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2年秋10月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全国2022年秋10月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全国2022年秋10月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全国2022年秋10月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全国2022年秋10月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22年秋10月自考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322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2、《白马解围》中,写信给白马将军,请求他统兵解普救寺之围的是()(A)相国夫人(B)崔莺莺(C)普救寺长老(D)张生3、《【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4、下列词曲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B)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C)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D)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5、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西京”是指()(A)洛阳(B)汉阳(C)长安(D)金陵6、《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7、《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是()(A)李白(B)刘禹锡(C)李华(D)白居易8、下列作家中,号“云庄”的是()(A)陈铎(B)贯云石(C)张养浩(D)张可久9、《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10、《西塞山怀古》的西塞山,在今()(A)江西境内(B)湖北境内(C)山东境内(D)湖南境内11、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12、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13、在《室语》中,唐子的谈话对象是()(A)门生弟子(B)同窗友人(C)求教者(D)家人14、《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15、将《战国策》编辑成书的汉代学者是()(A)刘彻(B)刘贺(C)刘歆(D)刘向16、元好问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散文1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B)映衬(C)铺叙(D)对比18、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19、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20、《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C)武则天(D)武三思21、《史记》中的“世家”一共有()(A)二十篇(B)三十篇(C)四十篇(D)五十篇22、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慈君”是指()(A)生母(B)祖母(C)嫡母(D)外祖母23、“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中的“蝼蚁”指()(A)身份低微的人(B)身材短小的人(C)目光短浅的人(D)志向远大的人24、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25、《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26、提出“屈原流放江南有两个段落”观点的人是()(A)刘向(B)王逸(C)朱熹(D)蒋骥27、《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A)五十篇(B)六十篇(C)七十篇(D)八十篇28、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逮”的意思是()(A)他们(B)逮捕(C)到(D)我们2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春秋》(B)《国语》(C)《战国策》(D)《史记》30、《送孟东野序》中的“孟东野”指()(A)孟浩然(B)孟云卿(C)孟郊(D)孟卿二、多项选择题31、班固《苏武传》中提到的人物有()(A)李陵(B)卫律(C)李蔡(D)虞常(E)石建32、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学说中结合了()(A)法(B)术(C)礼(D)势(E)仁33、下列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有()(A)《长恨歌》(B)《琵琶行》(C)《秦中吟》(D)《登高》(E)《与元九书》3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进入山神庙之后所做的事情有()(A)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B)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C)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D)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E)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35、《送孟东野序》提及的汉代文学家有()(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扬雄(D)阮籍(E)嵇康三、简答题36、《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是如何对厉王进行劝谏的?3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有哪两条叙述线索?请作简要描述。38、《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崔莺莺在与张生分别时,表明了对爱情与功名怎样的态度?试举例说明。39、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一诗可分几个层次,揭露了什么社会现象?40、简要说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表达人生感喟的特点。四、论述题41、概括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的题旨,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42、论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情景关系的处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试题解析】《大龙湫记》:“潭中有斑鱼廿余头,……如避世士然。”根据原文可知题干中讲的是斑鱼,故选A。2、D3、B4、D【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出自范仲淹《苏幕遮》;B项出自晏殊《蝶恋花》;C项出自苏轼《江城子》,均可排除,故选D项。5、C【试题解析】东汉建都洛阳,长安在洛阳以西,因而被称为西京。此句中的“西京”即指长安。6、B【试题解析】《诗经》各篇都可以合乐歌唱,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7、C【试题解析】唐天宝年间,李华曾以监察御史奉使朔方,途径古战场时有感而作此文。8、C【试题解析】A项陈铎号秋碧、七一居士;B项贯云石自号酸斋,晚号芦花道人;C项张养浩号云庄;D项张可久号小山。9、D10、B11、A12、D13、D【试题解析】《室语》构思独特,作者设计出一段与妻妾的对话,通过对话提出论点,展开论证。故正确选项为D项。14、A15、D16、A【试题解析】元好问工诗、词、散文,以诗的成就最高,是金代最杰出的诗人。其擅长七律,笔力雄劲,意象深远,论者称为“杜甫嗣响”。17、D【试题解析】《青玉案·元夕》全词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前面的火树银花、香车宝马、欢声笑语等热闹场景,与“灯火阑珊”的幽寂形成了强烈反差。18、B【试题解析】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以缅怀杜甫。19、C【试题解析】“焄蒿凄怆”,形容人们悲伤地祭悼韩愈,语出《礼记·祭义》“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句。焄:祭品的香气。蒿:香气散发。20、C【试题解析】《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为骆宾王所作,是为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提供正当名义的檄文。21、B【试题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22、C【试题解析】慈君指作者嫡母盛氏。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死后,嫡母盛氏削发为尼。23、C24、D【试题解析】欧阳修在为梅尧臣诗集所作的序文《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点。25、A26、D【试题解析】清代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提出,屈原流放江南有两个段落,第一段是离开郢都,到达陵阳。这是《哀郢》中所叙行进路程。九年之后,又从陵阳出发到达溆浦。这是《涉江》中所写的行程。这个解释比较合理,可作参考。27、C【试题解析】《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体例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28、C29、A【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国语》和《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史记》为纪传体史书,故B、C、D三项均可排除。30、C二、多项选择题31、A,B,D32、A,B,D【试题解析】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了商鞅、申不害、慎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学说,主张君主乘威严之势,操制人之术,以法治天下。33、A,B,C,E【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登高》为杜甫的诗歌,故D项可排除。A、B、C三项为白居易的诗歌名篇,E项《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书信,此四项均为白居易作品。34、A,B,E35、A,B,C三、简答题36、首先,邵公以治水作比喻,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揭示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态度。其次,列举古代各阶层人士进谏的情况,说明君王听政,必须听取民众意见。最后,通过比喻说明民众的议论正是执政者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归纳出言路不可堵的结论。37、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兰芝辞婆,兰芝拒婚,仲卿别母。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之间的爱情铺展: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38、崔莺莺鄙弃功名利禄,珍视纯真爱情。在她看来,爱情比功名重要得多,“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要求张生不要移情别恋,“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举其他例子亦可)39、全诗分三层:开头四句以反常的自然现象为喻,对照鲜明强烈;中间四句从自然现象转向社会现实,点明了前四句的寓意;最后四句用具体的史事作证,说明不合理现象的根源就是门阀制度。诗歌揭露了门阀制度下平庸的世家子弟窃据高位,英俊的寒门士子屈居下僚的不合理现象。40、诗前两句从时间落笔,表露对前贤的仰慕和自己生不逢时的哀伤;第三句从空间落笔,含宇宙无限和个人渺小的感叹;第四句突现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诗人形象。四、论述题41、题旨是回忆抗敌往事,追思英雄业绩,表达老而弥坚、死而后已的报国情怀。此诗善用对比。从作者自己角度看,壮岁的豪迈与而今的衰颓,是一层对比,报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