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课件_第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课件_第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课件_第3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课件_第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农业经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卷二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神农氏在中国古代农业中有怎样显赫的地位?——农业的始祖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然而关于神农氏是否就是炎帝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即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演进)1、刀耕火种2、“以牛田”

铁制农具骨耜石器铁制农具曲辕犁耦犁曲辕犁构造示意图耦犁战国时期牛耕图

补充: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或自然力牵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土地制度的变更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

3、土地兼并问题的严重性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①导致无数小农破产,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②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往往激起民众暴动。由此理解:中国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为什么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1)现象: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沉重的赋税(类型)悯农诗唐·李绅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你如何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泰半之赋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2、沉重的力役(徭役沉重)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即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1、水利工程(1)传说:大禹治水(2)战国:都江堰和郑国渠(3)汉代:井渠法王景治黄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东汉王景治黄治理黄河,千载无患。黄河在河套平原2、灌溉工具的不断改进

隋唐

宋代

明清课堂讨论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赋税沉重

土地兼并

徭役沉重

自然灾害

战争

技术的落后

小农经济课堂讨论中国古代历朝都发生民众暴动。为什么农民会被逼上反抗的道路?

关注现实—今天的“三农”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

1、我国最早使用牛耕技术是在:A、春秋战国B、夏商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A2、下列符合汉代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是:①牛耕逐渐普及②铁制农具大量使用③关中地区水利系统形成④江南地区农耕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A课堂测试3、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A、强制农民为地主进行无偿劳动B、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并收取地租C、农民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服徭役D、地主完全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B4、土地兼并给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A、激化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封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C、农耕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D、导致农民暴动频繁发生C5、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A、是一种拦河蓄水工程B、是一种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的工程C、只要用于水患较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