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基础突破三工艺流程题讲义_第1页
中考化学基础突破三工艺流程题讲义_第2页
中考化学基础突破三工艺流程题讲义_第3页
中考化学基础突破三工艺流程题讲义_第4页
中考化学基础突破三工艺流程题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工艺流程题

熊腕题型解法

工艺流程题以“先进生产工艺”或“实验操作流程”为情境,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以生产流

程呈现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中考中

的工艺流程题主要是物质的生产和除杂。

工艺流程题常考的知识点有:物质成分的分析(推断某物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除杂、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等),操作步骤的名称及操作所需要的仪器等,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能量的充分利用等),

工艺流程的评价等。因此解答化学工艺流程题,除了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及

除杂、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外,还要学会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关注流程图中的出

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

1.物质成分的分析(推断流程图中的某种物质等)。

(1)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解流程:

①反应物是什么;

②发生了什么反应;

③图中有没有物质没有写上去或是省略了;

④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2)要判断所加的试剂,可以从加入试剂的目的、反应的产物入手进行分析。

(3)推断流程图中某一步中的物质,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

试剂是否有剩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根据流程图书写某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然后写出产物,

并进行配平。

(2)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

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

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燃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

应。

3.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操作及所需仪器的判断。

(1)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其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2)从物质的溶液中得到该物质的晶体常用的方法:

①蒸发结晶(具体操作见粗盐的提纯)。

②降温结晶,操作过程为蒸发浓缩一冷却结晶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

4.判断能够回收利用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1)回收利用的物质:若流程图中的原料在生产中以副产物的形式产生,则可将其进行回收利用。

(2)循环使用的物质:步骤中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上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

使用的物质。

5.工艺流程的评价。

(1)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杂质是否完全除去、是否引入新的杂质等。

(2)安全性和简便性:尽量选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避免高温、高压条件。

(3)对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是否产生有毒气体等。

(4)节约性:原料利用率要尽量高。

类型一工业生产流程(2018、2018、2018、2008年考查)

例1(2018•株洲)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1Q和Si02,不考虑其他杂

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z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钱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l20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

(2)操作II的名称是。

(3)滤液II中溶质的用途之一是o

(4)电解熔融的AU)3,除得到金属铝之外,还可得到的气体产物是(填化学式)。

(5)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Uh时,还加入了冰晶石(NasAlFe)作熔剂,其作用是降低A1Q的熔点,冰晶石在物

质中的分类属于(填字母)。

A.酸B.碱

C.盐D.氧化物

例2(2018•重庆A卷)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水。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

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k。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

(1)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则Z的化学式为,X溶

液的名称是o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o

类型二提纯除杂类(2018、2018、2018年考查)

例3(2018•德州改编)C0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醛等物质,“碳捕捉

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0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一一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

捉”COz,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co2含量低的气体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用NaOH溶液“捕捉”C0?的化学方程式是O

(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o

(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和.

例4(2018•兰州改编)粗盐中含有MgCL、CaCb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粗盐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驾过量的碳酸钠溶骞操作自选

k含有-I®®适量的稀盐青陪号m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O

(2)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的作用是。

(3)操作a的名称是.

(4)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类型三金属的回收利用(2018、2018年考查)

例5(2018•长春)氧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废铁屑(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发生反应)制备

氧化铁的流程如下:

稍过量的

稀硫酸雨出淤溶液02

]V操作n广滤液2(

-—」50~;0七|操作I7滤液、厂汨沱洗涤、干燥J盘厂产品

充分反应L•滤渣(杂质)充分反应L►CO2

(1)操作I、II的名称是。

(2)向废铁屑中加入的稀硫酸需过量,其目的是。

(3)高温条件下,FeCOs与通入的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例6(2018•广东)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

欲利用其制取胆矶,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2(SO4)3=2FeS04+CuS04o请回答:

过量浓硫酸、加热

溶液A

所附成过量稀硫酸方法I

废铜屑————

操作①硫酸铜

操作②,胆研

固体B溶液

过量稀硫酸、通入空气

加热方法II-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的化学式是CU2(OH)2C03,俗称.;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

璃棒和.

⑵溶液A的溶质有(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方法I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2Hzs04+

=2CuS04+;操作②的实验步骤为:、降温结晶。

类型四环境保护类(2009、2008年考查)

例7(2018•宜昌)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

不意图如下:

CaSO4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02,生成.和H20«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z的原因是

(2)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有利于节约成本。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过量氯化钢溶液

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0反应时间5

D.向一定量的CuSOa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块粉的后置£

2.下列探究实验应用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C.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D.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3.金属元素锂被誉为“能源元素”,锂及锂的化合物具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宇航、核能等领域,

Mn0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Li+022Li2Q2.已知锂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31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nOz在该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

B.锂元素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相似

C.LizOz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4.某固体混合物由镁粉和氧化镁组成,取该混合物6.4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

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该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7.5%B.50%C.75%D.62.5%

5.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

C.②④表示的是阳离子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6.下列图象反映的变化规律与其对应操作不i相行的是

n

A.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钾%

---------------A

加入弑化用的国最/u

B.向灼热的赤铁矿中通入CO

通入CO的质量/c

C.向等质量的A1和Mg中加入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将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水

W发水的第四u

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安全

①用肥皂水鉴别蒸储水和硬水

①厨房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②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需要调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大灶具进风口

C.化学与资源D.化学与发现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①汤姆森发现电子,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规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A.AB.BC.CD.D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

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

原性和可燃性.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

9.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熟石灰、冰水混合物B.液氧、硫酸领、粗盐

C.天然气、纯碱、石油D.钙片、氯化镁、海水

10.今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不再运动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蒸储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12.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钱态氮肥D.分离溶液中析出KNOs晶体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50

g

Ii,

02050

温度也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50℃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4.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

ACaCL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t%,过滤

BHC1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co2

CNaOH溶液Na£03溶液加入适量的CaCL溶液,过滤

DCuO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原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酬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酥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二、填空题

16.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甲是。

(2)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a=ll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4)如右图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滴"石巷溶液发彳।侬粒酸

的旗纸的棉花

(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

-二—饱和

固体X卡城1羽溶液

图2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3)将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用“=”

或符号连接)。

(4)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

(5)如图2,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填序号)。

A氯化钠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硝酸镂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18.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

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则A的一种用途是;B的化学

式为;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

19.下图是某燃气热水器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含碳物质

空气进气孔

(1)若该热水器采用天然气为燃气。

①当“空气进气孔”堵塞,该热水器有黑色物质附着,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燃料不完全燃烧时还可能会生成_______造成人体中毒;

③燃气热水器中的热交换器采用了回形管结构,它的优点是O

⑵热值是指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常见三种燃料的热值及1kg燃料燃烧产生的C02和S02的质量如

下表。

燃烧产物的质量/g

燃料热值kj/kg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汽油约4800029005.0

天然气约5600025000.1

煤约33000250011.0

结合上表数据分析:以上三种燃料中最清洁高效的能源是,理由是=

20.某地区有座硫酸厂,该厂每天排放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和含有硫酸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

民均利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地区下酸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该地区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A.将硫酸厂搬离该地区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实验题

21.下列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①仪器乙名称为_;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甲中粉末是

甲中粉末状固体应平铺在试管底部,然后加热,“平铺”的理由是

②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选择的装置是—(选填编号);

收集装置是—(选填编号),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③含0.3molHCl的盐酸,与足量的CaCO3反应,最多可以得到CO2g,

五、流程题

22.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

捉”C02,并将COz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C6含里

CaO固体

<CO:捕捉室)

NaOHiS液CO:

(储存利用)

低的气体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o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o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t%的质量

(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六、计算题

23.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硫酸,小明为了测定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先

滴加2滴酚醐溶液,再加该硫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了5g该硫酸。请计算该硫酸

的溶质质量分数。

24.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g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go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七、探究题

25.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想通过探究确定其成分,以便重新利用。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03o有关四种物质的信息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20℃溶解度/g3610921.59.6

水溶液的pH714119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该溶液不可能是一―溶液。

溶液变红

滴加酚酷试液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逐该溶液不可能是一―溶液。

②向上述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渐变为无色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小明认为瓶中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不是碳酸氢钠溶液,理由是o

(2)小明和小红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小红取少量瓶中的试剂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

水,充分反应后,与小明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DCCCDDACBBCBCAA

二、填空题

16.原子氯化钠10Na,滴有石蕊的滤纸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与一

17.丙80丙>乙=甲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BD

18.建筑材料CaCl2Ca0+H20=Ca(0H)2

三、简答题

19.CH,+O-1_C+2%0CO增大接触面积使热交换充分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高;产生二氧化

硫气体较少

20.硫酸厂排放二氧化硫废气,其他工厂和居民用煤作燃料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

植物,腐蚀建筑物(答案合理,答出一点即可)ACa(0H)2+H2S04=CaS04+2H20

四、实验题

21.锥形瓶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均匀受热,让药品充分反应C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

空气的密度大6.6

五、流程题

22.过滤NaOH和CaO10kg

六、计算题

23.6%

24.519.6%

七、探究题

25.氯化钠氢氧化钠室温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是9.6g,即使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小于10%

氯化钠氯化钙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

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

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CuClz溶液(FeClz)--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1(KClOa)--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镒,并加热

C.CO气体(C02)--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s溶液,并干燥

D.NaCl溶液(MgC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衲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锌易得骨质疏松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是因为分子的大小能改变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

C.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可以制作电热器

D.街道上的路灯是并联的,增加节日欢乐气氛的小彩灯也都是并联的

5.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如果改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C.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D.向黑色粉末中加入一种液体,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液体一定是双氧水

7.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CaC%溶液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并过滤

B.NaOH溶液(Na2co3):加入C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FeSO,溶液[CuSOj: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铁粉并过滤

8.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甲反应更剧烈;

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硫酸的pH小于7,所以硝酸的pH也小7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10.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加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B.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①可用塑料来代替钢制造汽车零部件②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②目

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③氢气是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③稀土资源是

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未能广泛使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

用与保护

C.化学中常见的“三”D.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一一三大化石燃

①煤气泄漏一一先打开排气扇②缺铁会

料②CO、NOz、S02——三种污染性气体

引起贫血症③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

③原子、中子、电子一一构成物质的三种

品不能食用

粒子

A.AB.BC.CD.D

11.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I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内壁出现水雾是反应生成的

C.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固体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装置II中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2.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铁桶长时间存放硫酸铜溶液D.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1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C,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C以上时,

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带走可燃物

B.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C.隔绝氧气

D.无法判断

15.除去下列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CO通入氧气点燃

co2

BCu粉C在空气中灼烧

CCuSO”溶液FeS04加足量铜粉,过滤

DCaCk溶液HC1加过量CaCOs粉末,过滤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铁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4)氧化钙中钙的化合价

18.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jC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g;

(2)可以通过的方法使处于0点状态的B溶液变为P点状态的B溶液;

(3)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JC,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物质的溶液(填“A”、

"B"或"C”)

三、简答题

19.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

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

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⑵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请举1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

成为未来的新能源。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的描述错误的

是O

在汽油中添

加乙醇,可

减少汽油消

耗和有毒尾

气的排放

A.原料来源丰富B.是可再生能源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CH3CH20H+302+-傕化剂+5H20O

20.碱式碳酸镁密度小,是橡胶制品的优良填料。其组成一般以乂1^83・丫乂8(011)2・2&0表示。

【探究一】碱式碳酸镁的制备

碱式碳酸镁可用复盐MgCOs•(NHJ2CO3•上0作原料制备。取一定量的该复盐放入三颈烧瓶中,并将三颈烧瓶放在

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如图所示),按一定的液固比加入蒸储水,开启搅拌器同时加入预定的氨水,待温度到达40℃

时开始分解,此时滴加卤水(氯化镁溶液)并继续滴入氨水,保持10分钟,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滤出的固体

在120°C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镁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搅拌的目的是②选择水浴加热方式,其优点是

(2)所得碱式碳酸镁产品中常检出有少量C1,其原因是混有—(填化学式)。

(3)设计实验检验碱式碳酸镁中含有C厂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溶解,向样品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现象①—;

含有cr

②再向上述所得溶液加—溶液现象②____:

【探究二】定量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300℃

z,//

已知:碱式碳酸镁分解反应方程式为:xMgC03,yMg(0H)2,zH20===(x+y)MgO+xC02t+(y+z)H2O探究小组

利用下图测定xMgCO3•yMg(OH)2•zH2O组成。

实验步骤: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的质量100.0g

B.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总质量120.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17.6g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整套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如下:将装置A的左端、装置E的右端分别接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

中,—,对装置B用酒精灯微热,观察,若,则气密性良好;

(2)如果没有装置A,则测定得到的Z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装置C中的酸为—(写名称);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铜(xMgCOs•yMg(OH)2-zH20)

中x:y:z=—(要求写出过程,4分)。

【交流反思】

(4)如果不称量装置C实验前后的增重,要根据实验数据,求出x:y:z的值,还可测量的实验数据是—o

四、实验题

21.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可用于加热KC103制备Oz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C02,大理石应放在;用F收集压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填

"b"或"c");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则气密性良好。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①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z并测定其体积,

应在____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五、流程题

22.纯净的臭氧(0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

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

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1)该流程中包含的化学变化的方程式为o

(2)氧气和臭氧是有相同的化学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像这样的物质称为“同素异形体”。你还能列举出哪

些同素异形体:(举一个例子即可,填名称)。

(3)将氧气和臭氧分离的操作所利用的原理是:。

(4)臭氧用于消毒,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o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六、计算题

23.碳足迹计算器能够简便查出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多少,并在屏幕上显示需要种植多少棵树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