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酚第1课时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酚第1课时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酚第1课时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酚第1课时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2024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酚第1课时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醇第1课时醇1.以乙醇为例认识醇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认识醇类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特点和规律。3.通过乙醇性质的实验探究,掌握醇类的主要化学性质。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分析和推断醇类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能描述和分析醇类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1.醇的结构特点羟基与__________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醇。官能团为___________。一、醇的概述饱和碳原子羟基(—OH)2.醇的分类3.饱和一元醇:由烷烃所衍生的一元醇,通式为___________,简写为_________。如甲醇、乙醇。CnH2n+1OHR—OH4.醇的物理性质(1)三种重要的醇名称颜色、状态毒性溶解性用途甲醇无色、具有_______的液体______毒____________车用______、化工原料乙二醇无色、黏稠液体无毒_______________化工原料丙三醇挥发性有易溶于水燃料易溶于水和乙醇(2)物理性质5.醇的命名在括号内打“√”或“×”。(1)乙醇与甲醚(CH3—O—CH3)互为碳架异构。(

)(2)分子中含有—OH的有机物是醇。(

)(3)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常作消毒剂。(

)(4)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制得无水乙醇。(

)(5)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低级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醇的这些物理性质都与羟基间或羟基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1.下列关于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醇的通式是CnH2n+1OH(n>0,且n为整数)B.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C.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是由于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D.饱和一元醇的沸点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A解析: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其中饱和一元脂肪醇的通式是CnH2n+1OH(n>0,且n为整数),A项错误;乙醇和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由于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的沸点,C项正确;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沸点一般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B、D两项正确。(1)①和⑤的分子式都是_________,但是含有的_________不同。(2)___(填序号,下同)和___的分子式都是C3H8O,但是在分子中_________的位置不同。(3)③属于_____类,④不属于醇类,但它们的分子式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C2H6O官能团②⑥—OH醇相同同分异构体(1)醇因分子中烃基碳链结构不同和官能团羟基位置不同产生同分异构体。(2)脂肪醇和等碳原子数的醚互为官能团异构。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官能团所决定。在醇分子中,由于_________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强,使O—H和C—O的电子都向氧原子偏移。因此,醇在发生反应时,O—H容易断裂,使羟基中的氢原子被取代;同样C—O也易断裂,使羟基被取代或脱去,从而发生取代反应或消去反应。二、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羟基氧原子1.取代反应(1)醇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C2H5—Br+H2O(2)醇分子间脱水成醚的取代反应乙醚是一种_____色、_____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味,具有麻醉作用,易溶于有机溶剂。像乙醚这样由两个_______通过一个_________连接起来的化合物叫做醚,醚的结构可用R—O—R′来表示。C2H5—O—C2H5无易烃基氧原子2.消去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实验操作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防止_______),加热,迅速升温至_________;②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杂质,再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实验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_暴沸170℃褪色褪色(2)实验结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H2===CH2↑+H2O(3)醇的消去反应规律①若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无相邻碳原子或其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OH、(CH3)3CCH2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②若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有两个或三个邻位碳原子,且邻位碳原子上均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H3-CH2-CHOHCH3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CH—CH3CH2===CH—CH2—CH3HC≡CH3.氧化反应(1)催化氧化①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及加热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醇的催化氧化规律a.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时,羟基(—OH)上的氢原子及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形成碳氧双键。b.醇能否被氧化以及被氧化的产物的类别,取决于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具体分析如下:(2)强氧化剂氧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橙绿乙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或KMnO4)溶液氧化,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4)燃烧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置换反应乙醇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2H5OH+2Na―→2C2H5ONa+H2↑在括号内打“√”或“×”。(1)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可用金属钠进行检验。(

)(2)醇的分子间脱水、分子内脱水和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3)用浓硫酸、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应迅速升温至170℃。(

)(4)检验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时,可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其是否褪色。(

)(5)1-丙醇和2-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相同,发生催化氧化的产物不同。(

)

×√××√1.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取代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C(1)能被氧化生成醛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2)能被氧化生成酮的是_______。(3)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_。(4)写出①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③⑤①①②④⑤CH3—CH===CH—CH3、CH3CH2CH===CH2随堂演练·知识落实A.分子式为C8H12OB.易溶于水C.能发生消去反应D.不能被氧化铜氧化成醛或酮B解析:分子中含有C、H、O原子个数依次为8、12、1,分子式为C8H12O,A项正确;虽含有亲水基醇羟基,但憎水基中碳原子数较多,该有机物难溶于水,B项错误;分子中连接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正确;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不能被氧化铜氧化,D项正确。2.芳樟醇常用于合成香精,香叶醇存在于香茅油、香叶油、香草油和玫瑰油等物质中,有玫瑰花和橙花香气,它们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芳樟醇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产物只有2种B.香叶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得到2种产物C.芳樟醇和香叶醇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发生消去反应,分别得到3种、1种产物D.两种醇中只有香叶醇与氧气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可被氧化为相应的醛A解析:芳樟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有3个不同邻位碳原子,且连有氢原子,故消去产物有3种,A错误;香叶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消去产物有1种,生成醚1种,B正确;芳樟醇和香叶醇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分别是

,分别有3种、1种连有氢原子的邻位碳原子,C正确;芳樟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不能与氧气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D正确。3.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2.20.71沸点/℃7813234.5熔点/℃-1179.8-116(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2===CH2↑+H2O除去CO2和SO2杂质减少副产物乙醚的生成观察D中颜色是否完全褪去(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