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化学高考试卷分析_第1页
2024年-全国化学高考试卷分析_第2页
2024年-全国化学高考试卷分析_第3页
2024年-全国化学高考试卷分析_第4页
2024年-全国化学高考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高考方向

精准科学备考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黄兴若

——谈新课程化学高考一轮复习2024/5/1315/13/2024高考复习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1.复习什么?——方向和广度复习到什么程度?——难度和深度2.怎样复习?——复习技巧方法(教、学)22024/5/1325/13/2024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把握复习的方向性

——精读考纲抓准考题

第二部分从微观上把握复习的高效性——预测命题精准备考

2024/5/1335/13/2024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把握复习的方向性

——精读考纲抓准考题

一、研究考纲及命题思想2024/5/1345/13/20241、研究考纲(1)三本书(2)一本杂志2019与2018、2017考纲不变2024/5/132020考纲基本不变,今后不编新考纲55/13/2024关注考纲之变2024/5/1365/13/2024调整内容表述实验内容(16版)①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②了解控制实验的方法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④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修改为(17修改版)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修订原由修改后的实验内容要求更符合实验的操作流程,要求更加具体,更符合纸笔考试的特点。关注考纲之变75/13/2024由了解到理解掌握的内容(必做部分):1、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2、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及总反应方程式3、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4、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5、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6、掌握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7、掌握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掌握溶液的配置方法8、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考纲变化由了解到理解掌握的内容(必做部分):

更偏向于被动型的修订,原来就考察过,修订了考察的深入程度,是易考察点和拓展延伸点,重点关注,扎实基础,深入应用,拓展延伸。新考纲的变化(2017开始使用)2024/5/1385/13/20249考纲中增加的内容(必做部分):

1、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3、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4、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转化率5、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6、了解常见金属元素Mg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7、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8、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9、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10、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1、正确选用实验装置12、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结论考纲中增加的内容(必做部分):

更偏向于主动型修订,考察点易于考察学生的化学能力和学科素养,于是从无到有,重视变化,考题凸显变化,逐渐深入考察。新考纲的变化(2017开始使用)考纲变化2024/5/1395/13/202410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基础性性用应性新创综合性一体高考评价体系基础性、通用性知识(60%):终身学习必须掌握运用知识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适应社会发展不同情景下利用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应变能力,学科观念、学科视野,体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观察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考什么为什么考?怎么考2、命题思想:一体四层四翼2024/5/13105/13/2024为什么考【解读】高考再怎么重要,它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所以,研究高考题、练习高考题、围绕高考题进行复习,其实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所以大家对高考试题的难度要有充分心理准备,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脱离高考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还有没有价值?答案显而易见!高考“一体”评价体系115/13/2024考什么高考要考学生什么?“四层”考查目标:是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第一圈层“必备知识”: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第三圈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第四圈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125/13/2024【解读】核心价值观体现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这个一定有,但一般比较虚,可当无(无需较真,心知肚明即可)。【解读】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1)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2)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3)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4)学科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考什么135/13/2024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结构示意图思维变量认识变量情境变量精神价值层面实践认识层面理性认识层面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化学研究的本质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化学研究的特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研究的手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研究的追求考什么145/13/2024怎么考考试试题怎么设计?“四翼”是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提出的。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155/13/2024

1.研究高考政策变化——明确高考命题大方向,避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研究什么2.研究高考试题——明确怎么考(高频考点、命题方式、设问的角度与方式)3.研究《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4.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的变化——明确明年可能考哪个知识点与哪种题型不考5.研究《试题分析》与“试题评价”—理解命题人与评价专家的想法,预测明年可能会怎样考6.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课本中的重要案例,将课本原型知识模型化7.研究高考大数据——明确备考方向.重点.热点.难点.盲点;明确哪里易丢分,哪里易得分8.研究学情、教法和学科思想——明确怎么抓落实、提效益、提分数3、有效研究

贯穿备考始终2024/5/13165/13/2024全国卷I湖南、湖北、河北、河南、广东、山西、江西、福建、安徽全国卷II甘、青、黑、吉、辽、宁、蒙、新、陕、渝、琼全国卷III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自主命题北京、天津、山东、江苏高考改革上海(3+六选三)、浙江(3+七选三)海南:语.数.英全国Ⅱ卷,其余学科单独命题4、2020年各省高考试卷使用版本175/13/20244、2019年各省高考试卷使用版本2024/5/13山东185/13/2024195、改革过渡期全国高考化学命题特点1、必考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三基)的考查。试题以必修I、必修II、化学反应原理三个模块的主干知识为载体,试题涉及内容广泛。2、融合模块知识,尝试学科间综合,考查综合能力。试题充分考虑模块间知识的相互联系,将不同模块间的知识进行融合考查,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状况。3、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信息素养。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考题以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方法、最新的应用为背景材料,信息真实、新颖,形式多样、复杂,包括文字描述的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物质参数表格、转化流程图、反应装置图等,要求学生提炼新的知识或发现新知识的某些特征,结合已有知识,合理应用新信息进行推理,以解决新的化学问题。题目的陌生性和复杂性较高,对学生具有明显的挑战性,难度高,区分度好。2024/5/13195/13/20242015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2016年: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2017年:扎实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提高教育质量。2018年: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2019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姜钢:《中国考试》205/13/2024

2012年: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关注应用,实施探究2013年:注重知识与能力,突出过程与应用,加强综合探究2014年:加强试题创新设计,突出应用能力考察

2015年:贯彻改革理念,突出能力考察

2016年:深化改革,平稳过渡教育部考试中心单旭峰关键词:基础,过程,探究,能力,改革,创新、科学,应用全国高考化学卷的考试思路暨命题风向2017年: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2018年:科学命题深化改革2024/5/132019年: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关注应用,实施探究215/13/2024以文献为基础的高考化学真实情境命题策略探索*———以元素化合物试题为例

国家考试中心单旭峰2024/5/13225/13/2024对高中课程标准中有机化学内容的分析和思考*国家考试中心单旭峰1.设计实验探究方案2.设计合成路线

例如:课程标准理综乙卷第38

题要求“参照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2024/5/13235/13/2024教育部考试中心为高考命题最新定调

化学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索精神方面进行积极探索。245/13/20242020高考试题命制方向关键词新颖的背景材料,创新设问方式引导教学回归教材本源255/13/2024二、2014至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1、试卷结构、题型必考选考Ⅰ卷Ⅱ卷题号7~1326272835/36内容选择题实验无机原理结构/有机分值42151414152024/5/13265/13/2024第Ⅰ卷(总分为126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其中1-6为生物,7-13为化学。每小题6分,共78分。)二、选择题(只有物理一科的八道选择题,14-18为单选,19-21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48分)第Ⅱ卷(总分为174分)三、非选择题

22-32为必考题,共129分。

其中22-25为物理,共47分;26-28为化学,共43分(无机工艺流程题.实验探究题.化学反应原理题);29-32为生物,共39分。33-40为选考题,共45分,三科均为二、选一,每题15分。其中33-34题为物理选做题;35-36题为化学选做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题、有机化学基础题);37-38题为生物选做题。2019年理科综合试卷结构高考化学试题的分布就是“731”2024/5/13275/13/20242.2016—2019湖南省理综高考难度情况:一、全国新课标Ⅰ卷近三年试题分析Ⅰ卷难度系数Ⅱ卷难度系数理综化学难度系数20190.69

0.420.5320180.700.400.5320170.550.390.4520160.610.430.502024/5/13285/13/2024六年全省的得分情况湖南省(Ⅰ卷)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化学平均分44.9444.87????????非选择题平均分20.9118.6323.7323.2825.3524.812024/5/13295/13/2024

表1,2018年和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字数统计字数统计Ⅰ卷Ⅱ卷III卷2019年3000字3034字2739字2018年2580字2800字2430字注:全卷字数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305/13/2024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

2019年全国课标Ⅰ卷化学试题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内容为学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二选一进行考查。今年化学试题中涉及的具体知识点见表4。表2

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考查内容:315/13/2024考纲要求2019年考查知识及赋分内容要求层次题号涉及知识点赋分必修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B9,26(2)(4),27(1)(2)(3)(4)溴苯的实验室制备、除杂;Fe3+的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及作用6+1+1+2+4+4+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B10B,27(5),28(2)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6+2+2物质的分类B26(3)酸的分类2离子反应C26(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氧化还原反应B27(3)Fe2+与H2O2的反应2金属及其化合物C26(2)(4)矿粉中杂质的去除及Fe3+与SCN-的反应4(3+1*)+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C7,26(1)陶瓷的制备,辨析氧化物与硅酸盐的物化性质;氨气与碳酸氢铵溶液的反应6+2

必修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C10C,13氢键、元素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强弱、化合物中原子最外层核外电子数6*+6化学键A13元素原子参与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价键的数目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6*化学反应与能量A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A

甲烷、乙烯、苯C8,9结合苯和乙烯的性质类推2-苯基丙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空间结构;考查苯与Br2反应制溴苯的原理及溴苯的物理性质。6+6325/13/2024考纲要求2019年考查知识及赋分内容要求层次题号涉及知识点赋分

必修2乙醇、乙酸A

基本营养物质C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A28(3)ΔH的计算,活化能的计算及相关方程式2+1+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B28(1)(2)(4)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结合图形考查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平衡常数分析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2+2+5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A10D,11,13A,26(3)结合图形考查HCl在冰表面的电离平衡;结合图表考查影响溶液的导电能力及影响因素,二元弱酸酸式盐与强碱反应终点的酸碱性;一元弱酸硼酸的电离6*+6+6*+2*盐类的水解C27(3)铁离子的水解2溶解平衡A

原电池A12正负极判断,正负极的反应式,原电池中正负电荷移动方向6电解池C

金属的电化腐蚀与防护B

选修3原子结构与性质A35(1)电离能、电子的跃迁2分子结构与性质C35(2)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4晶体结构与性质B35(3)(4)晶体类型及结构微粒间作用力;金刚石晶胞及相关计算3+6335/13/2024考纲要求2019年考查知识及赋分内容要求层次题号涉及知识点赋分选修5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C8C,36(1)(2)(3)共面共线;官能团的名称;手性碳;同分异构体6*+1+2+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A

烃和卤代烃A36(5)(7)烃的溴代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1+1*烃的含氧衍生物C36(1)(3)(4)(6)含氧官能团的名称,醛基的性质,酯化反应所需条件与试剂,酯的水解反应1*+3*+2+2选修5糖类、油脂、蛋白质和核酸A27(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2合成有机高分子A

有机合成C36(7)设计合成路线4345/13/2024(1)选择题部分从表5可知,化学选择题难度不大,区分度较好,总体呈现题目由难到易的趋势。除了13题由于较难,得分偏低,其余题目得分都可以,尤其是第7、8、10、11题,故选择题整体得分正常。但要注意的是:第9题得分不高,说明考生的有机实验能力偏弱;第10题虽然新颖,但是学生得分情况较好。从表6中可以看出化学实验和工艺流程的考查较去年略简单一点,化学原理模块的考查虽然在全卷化学试题中难度是最大的,但比去年的考查要简单一些。而物质结构和有机化学基础较去年难度有所增大。试卷结构:表3:2019年选择题平均分题号78910111213平均分4.615.393.654.854.083.862.52355/13/2024(2)非选择题部分试卷结构:表4

:2019年与2018年非选择题得分对比平均分化学实验工艺流程化学原理结构有机2019(含零/不含零)7.89/8.135.77/6.085.72/5.851.59/3.086.43/6.692018(含零/不含零)7.34/7.734.63/5.43.54/3.742.6/3.638.12/8.4836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375/13/202438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B有机化学基础385/13/202439【2018全国1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必修278页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必修281页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

必修281页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必修280页【2017全国Ⅱ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选修1

4页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必修278页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必修2p29习题题干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基础395/13/202440【2017全国Ⅲ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必修281页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必修278页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必修270页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必修270页【2016年全国Ⅰ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必修2p79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选修5p39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选修5p90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选修5p90【2017年全国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选修5p109

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基础405/13/202441【2018全国Ⅲ卷】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2016新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基础415/13/202442【2016全国Ⅱ卷】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2015全国Ⅱ卷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结构)

A.3种B.4种C.5种D.6种【2014全国Ⅱ卷8】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2015海南卷5】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2014·全国I卷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2019全国II卷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基础425/13/202443有机四大考查方式:1、有机与生活,考察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2、考纲上规定掌握的有机物,甲烷、乙烯的性质应用3、根据陌生有机物的结构式,判断物质化学性质4、同分异构种类的考察(2014.2015)在弱化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基础435/13/202444【2018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

【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有机化学基础44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455/13/202446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D465/13/20241.(2019全国III卷,10题)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

NO3-、SO42-

、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475/13/202448【2018全国Ⅰ卷】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2018全国Ⅱ卷】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485/13/2024【2018海南卷】11.实验室常用乙酸过量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为加成反应

B.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C.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鉴定体系中是否有未反应的乙酸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大乙醇的量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49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05/13/2024【2018全国Ⅲ卷】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2018海南卷】7.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回收水溶液中的I2:加入乙醇,分液、蒸发B.回收含有KC1的MnO2:加水溶解,过滤、干燥C.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盛有P2O5的干燥管D.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无水氯化钙,蒸馏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15/13/2024【2016年全国Ⅰ卷】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2014全国Ⅰ卷】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25/13/2024【2016全国Ⅱ卷】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35/13/2024【2017全国Ⅱ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2mL0.1mol/LFeCl3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

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45/13/2024【2015全国Ⅰ卷】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

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55/13/2024【2017年全国Ⅰ卷】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65/13/20241、选择教材上的实验制备、教材的熟练程度2、实验细节操作的正误判断,基础知识的掌握3、实验拼盘题重在现象和结论,设计和评价4、陌生物质的性质和制备过程,重迁移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实验57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与STSE585/13/202459环境、饮食、能源、材料、日用品等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知识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转变生活态度和观念学习科学的生活方式

SocietyEnvironment

ScienceTechnology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595/13/2024(2019全国Ⅰ卷,第7题)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2019全国II卷,7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605/13/2024(2019全国II卷,7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615/13/2024622019年:陶瓷、蚕丝、天然高分子材料、蛋白质、高级脂肪酸脂、硅、铝合金、活性炭、碘酒2018年:除油污、疫苗、装修水性漆、饮用水消毒、净水问题、酿酒、酿醋、司母戊鼎、瓷器、植物油、

造影检查、漂白粉、氢氧化铝制胃病、泡沫灭火器2017年:生活用品中的合成纤维、古代丝绸之路、PM2.5、绿色化学、茶叶、维生素D、硒、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蔗糖、吸氧剂铁粉、双氧水、食品干燥剂2016年: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食用油反复加热、杀死流感病毒、医用酒精、获诺贝尔奖的化学、《神农本草经》记载、漂白织物、食品添加剂、干燥剂、泡沫灭火器、印刷电路板2015年:食品干燥剂(硅胶、P2O5、CaCl2、植物纤维)、《本草纲目拾遗》、粮食酿酒、火药使用、转轮排字、指南针、明矾除铜锈、肥皂去污、明矾净水、纯碱去油污、食醋除水垢、漂白织物、甘油

2014年:活性炭、热碱去油污、高锰酸钾硅藻土、干燥剂、吸氧剂,漂白粉、草木灰与氯化铵、印刷电路板、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碘酒、84消毒液、刻蚀石英制艺术品、装饰材料。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化学与STSE62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物质的量635/13/2024(2019全国Ⅰ卷,第10题)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2019全国III卷,11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B.c(H+)=c(H2PO4-)+2c(H2PO42-)+3c(PO43-

)+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64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元素周期律与推断655/13/202466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元素周期律与推断665/13/202467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元素周期律与推断675/13/202468【18年全国Ⅰ卷】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8年全国Ⅱ卷】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元素周期律与推断685/13/202469【18年新课标Ⅲ卷-12】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17年新课标Ⅰ卷-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元素周期律与推断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695/13/202470【2016年全国Ⅰ卷-13】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2016年全国Ⅲ卷-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W、X、Y、Z可能ONaSCl或NNaPCl元素周期律与推断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705/13/202471【2015年全国Ⅰ卷】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2014年全国Ⅰ卷】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元素周期律与推断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715/13/202472元素化合物知识(2014全国卷Ⅱ-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2016全国卷Ⅱ-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

C.Na2SO3、BaCO3D.Na2CO3、CuSO4考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725/13/20244.(2019全国II卷,11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

是(C)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

=Cu+ZnSO4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白色2Na2O2

=2Na2O+O2↑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

=2Fe(OH)3+3MgCl2元素化合物知识735/13/2024(2015全国卷Ⅱ-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元素化合物知识745/13/2024只考查短周期元素,涉及了大多数的短周期元素。(2012全国卷Ⅰ

-13)

考查了H、C、O(N)、Ne(2013全国卷Ⅰ

-9)考查了O、Na、Al、S(2014全国卷Ⅰ

-10)考查了S、Na、F(2015全国卷Ⅰ

-12)考查了H、N、P、Cl(2016全国卷Ⅰ

-12)考查了H、C、O、Cl9.考查了Mg

28.Cl

27.考查了Li、Al

28.Al27.考查了P27.考查了B26.考查了N

27.Cl(2017全国卷Ⅰ

-12)考查了N、O、Na、S26.考查了N

27.Mg、Fe、Ti(2018全国卷Ⅰ

-12)考查了F、Na、Cl、Ca

27.考查了S28.考查了N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推断(2019全国卷Ⅰ-13)考查了Si、Cl、Na,P27.考查了Fe755/13/2024

以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原子结构为基础知识,结合元素的性质、题所给信息推断出元素,考查推出元素的有关知识。高考的必考题,走向综合命题方向。

试题在考查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题型特点:2024/5/13765/13/2024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电化学原理775/13/2024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B785/13/2024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795/13/2024【2018全国Ⅰ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2018全国Ⅱ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05/13/202481【2018全国Ⅲ卷】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8海南卷】

8.一种镁氧电池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金属镁和吸附氧气的活性炭,电解液为KOH浓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总反应式为:2Mg+O2+H2O=2Mg(OH)2

B.正极反应式为:Mg-2e-=Mg2+

C.活性炭可以加快O2在负极上的反应速率

D.电子的移动方向由a经外电路到b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15/13/202482【2017全国Ⅲ卷】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2017海南卷】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b电极b为阴极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2016全国Ⅲ卷】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25/13/2024【2017全国Ⅰ卷】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2017全国Ⅱ卷】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35/13/202484【2016全国Ⅰ卷】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45/13/202485【2014福建卷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电化学原理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55/13/20242024/5/13例4、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a、d处:2H2O+2e-===H2↑+2OH-B.b处:2Cl--2e-===Cl2↑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B2024/5/13865/13/20242024/5/13具体分析——电化学原理(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右下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讨论:(2012·江苏)

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2024/5/13875/13/2024题型特点:(1)考查频次高.(2)题型主要呈现形式:陈述式、图像式。(3)趋向于考查新能源电池题为主,电解原理为辅。(4)难度适中。主要考点:①电极判断。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③电解液中带电粒子的移动。④电子转移及有关计算。注意多池电解槽电化学原理关注电化学原理中可能与物理学科间的综合内容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2024/5/13885/13/202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895/13/20249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05/13/20249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B915/13/202492【2015年全国Ⅰ卷】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pH=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25/13/202493【2017全国Ⅰ卷-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C.NaHX溶液中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35/13/202494【2018全国Ⅲ卷】用0.100mol·L-1AgNO3滴定50.0mL0.0500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mol·L-1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mol·L-1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45/13/202495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55/13/202496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65/13/20249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75/13/20249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85/13/202499【2014年全国Ⅱ卷】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I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995/13/20241001、提升学生读图表能力,让学生习惯于对数和真数的转换2、扎实推进水溶液中溶解平衡的基础知识性学习3、平时练习各种信息的转化形势,对练习题目有了更高的要求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1005/13/2024101

2019年高考化学选择题?考点命题特点高频考点化学与STSE体现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取材极灵活,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等化学实验基础加强对实验的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及结论,深入挖掘教材实验装置、有机实验元素周期律基于微粒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掌握推断突破口,可能与有机、选四内容结合有机化学四大考察方式,考查有机物性质、结构、命名、同分异构体等电化学前沿性的电化学(我国科学家)应用为情境(新电池),是否会考察新能源汽车强调对电化学原理的深入透彻理解电解质溶液与图像结合,强调离子平衡问题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轮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难点常落在混合物的组成或纯净物的结构……化学用语?速率平衡?计算?盖斯定律?流程图题?其他创新题二、2019年化学全国课标卷的命题特点2024/5/131015/13/2024二卷必考题题型稳定:①实验探究(性质、定量、有机)②无机综合(侧重元素)③原理综合(侧重原理)

2024/5/131025/13/2024平均分化学实验工艺流程化学原理结构有机二卷总分2019(含零/不含零)7.89/8.135.77/6.085.72/5.851.59/3.086.43/6.4924.81/25.552018(含零/不含零)7.34/7.734.63/5.43.54/3.742.6/3.638.12/8.4823.63/25.352017(含零/不含零)4.94/5.153.7/4.97.19/7.401.01/3.955.44/5.8321.23/23.282016(含零/不含零)5.32/5.654.95/5.336.56/6.91.38/5.995.46/5.8622.43/23.742019、2018、2017与2016湖南省高考化学非选择题分值统计1035/13/20242014-2019年全国Ⅰ卷(实验综合题)年份2019年27题2018年26题2017年26题2016年26题2015年26题2014年26题载体硫酸铁铵的制备醋酸亚铬的制备定量实验凯氏定氮法探究实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定性实验H2C2O4加热分解定量实验制取乙酸异戊酯作答量8个空填空3个叙述4个计算1个8个空填空4个叙述4个9个空填空3个叙述4个计算2个7个空填空5个叙述2个8个空填空3个叙述5个10个空填空4个选择2个叙述4个涉及知识点(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2)物质的分离提纯(3)实验操作及作用(4)Fe2+与H2O2的反应(5)铁离子的水解(1)蒸馏水煮沸的目的,仪器的名称(2)离子反应方程式,生成气体的作用(3)倒吸的原因,沉淀充分析出分离的操作(4)装置可能存在的缺点(1)长玻璃管的作用(2)碎瓷片的作用、仪器名称(冷凝管)(3)水蒸气洗涤仪器的操作,解释原因(4)液封的目的、NH4+与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所用仪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5)计算质量分数、样品纯度(1)实验室氨气装置的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