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 (统编版)_第1页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 (统编版)_第2页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 (统编版)_第3页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 (统编版)_第4页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八年级历史 (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yYushen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1956年1964年1967年1970年20世纪70年代1986年2003年2008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初籼型杂交水稻提出“863”计划神舟五号飞船飞行成功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2015年神舟七号飞船飞行成功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奖或医学奖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科学家经历研究成果研究意义邓稼先毅然舍家原子弹、氢弹鼓舞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际地位钱学森艰难归国导弹、人造卫星袁隆平坚定守望籼型杂交水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屠呦呦传承中医青蒿素有效抵抗疟疾,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精神品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联系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艰难、经受考验;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967196419661970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飞天之旅神舟五号杨利伟实现载人航天神舟七号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2003.1020世纪90年代1999.112008.92021.10-2022.4神舟十三号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太空驻留半年神舟一号

神舟五号

神舟七号

神舟十三号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9641966

1967

1970

1990

2003

2008(年)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第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成功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太空行走杨利伟翟志刚人物

邓稼先钱学森杨利伟翟志刚袁隆平屠呦呦莫言成就

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核弹

载人航天飞船

杂交水稻

青蒿素

文学作品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这位科学家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而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位农业科学家是()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利伟B中考真题演练2.(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在航天领域又取得一项重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B.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D.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C中考真题演练3.(2023·西藏·中考真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相继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C.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苏关系恶化使得中西方关系改善C中考真题演练4.(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追溯其历史源头与逻辑起点,下列党的精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延安精神铁人精神特区精神探月精神B.铁人精神延安精神探月精神特区精神C.特区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探月精神D.铁人精神特区精神延安精神探月精神A中考真题演练5.(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共赴九天,再探苍穹。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下列科技成就中,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属于同一领域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C.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中考真题演练衣食行住20世纪70年代的衣着和布票现代穿搭1960-1970年

年夜饭2021年

王靖泽家的年夜饭2022年

赵文卓的客厅20世纪70年代的室内

70年代的武汉

2021年的武汉

凭票购买,样式单调一色彩丰富,展示个性结构单一,解决基本温饱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室内设施简单住房面积扩大,装修和环境有改善步行、自行车、火车等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日常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食住消费。凭布票供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饮食结构单一温饱还是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环境明显改善食物占主要消费总量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衣食住信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行凭票供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丰富多彩、款式多样显示风度、展示个性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饮食结构单一,有些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住房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汽车、火车、飞机、高铁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通信难装机贵课堂小结消费主要为衣、食消费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优化-休闲娱乐6.(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面这组图片可以用于研究()

口耳相传邮驿通信有线电话互联网A.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 B.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C.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A中考真题演练7.(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胶县某乡妇女正在围观上海发廊的画报。据统计,此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4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这体现了()A.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B.人们个性解放的要求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D.全面对外开放的影响D中考真题演练8.(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撰写的演讲稿提纲:据此判断,该演讲稿的标题是()A.海峡两岸的交往 B.航天事业的发展C.新时代强军之路 D.社会生活的变迁D中考真题演练◆从“吃饱”到“吃好”◆从小瓦房到大楼房◆从样式单调到丰富多彩◆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列车◆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王国”9.(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观察下面图片,分析城乡变化原因()A.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中国在经济全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