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质量检测试卷(2021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3学校:班级: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100分)得分一、积累与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赡(zhàn)养亲昵(nì)拾(shè)级而上含情脉脉(mò)B.秘(bì)鲁古刹(chà)鸭绿(lù)江岸骁(xiāo)勇善战C.颤(zhàn)栗哄(hǒng)骗心广体胖(pàng)一撮(zuǒ)胡子D.伺(cì)侯联袂(mèi)晕头转(zhuàng)向果实累累(lěi)2.下列语句中加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吾与汝毕力平险军霸上 B.改容式车北定中原 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介胄之士不拜 D.将军约吾与汝毕力平险3.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元”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其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6.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放弃)而后喻(了解)池非不深也(护城河)B.固国(国家)空乏其身(资财缺乏)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推举)饿其体肤(饥饿)寡助之至(少)D.域民(限制)威天下(威慑)人恒过(过失)7.综合性学习。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子、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8.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1)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2)《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3)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5)在《渔家傲》中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二、古诗词与文言文赏析9.阅读诗词,回答问题。渔家傲[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地区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表明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轻松愉快。(2)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词的意思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10.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各题。(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二)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方:方七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B.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C.固:汝心之固/吾义固不杀人D.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说明理由。(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11.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后面的题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百里奚举于市②必先苦其心志③人恒过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4)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5)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1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解释加粗的字。①病笃②何以都不闻消息③缚者曷为者也④叶徒相似(2)翻译下列句子。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②因恸绝良久。(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①(甲)文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驳斥,使楚王陷于尴尬境地。从中你读出了晏子的什么特点?②(乙)文中“弦既不调”原因是什么?三、作文1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