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昂仁县初中2024年学考第一次模拟试卷历史注意事项:所有作答的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主张以德治国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2.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A.建立郡县制B.修筑道路网C.实施“推恩令”D.推崇儒家学说3.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郾城大捷4.唐朝前期,先后出现了被誉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升平时期。这一时期A.开通了大运河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开创了科举制D.发明了活字印刷术5.王同学在整理明代的学习资料,其目录中有“红海沿岸”“戚继光”和“三宝”等关键词,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应当是明代的A.经济发展B.文学繁荣C.对外关系D.科技成就6.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北伐战争的开始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8.邓小平曾说:“在历史上,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9.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10.据统计,某乡的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事件是A.建国初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1.观察右图,·1978——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B.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13.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A.无需缴纳“什一税”B.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C.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D.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1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抨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这体现的精神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自由主义D.英雄主义15:17世纪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这种政治模式下,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下列与国王“临朝不理政”有关的文献是A.《大宪章》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1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上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国际歌》的诞生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改革总体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B.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终止新经济政策C.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缓慢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18.当今世界正处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与时代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全球生态平衡C.世界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分。19.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部编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材料三:我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给予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材料四: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部编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法令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写出此事件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防止“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所颁布的法令内容是什么?(2分)写出这次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罗斯福就职演说这段话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措施?(2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历史决策是什么?(2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3分)2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对新道路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自强求富】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民主共和】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藏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启蒙之路】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自强”当时中国掀起了哪一场运动?(2分)归纳这场运动的影响。(2分)(2)写出材料二引文讲述的是哪个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2分)(3)材料三中图1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指出两图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分)说说它为随后爆发的哪一事件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2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2分)21.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部编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摘自丘吉尔《欧洲的悲剧》演说词材料三:雅尔塔会议公报指出: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材料四: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摘自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材料一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重要意义?(2分)1944年,美英两国相互合作,在诺曼底登陆,这次军事行动的直接作用是什么?(2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欧洲联合”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2分)(3)材料三中决定建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2分)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2分)(4)材料四中的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在这一潮流下,1995年成立了哪一国际组织?(2分)(5)上述材料在发展国际关系方面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什么?(3分)

2024学考模拟一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1-18BCCBCAACBAAABABADA二、 非选择题19.(1)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国家干预经济。(4)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5)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等。20.(1)运动:洋务运动。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组织:中国同盟会。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3)民主和科学。事件:新文化运动。事件: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