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高三历史名校试卷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初则赋予“天命”以道德内涵,强调“以德配天”,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有德”而非血缘。这一变化表明,周人意在()A.实现神权与王权结合 B.强化政治的集权色彩C.适应地方制度的调整 D.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统治者认为政权的获得是受命于天,希冀祖先神灵和“天”的庇佑,体现了神秘色彩;而西周统治者认为天是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循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D项正确;周人强调“以德配天”,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商周时期实行分权政治,还未出现政治上的集权色彩,排除B项;材料体现周人意在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未涉及地方制度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2.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A.酷吏治国效能减退 B.皇帝权威遭受冲击C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D.官员腐败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沈命法》严苛,官吏发现盗贼而不报告,怕抓不到而被处罚,于是就上下隐瞒有盗贼的现象,从而使颁布《沈命法》用酷吏来治理的功用效能有所下降,A项正确;材料强调酷吏治国效能减退,“皇帝权威遭受冲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沈命法》严苛而导致国家治理能力底下,未涉及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表明酷吏治国效能减退,而不是强调官员腐败效率低下,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纸张的应用推广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征税标准的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可知由县乡典藏是因为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后期转变为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是由于造籍方便、储存空间减小,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造纸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B项正确;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典藏户籍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行政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政治方面的政策,与典藏户籍的变化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征税标准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4.如图是甘肃瓜州榆林窟第15窟的唐代壁画,在莲花上站立着一位两脚前后开立、右手执球杖、左手执球的儿童,其形象表现为曲膝、上身前俯,欲作抛球击打的动作。该壁画体现了()A.西域民众生活富足 B.体育和艺术的结合C.市民阶层精神解放 D.社会崇尚奢靡享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得出主要结论:壁画描绘的是唐代儿童进行“步打球”体育活动的场景,加之壁画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因此,该壁画体现了体育和艺术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为唐代“步打球”壁画,不能说明西域民众生活富足,排除A项;该壁画反映的是唐代“步打球”体育活动,不能说明市民阶层精神解放情况,排除C项;该壁画体现了体育和艺术的结合,不能说明当时社会风气奢靡,排除D项。故选B项。5.隆庆万历年间一些士人开始跳脱早前的“西洋”视野。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大西洋之番,其种有红毛者,负西海而居,地方数千里,去中国水道最远,译者云在昆仑西北。”这一认识()A.抵御了列强的侵略扩张 B.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转变C.得益于海禁政策的松弛 D.折射了学习西方潮流涌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结合所学可知,明朝进入隆庆万历时期,中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海禁的开放,明政府开放漳州月港后,西班牙和荷兰相继东来,不少福建人获得了更多与欧洲人打交道的机会,率先对欧洲地理产生了相对准确的认识,真正开启了认识世界的进程,C项正确;视野或认识不能直接抵御西方侵略,排除A项;根据材料“其种有红毛者”可知天朝上国的观念没有转变,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未涉及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6.1880年,刘铭传在《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中规划了三条主干线,其中一条北路即为“宜由京师东通盛京,西通甘肃”;1889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提出“应先修东西两条铁路干线,东线自天津出山海关至黑龙江,西线自陕西、甘肃至伊犁”。这些规划()A.体现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 B.推动边疆经济的迅速发展C.旨在镇压地方的农民起义 D.意在抵制列强的商品倾销〖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按照“由腹达边”的原则修筑了一批国防铁路干线,以期支援边防、拱卫中央,通过军事固边使边疆成为维护内地安全的屏障,A项正确;修建铁路的目的是守边固疆,而不是推动边疆经济发展,排除B项;这些规划体现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C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修建铁路的目的是守边固疆,并不能抵制列强的商品倾销,排除D项。故选A项。7.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对每个科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就女学生的学习专门做出了特殊规定。1922课程纲规了小学校的课程,在科设置女子初等教育的“修身”科被取消,初等小学中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一科,这表明,民国时期()A.新文化运动提高了公民的素质 B.封建伦理纲常退出历史舞台C.女性教育被各阶层民众所接受 D.基础教育的近代化日趋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教育部对女子教育进行改革,专门做出特殊规定并取消“修身”科,这有利于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近代化,D项正确;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推动基础教育近代化日趋发展,但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提高了公民的素质,排除A项;封建伦理纲常依然存在于中国社会,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被各阶层民众所接受”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8.1931年2月,共团中央通《苏区中务决议》决定开展共员礼拜六活动,星期六一天组织共员援助红军家种田,为红军运军粮、挖战壕,送枪械,并创作了歌曲《共产青年团礼拜六》该活动体现了()A.国民党“围”政策的失败 B.根据地生产力大幅提高C.患难与共的长征革命精神 D.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1931年的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可知,1931年,###在革命根据地定期组织共青团员开展服务于革命军事建设的义务活动,这为保障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围剿”根据地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根据地生产力大幅提高的信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与题干时间及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如华东解放区发行统一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的背景()A.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B.战略决战已取得完全胜利C.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D.国家货币制度统一与稳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12月1日(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即人民币,A项正确;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此时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已取得了完全胜利,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排除C项;1948年底解放战争尚未完全胜利,新中国尚未成立,不涉及国家货币制度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0.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北京市成立了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于1950至1952为多人介绍职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向3000多人提供转业训练且大部分实现就业,还组织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还乡生产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A.构建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B.践行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增进了民众对政权的认同 D.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至1952年(中国)。根据材料“1950至1952为多人介绍职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等信息并结合信息可知,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失业人员的经济困难,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和新生人民政权的信任和认同,C项正确;社会保障体系涵盖社会民生多个方面,材料体现的只是失业工人救济,排除A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中共于1953年制定的,排除B项;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2011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如图)。这组邮票()A.实证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展现了新华社责任担当C.再现了民主革命真实场景 D.见证了邮政功能的转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可知,邮票图名分别为:红色电波、抗战号角、解放战鼓、走向世界,第一张邮票是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在###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第二张是延安清凉山新华社编辑部旧址,背景为《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延安宝塔山等,第三张是解放战争期间西柏坡新华社旧址,背景为毛泽东亲笔撰写的社论稿,第四张是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可见新华社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信息汇总,为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B项正确;材料中的邮票不能完全对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抗战是民族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邮政的相关功能,排除D项。故选B项。12.希波战争后,柏拉图三次说到波斯兵力胜过雅典,无论是马拉松战役还是萨拉米斯海战,雅典均是以弱胜强。伊索克拉底在《泛希腊集会辞》中指出,希波战争时雅典面对波斯强大的海军和部分希腊人的背信弃义,决心为了“自由”而战。这些言论()A.使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培育塑造公民的勇敢品格C.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D.借用战争来建构国家形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古雅典城邦。根据材料“希波战争后,柏拉图三次说到波斯兵力胜过雅典,……雅典均是以弱胜强。伊索克拉底在《泛希腊集会辞》中指出,希波战争……决心为了‘自由’而战。”可知,两者都强调了希波战争中雅典以弱取胜的信息,雅典的胜利确保了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及安全,这有助于构建雅典城邦的形象,D项正确;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此时的古希腊人文主义并不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塑造公民勇敢品格的信息,排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排除C项。故选D项。13.如图是欧洲中世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由此可推知,中世纪晚期()A.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 B.宗教信仰遭受严峻挑战C.逆转了严谨的服饰风格 D.社会风气不断腐化堕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盛行,人们的服饰比较保守。但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服饰样式开始发生改变,体现了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不能体现宗教信仰遭受严峻挑战,排除B项;“逆转”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服饰样式的改变体现了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不能体现社会风气不断腐化堕落,排除D项。故选A项。14.如图为1860和1900年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其中对应国家最有可能的是()A.英国、美国、德国、俄国 B.英国、德国、美国、中国C.法国、日本、俄国、中国 D.中国、德国、美国、俄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860年至1900年(世界)。题干涉及两个时间1860年和1900年,主题是制造业产量占比,这两个时间涉及跟制造业相关的事件是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应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因此1900年制造业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美国,显然图中第三个国家是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因此1860年制造业占比最高的是英国,对应的是图中第一个国家,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A项虽然英国符合,但是后面三个国家对应关系不对,排除A项;C项1900年俄国在这四个国家中不可能是制造业占比最高,应该是法国占比最高,排除C项;D项1900年中国在这四个国家中不可能排在第二,四个国家中排在第二的应该是德国,排除D项。故选B项。15.1918年,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经济的具体状况后,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主张()A.符合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 B.集中财物推动政权巩固C.促成新经济政策即时出台 D.体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1918年的俄国。根据材料“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及所学可知,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这些或那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材料反映的是1918年列宁认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有助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息,体现了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集中财物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苏俄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促成了新经济政策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表是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这表明,北欧国家()项目内容财政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包括按职位空缺匹配岗位、进行职业培训养老实行灵活、弹性的退休政策,延长工作年限医疗加强医疗机构绩效管理、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A.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B.福利水平与规模居世界领先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北欧)。结合所学可知北欧是典型的福利国家,根据材料“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延长工作年限”等信息可知北欧国家也在激励公民工作积极性,社会成员接受保障的同时也考虑其对社会的贡献,可见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D项正确;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将北欧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领先地位,排除B项;根据材料“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可知,政府并未强化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南宋择都之议(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宋金战争频繁,宋高宗与大臣商议行在之所,最终,高宗于绍兴八年下诏定都临安)(建炎三年)吕颐浩:“虏人以骑兵取胜……兼金人既渡浙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建炎三年)卫肤敏:“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绍兴六年)李纲:“臣愿先定驻跸之所。临安、平江皆泽国,福迫所据,非用武之地。子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使淮南有藩篱形势之固,然后建康可都。”——摘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道临安志》材料二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弊。(不得照抄原文)。〖答案〗利:政治: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地理: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不得分军事: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水网密布,有效阻止北方骑兵南下)。

弊:政治: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经济: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地少人多。军事: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解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时期的临安。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由材料一“今若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可得出政治相对安定;由材料一“子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可得出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由材料一“临安、平江皆泽国,福迫所据,非用武之地。”可得出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不得分军事;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水网密布,有效阻止北方骑兵南下)。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弊:由材料一“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可得出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由材料一“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可得出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由材料二可得出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结合所学可知,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地少人多。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类、军事类、政法类、民族民俗类和科技类博物馆快速增长,逐渐形成国家办、部门办、行业办、集体办、私人办的办馆格局。2005年文化部颁发《博物馆管理办法》,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的质量认证工作,2010年在上海开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次代表大会。——摘编自陈红京《博物馆学概论)材料二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特展样几件展品序号展品①1949年5月,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②1953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马来亚归价龚勋的“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③1978年12月17日至28日,第二次全国归价代表大会会场照片④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为特展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特展的意义。〖答案〗(1)特点:博物馆数量增长快;博物馆类型多;办馆主体多元;规范化;国际化;办馆格局多元化。(任答1点)(2)主题:“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意思接近即可)意义:展示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加强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华侨华人关心参与祖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热情和活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任答1点,言之有理酌情。)〖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类、军事类、政法类、民族民俗类和科技类博物馆快速增长”可知,博物馆数量增长快;博物馆类型多;根据材料“逐渐形成国家办、部门办、行业办、集体办、私人办的办馆格局”可知,办馆主体多元;办馆格局多元化;根据材料“2005年文化部颁发《博物馆管理办法》”可知,规范化;根据材料“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的质量认证工作,2010年在上海开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次代表大会”可知,国际化。【小问2详析】主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第二次全国归价代表大会会场照片”“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可知,可为特展拟定一个主题:“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第二次全国归价代表大会会场照片”“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可从华侨所作的贡献、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汇聚力量等角度分析,如展示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加强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华侨华人关心参与祖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热情和活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威利号汽船》海报《威利号汽船》海报1927年10月6日有声音乐片“爵士歌手”在纽约市华纳剧院首演,为电影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沃尔特·迪斯尼发觉卡通影片将不可避免地加上声音。1928年11月18日《威利号汽船》在莱琴伯的戏院上演,轰动的情形正如沃尔特所梦想的那样。时报评论说这部卡通是“一部有创造力的影片,其中有许多使人发笑的地方,片中的哼、哈、尖叫以及各式各样的声音,都增添了喜剧色彩”。——摘编自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铁扇公主》海报20世纪20年代初,在无声电影之后,动画片从欧美传到了中国。1939年,万籁鸣和万古蟾返回"孤岛"上海,决定要拍一部动画片。1941年,由万籁鸣领衔,万氏兄弟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大型有声黑白动画片《铁扇公主》横空出世,惊艳天下。在影片的结尾有一行字幕,但在公映时被剪掉了,那行字幕是: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连映一个月,场场爆满。——摘编自张玮《历史的温度》(1)观察两幅海报,提取信息,指出其异同。(2)根据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动画电影诞生的时代背景。〖答案〗(1)同:都用于宣传,具有广告效应;都有制作者、片名等重要信息;都有鲜明的影视形象;都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任答1点)异:《威利号汽船》绘画风格为西式卡通画;展现近代工业成就。(任答1点)《铁扇公主》海报形象和表现手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铁扇公主》海报特意强调该片的地位。(任答1点)(2)时代背景:《威利号汽船》:电影技术发展;美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众文化生活的需要。《铁扇公主》:抗日战争,民族危亡;民族意识增强;西方电影技术的传入;大众喜爱。〖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同:结合所学可知,海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人,可以得出都用于宣传,具有广告效应;根据两幅海报的信息,都印有制作者、片名等重要信息;画面上的米奇、铁扇公主说明这两幅海报都有鲜明的影视形象;根据材料“一部有创造力的影片”、“《铁扇公主》横空出世,惊艳天下”说明其都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威利号汽船》米奇的形象说明其绘画风格为西式卡通画;米奇驾驶的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展现近代工业成就。《铁扇公主》海报形象和表现手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据海报上的介绍“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动画”可知,《铁扇公主》海报特意强调该片的地位。【小问2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威利号汽船》:根据材料“卡通影片将不可避免地加上声音”可知美国电影技术的发展;根据《威利号汽船》产生的时间可知,美国正处于经济的虚假繁荣时期,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还未到来,政治比较稳定;根据材料“轰动的情形”可知其要民众文化生活的需要。《铁扇公主》: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危机深重;根据材料“那行字幕是: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可知民族意识增强;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在无声电影之后,动画片从欧美传到了中国”可知,西方电影技术传入中国;根据材料“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连映一个月,场场爆满”可知大众喜爱。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巴拿马运河简史——摘编自张鹏等编译《巴拿马简史》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充斥着殖民主义色彩。(巴拿马运河见证了巴拿马民族解放历程)阐释: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建立美洲殖民地,占据殖民霸权;试图开凿运河,未能实施。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西方殖民者加紧争夺在美洲的利益;法国和美国先后开凿建设巴拿马运河,运河开通;最终,美国控制了运河的航运权,垄断了殖民利益。20世纪中后期,第三世界的崛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殖民体系瓦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由此可见,巴拿马运河是环球交通网络重要通道,其发展史反映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534年至1999年巴拿马运河发展历程。设问是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自拟一个论题进行阐释。首先,根据材料“1534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试图在美洲开凿一条运河……1881年,法国人开始修建巴拿马运河。……1979年,巴拿马虽然从美国人手中得到了运河区的主权,但实际上运河还是由美国所控制。……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终于夺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可得出论题:巴拿马运河的发展史充斥着殖民主义色彩。其次,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国和美国先后开凿建设巴拿马运河;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方面分析说明。例如: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建立美洲殖民地,占据殖民霸权;试图开凿运河,未能实施。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西方殖民者加紧争夺在美洲的利益;法国和美国先后开凿建设巴拿马运河,运河开通;最终,美国控制了运河的航运权,垄断了殖民利益。20世纪中后期,第三世界的崛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殖民体系瓦解,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最后,总结升华,明确结论,巴拿马运河是环球交通网络重要通道,其发展史反映了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南京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初则赋予“天命”以道德内涵,强调“以德配天”,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有德”而非血缘。这一变化表明,周人意在()A.实现神权与王权结合 B.强化政治的集权色彩C.适应地方制度的调整 D.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统治者认为政权的获得是受命于天,希冀祖先神灵和“天”的庇佑,体现了神秘色彩;而西周统治者认为天是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循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上天的庇佑,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D项正确;周人强调“以德配天”,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商周时期实行分权政治,还未出现政治上的集权色彩,排除B项;材料体现周人意在彰显西周政权正当性,未涉及地方制度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2.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A.酷吏治国效能减退 B.皇帝权威遭受冲击C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D.官员腐败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沈命法》严苛,官吏发现盗贼而不报告,怕抓不到而被处罚,于是就上下隐瞒有盗贼的现象,从而使颁布《沈命法》用酷吏来治理的功用效能有所下降,A项正确;材料强调酷吏治国效能减退,“皇帝权威遭受冲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沈命法》严苛而导致国家治理能力底下,未涉及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表明酷吏治国效能减退,而不是强调官员腐败效率低下,排除D项。故选A项。3.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这一变化得益于()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纸张的应用推广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征税标准的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东晋十六国以前,因简牍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开始,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逐渐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可知由县乡典藏是因为造籍耗时费力、保存需要相当的空间,后期转变为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是由于造籍方便、储存空间减小,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造纸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B项正确;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典藏户籍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行政效率的提高,得益于政治方面的政策,与典藏户籍的变化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征税标准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4.如图是甘肃瓜州榆林窟第15窟的唐代壁画,在莲花上站立着一位两脚前后开立、右手执球杖、左手执球的儿童,其形象表现为曲膝、上身前俯,欲作抛球击打的动作。该壁画体现了()A.西域民众生活富足 B.体育和艺术的结合C.市民阶层精神解放 D.社会崇尚奢靡享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得出主要结论:壁画描绘的是唐代儿童进行“步打球”体育活动的场景,加之壁画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因此,该壁画体现了体育和艺术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为唐代“步打球”壁画,不能说明西域民众生活富足,排除A项;该壁画反映的是唐代“步打球”体育活动,不能说明市民阶层精神解放情况,排除C项;该壁画体现了体育和艺术的结合,不能说明当时社会风气奢靡,排除D项。故选B项。5.隆庆万历年间一些士人开始跳脱早前的“西洋”视野。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大西洋之番,其种有红毛者,负西海而居,地方数千里,去中国水道最远,译者云在昆仑西北。”这一认识()A.抵御了列强的侵略扩张 B.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转变C.得益于海禁政策的松弛 D.折射了学习西方潮流涌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结合所学可知,明朝进入隆庆万历时期,中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海禁的开放,明政府开放漳州月港后,西班牙和荷兰相继东来,不少福建人获得了更多与欧洲人打交道的机会,率先对欧洲地理产生了相对准确的认识,真正开启了认识世界的进程,C项正确;视野或认识不能直接抵御西方侵略,排除A项;根据材料“其种有红毛者”可知天朝上国的观念没有转变,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未涉及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6.1880年,刘铭传在《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中规划了三条主干线,其中一条北路即为“宜由京师东通盛京,西通甘肃”;1889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提出“应先修东西两条铁路干线,东线自天津出山海关至黑龙江,西线自陕西、甘肃至伊犁”。这些规划()A.体现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 B.推动边疆经济的迅速发展C.旨在镇压地方的农民起义 D.意在抵制列强的商品倾销〖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按照“由腹达边”的原则修筑了一批国防铁路干线,以期支援边防、拱卫中央,通过军事固边使边疆成为维护内地安全的屏障,A项正确;修建铁路的目的是守边固疆,而不是推动边疆经济发展,排除B项;这些规划体现守边固疆的经略原则,C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修建铁路的目的是守边固疆,并不能抵制列强的商品倾销,排除D项。故选A项。7.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对每个科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就女学生的学习专门做出了特殊规定。1922课程纲规了小学校的课程,在科设置女子初等教育的“修身”科被取消,初等小学中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一科,这表明,民国时期()A.新文化运动提高了公民的素质 B.封建伦理纲常退出历史舞台C.女性教育被各阶层民众所接受 D.基础教育的近代化日趋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教育部对女子教育进行改革,专门做出特殊规定并取消“修身”科,这有利于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近代化,D项正确;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推动基础教育近代化日趋发展,但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提高了公民的素质,排除A项;封建伦理纲常依然存在于中国社会,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被各阶层民众所接受”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8.1931年2月,共团中央通《苏区中务决议》决定开展共员礼拜六活动,星期六一天组织共员援助红军家种田,为红军运军粮、挖战壕,送枪械,并创作了歌曲《共产青年团礼拜六》该活动体现了()A.国民党“围”政策的失败 B.根据地生产力大幅提高C.患难与共的长征革命精神 D.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1931年的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可知,1931年,###在革命根据地定期组织共青团员开展服务于革命军事建设的义务活动,这为保障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围剿”根据地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根据地生产力大幅提高的信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与题干时间及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统一货币工作,如华东解放区发行统一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1948年12月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的背景()A.解放区的巩固与扩大 B.战略决战已取得完全胜利C.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D.国家货币制度统一与稳定〖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12月1日(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即人民币,A项正确;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此时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已取得了完全胜利,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排除C项;1948年底解放战争尚未完全胜利,新中国尚未成立,不涉及国家货币制度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0.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北京市成立了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于1950至1952为多人介绍职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向3000多人提供转业训练且大部分实现就业,还组织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还乡生产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A.构建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B.践行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增进了民众对政权的认同 D.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至1952年(中国)。根据材料“1950至1952为多人介绍职业,帮助他们实现就业”等信息并结合信息可知,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失业人员的经济困难,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增强了他们对###和新生人民政权的信任和认同,C项正确;社会保障体系涵盖社会民生多个方面,材料体现的只是失业工人救济,排除A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中共于1953年制定的,排除B项;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2011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如图)。这组邮票()A.实证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展现了新华社责任担当C.再现了民主革命真实场景 D.见证了邮政功能的转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可知,邮票图名分别为:红色电波、抗战号角、解放战鼓、走向世界,第一张邮票是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在###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第二张是延安清凉山新华社编辑部旧址,背景为《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延安宝塔山等,第三张是解放战争期间西柏坡新华社旧址,背景为毛泽东亲笔撰写的社论稿,第四张是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可见新华社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信息汇总,为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B项正确;材料中的邮票不能完全对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抗战是民族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邮政的相关功能,排除D项。故选B项。12.希波战争后,柏拉图三次说到波斯兵力胜过雅典,无论是马拉松战役还是萨拉米斯海战,雅典均是以弱胜强。伊索克拉底在《泛希腊集会辞》中指出,希波战争时雅典面对波斯强大的海军和部分希腊人的背信弃义,决心为了“自由”而战。这些言论()A.使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培育塑造公民的勇敢品格C.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D.借用战争来建构国家形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古雅典城邦。根据材料“希波战争后,柏拉图三次说到波斯兵力胜过雅典,……雅典均是以弱胜强。伊索克拉底在《泛希腊集会辞》中指出,希波战争……决心为了‘自由’而战。”可知,两者都强调了希波战争中雅典以弱取胜的信息,雅典的胜利确保了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及安全,这有助于构建雅典城邦的形象,D项正确;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此时的古希腊人文主义并不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塑造公民勇敢品格的信息,排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排除C项。故选D项。13.如图是欧洲中世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由此可推知,中世纪晚期()A.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 B.宗教信仰遭受严峻挑战C.逆转了严谨的服饰风格 D.社会风气不断腐化堕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盛行,人们的服饰比较保守。但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服饰样式开始发生改变,体现了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不能体现宗教信仰遭受严峻挑战,排除B项;“逆转”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服饰样式的改变体现了民众在禁锢中寻求突破,不能体现社会风气不断腐化堕落,排除D项。故选A项。14.如图为1860和1900年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其中对应国家最有可能的是()A.英国、美国、德国、俄国 B.英国、德国、美国、中国C.法国、日本、俄国、中国 D.中国、德国、美国、俄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860年至1900年(世界)。题干涉及两个时间1860年和1900年,主题是制造业产量占比,这两个时间涉及跟制造业相关的事件是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应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因此1900年制造业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美国,显然图中第三个国家是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因此1860年制造业占比最高的是英国,对应的是图中第一个国家,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A项虽然英国符合,但是后面三个国家对应关系不对,排除A项;C项1900年俄国在这四个国家中不可能是制造业占比最高,应该是法国占比最高,排除C项;D项1900年中国在这四个国家中不可能排在第二,四个国家中排在第二的应该是德国,排除D项。故选B项。15.1918年,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经济的具体状况后,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主张()A.符合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 B.集中财物推动政权巩固C.促成新经济政策即时出台 D.体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1918年的俄国。根据材料“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及所学可知,国家资本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这些或那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材料反映的是1918年列宁认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有助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信息,体现了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集中财物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苏俄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促成了新经济政策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16.如表是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关于福利制度方面的若干政策。这表明,北欧国家()项目内容财政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包括按职位空缺匹配岗位、进行职业培训养老实行灵活、弹性的退休政策,延长工作年限医疗加强医疗机构绩效管理、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A.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B.福利水平与规模居世界领先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北欧)。结合所学可知北欧是典型的福利国家,根据材料“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就业”、“延长工作年限”等信息可知北欧国家也在激励公民工作积极性,社会成员接受保障的同时也考虑其对社会的贡献,可见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D项正确;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将北欧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领先地位,排除B项;根据材料“对家庭、个人和企业实行减税”、“鼓励私人医疗机构、拓宽市场竞争渠道”可知,政府并未强化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南宋择都之议(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宋金战争频繁,宋高宗与大臣商议行在之所,最终,高宗于绍兴八年下诏定都临安)(建炎三年)吕颐浩:“虏人以骑兵取胜……兼金人既渡浙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建炎三年)卫肤敏:“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绍兴六年)李纲:“臣愿先定驻跸之所。临安、平江皆泽国,福迫所据,非用武之地。子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使淮南有藩篱形势之固,然后建康可都。”——摘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道临安志》材料二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弊。(不得照抄原文)。〖答案〗利:政治: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地理: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不得分军事: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水网密布,有效阻止北方骑兵南下)。

弊:政治: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经济: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地少人多。军事: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解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时期的临安。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由材料一“今若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可得出政治相对安定;由材料一“子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可得出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由材料一“临安、平江皆泽国,福迫所据,非用武之地。”可得出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不得分军事;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水网密布,有效阻止北方骑兵南下)。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弊:由材料一“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可得出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由材料一“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可得出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由材料二可得出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结合所学可知,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地少人多。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类、军事类、政法类、民族民俗类和科技类博物馆快速增长,逐渐形成国家办、部门办、行业办、集体办、私人办的办馆格局。2005年文化部颁发《博物馆管理办法》,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的质量认证工作,2010年在上海开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次代表大会。——摘编自陈红京《博物馆学概论)材料二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特展样几件展品序号展品①1949年5月,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②1953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马来亚归价龚勋的“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③1978年12月17日至28日,第二次全国归价代表大会会场照片④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为特展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特展的意义。〖答案〗(1)特点:博物馆数量增长快;博物馆类型多;办馆主体多元;规范化;国际化;办馆格局多元化。(任答1点)(2)主题:“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意思接近即可)意义:展示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加强对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华侨华人关心参与祖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热情和活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任答1点,言之有理酌情。)〖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类、军事类、政法类、民族民俗类和科技类博物馆快速增长”可知,博物馆数量增长快;博物馆类型多;根据材料“逐渐形成国家办、部门办、行业办、集体办、私人办的办馆格局”可知,办馆主体多元;办馆格局多元化;根据材料“2005年文化部颁发《博物馆管理办法》”可知,规范化;根据材料“2008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的质量认证工作,2010年在上海开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次代表大会”可知,国际化。【小问2详析】主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第二次全国归价代表大会会场照片”“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可知,可为特展拟定一个主题:“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意义: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马来西亚归侨庄明理、张珠明陪同陈嘉庚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合影”“第二次全国归价代表大会会场照片”“英国归侨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的工作照及工作笔记”“和平万岁抗美援朝纪念章”,可从华侨所作的贡献、爱国主义教育、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