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课标要求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核心素养1.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间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类健康的态度。

(社会责任)4.通过“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能力。(科学探究)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必备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巩|固1.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与内环境(2)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3)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答案:①—c

②—d

③—e

④—a

⑤—b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的主要成分②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_________的含量很少。蛋白质(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血液在由全身血管和心脏组成的系统中循环运动,属于体液。(

)(2)葡萄糖、甘油三酯、肌酐、乳酸脱氢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血浆渗透压取决于Na+、Cl-的浓度。(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自血浆。(

)(5)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

)×√×××延|伸|探|究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提示:人体注射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如果输液时使用的注射液浓度过高或过低,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失水或吸水,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2.有人认为,多吃醋可以明显降低血浆的pH,从而软化血管,减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内环境稳态的视角分析,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作出解释。提示:不认同。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将吸收的酸性物质中和,血浆pH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如果为了软化血管而过量摄入酸性物质导致血浆pH发生明显改变,反而会危及健康。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提醒:细胞内液也存在和血浆、淋巴液双向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2个“认清”(1)认清4类内环境的物质(2)认清4类非内环境的物质3.明确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4.组织水肿考向一围绕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考查生命观念

(2023·广东肇庆模拟)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B.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②中C.①中的葡萄糖、无机盐可以通过②进入肌细胞D.细胞因子、抗体及消化酶均可分布于②并作用于细胞精|准|命|题例1C解析:

②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时将会导致水肿,A错误;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消化酶分布于消化道内,D错误。辨析3种渗透压与物质的关系(1)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主要是NaCl)和血浆蛋白。(2)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关。(3)K+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有关。〔变式训练1〕

(2024·河北石家庄调研)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如图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丙、丁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B.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丙为血浆C.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则丁为淋巴液D.若丙为淋巴液,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B解析:若乙表示肝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为组织液,组织液能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能转化为血浆,因此丙为淋巴液,B错误;若乙中存在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则甲为血浆,丁为淋巴液,丙为组织液,C正确;若丙为淋巴液,甲为组织液,丁为血浆,图中缺少一个由甲指向丁的箭头,D正确。考向二结合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考查科学思维

(2024·山东菏泽调研)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B.①④都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⑤为养料和氧气D.⑦可表述为体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例2C解析:

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A错误;图中的④过程排出代谢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完成,B错误;绝大多数高等动物细胞不能直接从外界环境获取营养物质,而是从内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C正确;体细胞与外界环境是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D错误。〔变式训练2〕

(2023·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水B解析: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⑤处,A正确;若③为脑细胞,脑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消耗大量氧气,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B错误;骨骼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⑤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C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D正确。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必备知识·夯实基础知|识|巩|固1.内环境的稳态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3.稳态概念的发展4.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_________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缓冲液(2)实验结果(3)实验结论:比较以上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肝匀浆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肝匀浆内含____________,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4)实验注意事项①盐酸和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告诉老师。②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严格控制______。③充分冲洗烧杯的目的:a.避免残留的HCl与NaOH反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b.防止不同的材料混合,影响实验结果。缓冲物质滴数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3)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激素调节占主导地位。(

)(4)健康人体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则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体一定健康。(

)(5)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延|伸|探|究1.什么是中暑?人体中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暑是指高温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如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头痛等。人体中暑的原因是外界温度变化超过了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2.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pH降低。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剖析难点·考点突破重|难|精|讲1.血浆pH调节过程的分析2.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均位于下丘脑。(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机体进行调节,其中主要是激素调节。(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3.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考向一围绕内环境稳态概念及其失衡,考查生命观念

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等保持相对稳定C.正常人体内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是处于动态平衡的D.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稳态精|准|命|题例1A解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A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正常人的机体处于稳态,身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是处于动态平衡的,C正确;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D正确。〔变式训练1〕

(2022·海南卷)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D解析:观察图示,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迅速增加,吸入的氧气增多,以增加组织供氧,A正确;高原上缺乏氧气,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动脉血氧分压会降低,肺泡通气量会快速增加,过度通气排出CO2,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B正确;在缺氧条件下,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C正确;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D错误。故选D。考向二围绕血浆pH调节的原理,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某同学为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例2步骤1号烧杯2号烧杯3号烧杯4号烧杯5号烧杯6号烧杯①等量清水等量缓冲溶液甲液等量清水等量缓冲溶液乙液②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③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HCl每隔一段时间滴加5滴0.1mol/LNaOH④检测各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液、乙液由新鲜血液离心后的沉淀物制得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步骤③滴加试剂的种类和滴数C.预测2、3号与5、6号烧杯内pH变化趋势完全相同D.本实验可说明血浆中pH稳态通过缓冲物质进行调节解析:由实验分析可知,甲液、乙液由新鲜血液离心后的上清液(血浆)制得,A错误;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溶液种类和HCl(NaOH)及滴数,B错误;预测2、3号与5、6号烧杯内pH变化趋势基本相同,C错误;上清液的pH变化随着HCl(NaOH)的滴数的变化比清水的pH变化小,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通过其中的缓冲物质进行pH调节,D正确。D〔变式训练2〕

(2023·吉林长春外国语模拟)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的溶液pHB.三组结果中,所得结果存在不合理的是清水组C.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D.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D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对照作用,A正确;清水组实验前是呈中性,加HCl后,溶液pH下降,因此清水组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B正确;该实验结果中当血浆组加入的HCl超过一定量之后,溶液的pH下降,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通过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D错误。素养提升·强化思维构|建|网|络|情境试题规范作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血浆的缓冲作用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①,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1%的盐酸,乙试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②,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③,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少在等量蒸馏水中滴加等量1%盐酸或1%氢氧化钠溶液的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以蒸馏水为底物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每次滴加酸或碱5滴后测定pH并记录,重复该步骤,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增设两个以缓冲液为底物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结果是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前后对照组的pH也基本不变【解题策略】真|题|再|现1.(2022·湖北卷)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右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A解析:由题意可知,R型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温度下降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故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时,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A正确;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浆要为肾脏细胞提供氧气,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错误;在肺部毛细血管处需要增加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氧分压偏低,血红蛋白饱和度偏低,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这样便于释放氧气用于肌肉呼吸,D错误。故选A。2.(2022·广东卷)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糖C.肾上腺素

D.睾酮A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1·福建卷)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细胞中不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均相同C.衰老线粒体被消化降解导致正常细胞受损D.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D解析: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正常细胞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A错误;结合题意“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可知,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不同,则线粒体的呼吸强度也不相同,B错误;结合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