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考真题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1分)

A:惯用语

B:谚语

C:歇后语

D:成语

3、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1分)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

4、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1分)

A:仍然是名词

B:变成了形容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

5、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1分)

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

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

6、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1分)

A:必然一偶然

B:萧条一繁荣

C:整体一部分

D:出席一缺席

7、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1分)

A: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

B:她很想当歌手

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

D:我给她当听众

8、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1分)

A:(甲)他又去网吧了——(乙)他去过网吧

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一一(乙)他吹过笛子

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一一(乙)他看过病

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一一(乙)电脑坏了

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1分)

A:元音文字

B:辅音文字

C:音位文字

D:音节文字

10、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1分)

A:语言类型相同

B:语音对应关系

C:地理位置相近

D:语言借用成分

11、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12、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B: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

C: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

D: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

13、北京话“嚏”、“喷”单念时分别是[t'i]和[p*9n],而“嚏喷”一词的发音却是

[t'ifan],这种语流音变是()(1分)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14、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

①"Inowantsomefood."②"Idon'twantsomefood."③"Idon'twantanyfood."④

uNolwantsome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1分)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15、下列元音在普通话中可以充当韵头的一组是()(1分)

A:[i,y]

B:[u,a]

C:[o,e]

D:[zi/ci/si,i的音位变体,zhi/cih/shi/,i的音位变体]

16、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1分)

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

17、韵律节奏是针对语流中的音段整体而言的,不包括()(1分)

A:停延

B:轻重

C:升降

D:伸展

18、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1分)

A:词语平面

B:句法平面

C:语境平面

D:语义平面

19、“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1分)

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

20、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1分)

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1、下列关于[m]、[1]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有()(2分)

A:阻碍方式不同

B:成阻部位不同

C:清音浊音不同

D:送气不送气不同

E:唇形圆展不同

22、下列关于句义的表述,正确的有()(2分)

A:句义是句子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B:句子形式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

C:句子的语言意义由句子里的词汇形式语法形式来表达

D:句子的语境意义由句子外的语气形式、语调形式来表达

E: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

23、“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2分)

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24、“句组”包括()(2分)

A:句群

B:篇章

C:语段

D:复句

E:从句

25、“天空”中的“空”属于C)(2分)

A:定位语素

B:成词语素

C:实义语素

D:词缀语素

E:黏着语素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

26、名词解释:词法(4分)

27、名词解释:失语症(4分)

28、名词解释:声韵调分析法(4分)

29、名词解释:汉字编码(4分)

30、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结合实

例予以简要说明。(6分)

31、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6分)

32、结合实例说明单纯字符和笔画的区别。(6分)

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丢脸口吃狂热裁缝祖传动人冰凉领袖A.偏正式B.支配式C.并列式D.陈述式(6分)

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

别。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

叔叔。

目目

男男〃d

姑姑。A

婶婶〃A

(6分)

35、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目的,可以从“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

理的语法”、“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三个方面建立语法规则。举例说明三个方面语法规则

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区别。(12分)

36、说明语言发展的特点(12分)

1210-全国-语言学概论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主考点】“能指”和“所指”

【副考点1]“约定”和“任意”

【副考点2]“不变”和“可变”

答案:D

解析:语言的符号特性有“能指”和“所指”、“约定”和“任意”、“不变”和“可变”三个

方面。B选项中的“音”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义”是指语言符号的所指,语言符号的能

指和所指好比是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一张纸的正反面无法切开,语言符号中表示意义的声音

和声音表示的意义也不能分开。C选项体现了语言符号的“任意”。

2、【考点】谚语

答案:B

解析:“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一些比较通俗的语句。有的谚语反映生产生活、道出深刻的

道理,比如汉语中的“瑞雪兆丰年”“众人拾柴火焰高”;有的谚语只是反映某种客观现象,

但不一定有深刻道理,比如“横挑鼻子竖挑眼”“拿着鸡毛当令箭”等。后者又叫“俗语(俗

话)”。

3、【主考点】词法和句法

【副考点】什么是语汇

答案:C

解析:词和词组都能够独立使用,“能独立使用”的意思其实就是说这种成分进入了造句层,

即在语句的某个位置上可以自由地替换出现。

4、【考点】语法和修辞

答案:C

解析:“中国”原本是名词,但是这里放在“很”这个副词后面充当形容词使用,表示一种

“中国式的风格”。

5、【考点】语法形式

答案:D

解析:语法构词,即构形,实际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的一种语法现象。狭义的构形实际上只

指纯粹的词尾形式,比如英语的“-S(表第三人称单数的动作)”,是动词的词尾,“-S(表

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名词的词尾。

6、【考点】同义词和反义词

答案:B

解析:相对反义词是指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

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慧彼的中间状态,如多——少、热情——冷淡。

7、【考点】论元结构

答案:A

解析:降级述谓结构指的是一个论元结构去充当上一级结构中论元的论元结构。例如,你道

歉也解决不了问题。

8、【考点】蕴含义

答案:D

解析: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即从一个句子的句

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是甲蕴含乙。蕴含的公

式表示:甲T乙。硬盘是电脑的一部分,硬盘这个部分损坏了,那么作为整体的电脑一定也

损坏了。“电脑”是“硬盘”的上位义。

9、【考点】表意字符演变为表音字符“字母”

答案:B

解析:腓尼基文字是最早的字母式表音文字,腓尼基文字中只有辅音符号,不写出元音符号,

因此后来一直被称作“辅音音素(音位)文字”。

10、【考点】亲属语言

答案:B

解析: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互相对应的关系就叫做

语音对应关系。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11、【主考点】自身的特殊性

【副考点1]“语”

【副考点2】结构的固定性

答案:D

解析:“语”是由词构成的固定词组或熟语,因此“语”的构造必然有不同于词的地方。因

此,AB项错误。“语”在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所以不能像普通词组那样随意改动。“语”在

意义上还具有整体性,所以通常不能像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语的意义,否则即使解

释后的意思能够成立也不再是语的本义了。因此,C项错误。每种“语”的结构都各自有一

些区别于一般词组的特殊形式。因此,D项正确。

12、【考点】语言的并存

答案:B

解析:“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语言团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根本上

说,双语现象是不同社会或不同言语团体相互接触的结果。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凡是和别的民

族杂居的部分,双语的程度都比较高,这种双语现象有不对等的情况,即不同民族双方中只

有一方学习并较多使用对方的语言。但双语现象也可以是对等的,即不同民族双方除了使用

各自的本族语言外,都要学习并会使用对方的语言。所以,B选项是不正确的。

13、【考点】变音

答案:C

解析:弱化是指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轻声就是一种弱化现象,清辅音弱化为浊辅音,

塞音、塞擦音弱化为擦音。由[p'an]变为[fan]就是一种弱化。

14、【考点】简单句阶段

答案:B

解析:儿童在简单句阶段能够说出由两个以上实词构成的句子,但基本上还不能使用虚词。

这样的简单句很像大人打电报时实用的句式,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语言也就称作“电报句

语言”。④uNo1wantsomefood.”属于典型的电报句语言。

15、【考点】韵母

答案:A

解析:韵头:是韵腹前面的元音,只有i[i]u[u]U[y]三个高元音可以充当。

16、【考点】“线性”和“离散”

答案:A

解析:语言符号的“线性”特性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排列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单位;语言符号

的“离散性”特性又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

17、【考点】韵律节奏

答案:D

解析:韵律节奏是针对语流中的音段整体而言的,主要包括“停延”“轻重”“升降”等。

18、【考点】机器自动翻译

答案:C

解析: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语汇平面、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境平面。其中语境

平面最难突破。

19、【考点】句子的功能类

答案:A

解析: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

的疑问句。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

气词,不能使用“吗、吧”。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

的疑问句。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使用疑问词时,

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D选项不存在。

20、【考点】易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答案:D

解析:高原期,是指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

持在一定水平。有时甚至稍有下降,即出现了“高原期”。

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

21、【考点】辅音

答案:AB

解析:[m]是双唇鼻浊音;[I]是舌尖中边浊音。两者的阻碍方式一个口腔完全闭塞,气流

从鼻腔出去,一个是口腔中部闭塞起来,气流从舌头两边的空隙中流出;成阻部位一个是口

腔,一个是口腔中部。

22、【主考点】句子的语汇意义

【副考点1】语义特征

【副考点2]概括性

答案:ABCE

解析:句义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句子中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二是句子中词语搭配所产

生的意义。句子形式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句子的语言意义由句子里的词汇形式语法形式

来表达。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

23、【考点】大脑的单侧化现象

答案:ACD

解析:大脑的单侧化现象: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大小略有差别,分工也不同,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右半球的一定

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24、【考点】各种语法单位的定义

答案:ABC

解析:句组: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

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句组包括句群、语段和篇章。

25、【考点】语素的类型

答案:BC

解析: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实义语素:有实在语汇意义的语素。“空”可以成

词又有实在的语汇意义。

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

26、【考点】词法和句法

答案:(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

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

是典型的词法现象。

(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

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

27、【考点】大脑左半球分区掌管语言

答案:(1)大脑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失语症”。

(2)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的话是“布洛卡失语症”;虽能说出一些词语,但不能构

成完整的句子,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是“维尔尼克失语症”;这两种是最主要的失语症。

(3)失语症还包括不会写过去认识的字的“失写症”,不能读懂本来可以阅读的书面材料

的“失语症”,看到东西叫不出名称的“失语症”等。

28、【考点】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

答案:(1)声韵调分析法是汉语传统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2)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是音节开头

的辅音,韵母是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音节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例如普通话

[tian上标214](点),[t]是声母,[ian]是韵母,214是声调。

29、【考点】文字信息处理

答案:(1)汉字编码是汉语信息处理中的一项汉字处理技术。(2)汉字编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给每个汉字确定一个代码,即内码,这样计算机通过代码就能识别和输出汉字,二是给

每个汉字的代码确定相关的输入信号,即外码,如键盘上的拼音输入、笔画输入等。

30、【考点】社会需要推动了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了文

字以后,语言就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即书面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可以直接观察到。

(2)语言学家研究的是经过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词典中记录

的词汇,语法书中描写的语法成分和语法格式都是经过主观概括的抽象实体。例如,汉语中

的动词“走”,不同的人说出来,发音不可能完全一样,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会存在各

种细微差别,但这些发音不同、意思有异的“走”在语言学家看来是同一个语言成分,这显

然是主观概括的结果,可见,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是主管和客观的统

31、【主考点】元音

【副考点】辅音

答案:(1)不同语言音节结构类型常有不同,音节结构可分为V、c-v、v-c、c-v-c等四种

不同结构类型。我国的彝语、哈尼语、纳西语等,只有开音节,没有闭音节;而汉语、英语

等不仅有开音节,而且有闭音节。

(2)音位在音节里占据的位置常有不同。比如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t/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

的声母位置,不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而英语中的辅音音位/t/既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还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3)音节内部音位的扩展能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英语音节内部的辅音有时可以扩展,

存在两个甚至三个辅音相连的情况;汉语则没有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

32、【考点】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

答案:(1)字符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书写符号,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字

符的字符。

(2)笔画不是字符,而是组成字符的直线、折线或曲线,它们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

(3)例如“人”这个汉字就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单纯字符。因为分解出的一撇一捺只是组

成字形的“笔画”,既不表音也不表意,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

33、【考点】合成词的构词形式

答案:A.偏正式:冰凉狂热

B.支配式:丢脸动人

C.并列式:裁缝领袖

D.陈述式:口吃祖传

解析:偏正式是在意义上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定后一个语素,冰修饰凉这个语素,表示凉的程

度;狂修饰热,表示热的程度,所以是偏正式。支配式是意义上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动作

行为和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丢和动是动词,脸和人被前面的动词支配,所以是支配式。

并列式是指这个词语中意义上前后两个语素地位平等,裁和缝、领和袖。这四个语素在各自

的词中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修饰或其他关系,所以是并列式。陈述式是在意义上前后两个

语素分别表示被说明的对象和说明的情况,口和祖是被说明的对象,吃和传分别是表示口和

祖的状况,所以是陈述式。

34、【考点】义素

答案:

[父系]2[同胞]"[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