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

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

1.答题前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等信息。

2.请按照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3.试卷整洁,字迹清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

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

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

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

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

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

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

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

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

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票划分时期,区

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

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

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

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

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

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

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

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

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1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

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

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

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

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

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一

一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

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

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

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

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

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

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

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

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

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

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

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

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

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

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

有重大突破。

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

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

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

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

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

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

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

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

术的转型。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张烁

大德曰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

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褥猴桃枝条,发

展成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

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

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

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当下为人类建一处种子的“庇护所”。这个

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

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千米,

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高等植物的近

1/50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

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

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

日当晚,他突发脑出血,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

斑。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

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

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4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根转坐火车。怕在家

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

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

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

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

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

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风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

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

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

慢意识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

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

更为深远的影响”。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

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

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天去

上海的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

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承担了自然博物馆500块中英文图文的

编写工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30场科普讲座。

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

高原永生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

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

多万千米,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

“植物保卫战”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

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从教30

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的人吗?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在耳边:“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

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

5

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

的梦想。”

(摘编自201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扬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

库,为人类建种子的“庇护所”。

B.钟扬托物言志,写诗赞颂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高原,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

绽放。这朵孤傲顽强的小花象征了他的生命品格。

C.在漫长的科考途中,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

队,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

D.钟扬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

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指他收

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指钟扬自己。

B.文章开头用袁隆平等三个事例强调了植物基因库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

用,这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

C.文中交代了钟扬突发脑出血和遭遇车祸去世的具体时间,这样精准的表

述饱含了对钟扬离世的无限哀痛之情。

D.文中多次引用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

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

6

6.钟扬在植物学研究、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教师的责任等方面有自己的价值

观。请结合材料,探究在钟扬身上体现出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来的木桶

高军

1939丰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

来说是很不舒服的。

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

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

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

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

咱们拉拉呱。”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

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

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

与他家长里短她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

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

“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

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

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

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

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

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

7

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

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

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

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

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

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

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

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

是他家的木桶。”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

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

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徐向

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

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

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

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

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

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

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

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

个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

暖和了。”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

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

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

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

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

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徐向前笑了笑:

“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

8

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

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

向前将身上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B.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

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C.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

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D.“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

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8.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9.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

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

9

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

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B.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C.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D.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

善”。

B.《大学》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D.《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

1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

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

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

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

明他们也要“慎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1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

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

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

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

社会现实。

15.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情景默写(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

(2)《〈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

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

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七、语言文字运用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

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

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

一组数据也令人: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

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

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不容

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

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

睛是心灵的窗户。”()。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

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

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

扭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混淆视听触目惊心刻不容缓不以为然

B.危言耸听触目惊心迫在眉睫不以为意

C.危言耸听惊心动魄迫在眉睫不以为然

D.混淆视听惊心动魄刻不容缓不以为意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

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

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3

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

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

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

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心灵的窗户如果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

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心灵的窗户如果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

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

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奇妙的植物王国,春天来临之时,有些植物先开花后长叶,①_______,

还有些花叶同时生长,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芽有叶芽、花芽和混

合芽三种,叶芽发育为枝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或者花序,混合芽则发育成

既长叶花又开花的枝条。而先开花还是先长叶,与②密切相关。如

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

®,则先叶后花,而那些叶芽与花芽对温度要求相似的植物,花叶

便会同时发育,形成花叶同现的景象。

14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

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

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

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

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

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八、作文

22.按要求作文。

《大学》开篇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

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知道我要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

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

才能够有所收获。)

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境界,认识自己的本心,这些话语千百

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

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每个人天赋不同,兴趣各异,如果我们能尽早地认清自己,明白自己内在

生命的愿景,能顺着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人生

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就更能享受这美好的一生。

我校高一年级近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语文老师也计划在课堂上举行

“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

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5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

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

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

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

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

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

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

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

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

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

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

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

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

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

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

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

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

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

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

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

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

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

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

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一

一刘向《别录》和文U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

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

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

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

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

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

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

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

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

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

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

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16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

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

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

容却很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

有重大突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

思。

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

述。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

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

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7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

精神。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

来面貌。

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

表示认可。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

术的转型。

【答案】1.B2.A3.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中国目录学史》……缺点是强立名义”错误,根据原文“因为在他看

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

名义,反觉辞费'”可见,并不是《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

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嫌疑,《中国目录学》是跳出了通常

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制而

不强求一律。

故选B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18

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

反思”错误,原文“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

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

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见,作者并非为了指出姚名达的方法需要反

思,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也可以用“断代法”来书写,这个问题“见

仁见智”而已,而作者对姚名达敢于创新的态度则是肯定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

来面貌”错误,原文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

(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

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故选Bo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张烁

大德日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

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瘠猴桃枝条,发

展成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

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19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

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

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当下为人类建一处种子的“庇护所”。这个

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

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千米,

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高等植物的近

1/50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

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

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

日当晚,他突发胸出血,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

斑。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

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

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根转坐火车。怕在家

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

到底想栗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

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

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

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

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