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康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操作_第1页
仁康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操作_第2页
仁康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操作_第3页
仁康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操作_第4页
仁康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冈市展辉医院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展辉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检验操作程序(SOP)

(第一版)

制作人:刘新平

启用日期:2011年5月28日

i录

微生物室工作岗位职责.........................4

微生物检验室内质控操作程序(SOP)................4

微生物室标本接收程序(SOP)............................8

微生物室标本接种程序(SOP)............................9

病原微生物污染处理程序(SOP).................……10

血液及骨髓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1

痰(咽拭)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2

尿液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3

胆汁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4

脑脊液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5

脓液及伤口分泌物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6

粪便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7

穿剌液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19

生殖系统细菌培养程序(SOP).....................……20

细菌常规鉴定程序(SOP)....................................21

细菌涂片染色程序(SOP).............................……28

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30

葡萄球菌属的鉴定...........................30

微球菌属的鉴定......................……32

链球菌属的鉴定.............................32

肠球菌属的鉴定......................……33

气球菌属的鉴定.............................34

革兰阴性球菌的鉴定...........................35

奈瑟菌属细菌的鉴定.........................35

韦荣球菌属细菌鉴定.........................35

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36

李斯特菌属与丹毒丝菌属的鉴定........……36

棒状杆菌属的鉴定...........................36

诺卡菌属的鉴定......................……37

红球菌属的鉴定.............................38

芽胞杆菌属的鉴定.............................38

肠杆菌科的细菌鉴定...........................38

弧菌属的鉴定.................................39

气单胞菌属的鉴定.............................40

不动杆菌属的鉴定.............................40

莫拉菌属的鉴定...............................41

金黄杆菌属的鉴定.............................41

假单胞菌属的鉴定.............................41

嗜血杆菌属的鉴定.............................42

放线杆菌属的鉴定.............................42

产碱杆菌属的鉴定.............................43

布鲁菌属的鉴定...................................................43

军团菌属的鉴定...................................................43

弯曲杆菌科细菌的鉴定.............................................43

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的鉴定...................................44

拟杆菌属及梭杆菌属的鉴定.........................................44

厌氧无芽胞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44

梭状芽胞杆菌属的鉴定.............................................45

临床真菌的检验及鉴定.............................................46

毛癣菌属的鉴定.................................................46

小泡子菌属的鉴定................................46

念珠菌属的鉴定..................................47

隐球菌属的鉴定..................................47

曲霉菌属的鉴定.................................48

毛霉属和根霉菌属的鉴定...................……48

镰他霉属的鉴定..................................48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鉴定............................48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鉴定............................49

申克抱子丝菌的鉴定..............................49

微生物药敏试验程序................................49

药敏质控程序......................................51

医院环境"P-生.1学监7则...............................53

空气含菌量的监测.........................……53

工作人员手细菌监测..............................54

物体表面细菌的监测.......................……54

消毒剂的监测....................................55

无菌物品的监测..................................55

血液培养仪BacT/ALERT3DSelect操作程序.....…56

ATB,rM接种操作程序................................56

微生物鉴定/药敏鉴定ATB™操作................…57

微生物室工作岗位职责

1、负责全院临床各科细菌检验标本的验收,各种微生物检测;细菌培养手工和上机分析鉴定及

药敏试验;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院感监测及其室内室间质控工作等。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标准化操

作程序(SOP)进行。

2、每天检查细菌自动分析仪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培养箱温度、室内湿度、冰箱温度是否符合要

求,并做好记录。查看培养基、各种生化管、试剂、药敏纸片、染色液等是否满足检测要求,并及

时更新或配制。

3、检查细菌培养申请单及原始登记本,确定标本接种是否正确。观察培养基、血液增菌培养

瓶生长状况,如发现有细菌生长立即进行移种,并涂片革兰染色,将细菌的染色特性及形态做好记

录,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4、检测分析细菌,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将菌落纯分于血平板,做生化鉴定和药敏

试验或上机分析鉴定,并及时发放检验结果报告。

5、做好菌种的保存,对一些难得的菌株、标准菌株等要定期移种,一般一月一次,低温保存;

做好移种记录,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6、定期做好所用药敏纸片的质控,每周一次并有记录;3-6个月画一次质控图并有分析;对检

验样本的数量、样本的阳性率、各种细菌的耐药性、各类细菌检出构成的百分比进行统计,并打印

成文统一保存。

7、经常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要分装处理;每天下班对室内空气进行消

毒处理;生物安全防护严格执行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微生物检验室内质控操作程序(sop)

一、目的:规范微生物检验及室内质量控制,保证细菌检测及药敏结果的可靠性。

二、程序的更改: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也

组长及科主任批准签字后生效。

三、控制方法

(一)对实验室人员的要求

每个实验室的技术人员数要充足,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也道德。凡参加细菌检验的技术人员,要

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要有广泛的基础训练教育,而且要在一位有经验的微生物学家

的监督下,进行实际工作的严格训练,对新工作人员,除教会基本原理和操作外,还应对其进行职

业道德教育。

(二)实验室操作手册

制定微生物检验室标准化操作程序的手册,内容要全面,文字应简练,间隔一定时间要进行修

改、删旧补新。操作手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包括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及各

项有效的制度,如标本的接收、报告的发送、交接班、轮换、消毒隔离及安全制度等•②样品采集、

运送与处理;③细菌检验流程及检测工具;④检验方法与质控方法(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与药物

敏感试验);⑤试剂和培养基质量控制;⑥仪器操作手册;⑦报告方式;⑧临床意义及参考数据;

⑨实验室安全。

(三)仪器设备的质控

1、高压灭菌器及干热灭菌器:使用灭菌器应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物品灭菌时,应同时放入监

控指标。生物指标应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悬液,装入试管或安培瓶,也可用纸带。化学指标用对热

敏感的染料标记的变色带子。灭菌时,将试管或安培瓶、纸条或变色带等夹放在试验包裹中,以监

视灭菌效果。对大型灭菌器,监视指标应放在不同位置。

2、培养箱、水浴箱及冰箱:①温度要求:培养箱35℃±1℃;水浴箱37℃±0.5七;冰箱4℃

±2℃,冰格一5℃±1℃;低温冰箱一20℃±2℃;超低温冰箱一80℃±10℃。②温度记录:每天在

工作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温度,这类仪器要放入最高、最低温度计监视。

3、二氧化碳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内的CO2含量控制在5%—10%之间。

4、厌氧缸及厌氧培养箱:工作时应保证绝对无氧,在使用时应用化学和生物学两种指标进行

监视。化学指标用美蓝或刃天青,无氧时均为无色;生物学指标用诺维氏芽胞梭菌,如厌氧装置有

隙缝时,该细菌即不生长。把粒应新鲜并具有活性,用过钿粒通过加热160C1.5—2小时,重新活

化后使用。

5、生物安全箱处理:对含有分枝杆菌和致病性真菌的标本,或培养物是需要的。穿过通风橱

表面的气流,不应小于30.38M/分,用于消除橱内污染的紫外线灯及滤过装置,必须每隔3个月校

正其性能一次,不合格者应调换。

6、接种环要求长5—8cm,环直径约3mm;尿定量接种环,应定期检验其容量是否准确,否则

应予校准;接种针长5—8cm。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

表1常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名称控制标准允许范围监控方法和频率

光学显微镜每年4次或需要时,作清洁与调试

培养箱35℃±1℃每天观察记录温度

二氧化碳培养菌每天观察记录温度和

温度35℃±1℃二氧化碳浓度

气体5%-10%<10%

冰箱每天观察记录温度

冷臧室4℃±2℃

冷冻室-5℃±1℃

低温冰箱-20℃±2c每天观察记录温度

使用时观察并记录温度、压力,每周用嗜热芽抱菌

压力蒸汽灭菌器121℃2121℃

或每次用化学方法测试灭菌效果

随着医学检验学科的不断发展,许多自动化仪器和微量生化反应系统相继进入微生物实验室。

给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带来快速准确的结果。对于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可

根据厂商说明书推荐的方法去做,确保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四)培养基的质控

实验室每一次制备的培养基作为一批,标明批号;商品培养基则以同一时间内生产的,相同批

号作为一批。如果同一批号不在同一个月内使用,则培养基应重新用标准菌株进行考核。因此,必

须对培养基作以下三方面质控。

1、一般性状

培养基一般性状包括外观、厚度、pH值等。刚配制的液体培养基,其外观应透明、清亮、无

混浊、无沉淀,颜色符合要求。新鲜的固体培养基应具有特定的颜色,表面湿润但无水汽、平整、

光洁无凹坑和气泡。整块平板厚薄均匀,一般厚度在3mm,但MH平板的厚度不得小于4mm。

斜面的长度不得超过试管长度的2/3。应经常观察贮存培养基的质量是否合格。若试管内液体培

养基液面降低,表明水分蒸发,培养基浓缩。当固体培养基发生颜色改变,表面干燥,出现裂纹或

边缘的琼脂与平板或试管分离时,应不再使用。培养基的pH是细菌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而

言合格培养基的pH应在规定值上下0.2的范围之内。

2、无菌试验

新制备的培养基,要按批号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作无菌试验。对于压力蒸气灭菌后倾注的

固体培养基,抽样后放35℃±rc温箱培养24-48h;灭菌后经无菌操作分装的液体培养基,要

全部放入35℃±1℃温箱内培养24h;对有些无需高压灭菌,只需煮沸消毒的选择性培养基要

取部分琼脂,放入无菌肉汤管培养24h;上述试验证实无细菌生长时才算合格。若有细菌生长,说

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已受杂菌污染,除了寻找原因外,应不再使用。

3、细菌生长试验

所有的培养基在使用前除了做无菌试验外,还必须做细菌生长试验以测定培养基性能是否符合

要求。要用已知的标准菌株,按照NCCLS推荐的方法作质控。质控所需的标准菌株分2种:一

种是已知的可在某种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典型生物学性状的,对培养基中的某种物质产生阳性反

应的菌株;另一种是用已知的不能在某种培养基上生长,或对培养基中的某种物质产生阴性生化反

应的菌株。表2列出10种常用固体培养基的质量鉴定标准及所需标准菌株。

无论是厂家的成品培养基,还是实验室自制的培养基,都应经过上述三方面的检验,才能证实

其质量是否合格。厂家应将所做的试验内容,形成书面的质量鉴定送交客户保存。实验室自行配制

过程中应对上述鉴定内容有明确记载。此外,还应对培养基配制原料的性状、批号、失效期,以及

配制过程各个环节的操作形成记录。常用培养基的质量鉴定见下表。

表210种常用培养基的质量鉴定表

培养基名称质控菌株ATCC鉴定标准

血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中度到大量生长

化脓性链球菌19615生长,P-溶血

肺炎链球菌6305生长,a溶血

大肠埃希菌25922生长

巧克力平板流感嗜血杆菌10211生长

脑膜炎奈瑟菌13090生长

淋病奈瑟菌43096生长

伊红美蓝平板鼠伤寒沙门菌14028生长,无色到琥珀色菌落

大肠埃希菌25922生长,蓝黑菌落,金属光泽

粪肠球菌29212部分抑制

麦康凯平板大肠埃希菌25922生长,红色菌落

奇异变形杆菌12453生长,无色菌落,迁徙现象部分抑制

鼠伤寒沙门菌14028生长,无色菌落

粪肠球菌29212部分抑制

SS平板鼠伤寒沙门菌14028生长,无色菌落,有或无黑心

福氏志贺菌12022生长,无色菌落

粪肠球菌29212全部抑制

大肠埃希菌25922部分或全部抑制

TCBS平板霍乱弧菌9459生长,黄色菌落

副溶血弧菌17802生长,蓝色菌落

大肠埃希菌25922部分或全部抑制

营养琼脂平板福氏志贺菌12022中度到大量生长

沙保弱平板白色念珠菌10231生长

大肠埃希菌25922部分或全部抑制

罗氏培养基结核分枝杆菌H37Ra25177生长

大肠埃希菌25922部分或全部抑制

淋病选择性淋病奈瑟菌43096生长

培养基奇异变形杆菌43071部分抑制

表皮葡萄球菌12228部分抑制

常用培养基、染色液及生化反应的种类繁多,其相应的质控菌株也有数十余种,这些菌株应来

源于世界上专门保存菌种的权威机构。如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英国的国家典型菌种保藏中心

(NCTC);或我国卫生部药检生物制品检定所菌种保藏中心(CMCC)等。

下面介绍一下质控菌株的保存方法

(1)一般保存方法:用高层琼脂保存,使细菌处于代谢缓慢状态,并按照各种细菌生长的情况作

定期移种。此方法是最简单的保存方法,最长可保存一年细菌不会死亡。但细菌经多次移种后,性

状可能发生变异。

(2)低温冰箱保存方法:取数环对数生长期的细菌混悬于小牛血清或无菌脱纤维羊血0.5—1ml

中,容器中加入无菌玻璃珠数枚,速冻后(液氮内),贮存于-40℃低温冰箱中保存。需用时无菌镶

子取出一枚玻璃珠置培养基中,即可获得新鲜菌种。这种方法可长期保存细菌。

(3)真空冷冻干燥法:该方法最为可靠,具有不改变菌种性状,可长期保存,对保存条件适应性

强等优点。

(五)试剂质控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包括染色液、诊断血清及各种生化反应试剂等。各种染色液配

制后,必须用适应的标准菌株作阳性和阴性对照后方可使用;各种生化反应试验的培养基及试剂,

必须用化学纯或分析纯试剂配制,并且阳性与阴性菌株作性能试验,再注明批号,按试剂性质,分

别予以避光冷藏,在有效期限内使用;定期以阳性与阴性菌株进行监控。

1、染色液质控

细菌室最常用的染色液是革兰染色液和抗酸染色液。对自制的染色液,要求将整个配制过程的

操作步骤形成记录并保存;配好的染色液应贴上写有染色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的标签:初次

使用时必须用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标准株作质量鉴定,以证实染色液配制无误;商品化染

色液应对试剂名称、批号、存放条件、失效期等说明;厂家应向客户提供染色液鉴定的质量保证书。

按照CLIA88的规定,染色液应每周作一次质量控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

希菌(ATCC25922)作革兰染色液的室内质控。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a(ATCC25177)对抗酸染色

液进行质量鉴定。过期的染色液应不再使用。

2.、常用生化试剂的质控

随着细菌鉴定仪和快速微量生化鉴定板条的普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常用的生化试剂种类II趋减

少,对这些试剂的质控要求见表3。此外,应注意在用试剂贮存时的避光、冷藏等要求,保证试剂

的稳定性。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

3、诊断血清的质控

诊断血清是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定的试剂,应从有资质的生产单位购买。验收时必须看清生产批

号、血清效价、透明度与色泽。初次使用时应注意:工作浓度并与原用的诊断血清对照比较后再用

于病人样品的测试。试验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污染。要经常检查贮存在4℃冰箱中的各种

血清,若发现混浊,出现絮状,应停止使用。为保证血清凝集反应结果准确,应每3个月对血清进

行一次质控;不要使用过期的血清。

表3常用试剂的质量鉴定

试剂名称阳性对照菌种阴性对照菌种监控频率

凝固酶血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每天

杆菌肽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每周

Optochin纸片肺炎链球菌每周

10%去氧胆酸钠肺炎链球菌每周

三氯化铁(马尿酸钠试验)B群链球菌A群链球菌每次

过氧化氢金黄金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每天

氧化酶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每天

甲基红试剂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每周

VP试剂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每周

三氯化铁(苯丙刎酸脱氢酶试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每周

“X”因子条状物嗜沫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每周

“V”因子条状物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每周

“X+V”因子条状物流感嗜血杆菌每周

副流感嗜血杆菌

芽管血清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每次

微生物室标本接收程序(SOP)

一、目的:确保送检标本合格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二、操作方法

1.接收标本应做好查对,对不合格标本或标本与检验单不符合的,应及时与临床联系,直至

标本送检合格并做好记录。

⑴痰液标本:先看外观(脓性粘液状),再直接涂片镜检,低倍镜下白细胞>25个、上皮细

胞<10个/每个视野,为合格痰液;应无菌容器盛装。

⑵无菌体液标本:检查盛装器皿或试管必须消毒灭菌,标本数量多少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污

染的可能;尽量在用药前采集标本。

⑶大便标本:要取病变部位(脓、血粘液)盛装消毒盒内;容易干燥的标本:如咽拭子、脓液

拭子、泌尿生殖道拭子等采集后要及忖送检、接种。

⑷尿液标本:要留取晨尿3-5ml于无菌瓶中,防止污染;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其送检环境是否

满足;各种标本做好原始单的登记。

2.标本编号规则

(1)BacT/ALERT3D60型血培养编号按流水号+位置号。

(2)接种平板常规标本按流水号,每年从1开始编号。

(3)标本涂片编号:

①涂片查找抗酸菌:T+编号;

②涂片找真菌、杆菌:B+编号;

③球菌涂片:C+编号。

(4)院感标本按每月从1编号。

3.标本登记规则

⑴细菌室要有细菌培养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各种涂片染色登记本,并在电脑上登记每天接

受的标本,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资料。

⑵登记内容必须完整准确,包括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标本来源、住院

号、细菌名及各种药敏结果。

⑶对法定传染病的结果,要登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报告院防保科。

⑷各项登记必须准确登记年、月、日,方便查询。

⑸对有特殊耐药机制的细菌,必须准确记录其产酶结果。

微生物室标本接种程序(SOP)

•、目的:保证标本正确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使细菌能得到充分的生长和能分离出单个菌

落,获得纯培养而供分析鉴定。

二、操作方法

1、右手持接种工具,在火焰上烧灼接种环变红而灭菌。

2、左手持标本容器或试管,用接种环挑取标本,采用分段划线法接种于平皿上;无菌组织来

源的标本应接种增菌液,放35℃培养箱中。当从标本器皿或平板上挑取菌落后,应立即塞上试管

塞或扣上平皿盖以防污染。

3、挑取标本时,应注意选择反映感染的病理部分。如粪便挑取粘液脓血部分;纯化细菌应从

原代培养基上挑取单个可疑菌落;从液体培养基中取菌,将接种环在培养液中蘸取一环即可,并

编号记录。

4、接种时可根据标本,以快速、提高阳性率为前题,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选择不同的培养

基。

5、接种后,应在火焰上烧灼接种工具,所用工具应放回原处。

6、下表1是各种标本细菌培养应选择的培养基。如尿液接种方法:在火焰上烧红接种环,无

菌手续挑取中段尿50uL在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中做分段划线接种,放35c培养箱中培养。

表4各种标本选择的培养基

标本名称接种培养基

尿液血平板(BM)、麦康凯(MCK)

粪便麦康凯(MCK)、血平板、SS

痰液、咽拭子、灌洗液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MCK)

痰液、白带等检验真菌沙保罗培养基、血平板

白带、前列腺液巧克力平板(TM)、血平板

伤口分泌物、脓汁血平板、麦康凯(MCK)

血液、脊髓液专用血培养瓶

脑脊液巧克力平板、血平板、肉汤管

注:巧克力平板接种后放入5%-10%CO2环境中35℃培养中培养。

血培养瓶包括PLUS+AEROBIC/F(细菌、真菌培养)

PLUS+ANAEROBIC/F(厌氧菌培养)

PEDC-PLUS/F(儿童血、脑脊液培养)

MYCO/F-LYTIC(结核培养)

病原微生物污染处理程序(SOP)

1、废弃标本处理

⑴血液、穿剌液、脑脊液无菌手续抽取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中送检。用后的针头放入利器盒

中,注射器毁形装入黄色塑料袋中统一焚烧处理。

⑵尿液、痰液用带盖的无菌瓶子盛放送检,接种完后,标本瓶子放进带盖的污物桶中,统一焚

烧处理。

⑶生殖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等用无菌带盖棉签试管送检,接种后,标本试管放入带盖污物桶中,

统一焚烧处理。

⑷涂片的玻片使用后,放入盛有2000mg/L含氯消毒液桶中,浸泡后煮沸30分钟灭菌处理,

清洗干净。

2、使用后的卫生物品处理

⑴废弃的塑料培养基、一次性卫生用品、过期的菌株及痰盒放进黄色塑料袋子集中放进高压锅

消毒后焚烧。

⑵检验后带菌玻璃培养皿,集中统•放进高压锅消毒后,清洗干净烤干再用。

⑶凡用于吸取菌液的吸嘴、吸管,一律放入20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后焚烧。

3、被细菌污染操作台面或地面的处理:应立即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用2000mg/L含

氯消毒液洒到污染点上,浸泡30分钟后擦洗干净。

4、职业暴露后处理

⑴手被污染后应立即浸泡到含氯消毒液中或用碘伏消毒处理。

⑵若眼睛或粘膜污染,则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滴抗菌素眼药水处理。

⑶无故剌伤,若被病原体污染,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口服抗菌素处理;并报告防保科有关部门,

根据不同病原体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预防接种和抗菌素治疗等。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

1、标本采集

⑴山病房护士在病人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抽取血液,采集血量5—10ml,为培养液的1/10为

宜(儿童为3—5ml);骨髓1-3ml。

⑵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执行《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应立

即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匀,防止凝固,并立即送检。

2、检验程序

图1血液、骨髓(增菌需、厌氧培养)

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养____________直接药与■式验

I435℃6:8小时

血平板和^弓克力平板血平板*口麦康凯小报告

(⑩培养及代氧培养)(厌氧培养)

________a芋察________

涂片]色镜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赳岳_____________

血清学卜验生嬴应药敏

确定报告

3、机检程序:

⑴培养瓶放入BacT/ALERT3D自动细菌培养仪里,若有细菌生长仪器自动报警,取出移种血

平板做进一步培养分析鉴定。

⑵用一次性注射器以无菌技术抽取瓶内培养物涂片,做革兰氏染色,将染色特性结果电话通知

临床医生。

⑶取生长物移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放35℃培养16-20小时。

⑷肉眼观察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并做革兰氏染色。

⑸若是革兰阳性球菌:根据血平板溶血生长情况和涂片细菌形态做PC12测试板鉴定。

⑹若是革兰阴性杆菌:作氧化酶试验,并做NC21测试板鉴定。

4、报告结果

⑴菌体鉴定到种或型及所测得的抗生素MIC试验结果。

⑵培养七天后如果阴性,BacT/ALERT3D仪器自动报警,取出培养瓶盲传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麦康凯平板及革兰氏染色。有细菌就报XX菌生长;如无细菌则报告:“培养7天无细菌生长”。

痰(咽试)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

1、常见病原菌

表5下呼吸道标本培养常见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

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肠杆菌科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非发酵菌

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

假丝酵母菌拟杆菌

2、标本采集:为清晨经漱口的第一口痰,且新鲜深咳出者,收集时应避免受唾液污染;将痰

吐入无菌带盖的痰杯中送检。

⑴痰标本肉眼观察:颜色,粘度,有无血丝或脓性,若标本为水状且明显是唾液,涂片镜检上

皮细胞>25,白细胞很少为不合格,重送标本。

3、检验程序

图2痰液

结核衅查血平叫麦康凯巧克叫板涂片革兰染种镜检

抗嬴言―罗氏培泉基需厌举各一C02培养1#-24小时初步布告

菌落观察[涂片染色________

鉴击赢赢去验

确定报告

⑴涂片革兰氏染色检查:挑选痰液中脓性或带血部分,涂成均匀薄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除了

解痰标本收集是否合格外,还可根据镜检所见发初步报告;如见排列成葡萄状的G+c,可报告为“找

到G+c,形似葡萄球菌”;如见到瓜子仁形或矛头状的尖端相背,成双排列短链状,且有明显荚膜的革

兰阳性球菌时,可报告为:“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形似肺炎链球菌等”。

⑵痰标本的接种:分别将痰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⑶培养:将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置于35℃培养箱培养;将巧克力平板置于5%—10%82环境

中,35℃培养箱培养18—24小时。

⑷观察培养基的生长状况,并定量每一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多量、中量及少量记录。

⑸观察培养基的生长情形后,可视需要取菌落作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⑹根据革兰氏染色情况,挑取可疑菌落做生化鉴定或利用WalkAway-

40SI仪鉴定板进行鉴定和药敏。

⑺若可能的话,可当II发出部分报告或最后确定报告。

⑻若是正常菌群生长,可报“无致病菌生长”:查出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报告菌名和药物敏

感试验结果。

尿液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

1、检验程序

图3尿液

涂片古色镜检定蹇卜养分离培养(血平板、麦康凯)

淋球菌培养

菌率察

--------------------4---------------涂片染色巧克力平板

涂片染色镜检纯培声初步报告5%-10%CO2

鉴定、型试验35℃18-24h

确定布告

2、标本的采集

⑴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自然排出的中段尿液1—3ml,导尿及耻骨吸取膀胱尿液5〜10ml

装于无菌容器,标本收集后立即送检。

3、标本的处理

⑴涂片检查:以无菌操作吸取尿5〜10ml,放入无菌试管内,经3000r/min离心lOmin后,倾

去上清液,取其沉渣,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存在细胞内或细胞外

或者有念珠菌等,即可发出镜检初步报告。

⑵尿定量培养(菌落计数)

I平板接种法:用定量加液器取尿液50ul,滴在平板培养基上,用接种环涂抹均匀,放35℃

培养过夜,计数生长的菌落数,乘以20,求出每ml的菌数。

II倾注平板法:首先将无菌生理盐水9.9ml分装在试管中,加入被检尿0.1ml,充分混匀,使成

100倍稀释。取此液1ml放入直径9cm灭菌平皿内,同时加入己融化并冷至50℃的培养基与尿混

匀,待凝固后置35℃培养,生长菌落数乘以100即相当于每ml中菌数。

⑶培养基选择:①血平板、麦康凯是基本培养基,一般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可生长。②淋

球菌培养:选用巧克力平板,并放入CO2环境中培养。③结核杆菌培养:选用罗氏培养基。

3.报告方式:如下情况需要进行鉴定和抗生素敏感试验。

⑴革兰阴性杆菌计数大于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计数大于lO,cfu/ml有诊断意义。

⑵导尿标本的菌落计数超过lO'cfii/ml有临床意义。

⑶以“耻骨抽取”所得到尿液上的任何微生物。

⑷与病人血液中所发现的微生物相同者。

(5)通过染色镜检,生化反应或上机分析鉴定,最后报告细菌名称及药敏试验结果。

注: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及生长情况都要记录在“细菌培养登

记薄”上。

胆汁细菌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

1.胆汁培养常见的病原菌

表6胆汁培养常见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肠球菌大肠埃希菌

消化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厌氧链球菌变形杆菌

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伤寒及其它沙门菌

1、标本的采集:山临床医生在无菌操作下,抽取胆汁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⑴胆汁标本采集方法有三种,即十二指肠引流法,胆囊穿刺法及手术直接采取法。

十二指肠引流法:无菌操作下用导管作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分为A、B、C三部分。A液来自

胆管,为橙黄或金黄;B液来自胆囊为棕黄绿色;C液来自肝胆道为柠檬色。B液做细菌培养意义

较大。

⑵胆汁的接种量为培养液的1/10,无菌操作取B液5ml于培养瓶中轻轻混匀,放35℃温箱中

培养。

2、标本的处理

⑴涂片检查:一般不作涂片检查,当临床需要时,可将胆汁经3000r/min离心lOmin后,取沉

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根据细菌形态,排列及染色特性,发出初步报告。

3、细菌检验程序

图4胆汁

涂干噪色需氧培养(增菌)厌氧产养

赢血平板、麦尚凯血,『板

涂片染色镜检,鉴定及药敏试验

确定报告

⑴增菌培养:胆汁本身有抑菌作用,接种普通肉汤后,胆盐稀释降低抑菌作用,为提高阳性检

出率,胆汁的接种量为肉汤的1/10。

⑵分离培养:移种血平板、麦康凯,采用分区划线接种,35℃增菌培养24h—72h观察有无菌

生长,无菌生长则报告无细菌生长。

⑶结果观察及鉴定:有细菌生长,根据生长细菌按常规或上机鉴定之。

4、报告方式

⑴沙门氏菌感染在胆汁中检出率较高,但必须以血清凝集试验为依据,报告血清型。

⑵正常胆汁应是无菌的,如培养出细菌即为致病菌,应报细菌的种、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脑脊液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

1、标本的采集:在患者用药前,由临床医师以无菌手续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3-5ml,盛于

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切不可置冰箱冷藏)。

2、标本的处理

首先观察脑脊液的外观,除结核性脑膜炎,无菌性脑膜炎外;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多呈明显混浊。取脑脊液标本以3000r/min离心lOmin,取沉淀物培养和涂片革兰氏染色、

抗酸及墨汁染色镜检,根据染色镜检发出初步报告。

革兰染色血平板(增菌)罗氏培养基血平板

黑汁染色j-------*---

抗酸染色5-10%CC)2培养I需氧培养25C卡养35y培养

菌M形态,若有翟年长,涂片也色涂R染色

鉴定、书敏试验

涂片染色镜检<______镜检

确定加告

⑴培养基的选择:可先将脑脊液接种肉汤增菌、巧克力平板及罗氏培养基,再用肉汤增菌后接种

血平板、沙保罗平板等。

⑵结果观察及鉴定:①涂片染色镜检: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肾形两凹面相对成一圆形成双排

列。②本菌属细菌氧化酶及触酶阳性,脑膜炎奈瑟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而淋病奈瑟氏菌只

分解葡萄糖相鉴别。

4、报告方式:如实报告鉴定结果及其药敏结果。

脓液及伤口分泌物培养标准程序(sop)

1、检验程序

图6脓液及伤/分泌物

涂片染色需氧培养厌氧培养结核菌培养

革兰氏染色

抗酸染色分离培养分离培养增菌培养

镜检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葡萄糖血平板硫乙醇酸钠肉汤

麦康凯平板牛心脑浸液平板疱肉增菌培养基

观.菌落

涂片染I色镜检S培养

生化赢药♦试验

确定报告

2、标本的采集

⑴创伤:用无菌盐水清洗表面,用棉试子直接沾取脓液或分泌物。

⑵脓肿:消毒患部,无菌注射器抽取脓液2-5ml刺入无菌橡皮塞中送检(注意厌氧菌的检测)。

⑶检查放线菌的标本应取多量脓液,要注意采集其中“硫磺颗粒”进行鉴定。

3、标本的处理

⑴涂片检查:脓液标本均应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或抗酸染色,根据镜下所见发出初步报告。

4、培养检查

⑴培养接种:标本接种到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置35℃培养,标本接种到巧克力平板置5-10%CC)2

环境35c培养16-24h»

⑵培养基菌落观察及鉴定: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上生长的细菌,按常规鉴定及药

敏试验。脓性标本涂片见大量细菌,而培养不生长者,应考虑厌氧菌感染,应做厌氧菌培养。

5、报告方式:对无菌组织部位的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到细菌,一般均有临床意义,要及时鉴

定和药敏试验。报告细菌名称及药敏试验结果。

粪便细菌培养标准操作程序(sop)

1、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①细菌性,产毒素型腹泻:包括霍乱弧菌、肠毒素型大肠

埃希菌等;侵袭型腹泻:包括志贺菌、肠致病大肠埃希菌和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等;食物中毒:包

括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和肉毒梭菌等;伪膜性肠炎:包括艰难

梭菌、葡萄球菌或真菌:慢性腹泻:主要由结核杆菌、念珠菌引起。②真菌性:念珠菌、毛霉菌等。

引起腹泻的致病菌见下表

表7常见引起腹泻的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及其它沙门菌

结核分支杆菌志贺菌属

难辨梭菌致病大肠埃希菌

蜡样芽胞杆菌(ETEC>EPEC、EIEC>EHEC)

白色念珠菌弧菌属菌种

毛霉菌气单胞、邻单胞菌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弯曲菌

2、标本采集:采集粪便标本时;应挑取有脓血或粘液部分3〜5克,盛于消毒的广口瓶、蜡质

纸盒或塑料盒内及时送检。

3、检验程序

图7粪便或肛拭子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m赢看养

II

sfw麦康凯及小平板亚硒酸「增菌培养基GN增菌培1基

(适于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

1I

SS及♦康凯)平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