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6绝唱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6绝唱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6绝唱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6绝唱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6绝唱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唱刘鹗1/52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高超演唱艺术。

2.了解本文听觉上声音与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形成感觉上共通

特点。

3.学习比喻类型及其作用。

4.学习本文铺垫衬托写法。2/52作者介绍:刘鹦(1857-

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现在江苏省丹徒县)人。3/52《老残游记》:长篇小说,共20回。小说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黑暗,反应了在这种黑暗吏治统治下,无辜被害,人民被涂炭社会现实。鲁迅先生把它和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实状况》和曾朴《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训斥小说。4/52四大训斥小说:刘鹗《老残游记》李伯元《官场现行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实状况》曾朴《孽海花》5/52大家都喜欢听歌,更喜欢观赏名家演唱。你能不能用语言把歌唱

家美妙歌声描绘下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名家对民间艺术

高超歌唱艺术描写。

6/52解释以下词语。

(1)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含贬义)。

(2)谈笑自如:自由自在地连说带笑。

(3)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4)百变不穷:改变屡次不停顿。

(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平静。

(6)千回百折:形容波折样子。

(7)屏气凝神: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聚精会神。

(8)轰然雷动:形容声音非常响,像打雷普通。

7/52课文主角是谁? 依主角出场是否,本文可分几部分?

明确:主角是白妞王小玉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4)描述白妞演唱前情景。第二部分(5——8)描述白妞演唱时情景。8/52自主探究1.提问:文章第①自然段写明湖居戏台前座无虚席,无处落脚,花

了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写出观众之满,座位之贵,衬托下文演唱精彩。

9/522.提问;文章第①自然段写戏台上有哪些道具,写这些有什么作

用?

讨论并归纳:戏台上,只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鼓上

放了两个铁片儿(梨花筒)旁边放了一个三弦子,半桌后面放了两张椅

子。写这些说明道具简单,反衬出下文演员演唱技艺高超。10/523.提问:文章第②自然段怎样写男人外貌?

讨论并归纳: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脸儿,一脸疙瘩,仿怫风平

福橘皮似,甚为丑陋。从衣着、面容写。突出他面容丑陋。

11/524.提问:文章第②自然段写男人弹得几个曲?弹得怎样?从哪里可

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先弹了一两个小调,以后弹了一枝大调。弹得很好。开

头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到以后,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人耳动心,恍若

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还从观众反应写。这时台

下叫好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

12/525.提问:文章第8

自然段怎样写黑妞外貌?

讨论并归纳: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

儿,流了一个抓害,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

子,都是黑布镶滚。虽是粗布衣裳,倒十分洁净。从性别、年纪、面容、

发型、装饰、衣着写,突出黑妞洁净。

13/526.提问:文章第③自然段怎样写黑妞演唱?

讨论并归纳:先写和奏。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筒,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敲,与那弦子声音对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

听那弦子节奏。后写演唱。忽揭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

转,如新驾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

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

14/527.提问:文中“如新营出谷,乳燕归巢”用什么修饰手法?这么写有

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比喻写出黑妞声音清脆、宛转。把听觉比喻成视

觉可见事物,更以为新鲜、形象、生动。

15/528.提问:黑妞唱得好不好?从哪里能够看出?写黑妞演唱有什么

作用?

讨论并归纳:唱得很好。先从正面议论,觉一切歌曲腔调仅出其下,

认为观止矣。再从侧面衬托。写一观众误会,认为这唱是白妞。然

后由另一个观众把黑妞与白妞演唱作比较,突出白妞演唱精彩,为

下文写白妞演唱作了衬托和铺垫。

16/529.朗诵第⑤自然段。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主要写白妞外貌、神情。17/5210.提问:写白妞外貌抓住什么来写,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写外貌抓住性别、年纪、装束、面容来写。突出她秀

而不媚,清而不寒特点。18/5211.提问:写白妞神情抓住什么来写?怎样写?

讨论并归纳:写神情抓住白妞眼睛来写。写那双眼睛,如秋水,如

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用掉喻写出白妞眼睛

明亮、灵活、有神。再从观众感觉来写。”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

墙角子里人,都以为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更无须说。就这

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写出白妞眼神对观众吸引力和威慑力。19/5212.这段描写白妞出场静是怎么写?

讨论并归纳;用对比、夸大修辞手法。与“皇帝出来”那种庄重、肃

穆气氛对比,用“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夸大,写出人物对白

妞等重、喜爱。

20/5213.朗诵第③自然段。

提问:这段怎样描写白妞演唱?

讨论并归纳:先写刚唱几句书儿妙境,用两个比喻夸大:①“五脏

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从视觉来比喻听觉感受。21/52②“三万

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以味觉来比喻听觉感

受。接着写白妞越唱越高,用一个比喻,“突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

丝抛入天际。”用视觉感觉来比喻声音之高,之尖。再用攀登泰山景象

视觉感受来比喻白妞演唱在声音极高地方,尚能回环转折;见喀之

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听觉感受。

22/5214.朗诵第①自然段。

提问:这段怎样描写白妞演唱?

讨论并归纳:用“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

刻之间,周匝数遍”视觉感受比喻歌声千回百折,接着,愈唱愈低,愈

低愈细,渐渐就听不见了。写声音又扬起,用东洋烟火这个视觉感受

来比喻歌声忽又扬起,即有没有限声音俱来并发情景。23/5215.提问:这段怎样描写弹弦子伴奏?

讨论并归纳:用“花坞春晓,百鸟乱鸣”来比喻弦子伴奏。24/5216.提问:这段两次写观众反应,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第一次写“满园子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来写观

众听得人神神态。第二次写“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采写观众对白

妞演唱喝彩、赞扬。从侧面写出白妞歌唱技艺高超。25/5217.朗诵第8自然段。

提问:这段写少年人话和旁边人话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写少年称赞白妞话和旁人同感,从侧面衬托白妞

歌唱得精妙。

26/5218.文中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为深刻?27/52明确:情况分类⑴白妞(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白妞?)

写外貌抓住性别、年纪、装束、面容来写。突出她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特点。

写白妞神情抓住白妞眼睛来写。写那双眼睛,如秋水,如

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用掉喻写出白妞眼睛明亮、灵活、有神。再从观众感觉来写。”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人,都以为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更无须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写出白妞眼神对观众吸引力和威慑力。28/52写白妞演唱则先写刚唱几句书儿妙境,用两个比喻夸大:①“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从视觉来比喻听觉感受。②“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以味觉来比喻听觉感受。接着写白妞越唱越高,用一个比喻,“突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用视觉感觉来比喻声音之高,之尖。29/52再用攀登泰山景象视觉感受来比喻白妞演唱在声音极高地方,尚能回环转折;见喀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听觉感受。用“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

刻之间,周匝数遍”视觉感受比喻歌声千回百折,接着,愈唱愈低,愈

低愈细,渐渐就听不见了。写声音又扬起,用东洋烟火这个视觉感受

来比喻歌声忽又扬起,即有没有限声音俱来并发情景。30/52⑵

琴师和黑妞

(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琴师和黑妞?有什么作用?)

写琴师用先抑后扬手法,他相貌“甚为丑陋”,开始弹奏时懒洋洋,大

家“也不甚留神去听”,这么人物这么技巧,好像只是用来打发时间。不料作者笔

锋一转,琴师“到以后,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人耳动心”,“这时台下叫好声音不

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31/52琴师都有如此技艺,那说唱二人可想而知了。

琴师已经技惊四座,该正角出场了吧?“停7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

穿戴“十分洁净”。“忽揭鼓一声,歌喉造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驾出谷,乳燕

归巢”。让众人叹服不已.“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其说唱扭力非比寻常。32/52正当听

众心悦诚服,认为定是日妞无疑时候,作者借听书人之口告诉众人错了,这是白妞

妹妹黑妞,又把读者胃口吊广起来。

正所谓“好花还要绿叶衬”,这么写,给人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感觉,衬托出白

妞说书不一样凡响。

33/52文章怎样写观众反应?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第一次写“满园子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来写观

众听得人神神态。第二次写“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采写观众对白

妞演唱喝彩、赞扬。从侧面写出白妞歌唱技艺高超。

第三次写少年称赞白妞话和旁人同感,从侧面衬托白妞歌唱得精妙。

34/52文章为何花重墨写以上这些内容?明确:这是采取烘云托月笔法,先不直接写白妞,而是经过与戏园、琴师、黑妞、听众来衬托白妞。这些段落也写各具精彩,假如只是草草敷衍,就不能为白妞出场起到很好铺垫作用了。35/52(1)场景衬托(第1自然段)

①人们提早进场,有观众甚至来不及吃饭。表现观众对白妞喜爱,已形成一股“白妞”热。

②观众不但人多且类别多。说明白妞说书适合大众,可雅俗共赏。

③渲染热烈,哄闹气氛给后文“鸦雀无声”作铺垫,突出白妞说书艺术精湛。36/52(2)人物衬托(第2、3自然段)

①琴师虽貌丑,但绝妙轮指导起台下不绝于耳叫好声,为描写他给白妞伴奏埋下伏笔。

②写黑妞,详写装束,为后文白妞装束节约笔墨,她那“认为观止”唱腔,“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37/52(3)评价衬托(第4、8自然段)

①“他(黑妞)好处人说得出,白妞好处人说不出。他好处人学得到,白妞好处人学不到”。衬托了白妞说书高超。

②“每次听他说书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书,不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以为‘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衬托了白妞说书绝妙。38/52(4)效应衬托(即听众反应)

①“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衬托了白妞艺术魅力无穷。

②“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衬托出白妞说书真乃人间“绝唱”。39/52衬托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比喻说:用“冷冷月光”衬托“伤痛心情”就是一个正面衬托(正衬);反之,用“灿烂阳光”衬托“心情糟糕”就是一个反面衬托(反衬)。请同学们从文中分别找出利用正衬和反衬地方。40/52小结

本文重点描写白妞(王小玉)这位民间说书艺人高超演唱艺术。

用通感把原来属于听觉感受歌声,描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刻画

得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地表现一户说书人艺术技巧和艺术勉力。文章

还利用衬托和铺垫手法,用男人和黑妞来衬托白妞演唱,用观众

反应来衬托白妞演唱精彩。

41/52黑妞说书观众评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白妞说书结构图示42/52戏园盛况时间早:

观众多:职业广:十点下午一点满满,人缝里坐下官员,生意人,读书人43/52琴师弹奏外貌:初奏:轮指:甚为丑陋不甚留神入耳动心44/52黑妞演唱外貌:演唱:朴素洁净字字清脆声声宛转45/52白妞说书:“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人弦俱寂”——演唱起始——演唱发展——旋律跌宕——演唱高潮——演唱结束46/52像熨斗熨过听觉、触觉像吃了人参果听觉、味觉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听觉、视觉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听觉、感觉如一条飞蛇在黄山听觉、视觉像放那东洋烟火听觉、视觉观众感受47/52拔尖翻高陡落回环并发抛钢丝登泰山蛇盘黄山东洋烟火高超技艺吃人参果熨斗熨初唱忽扬48/52高超技艺拔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