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病理生理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病理生理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病理生理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病理生理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般规律

B.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C.在病因作用卜.,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1).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隙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I).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卜.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a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索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学习要求】

6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掌握低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低钠血症的特点

5掌握高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高钠血症的特点

S掌握水、钠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5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水肿的特点

5掌握钾平衡的调节因素:钾的跨细胞转移及肾对钾平衡的调节

5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

5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超极化阻滞和去极化阻滞及其发生机制

5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

5熟悉钾的生理功能

6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S熟悉重度缺钾对肾脏的影响

5熟悉正常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调节

5掌握铁代谢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5了解各类水、钠、钾、镁和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S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A.酸中毒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A.组织间液增多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A.体腔B.细胞间液

C.血液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A.肾炎性水肿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A.肺心病B.肺梗塞

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A.晶体成分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D.酸磴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A.1%〜2%B.3%〜4%

C.5%~6%D.7%~8%

E.9%〜10%

⑵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A.高渗氯化钠溶液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液液B.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D.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A.白蛋白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I).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障碍

C.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液浓缩

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21.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A.130〜150mmol/L

B.140〜160inmol/L

C.3.5〜5.5nunol/L

D.0.75〜025mmol/L

E.2.25〜2.75mmol/L

22.下述哪项丕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A.肌无力

B.肌麻痹

C.超极化阻滞

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

E.兴奋性降低

23.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A.兴奋性t传导性f自律性t

B.兴奋性t传导性f白律性I

C.兴奋性f传导性I自律性t

D.兴奋性I传导性I自律性I

E.兴奋性I传导性f自律性t

24.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

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

B.心律不齐

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

D.代谢性酸中毒

E.少尿

25.“去极化阻滞”是指()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I

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I

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26.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醛固酮

E.甲状腺素

27.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醛固酮

E.甲状腺素

28.“超极化阻滞”是指()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I

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I

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t

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I

29.钾代谢隙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

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

30.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A.引起肌肉瘫痪

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C.引起血压降低

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

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

31.细胞内液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

A.Na+0.K.+CHI+D.Mg2+E.Ca2+

32.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是()

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B.阈电位降低C.Y-氨基丁酸释放增多

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

33.丕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

A.四肢肌肉震颤B.癫痫发作C.血压降低D.心律失常

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

34.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阳离子的是()

A.Na+0.K.+C.Ca2+D.Mg2+E.HC03-

35.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见于()

A.高钙血症B.低镁血症C.低磷血症D.低钾血症E.酸中毒

36.临床上常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抢救高镁血症,其主要机制为()

A.钙能拮抗镁对神经肌肉的抑制作用B.钙能减少镁在肠道的吸收

C.钙能促进镁的排出1).钙能使静息电位负值变小

E.钙能促进镁进入细胞内

37.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A.静脉输注葡萄糖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C.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

D.静脉输注生理盐水E.使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

38.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甲状腺功能减退C.醛固酮分泌减少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严重脱水

39.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A.口服镁捻过多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C.严重烧伤

D.肾脏排镁减少E.长期禁食

40.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nK>l/L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

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

E.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

41.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A.静息电位负值变大B.静息电位负值变小C.阈电位负值变大

D.阈电位负值变小E.对膜电位无影响

42.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A.肾小管损伤B.异位钙化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D.心肌传导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升高

二、问答题

1.哪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

2.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

3.试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6.什么原因会引起肾小球滤过分数的升高?为什么?

7.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8.引起血浆白蛋白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利钠激素(ANP)的作用是什么?

10.试述水肿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11.简述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2.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皆可引起肌麻痹,其机制有何不同?请简述之。

13.简述肾脏对机体钾平衡的调节机制。

14简述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镁血症的机制。

15.为什么低镁血症的病人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16.简述低铁血症常导致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的机制。

17.试述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

18.试述肾脏排镁过多导致低镁血症的常见原因及其机制。

19.列表说明调节体内外钙稳态的三种主要激素及其调节作用。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

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

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

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

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A.食物中摄入的H+

B.碳酸释出的H+

C.硫酸释出的H+

D.脂肪代谢产生的H+

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

3.碱性物的来源有()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

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碳酸

B.硫酸

C.乳酸

D.三竣酸

E.乙酰乙酸

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A.Pr-/HPr

B.Hb-/HHb

C.HC03'/H2C03

D.HbO2-/HIIbO2

E.HP042-/H2P04-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A.血浆HC03-

B.红细胞HC03-

C.HbO2及Hb

D.磷酸盐

E.血浆蛋白

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

B.集合管上皮细胞

C.管周毛细血管

D.基侧膜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8.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Pr-]/[HPr

B.[HC03-]/[112003]

C.[Hb-]/[HHb]

1).[Hb02-]/[HHbC02]

E.[HP042-]/[H2P04']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

A.PaC0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

D.缓冲碱(BB)

E.碱剩余(BE)

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VAB)可能有()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E.高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12.阴离子间隙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

A.严重腹泻

B.轻度肾功能衰竭

C.肾小管酸中毒

D.使用碳酸醉酶抑制剂

E.以上都是

13.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高热

B.休克

C.呕吐

D.腹泻

E.高钾血症

1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

B.细胞内液缓冲

C.呼吸代偿

D.肾脏代偿

E.骨骼代偿

15.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7.28,PaC023.7kPa(28mmHg),HCO3-17mmol/L,最可能的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16.一休克患者,血气测定结果如下:pH7.31,PaCO24.6kPa(35nunHg),HCO3-17mmol/L,Na+140mmol/L,

Cl-104mmol/L,K+4.5nwi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I).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17.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乳酸钠

B.三羟基氨基甲烷

C.柠檬酸钠

D.磷酸氢二钠

E.碳酸氢钠

18.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A.呼吸中枢抑制

B.肺泡弥散障碍

C.通风不良

D.呼吸道阻塞

E.胸廓病变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

A.代谢酶活性抑制

B.低钙

CHI+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

D.H+影响钙内流

E.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

20.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A.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B.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C.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D.磷酸盐缓冲系统

E.其它缓冲系统

2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

A.呼吸代偿

B.脏代偿

C.血液系统代偿

D.肾脏代偿

E.骨骼代偿

22.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7.18,PaC029.9kPa(75mmHg),HC03-28mmol/L,

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3.某肺心病患者,因感冒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为:pH7.32,PaC029.4kPa(71mmHg),HC03-

3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混合性酸中毒

E.代谢性碱中毒

24.呼吸衰竭时合并哪一种酸碱失衡时易发生肺性脑病()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25.严重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A.去除呼吸道梗阻

B.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C.使用呼吸中枢抑制剂

D.控制感染

E.使用碱性药物

26.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A.严重腹泻

B.剧烈呕吐

C.应用利尿剂(速尿,嚷嗪类)

D.盐皮质激素过多

E.低钾血症

27.某幽门梗阻患者发生反复呕吐,血气分析结果为:pH7.5,PaC026.6kPa(50mmHg),HC03'36mmol/L,

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28.如血气分析结果为PaC02升高,同时HC03一降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1).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29.由于剧烈呕吐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最佳治疗方案是()

A.静注0.9%生理盐水

B.给予魄嗪类利尿剂

C.给予抗醛固酮药物

D.给予碳酸酊酚抑制剂

E.?给予三羟基氨基甲烷

3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

A.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B.瘴病

C.发热

D.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

E.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

31.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测定结果为:pH7.48,PaC023.4kPa(22.6mmHg),HC03-19mmol/L,最

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型碱中毒

32.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重要原因是()

A.血清K+降低

B.血清C1-降低

C.血清Ca2+降低

D.血清Na+降低

E.血清Mg2+降低

33.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不存在()

A.血K+升高

B.AG升高

C.PaC02下降

D.BE负值增大

E.C1一增高

34.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

A.血K+升高

B.AG升高

C.PaC02下降

D.BE负值增大

E.C1一增高

35.休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A.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降低

B.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升高

C.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升高

D.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降低

E.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升高

36.下列哪一项双重性酸碱失衡不可能出现()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37.代谢性酸中毒时,下列哪项酶活性的变化是正确的()

A.碳酸酢梅活性降低

B.谷氨酸脱段酷活性升高

C.Y一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升高

D.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

E.丙酮酸脱竣酶活性升高

二、问答题

1.试述pH7.4时有否酸碱平衡紊乱?有哪些类型?为什么?

2.某一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时呈昏睡状,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26,PaC028.6KPa

(65.5mmHg),HC03-37.8mmol/L,Cl-92mmol/L,Na+142mmol/L,问①该患者有何酸碱平衡及电解

质紊乱?根据是什么?②分析病人昏睡的机制。

3.剧烈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试分析其发生机制.

4.一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的指标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5.试述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的关系,并说明尿液的变化。

第五章缺氧

一、选择题

A型题

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红蛋白的含量

B.组织供血

C.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D.肺呼吸功能

E.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活性

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摄氧的能力

B.血红蛋白含量

C.动脉血C02分压

D.动脉血氧分压

E.红细胞内2,3-DPG含量

3.P50升高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氧离曲线左移

B.血温降低

C.血液H+浓度升高

D.血K+升高

E.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

A.吸入气氧分压

B.肺的通气功能

C.肺的换气功能

D.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E.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5.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P50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1).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6.某患者血氧检查结果是:PaO27.OkPa(53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

血氧含量差4ml/dl,其缺氧类型为()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缺血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淤血性缺氧

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A.氟化物中毒

B.亚硝酸盐中毒

C.硫化物中毒

D.砒霜中毒

E.甲醇中毒

8.红细胞内2,3-DPG增多可引起()

A.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

B.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C.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增加

D.红细胞向组织释放氧增多

E.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加

9.某患者血氧检查为:PaO213.OkPa(98mmHg),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11.5ml/dl,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患下列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哮喘

B.肺气肿

C.慢性贫血

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E.严重维生素缺乏

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

A.肺气肿

B.贫血

C.动脉痉挛

D.-•氧化碳中毒

E.维生素B1缺乏

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

B.线粒体损伤

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

12.氟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13.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见于()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室间隔缺损

D.氟化物中毒

E.慢性贫血

14.PaO2低于下列明I,项数值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A.10.OkPa(75mmHg)

B.8.OkPa(60mmHg)

C.6.7kPa(50mmHg)

D.5.32kPa(40mniHg)

E.4.OkPa(30imHg)

15.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

B.肺血管扩张

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

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

E.肺循环血量增加

16.卜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加强

C.心、脑、肺血管扩张

D.静脉回流量增加

E.毛细血管增生

17.决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钾通道是()

A.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B.Ca2+激活型钾通道

C.ATP敏感性钾通道

D.受体敏感性钾通道

E.Mg2+激活型钾通道

18.卜列哪项不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原因()

A.肺血管收缩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B.心肌缺氧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降低

C.心律失常

D.肺血管重塑

E.回心血量减少

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

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肝脾储血释放

C.红细胞破坏减少

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E.骨髓造血加强

20.缺氧时氧解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液H+浓度升高

B.血浆C02分压升高

C.血液温度升高

D.红细胞内2,3-DPG增加

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

21.卜.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

A.ATP生成不足

B.颅内压升高

C.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D.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

E.脑血管收缩

22.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的部位是()

A.大脑灰质

B.大脑白质

C.中脑

D.小脑

E.延脑

23.下列哪项不是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性变化()

A.线粒体数量增加

B.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

C.肌红蛋白含量增加

D.合成代谢减少

E.离子泵转运功能加强

24.吸氧疗法对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好()

A.肺水肿

B.失血性休克

C.严重贫血

I).氟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25.高压氧治疗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A.提高吸入气氧分压

B.增加肺泡内氧弥散入血

C.增加血红蛋白结合氧

I).增加血液中溶解氧量

E.增加细胞利用氧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呼吸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2.什么是肠源性紫绢,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3.急性左心衰竭可引起哪种类型的缺氧?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4.什么是发绡?缺氧患者都会出现发绡吗?

5.缺氧患者是否都有肺通气量增加的代偿反应?其机制和代偿意义是什么?

6.试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变化。

7.试述肺动脉平滑肌的钾通道类型及其在缺氧时的作用。

8.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9.急性和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10.试述缺氧时红细胞中2,3-DPG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11.高压氧是如何治疗缺氧的?

第六章发热

一、选择题

1.卜.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6℃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

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

2.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

A.肺

B.皮肤

C.尿

D.粪

E.肌肉

3.卜.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A.妇女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br/>D.先天性无汗腺

E.流行性脑膜炎

4.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

A.视前区-前下丘脑

B.延脑

C.桥脑

1).中脑

E.脊髓

5.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

A.发汗

B.对流

C.血流

D.传导

E.辐射

6.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

A.淋巴因子

B.恶性肿瘤

C.变态反应

I).细菌感染

E.病毒感染

7.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

A.变态反应

B.药物的毒性反应

C.外毒素污染

D.内毒素污染

E.霉菌污染

8.卜.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

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B.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

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D.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

E.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

9.近年来证明白细胞致热原(LP)与下述哪种物质相一致()

A.肿瘤坏死因子

B.组织胺

C.淋巴因子

D.IL-1

E.IL-2

10.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

A.外致热原

B.内生致热原

C.前列腺素

D.5-羟色胺

E.环磷酸腺甘

11.下述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的量最多()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肝脏星形细胞

E.淋巴细胞

12.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

A.增加前列腺素

B.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E.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肾上腺索

13.内毒素是()

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B.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D.革兰阴性菌的赭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E.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

14.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

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D.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

E.体温调定点上移

15.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和散热平衡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障碍

E.散热障碍

16.发热病人最常出现()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混合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17.退热期可导致()

A.Na+潴留

B.C1-潴留

C.水潴留

1).脱水

E.出汗减少

18.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那项是错误的()

A.物质代谢率增高

B.糖原分解加强

C.脂肪分解加强

I).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E.维生素消耗减少

19.体温每升高1°C,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A.5次

B.10次

C.15次

1).18次

E.20次

20.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

A.增强磷酸二脂酶活性

B.扩张血管

C.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

D.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

E.降低脑内5-翔色胺含量

21.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

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D.激活产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E.加速分解代谢,产热增加

22.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

A.ILT和TNF

B.CRH和NOS

C.内生致热原利某些体外代谢产物

D.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

E.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23.革兰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

B.脂多糖

C.肽聚糖

D.内毒素

E.全菌体和内毒素

24.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外毒素

B.螺旋毒素

C.溶血素

D.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

E.细胞毒因子

25.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全菌体及植物凝集素

B.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

C.全病毒体及裂解素

D.胞壁肽及血细胞凝集素

E.全病毒体及内毒素

26.疟原虫引起发热的物质主要是()

A.潜隐子

B.潜隐子和代谢产物

C.裂殖子和疟色素等

D.裂殖子和内毒素等

E.疟原虫体和外毒素

27.内生致热原是()

A.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

B.由产热器官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

C.由产热原细胞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神经激索

D.由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E.由产EP细胞在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二、问答题

L体温升高包括哪儿种情况?

2.试述EP引起的发热的基本机制?

3.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的变化及其机制是怎样的?

4.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有那些变化?

5.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有那些变化?

6.急性期反应有那些主要表现?

7.体温升高是否就是发热,发热与过热的基本区别在哪里?为什么?

8.外致热原通过哪些基本环节使机体发热?

9.对发热病人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一、单选题

1.卜.列哪项不属于典型的膜受体()

A.乙酰胆碱受体

B.异丙肾上腺素受体

C.胰岛素受体

D.Y干扰素受体

E.糖皮质激素受体

2.介导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受体属于()

A.离子通道受体

B.G蛋白偶联受体_

C.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D.核受体

E.细胞粘附受体

3.核受体本质是配体激活的()

A.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B.酪氨酸蛋白激酶

C.离子通道受体

D.转录因子

E.效应器

4.信号转导系统对靶蛋白调节的最重要方式是通过()

A.DNA的甲基化

B.蛋白质的糖基化

C.DNA的乙酰化

D.蛋白质可逆的磷酸化_

E.蛋白质的磷酸化

5.激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

A.激素合成减少

B.激素降解过多

C.靶细胞对激素反应性降低

D.靶细胞对激素反应性过高

E.以上都不是

6.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主要信号转导异常是()

A.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B.促甲状腺素受体下调或减敏

C.Gs含量减少

D.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刺激性抗体的作用

E.TSH受体阻断性抗体的作用

7.霍乱毒素对G蛋白的作用是()

A.促进Gs与受体结合

B.刺激Gs生成

C.使Gs的GTP酶活性增高

D.使Gs的GTP酷活性抑制或丧失

E.抑制Gi与受体结合

8.下列哪项不是激活NF-KB的因素()

A.TNF

B.病毒

C.糖皮质激素一

D.活性氧

E.内毒素

9.肿瘤中小G蛋白Ras最常见的突变可导致()

A.Ras的表达减少

B.Ras的失活

C.Ras与GDP解离障碍

D.Ras自身的GTP酶活性降低

E.Ras激活ERK通路的能力降低

10.家族性肾性尿崩症发病的关键环节是()

A.腺垂体合成和分泌ADH减少

B.肾髓质病变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反应性降低

C.基因突变使ADH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障碍

D.基因突变使腺甘酸环化酶含量减少

E.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水通道增多

11.肿瘤的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有()

A.生长因子分泌过多

B.生长因子受体过度激活

C.Ras持续激活

D.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减弱

E.以上都是

12.死亡受体(如I型TNFa受体)介导细胞凋亡主要通过激活()

A.蛋白激酶A(PKA)

B.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C.蛋白激酶C(PKC)

D.NF-kB

E.caspases

二、问答题

1.简述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生理作用及异常的病理意义。

2.试述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3.何谓自身免疫性受体病,举例说明受体自身抗体的种类和作用。

4.试述激素抵抗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5.信号转导障碍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6.简述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

7.试从激素、受体以及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的靶蛋白这儿个不同层次阐述尿崩症的发生机制。

8.简述受体调节的类型和生理病理意义。

9.试述信号转导改变在高血压心肌肥厚发生中的作

用。

10.以LPS的信号转导为例,简述信号转导与炎症启动和放大的关系。

第八章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一、单选题

1.从基因水平看,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实际上是()

A.癌基因表达过度

B.抑癌基因表达受抑

C.细胞增殖分化基因的调控异常

D.凋亡基因表达受抑

E.与分化有关的基因表达异常

2.细胞增殖周期的顺序依次是()

A.G1-M-G2fs

B.G1-*S-*G2-*M

C.M-*GlfG2fs

D.S-*G1-M->G2

E.GiG2fMfS

3.单纯属细胞过度增殖而无分化异常的疾病是()

A.恶性肿瘤

B.银屑病

C.白瘢风

D.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E.高IgM血症

4.CDK的中文全称是()

A.周期素

B.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C.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D.泛素

E.细胞因子

5.与细胞周期驱动力无直接关系的是()

A.cyclin

B.CDK

C.CDI

D.checkpoint

E.以上都无关

6.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主要是细胞内下列哪项因素增高所致()

A.cyclin

B.CDI

C.CDK

D.泛素

E.P53

7.Li-Fraumeni癌症综合征患者遗传一个突变的基因是()

A.RB

B.P16

C.P21

D.P53

E.P51

8.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是()

A.EPO增多

B.EPG增多

C.G蛋白异常

D.造血细胞EPO受体突变导致磷酸酶不能发挥抑制功能一

E.骨髓造血微环境功能亢进

9.X-连锁Y-球蛋白缺乏症(Bruton病)的发病机制是()

A.造血细胞磷酸酶功能异常

B.Bruton酪氨酸激酶功能异常

C.Bruton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功能异常

D.Src基因突变

E.PKC功能亢进

10.调节表皮黑素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功能的细胞是()

A.角质形成细胞

B.上皮细胞

C.基底细胞

D.白细胞

E.成纤维细胞

11.属于多能干细胞是()

A.骨髓造血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纤细胞系

D.精原细胞

E.卵母细胞

12.恶性肿瘤细胞不会发生()

A.低分化

B.去分化

C.趋异性分化

D.高分化

E.细胞分化和增殖脱偶联

13.与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是()

A.P53

B.Myc

C.P16

D.RB

E.Ras

14.银屑病中过度增生分化不全的细胞是()

A.角质生成细胞

B.上皮细胞

C.基底细胞

D.白细胞

E.成纤维细胞

15.局部外用维甲酸和ViiD3衍生物治疗银屑病,是通过激活核受体作用,促使()

A.角质生成细胞分化

B.角质生成细胞增殖

C.郎罕细胞增殖

D.表皮细胞抑制

E.成纤维细胞抑制

二.问答题

L细胞周期有何特点?

2.细胞周期是如何进行自身调控的?

3.叙述肿瘤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的发生机制。

4.试述细胞分化的调控。

5.试述恶性肿瘤细胞异常分化的机制。

6.为什么肿瘤可以用诱导分化的方法治疗?

第九章应激

一、单选题

1.应激是指()

A.机体对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B.机体对刺激的功能性反应

C.机体对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D.机体对刺激的生化、代谢反应

E.机体对刺激的保护性反应

2.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CRH

B.儿茶酚胺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b-内啡肽

3.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b-内啡肽

4.下述有关热休克蛋白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烧伤时分解的组织蛋白

B.烧伤时产生的保护性蛋白

c.发热时产生的•种可致休克的蛋白

D.细胞内的一种“分子伴娘”

E.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

5.C-反应蛋白是一种()

A.热休克蛋白

B.急性期反应蛋白

C.ffi

D.转录因子

E.核蛋白

6.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反应中()

A.是重要的调控中心

B.只在心理应激反应中起作用

C.只是应激反应的•个靶器官,并无主要作用

D.常处于兴奋状态

E.应激反应是一种局部反应,不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7.免疫系统()

A.通常被应激反应抑制

B.通常被应激反应激活

C.能感知某些应激原,启动应激反应,是应激反应的重要组份

D.不参与应激反应

E.是保护性应激反应的中心环节

8.应激性溃疡是一种()

A.消化性溃疡

B.外伤后的一种皮肤表浅溃疡

C.重病、重伤情况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表浅溃疡

D.心理应激时出现的口腔溃疡

E.癌性溃疡

9.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A.幽门螺杆菌感染

B.胃酸过多

C.胃蛋白酶分泌过多,消化自身胃粘膜

D.胃粘膜缺血和H+反向扩散

E.A+B+C

10.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常表现为()

A.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

B.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C.心率和心输出量皆无明显变化,但外周总阻力明显升高

D.心率和心输出量皆无明显变化,但外周总阻力明显降低

E.冠脉血流量下降、心肌缺血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应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简述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效应。

3.简述卜.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效应。

4.简述热休克蛋白的基本功

能。

5.简述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基本功能。

第十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一、单选题

1.pH反常是指()

A.缺血细胞乳酸生成增多造成pH降低

B.缺血组织酸性产物清除减少,pH降低

C.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细胞损伤

D.因使用碱性药过量使缺血组织由酸中毒转变为桐i中毒

E.酸中毒和碱中毒交替出现

2.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胃肠道

3.卜述哪种物质不属于活性氧()

A.02-o

B.H202

C.0H•

D.102

E.L,

4.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自由基()

A.02-o

B.H202

C.0H•

D.LOO,

E.C1,

5.膜脂质过氧化使()

A.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

B.饱和脂肪酸减少

C.膜脂质之间交联减少

D.膜流动性增加

E.脂质与蛋白质的交联减少

6.黄喋吟脱氢酶主要存在于()

A.血管平滑肌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肝细胞

E.白细胞

7.黄喋吟脱氢酶转变为黄喋吟氧化酶需要()

A.Na+

B.Ca2+

C.Mg2+

D.Fe2+

E.K+

8.02-》与H202经Fenton反应生成()

A.102

B.LOO

C.OH

D.H20

E.ONOO-o

9.呼吸爆发是指()

A.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

B.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C.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大量增加

D.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

E.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10.破坏核酸及染色体的主要自由基是()

A.02-

B.11202

C.0H•

D.102

E.L00,

11.再灌注时自由基引起蛋白质损伤的主要环节是()

A.抑制磷酸化

B.氧化贫基

C.抑制蛋白质合成

D.增加蛋白质分解

E.促进蛋白质糖基化

12.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

A.膜脂质过氧化

B.蛋白质交联

C.糖键氧化

D.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E.减少ATP生成

13.再灌注时细胞内钙升高最主要是因为()

A.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B.线粒体内钙释放

C.肌浆网钙糅放

D.Na+/Ca2+交换蛋白反向转运增强

E.Na+/H+交换增强

14.再灌注时激活细胞Na+/Ca2+交换的主要因素是()

A.细胞内高Na+

B.细胞内高H+

C.细胞脂质过氧化

D.PKC活化

E.细胞内高K+

15.激活心肌Na+/H+交换蛋白的主要刺激是()

A.细胞内高Ca2+

B.细胞内高Na+

C.细胞内高H+

D.细胞内高Mg2+

E.细胞内高K+

16.a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引起细胞内Ca2+升高的途径是()

A.抑制肌浆网Ca2+摄取

B.促进Na+/Ca2+交换

C.促进Na+/H+交换

D.增加肌浆网Ca2+释放

E.促进Na+/K+交换

17.产生无复流现象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中性粒细胞激活

B.钙超载

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D.ATP减少

E.微循环血流缓慢

18.最常见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

A.室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房室传导阻滞

E.室性期前收缩

19.引起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高血钾

B.自由基损伤传导系统

C.ATP减少

D.心肌动作电位时程不均•

E.钾通道开放减少

20.心肌顿抑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

A.钙超载

B.自由基增多

C.ATP减少

D.Ca2+敏感性增高

E.脂质过氧化

21.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列哪项变化不正确()

A.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B.ATP减少

C.心律失常

D.磷酸肌酸增多

E.心肌超微结构损伤

22.下列哪项再灌注措施不适当()

A.低压

B.低温

C.低pH

【).低钙

E.低镁

23.下列哪项物质不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A.VitA

B.VitB2

C.VitC

D.VitE

E.GSH

24.二甲基亚网可清除下列哪种自由基()

A.02

B.102

C.0H・

D.H2O2

E.L0・

二、问答题

L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途径是什么?

2.自由基对细胞有何损伤作用?

3.造成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是什么?

4.细胞钙超载可以从哪些方面引起再灌注损伤?

5.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是什么?

6.什么是心肌无复流现象?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7.心脏缺血-再灌注后最易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是什么?请解释其可能的机制。

9.什么叫心肌顿抑?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10.应如何控制再灌注条件才能减轻再灌注损伤?

第十一章休克

一、单择题1.休克是

()

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

程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

特征的病理过程

C.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A.中心静脉压降低

B.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肺动脉楔压增高

E.总外周阻力增高

3.卜.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

A.总外周阻力降低

B.心输出量增高

C.脉压增大

D.皮肤温度增高

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

4.卜.列哪项不是休克I期微循环的变化()

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真毛细血管关闭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休克I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6.休克I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7.卜.列哪项因素与休克II期血管扩张无关()

A.酸中毒

B.组胺

C.5-羟色胺

D.腺首

E.激肽

8.卜.列哪型休克易发生DIC()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I).失血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9.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

A.微粒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ifii尔基体

E.细胞膜

10.休克时细胞最早发生的代谢变化是()

A.脂肪和蛋白分解增加

B.糖原合成增加

C.Na+-K—ATP酶活性降低

I).从优先利用脂肪酸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