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42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42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42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42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4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士)(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42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纯化效果最好的单克隆抗体提纯方法是

(分数:2.00)

A.盐析

B.凝胶过滤

C.离子交换层析

D.亲和层析法V

E.超速离心法

解析:

2.双特异性抗体的最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

A.分子量大

B.灵敏度高

C.双特异性抗体分子片段可在体外构建

D.能同时结合两种抗原表位V

E.亲和力大

解析:

3.单链抗体属于

(分数:2.00)

A.人一鼠嵌合体

B.小分子抗体J

C.抗体融合蛋白

D.双特异性抗体

E.二抗体

解析:

4.关于小分子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不能通过胎盘

B.易于穿透血管或组织

C.采用干细胞技术V

D.属基因工程抗体

E.不含Fc段

解析:

5.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琼脂电泳的

(分数:2.00)

A.a球蛋白区

B.P球蛋白区

C.Y球蛋白区V

D.巨球蛋白区

E.白蛋白区

解析:

6.以下物质属于颗粒性抗原的有

(分数:2.00)

A.破伤风杆菌及其外毒素

B.SRBC和破伤风外毒素

C.SRBC和伤寒沙门菌J

D.白喉棒状杆菌和青霉素

E.糖蛋白和脂蛋白

解析:

7.沉淀反应的抗原是

(分数:2.00)

A.颗粒性抗原

B.可溶性抗原V

C.半抗原

D.超抗原

E.致敏抗原

解析:

8.关于免疫浊度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属于液体内定性检测

B.属于琼脂内定性检测

C.待测物的含量与反应液的浊度成反比

D.属于液体内沉淀反应,

E.肉眼观察浊度的含量

解析:

9.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利用的是

(分数:2.00)

A.入射光经过复合物后被吸收的原理

B.光线的吸收量与被测物的含量成正比

C.入射光经过颗粒性的复合物后发生反射

D.入射光经过颗粒性的复合物后发生散射,

E.散射光强与复合物的含量成反比

解析:

10.关于免疫浊度法测定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反应液中抗体过量

B.反应液中抗原过量-J

C.反应液中抗原、抗体比例合适

D.常用聚乙二醇等增浊剂

E.通常用磷酸盐反应液

解析:

11.沉淀反应中抗原过量的现象称为

(分数:2.00)

A.带现象

B.前带

C.后带J

D.等价带

E.拖尾现象

解析:

12.下列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

B.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

C.主要用于抗原检测

D.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强度与待测抗原含量成正比J

E.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

解析:

13.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中,B/(B+F)表示(注:B为结合态的标记抗原,F为游离态的标记抗原)

(分数:2.00)

A.结合态的标记抗原与总的标记抗原之比V

B.结合态的标记抗原与游离的标记抗原之比

C.总标记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之比

D.结合态的抗原与总的抗体之比

E.结合态的抗原与总的抗原之比

解析:

14.在RIA反应系统中,参与反应的有标记抗原、已知抗体和待测抗原,对这三种成分的要求是

(分数:2.00)

A.只需固定标记抗原量

B.待测抗原要先标记

C.标记抗原和已知抗体的量都是固定量的7

D.只需固定己知抗体的量

E.三者的量均需固定

解析:

15.下列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最高的是

(分数:2.00)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ELISA

D.放射免疫测定V

E.补体结合试验

解析:

16.临床中最常用的荧光色素是

(分数:2.00)

A.异硫氟酸荧光素V

B.四乙基罗丹明

C.四甲基异硫鼠酸罗丹明

D.翎系螯合物

E.4-甲基伞酮-a-D半乳糖昔

解析:

17.临床通常不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的是

(分数:2.00)

A.微量蛋白质

B.激素

C.小分子药物

D.肿瘤标记物

E.免疫球蛋白4

解析:

18.不属于放射免疫技术的特点是

(分数:2.00)

A.基于竞争性结合反应的原理

B.特异性强、重复性好

C.超微量、快速、准确

D.需要标记抗体J

E.需要标记抗原

解析:

19.酶免疫技术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

(分数:2.00)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J

C.硝酸纤维素膜

D.琼脂糖

E.尼龙膜

解析:

20.酶免疫技术中悬浮在溶液中具有液相反应速率的固相载体是

(分数:2.00)

A.聚氯乙烯

B.聚苯乙烯

C.硝酸纤维素膜

D.磁性微粒7

E.尼龙膜

解析:

21.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

(分数:2.00)

A.吸附

B.包被J

C.封闭

D.标记

E.交联

解析:

22.EIJ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体的方法是

(分数:2.00)

A.双抗体夹心法

B.间接法V

C.竞争法

D.捕获法

E.应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ELISA

解析:

23.下列有关双位点一步法ELIS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使用针对同一抗原不同决定簇的两种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抗体J

B.•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另•种作为酶标抗体

C.采用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将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D.可使标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

E.标本中抗原过高时,会出现钩状效应

解析:

24.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测抗原或抗体呈负相关的是

(分数:2.00)

A.双抗体夹心法

B.双位点一步法

C.间接法测抗体

D.竞争法V

E.捕获法

解析:

25.双位点一步法钩状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分数:2.00)

A.标本中的抗原不纯

B.洗涤不充分

C.孵育时间过长

D.酶标抗体过量

E.标本中的抗原浓度过高V

解析:

二、B1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

A.I型变态反应B.n型变态反应c.01型变态反应D.IV型变态反应E.I、N型变态反应(分数:

8.00)

(1).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属于(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

(2).TH细胞介导的浸润性炎症属于(分数:2.00)

A.

B.

C.

D.V

E.

解析:

(3).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属于(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

(4).补体或粒细胞介导的靶细胞溶解和平滑肌反应属于(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

三、B1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

A.T细胞缺陷病B.B细胞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D.吞噬细胞缺陷病E.补体缺陷病(分数:

10.00)

(1).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属于(分数:2.00)

A.

B.J

C.

D.

E.

解析:

(2).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属于(分数: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