8.建国初期,中共组织群众先后开展以清洁大扫除、反对美国“细菌战”和“除四害”为中心的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鼠疫、天花、血吸虫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虫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A.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 B.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C.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D.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当时有群众由衷地发出‘*###*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虫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感叹”可知中共的爱国卫生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也就夯实了人民政权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这是卫生医疗体系的初创时期不能说形成了完整的卫生医疗体系,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不是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排除C项;疫病防治能够减轻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但不能消除,排除D项。故选A项。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 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C.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 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提出要求,只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来往,不与资本主义来往,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要求与该外交政策相符合,B项正确。据材料,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上,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目的是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配合,不是改变体育现状,也不是借体育活动来联合反帝力量,排除A、C项;据所学,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的是建国初期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排除D项。故选B项。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过去集体经济基础上继续实行集体经营,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这反映出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有限 B.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C.个体农耕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D.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后(中国)。由材料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可知当时这些农村尚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在保持集体化生产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改革,D项正确。材料所述农村尚未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采取措施探索集体化生产,未明确体现其结果,且结合史实,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集体经济并没有越来越壮大,排除B项;材料并未指明是因为个体经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才需发展集体生产,结合所学,是因为从三大改造以来,农村就开始集体生产的模式了,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向个体经营,需要渐进式推进,因此,这一阶段国家主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索农村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1.关于继承问题,《汉谟拉比法典》确立的是家内继承原则。法典规定,父亲以盖章文书形式将土地、房屋赠给其所喜爱的继承人,该父亲死后,兄弟分割遗产时,该子应先取得其父所赠之财产,然后参与均分所剩遗产。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A.注意尊重财产所有人意志 B.推动了社会矛盾的化解C.意在明确各家庭成员的权利 D.编纂过程缺乏理性思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确立家内继承原则,保证父亲指定儿子优先继承其父财产,表明《汉谟拉比法典》注意尊重财产所有人的意志,A项正确;仅有家内继承原则,不足以化解古代巴比伦的社会矛盾,排除B项;家内继承原则意在尊重财产所有人意志而非明确各家庭成员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法典在编纂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具有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A项。12.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开始在巴西大量种植热带经济作物。17世纪,巴西发现了大量黄金矿藏,大量淘金客涌向巴西,导致该地的人口迅速增长。巴西因此成为葡萄牙最有价值的海外属地。据此推知,当时()A.殖民扩张改变了地域经济格局 B.价格革命使全球联系紧密C.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矛盾激化 D.商业革命使贫富差距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葡萄牙和巴西)。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开采金矿,改变了巴西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可推知当时殖民扩张改变了殖民地的经济格局,A项正确;葡萄牙对巴西的殖民掠夺不能推出欧洲价格革命加强了全球联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激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非商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3.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新纲领宣称:“在今日以前一切都受到宗教的管辖,今日以后,却是理性管辖的时代了……从前的宗教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应该用哲学的宗教,即理性的光明,来为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可见,雅各宾派的新纲领()A.使阶层间分化日益严重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深入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D.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开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末(法国)。据材料信息得出结论:雅各宾派推崇理性,宣称法国进入理性管辖时代,这说明雅各宾派的新纲领得益于启蒙运动的开展,深受理性主义影响,D项正确;重视国家政治生活的理性不会导致阶层分化严重,排除A项;雅各宾派的新纲领推动的是法国大革命,而宗教改革此时已完成,排除B项;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1917年,列宁认为,“这不仅因为战争带来的灾难促成了无产阶级的起义,而且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为社会主义做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列宁提出这一观点主要强调()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成熟 B.外部环境激化国内矛盾C.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高涨 D.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据材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为社会主义做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可知,列宁认为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已经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和基础,外部环境激化国内矛盾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是列宁主要强调的内容,排除BD项;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A项。15.1947年6月,在巴黎召开欧洲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预备会议,苏联派团参加;英法在美国指示下,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方式和条件。7月2日,苏联以经济安全为由予以拒绝并退出会议。这一事件()A.体现了美苏国家实力的均衡 B.加速了美苏对抗局面的形成C.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导致了西欧经济主权的丧失〖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欧美、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在1947年马歇尔计划预备会议中,美国指示英法提出建议,建议受援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苏联认为这会泄露本国的经济情报,危机经济安全,加以拒绝,并退出了会议。结合所学,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运用杜鲁门主义的重要步骤,加剧了美苏对抗,也最终导致了欧洲的分裂,B项正确。据所学,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且材料体现的是苏联为了国家利益拒绝接受援助,无法看出美苏实力均衡,排除A项;据所学,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排除C项;据所学,二战以后,西欧国家就普遍衰落了,并非是由拒绝马歇尔计划引发的,排除D项。故选B项。16.如表是美国1960—1993年间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表中数据说明美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年份1960197019761980198519901993政府64.656.951.047.145.840.636.3企业33.340.045.449.450.955.058.9大学1.11.82.12.12.12.93.1A.经费来源结构日趋合理 B.市场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C.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小 D.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之美国科技发展。根据材料“美国1960—1993年间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可知,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占比在降低,而企业和大学提供的科研经费占比在逐年增加,说明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企业越来越成为主导力量,市场调节作用明显增加,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经费来源结构的合理标准,故无法判定是否日趋合理,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国际竞争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提供的是占比,无法确定数量,故说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没有根据,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了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治理模式,即“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俗而治”主要是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政治上任用当地部落首领,经济上不改变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上顺应风俗习惯,边疆地区在与内地的交往中不断向先进的内地经济形态和文化学习并最终趋同一致的治理模式。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指地理上边疆地区在行政管理形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内地处在较为相近的发展水平上,形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在承认和尊重边疆地区的经济形态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差别的前提下的一体化。——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材料二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此后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和各种调解工作,使许多积怨甚深的民族纠纷,陆续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中央访问团,分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访问,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带去大批急需的药品、医疗手术器械及生活用品。各级人民政府还抽出必要的财力、物力帮助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1952年底至1953年上半年,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中开展了一次民族政策大检查,取得了较好成效。1951年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设立分院;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及影响。〖答案〗(1)理解:清朝前期的边疆政策体现了“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结合。清初册封西藏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尊号;康熙帝时,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由中央政府册封。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多伦会盟,确立了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清朝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雍正在西南地区废除了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任答两点即可,解释合理,逻辑严密)清前期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2)特点:通过立法形式加强管理;将解决民族纠纷与困难帮扶相结合;政府主导、政府重视和支持;措施多样、从实际出发;重视民族政策的宣传、检查与落实;注重民族地区人才和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与建国初期的政权巩固相适应;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影响深远。(任答四点即可)影响: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理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角度1:结合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治理的背景、措施、影响等,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至少举出两项史实进行论证);角度2:结合相关史实,评价材料中的观点亦可。具体措施可以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和《选择性必修1》的相关知识作答。【示例(角度1)】根据材料一“‘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时空范围限定在清朝前期(中国)。即清朝前期的边疆政策体现了“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结合。结合清初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的相关史实,可知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由中央政府册封,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多伦会盟,确立了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根据材料一“政治上任用当地部落首领,经济上不改变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上顺应风俗习惯,边疆地区在与内地的交往中不断向先进的内地经济形态和文化学习并最终趋同一致的治理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结合《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雍正时期的流官制,可知清前期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小问2详析】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立法形式加强管理。根据材料二“此后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和各种调解工作,使许多积怨甚深的民族纠纷,陆续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可知将解决民族纠纷与困难帮扶相结合。根据材料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中央访问团”,“各级人民政府还抽出必要的财力、物力帮助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可知政府主导、政府重视和支持。根据材料二“分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访问,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带去大批急需的药品、医疗手术器械及生活用品。”可知重视民族政策的宣传、检查与落实。根据材料二“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可知注重民族地区人才和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根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可知与建国初期的政权巩固相适应;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影响深远。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可知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根据材料二“1951年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设立分院;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可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指在###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本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致可划分为两大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亿多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86%以上是文盲。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时艰,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探索,营造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氛围,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1978年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要素,都得到空前释放与扩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中国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从5000多年深厚文明传统中汲取养分,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摘编自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特点。〖答案〗(1)成就:奠基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特点: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由材料“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探索,营造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氛围,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打下坚”可知,奠基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由材料“1978年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可知,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由材料“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注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从5000多年深厚文明传统中汲取养分,为实现民族复兴熔铸精神之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由材料“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世界工厂’”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