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1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2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3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4页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课件)-【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实上,十月革命几乎是和平完成的。”

——米高扬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第15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标:知道十月革命,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知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目录壹十月革命的胜利贰苏联的建立(1922年)叁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原因作者:俄国

列宾

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

1.你看到了什么?1.政治:俄国劳动人民受沙皇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2.经济:工业落后,大量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表层信息:衣衫破烂、眼睛无神、人力......深层信息:生活贫困、动力落后、3.外因:一战激化社会矛盾和平!面包!土地!打倒沙皇!

因为参加一战,在1917年,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粮食收获量减少1/4。参战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就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根据材料,给当时起义的俄国人民拟一个简短响亮的口号。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原因4.直接原因: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的需求。5.理论:列宁主义的指导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革命武装起义占领冬宫,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小组讨论:从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革命结果认识二月革命和十曰革命的不同?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过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1917年11月(俄历10月)革命对象性质结果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管国家建立苏维埃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过程1.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改变了20C的世界格局。①对世界: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②对西方:打击帝国主义;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④理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意义《列宁清扫地球》二、苏联的建立(1922年)(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特点:1,为军事服务;2.排斥,用行政手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内容:余粮收集制影响:保证粮食供应,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苏联的建立(二)新经济政策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特点影响经济恢复政治稳定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余粮收集制征收粮食税保证粮食供应,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排斥市场,行政手段强制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承认私有制、市场,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斯大林模式建立背景材料一:新经济政策让社会中滋生出了大量的富农和新资产阶级,他们开始使用消极抵抗的方法对抗国家管控的经济运作,导致1927全国粮食获得丰产,但国家收购到的数量却骤然下降。——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材料二: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的落后农业国。为加强国防,维护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必须实现工业化。背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需要。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斯大林模式建立过程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表现: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过程:1.1928年发展工业,经过2个五年计划,成为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1937年农业集体化最终完成。3.1936年,颁布新宪法,标志苏联模式的确立。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三)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合作探究材料一

他(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使用木犁的国度,撒手人寰时却是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丘吉尔

材料二

全盘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使千百万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在这场变动中遭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苦难与死亡。——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积极:①快速实现工业化,为卫国战争(二战)胜利创造物质条件;

②为资本主义国家改进国家治理(战后加强国家干预)提供借鉴。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排斥市场,企业缺乏活力;

③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积极性。肩负的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