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题考情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点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全国丙卷·T37----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及可持续发展。考点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全国甲卷·T37-全国卷Ⅰ·T36(2)~(4)全国卷Ⅱ·T37(1)~(2)-考点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全国甲卷·T36(2)~(4)全国卷Ⅱ·T37---考点1|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难度:中档题高档题题型:综合题五年1考1.(2016·全国丙卷·T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解析:第(1)题,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第(2)题,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结合图示可知瓜州有丰富的风力资源,且有大面积的戈壁,可避免占用耕地。第(3)题,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第(4)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1.高考考查特点以某资源、能源的开发或热点事件为背景,结合区域图,考查资源、能源开发的条件,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措施。2.解题的2个提醒(1)能源资源按来源可分为三类:太阳能、地球内能、潮汐能。风能、水能、矿产能源都属于太阳能。(2)风能、水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都是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1.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区域优势——开发利用(2)存在问题——综合整治2.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自然资源的开发1.(2016·名校联考优化卷)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图是山西省东南部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中煤层气含量与水文、地质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导学号:01252086】(1)沁水盆地富气区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C.地堑 D.地垒(2)有利于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的条件是()A.煤层的埋藏深度浅,裂隙不发育B.变质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C.地下水活动较弱,地下水封闭好D.煤层气覆盖范围小,且距离市场远(3)我国对煤层气的大量开发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减少自然灾害 B.减轻大气污染C.使酸雨危害增多 D.缓解能源紧张(1)B(2)C(3)B[第(1)题,根据水流方向和“滞流水区”等信息判断富气区有利于水体汇集,应为向斜构造。第(2)题,煤层气储存在煤层中,因此煤层有裂隙发育才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A错误;变质岩分布面积、厚度与煤层气开发条件无关,煤层气主要分布在沉积岩中,B错误;地下水活动频繁的地区,水的交替作用强,易将煤层气带走,因此地下水活动较弱的地区形成封闭环境,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煤层气覆盖范围小且距离市场远,不利于开发,D错误。第(3)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与减少自然灾害之间无关联,A错误;煤层气是埋藏于地下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减轻大气污染,B正确;煤层气中几乎不含硫氧化物,大量开发使用可以减少酸雨危害,C错误;开发使用煤层气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但缓解能源紧张不属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D错误。该题要注意题干设问。]2.(2016·重庆调研)下图是世界某国(局部)自然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自然资源可能为油气资源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该国石油的生产成本较高,其原因有()①冻土深厚,开采难度大②距离远,石油运费较高③分布分散,勘探难度大④技术落后,设备造价高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该国60°经线以东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源品种单一,开发价值不高B.自然条件差,开发易破坏环境C.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求量较小D.边境冲突频繁,开发缺乏安全(1)D(2)A(3)C[第(1)题,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俄罗斯,而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和东欧平原,只有丁地符合。第(2)题,俄罗斯石油资源分布在纬度高、气候寒冷的地区,多冻土分布,开采难度大、成本高,①正确;距离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市场较远,运输成本高,②正确;分布比较集中,③错误;俄罗斯经济发达,开采石油的技术水平高,④错误。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资源开发。俄罗斯60°经线以东地区位于气候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开发晚,经济落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较小,所以开发利用程度较低,C正确。东部地区资源品种多样,开发价值高,A错误;开发自然资源对环境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与边境冲突无关,D错误。]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01252087】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风能资源富集区,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下图为我国有效风能和主要风电场分布图。材料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对于普通用户自建的发电设施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公司将按国家规定电价予以全额收购。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1)描述我国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2)分析内蒙古东部大力开发风能资源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3)分析我国推广分布式电源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题,分布特征一般先总述,后合述。据图指出总体分布趋势和两个富集区即可。第(2)题,内蒙古东部开发风能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原地区风力大且大风日数多;二是地势平坦,土地充足,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第(3)题,分布式电源利用的主要是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分布式电源可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同时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1)分布不均。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主要有两个富集区,即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2)位于西北高原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大,大风日数较多,风力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充足,地价较低,有利于风电场建设。(3)可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规律方法区域能源问题及措施思路分析能源问题往往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现从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等答题思路归纳如下:区域能源问题表现能源数量方面:短缺能源利用方面: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结构:对某一能源尤其是对煤的消费量过大会带来环境问题,如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而以生物能消费为主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原因能源分布:能源贫乏,如日本能源短缺能源结构:某种能源分布广,如中国煤炭丰富而石油紧缺能源利用:如我国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能源利用率低后果能源短缺会抑制经济发展,使经济缺乏活力;能源利用不合理会带来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应对措施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节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资源跨区域调配4.(2016·湖北省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1)B(2)C(3)C[第(1)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2)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5.2015年9月,俄罗斯批准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方区段“科维特卡—萨扬斯克—伊尔库茨克”建设项目。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俄罗斯在东线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需要克服的困难。(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试分析其优点。(3)说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和上海的原因。解析:第(1)题,俄罗斯在东线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需要克服的困难可从气候、土壤、地形、交通等方面回答。第(2)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其优点主要从保护耕地资源和保证管道运输安全等方面回答。第(3)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的原因可从利用当地基础设施、补充气源等方面分析,经过上海的原因主要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回答。答案:(1)气候寒冷;多年冻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2)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管道运输安全。(3)经过大庆的原因:利用当地基础设施;补充气源。经过上海的原因:市场需求量大。规律方法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资源调配线路区位条件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考点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难度:中档题高档题题型:综合题五年3考1.(2016·全国甲卷·T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01252088】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第(1)题,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2.[2014·全国卷Ⅰ·T36(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第(2)题,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第(3)题,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3.[2013·全国卷Ⅱ·T37(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01252088】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解析:第(1)题,森林有涵养水源的生态作用,图a中山坡上森林较密集,使得山坡下有了稳定的水源。第(2)题,速生桉和其他植被抢夺水源、阳光等,造成天然次生林和灌丛的退化。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1.高考考查特点以区域图、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荒漠化、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而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湿地的治理、物种入侵也将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2.解题的2个提醒(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生态问题。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出现“植被破坏”“降水集中”则可能是水土流失;出现“围湖造田”可能是湿地破坏。(2)根据区域判断生态问题。西北地区、内陆地区可能出现荒漠化;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地区,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山地,可能出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耕作区,可能出现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可能出现荒漠化。荒漠化的防治1.(2016·重庆六校联考)读贺兰山及附近地区两幅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1)~(2)题。贺兰山及附近地区海拔分布图贺兰山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1)下列关于贺兰山东西坡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量:西坡大于东坡B.植被:东坡有草原带,西坡无C.冬季气温:东坡低于西坡D.地势:西坡和缓,东坡陡峭(2)与腾格里沙漠形成有关的是()①受贺兰山的阻挡,该地区降水少②当地居民的毁林开荒③接近亚洲高压的源地,大风日数多④当地居民的滥采和滥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D(2)C[第(1)题,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故东坡夏季降水丰富;由贺兰山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可看出东西坡都有草原带;贺兰山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坡温度更低;由海拔分布图可知,贺兰山地势西坡和缓,东坡陡峭。第(2)题,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有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植被破坏等。贺兰山阻挡夏季风,使其西部降水量明显较小;该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西北风日数多且强劲;当地居民破坏植被的活动主要是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这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是我国的干旱区,所以地带性植被应为荒漠草原,不存在毁林开荒。]2.(2016·广西重点高中模拟)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A.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C.M地年降水量比N地多D.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小(2)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3)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B.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1)B(2)A(3)D[第(1)题,图示区域东部有大兴安岭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M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冬季N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温较高,M、N两地夏季气温差别不大,因此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大。第(2)题,由图可知,M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处于农牧过渡地带,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第(3)题,A项所述为我国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而B、C两项所述措施有可能破坏植被。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故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可以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治理3.(2016·湖北优质高中联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读图,完成(1)~(2)题。外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1)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A.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B.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C.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D.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2)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有效的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ABCD(1)D(2)B[第(1)题,内环式梯田没有减少梯田的工程量,A错误;内环式梯田对气候的影响是有限的,微弱的,故不能增加水资源量,B错误;内环式梯田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从而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D正确,C错误。第(2)题,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水量,加快河水的流速,从而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因此,黄河的河床会逐渐的下降;且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黄河南岸侵蚀作用强于北岸,南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坡度较陡,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坡度较缓。]4.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读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1)下列各组城市中,降雨侵蚀力差异最明显的是()A.攀枝花、贵阳 B.雅安、昆明C.成都、重庆 D.宜宾、巴中(2)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A.年降水量小 B.人类开发历史悠久C.山高谷深 D.植被覆盖率高(1)B(2)D[第(1)题,由图可知,雅安的降雨侵蚀力为7000,昆明的降雨侵蚀力为2000~3000,攀枝花的降雨侵蚀力为3000~4000,贵阳的降雨侵蚀力为4000~5000,成都的降雨侵蚀力为5000,重庆的降雨侵蚀力为4000~5000,宜宾的降雨侵蚀力为4000,巴中的降雨侵蚀力为6000~7000。比较各选项所列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出B正确。第(2)题,影响降雨侵蚀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降雨量、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图中西北部虽然山高谷深、降雨量大,但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所以降雨侵蚀力小。]湿地的保护5.(2016·保定调研)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1)~(2)题。(1)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A.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B.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C.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D.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2)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A.北美五大湖 B.亚马孙河C.太湖 D.里海(1)B(2)C[第(1)题,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存空间、改善景观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体富营养化区域,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生长,净化水体。第(2)题,由材料可知,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我国太湖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6.(2016·甘肃重点中学诊断)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昆明人民的母亲湖。可以说,没有滇池就没有四季如春的昆明。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沿岸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滇池饱受污染之苦,水质下降明显。读滇池流域图,完成(1)~(2)题。【导学号:01252089】(1)“没有滇池就没有四季如春的昆明”,说明滇池对昆明的作用是()A.调蓄洪水 B.调节气候C.提供水资源 D.容纳污水(2)甲区域曾是我国夏秋百合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为了保护滇池水环境,近几年当地不再种植百合,而是改种油桃、油橄榄等经济林木。主要原因是()①种植百合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②种植百合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种植油桃、油橄榄等经济林木能保持水土④百合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污染水环境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1)B(2)D[第(1)题,“四季如春”是气候特点,这与滇池对昆明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气温、降水)的调节作用分不开。第(2)题,审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为了保护滇池水环境”。种植百合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会导致下游流量减小,入湖流量减小,加快湖泊萎缩;种植百合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易污染水源;种植经济林木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保持水土。]规律方法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问题成因措施东北地区①黑土地被开垦后,黑土层变薄;②沼泽地的开垦引起生态破坏;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①黑土地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土壤培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注重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①气候具有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基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②气候异常;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等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③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④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⑤控制人口增长;⑥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土质疏松,易被冲刷;③植被破坏;④不合理开荒①压缩农业用地;②植树种草,退耕还林;③矿区土地复垦;④小流域综合治理热带雨林地区①水土流失加剧;②自然灾害频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①农场和牧场的开发;②商业性伐木;③焚耕开垦;④采矿、筑路和城镇建设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采伐与更新相结合;③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⑥设立国际基金;⑤建立雨林缓冲区;⑥鼓励保护性开发考点3|流域的综合开发难度:中档题题型:综合题五年2考1.(2016·全国甲卷·T36(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①_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第(2)题,罗讷河流域面积广,跨越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第(3)题,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流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答案:(1)①改善航运条件防洪②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2.(2015·全国卷Ⅱ·T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灌渠的走向特点推测地势的高低变化。第(2)题,根据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推测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泥沙淤积灌渠。第(3)题,既要注意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还要从当地降水少、湖水的流动性差等方面分析自然原因。第(4)题,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要从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农业污染、清淤、建立环保法规和加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问题: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1.高考考查特点以文字材料、图表(气温变化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地形剖面图)提供的信息设置试题情境,考查流域开发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条件,探究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2.解题的2个提醒(1)流域开发类题目常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进行考查。做题时,首先要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出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探讨开发措施。(2)流域综合开发兼有开发和治理两个方面。要充分利用材料对流域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1.eq\x(\a\al(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eq\a\vs4\al(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矿产资源)→eq\a\vs4\al(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2.流域早期开发方式与问题(以田纳西河为例)3.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以田纳西河为例)流域的综合开发1.(2016·甘肃一诊)据“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导学号:01252090】(1)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3)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1)A(2)C(3)B[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五洲位于荆江河内,属于河心沙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A正确。河道弯曲是河流侧蚀的结果,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荆江分洪区内有公安、闸口等城市,因此不可能汛期大量蓄水,C错误;人民大垸位于荆江的凹岸处,因此会受到洪水威胁,D错误。第(2)题,“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使得河床增高,河水易漫出河道,形成洪灾,C正确。第(3)题,禁止开发会使分、蓄洪区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A错误;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是对分、蓄洪区土地最合理的利用方式,B正确;把分、蓄洪区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土地性质发生改变,调蓄洪水的能力将消失,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C错误;开挖成湖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土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错误。]2.(2016·皖南八校三模)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示意图”,回答(1)~(2)题。都江堰示意图(1)夏季洪水中只有约20%的泥沙通过宝瓶口由灌溉渠道进入成都平原,主要是因为()A.凸岸泥沙沉积,凹岸流速快,进入宝瓶口泥沙少B.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泥沙含量大C.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快D.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表层水流流向外江(2)岷江是长江流域水量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段。下列有关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慢B.东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D.雨水是唯一的补给水源(1)A(2)C第(1)题,在洪水湖,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为4∶6,则大部分泥沙流入外江;在鱼嘴分流后,内江凹岸的洪水直接进入宝瓶口,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岸,流速快,含沙量少,所以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少;底层水流流向凸岸,一部分泥沙在内江凸岸沉积,而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慢。第(2)题,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快,主要是东侧支流发源于盆地,西侧支流发源于高原,所以西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岷江中下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岷江除雨水补给外,还有其他补给水源。3.(2016·青岛模拟)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成的首座水电站。下图为藏木水电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与印度相比,我国在该河流干流建设水电站的优势是()A.海拔高 B.水量大C.落差大 D.河谷宽(2)藏木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的主要意义是()①促进旅游业发展②减轻地质灾害③扩大耕地面积④提供电力能源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C(2)D[第(1)题,我国在该河流干流建设的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段,落差更大,水能资源更丰富,更适合建设水电站,C正确。第(2)题,水电站的建设需要修建储水的水库,可以增加旅游景观,①正确;水库建设使得周边地质条件压力增大,可能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②错误;水库建设会淹没一部分附近地区的耕地,③错误;水电站建成后,会提供电力能源,④正确。]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水能蕴藏量大,该地人口稀少,水利工程移民难度较小,这是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但该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对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不利的。答案: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规律方法1.内河航运价值分析(1)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状况。(2)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考虑经济腹地的面积、经济腹地内人口、城市的多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2.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河流治理措施瞄准第Ⅱ卷·规范练高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3个设问方向)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设问方式上:考题设问方向2016·全国丙卷·T37(2)(3)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分析2016·全国甲卷·T372014·全国卷Ⅰ·T36(2)~(4)2014·全国卷Ⅱ·T37(1)~(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016·全国甲卷·T36(2)~(4)流域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分析思维线索一是资源条件,包括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一般从资源丰富程度、质量,埋藏深浅、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二是市场条件,本地区或临近地区的需求状况分析;三是交通运输状况,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有利于资源的运出;四是政府政策和劳动力状况;资金状况。答题术语受××××影响,××资源储量丰富;位于××××(或埋藏浅),便于/难于开采;当地经济发达/落后(距经济发达地区近/远),市场需求量大/小;××与××交通便利/交通不便;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较少;资金充足/不足。1.(2016·海淀区模拟节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为推动西部广大地区整体发展,2009年国家以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大都市为核心,将渝、川、陕三个省市联合起来,组成“西三角经济圈”。简述该区域能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解析:优势条件可以从图中矿产资源的分布、市场需求、人口数量、交通条件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有水能、煤炭、石油等能源,种类多,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运输便利。2.(2016·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000~2500m。河西走廊曾经是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还是个“聚宝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储量也很丰富。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试评价河西走廊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解析:有利条件主要从油气资源储量、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主要从生态环境、水资源、地形等方面分析。答案: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由此经过,油气开采设施完善;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资金充足。不利条件: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油气开采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地众多,地形条件复杂,增加了开采的难度。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本专题以荒漠化和湿地的萎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思维线索荒漠化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多,松散物质多,植被稀疏等;人为原因:主要从人为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分析。湿地萎缩结合图文信息,主要从水源补给减少,蒸发增多及对湿地水源过度的开采利用两个方面分析,导致湿地萎缩。答题术语荒漠化受××影响,××地面砂层裸露/多松散物质;受××影响,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强,为土地荒漠化提供动力;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工矿城市建设,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导致植被破坏,加剧了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多,降水量减少;上游过度开采利用水资源,下游水源减少,对湿地补给减少;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增加;××植物需水量大等。3.(2016·高考命题专家原创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鄱阳湖示意图材料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属于南方荒漠化的一种典型类型,是在湖滨沙质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的基础上形成的。沙山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的中段和北段,都昌县较为集中。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两者交互的产物。分析鄱阳湖沙山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解析:结合“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两者交互的产物”,从雨季时流水侵蚀作用强,使沙层裸露,提供了沙源,旱季时风力强盛,提供了动力,以及植被破坏加剧了沙化等方面分析。答案:该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雨量大,沙质阶地的斜坡上流水侵蚀作用强,疏松的沙土被侵蚀形成无数的冲沟,使沙层暴露;旱季时,风力作用频繁且强盛,为土地的沙化提供了动力;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沙化等。4.(2016·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考试节选)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东北部45°29′N~46°38′N、118°44′E~119°50′E。乌拉盖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宝格达山,1980年在上游建成乌拉盖水库。下图为乌拉盖管理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分析近年来乌拉盖地区湿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解析: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对湿地造成破坏,另外上游修建水库导致下游水量减小也是湿地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答案:工业发展大量用水导致河水对湿地的补给减少;过度农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增和湿地破坏;上游修建水库截断了河流对下游湿地的补给。流域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流域的治理是多方面的,本专题以大坝建设及排水渠道的修建为例,分析流域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思维线索修建大坝结合图文材料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方面分析回答。修建排灌水渠结合图文材料说明排水渠、灌水渠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主要作用。答题术语修建大坝巨大的库容,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有利于防洪;抬高上游水位,掩埋急流险滩,改善水运条件;有利于城市供水及农业灌溉;发电;水电是清洁的能源,改变×××能源消费构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等。修建排水渠道排水渠: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减轻土地盐碱化,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收入,消除贫困等。灌水渠:提供水源灌溉,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等。5.(2016·河北省二联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位于法国东南部,是地中海流域第二大河。马赛是法国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船可畅通无阻。下图为罗讷河流域(法国境内)地形、水系与开发模式图。简述高坝模式与罗讷河低坝模式相比具有的优势。解析:高坝模式与低坝模式相比的优势从发电量、防洪标准、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水域面积广,库容大,储水量大;可提高防洪标准;发电量更大;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更高。6.(2016·太原二模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下图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解析: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答案: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时效热点透视6|湄公河流域开发热点材料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商品博览会于2016年10月19日~2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商品博览会以“共饮一江水,共谋同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增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人文交流与友好。湄公河是亚洲唯一一条流经6个国家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2016年春季,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下图为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命题视角1旱灾成因及影响1.分析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原因。2.分析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命题视角2洞里萨湖概况3.关于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和湄公河连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冰雪融水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D.洞里萨河是内流河4.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A.全年 B.1~6月C.5~10月 D.11月~次年4月5.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命题视角3湄公河流域农业区位6.简析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7.简析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原因。8.湄公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粮仓,简述其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命题视角4湄公河流域开发与合作9.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开发中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冻土广布 D.河流断流1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部分企业转移到越南进行生产,该企业最可能是()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11.水资源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最丰富、最具开发的战略性资源。但伴随着区域开发,该流域水质已大不如前。简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质下降的可能原因。12.简述湄公河流域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的意义。13.简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的领域及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此次旱灾出现在春季,该季节是湄公河三角洲的旱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旱情;春季农业用水量大;湄公河上游,云南建水电站蓄积河水等。第2题,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水文和河口生态环境等方面。第3题,洞里萨湖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A错误;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相互补给,因此其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B正确,C错误。第4题,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应是河流径流量最大季节。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是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通航最佳。第5题,读图可知,洞里萨湖地区,地势平坦,湖泊与河流相连;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时,河流水倒流入湖泊;枯水期时,湖泊水补给河流。第6题,应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不利影响是使湖区种植业和渔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必须随水位的季节变化安排生产活动;有利影响主要是有规律的涨落提高了土壤肥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第7题,可从水温、饵料及湖泊面积广阔等方面分析回答。第8题,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第9题,大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降水集中,多暴雨,加之地形及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第10题,越南木材丰富,劳动力丰富,适合发展家具制造业。第11题,可从工农业发展,排入河流的污染物增多,及该流域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径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下降等方面分析回答。第12题,可从经济、旅游、区域合作及地区安全等方面回答。第13题,该题要考虑与流域各国都有关的开发利用角度,及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对流域有合理的规划方案,其次要注意开发与环境、植被保护的关系。答案:1.越南春季降水很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是旱季;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加剧了越南春季的干旱程度;越南春季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水源,工业生产和居民也需要大量水源;我国云南省在湄公河的上游地区,建设水电站蓄积了一定的水量等。2.湄公河下游河段流量减少,流速变缓和水位下降;会导致含沙量减少,湄公河三角洲面积减小;会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差;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差等。3.B4.C5.图示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与河流相连;河水的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6.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7.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8.地处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9.B10.D11.农业是该流域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所包含的污染物大量汇入河流;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污染物增多;垃圾污染等问题日益明显;河流沿岸工矿、农牧业发展以及居民增多,取水量增大,导致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滥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水中泥沙增多,加重了水体的浑浊度。12.带动中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该流域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互利共赢;有利于区域的安全稳定。13.合作领域:旅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等。专题限时集训(十)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6·凉山三诊)下面是甘肃省局部地区图(椭圆范围内为有“陆上三峡”之称的风电基地分布区)及风电设施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导学号:01252091】1.图示区域近年来风电建设非常快速,是因为()A.风能丰富 B.交通便捷C.地价低廉 D.政策支持2.该风电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小 B.大风天数少C.地区差异大 D.占用耕地广3.为了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当地可因地制宜配套发展()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C.沼气发电 D.生物能发电1.D2.A3.B[第1题,题目设问“近年来风电建设非常快速”,应该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政策原因。图示区域位于甘肃,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风力资源丰富。第2题,该风电站位于甘肃,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地区市场距离远,A正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太阳辐射丰富,B错误;地区差异与风电基地建设无关,C错误;西北地区荒漠、戈壁面积大,风电基地不会占用大量耕地,D错误。第3题,该地太阳能丰富,可发展太阳能发电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B正确;该地位于甘肃,水能资源不丰富,不适合水力发电,A错误;西北地区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C错误;该地植被稀疏,不利于生物能、沼气发电,C、D错误。]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读图回答4~5题。4.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 B.水资源利用不当C.过度开垦 D.过度放牧5.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4.B5.C[第4题,由文字信息“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可知,水资源利用不当是当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另外,结合图可知,甲地绿洲位于祁连山北麓河流的下游,中上游(甘肃境内)过度用水,会导致下游缺水,加速当地沙漠化。第5题,乙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主要靠引黄河水灌溉,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往往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一旦水分大量蒸发,盐分会聚集在表层土壤中。](2016·齐鲁名校协作体二调)2015年6月,中国某企业承建了越南富叻一期风电项目,总装机24MW。下图为富叻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导学号:01252092】6.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以来越南就从我国南方电网进口电力。有关越南电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相对落后,电力生产能力较弱②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电力需求量很小③常规能源不足,且受气候、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发电量不稳定④经济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7.为解决电力紧张状况,风力发电成为越南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关越南可用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海岸线较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沿海多大风②地处低纬太平洋西岸,夏秋季节台风是最稳定的风源③沿海地带地势较平坦,阻碍小,风力较大④沿海有较多岛屿,岛屿上风力资源较丰富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B7.C[第6题,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常规能源较缺乏,气候影响发电量的稳定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选B。第7题,虽然越南夏秋季节经常受台风影响,但由于台风风力大,破坏性强且不稳定,故不会成为越南最稳定的风源,②错误,故选C。](2016·成都三校检测)下表为河田盆地(25°30′N—25°44′N,116°16′E—116°34′E)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表(单位:km2)。读表回答8~9题。 【导学号:01252093】类别1988年1998年2004年2009年2011年水田70.1077.2178.6375.9173.52阔叶林228.68228.50229.44226.39242.13针叶林288.18321.60339.87350.16348.64竹林9.258.818.788.278.13草地35.0432.0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