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23 马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23 马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23 马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23 马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马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马说》教学逐字稿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方法。

3.细读文章,品味语言,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方法。

通过挖掘细节,品味语言,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导入:标题什么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马说》。先看标题是什么意思?

生:写马的文章。

师:说: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说,即评说,论说,说一说,论一论之意,但比“论"随意,表明见解,说明寄寓。再来看,标题什么意思?

生:“马说”,即为论说千里马,也就是说一说千里马的事(问题),论一论千里马的事(问题)。

一、“说"——你们最想用什么来“说”千里马?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你们已经预习过了,对于文中的“千里马"你一定有想说的。那么,请你告诉我,对于这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你最想用什么来“说”它?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

生:食不果腹、被埋没、冷落、受限制、孤独、悲惨……

师:同学们一起先来读读这几句话: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

生:"辱、死”的遭遇与结局,可见是一匹悲惨的千里马。

师:能从明显表意的字词读文章,不够算难。同学们还能从别的地方看出来吗?

生:称,称它为千里马。

师:是称为千里马?

生:应该是,不称它为千里马,这样来看千里马很委屈,很悲惨。

师:否定句式,“不……称”,这是需要我们多一层理解,明明是千里马,不但不被认可,还落得辱死的遭际。所以,读出“不……称”背后千里马的屈辱、悲惨。

师,小结:读书,除了可以从显性明确表意的字词去读文章,若能从隐性的不明显表意的词上去读更显高明厉害。大家把“辱"和“死”、“不……称"圈出来。你看,这样一读,我们就知道了,文中写的是,食不果腹的千里马,被冷落的千里马,被屈辱的千里马,悲惨的千里马……继续读下去,看同学们还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二、“说”——文中的其他人怎么“说"千里马的?

师:同学们刚才从不同角度来“说”千里马。再看看,文中的其他人怎么“说"或者说是怎么对待千里马的?

生:不给千里马吃饱,鞭打千里马……

师:我们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预备读——

师:细细读读这段话。“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这两句话有什么味道?怎么读?

生:有一种关系,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师:也就是说,因为有伯乐,就有了千里马;没有伯乐也就不会有千里马。

众生:因果关系。

师:似乎是因果关系,至少我们看出来,千里马与伯乐——

生:千里马很依赖伯乐。

师:“有,然后有"——因果关系般,这是作者感叹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再看“常有,不常有”。

生:形成对比关系。

师:也就是说,千里马多而伯乐少,那么也就可能存在有些千里马注定不会被伯乐发现。

生:伯乐不可能认可所有的千里马。

师:可见,作者为千里马被埋没不可避免而感到遗憾。同学们,请继续读下去。

生齐读:故虽有……千里称也。

师:读到什么人?对千里马是如何对待的?

生:奴隶人:“辱、死,不……称也”,他不能识别千里马,也就不看重千里马了。

师:齐读第二段:马之千里者……千里也。

生:写了食马者,他“不以千里而食也”也是因为不知千里马,也就无视它。

师:最后读第三段:策之……马也。

生:写了策马者、食马者:没有按照千里马的方式驱使,更没有按千里马的喂食方法去喂养,都是因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重视,甚至轻视它。

师:不管是食马者还是策马者,因为对千里马的不了解,所以无视千里马,甚至作践千里马。有句话说:又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草吃。因为食马者无知,所以不以千里马而食;因为不以千里马而食,所以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因为千里马才美不外现,所以策马者睁眼瞎“天下无马";因为不知千里马,所以最终千里马受辱而死。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最后几句话,“执策而临之”起——

生齐读。

师:怎么读好?读出什么味?

生:惋惜,嘲笑……

师:明明是千里马,策马者却说不是千里马。这是作者的绝妙嘲讽。那么,从这几句嘲讽中可不可以更进一步读出什么?大家再看一看全文,作者想表达什么?

生交流讨论。

师:好难回答吧?没关系,我们先来对比着读一读文章。

师:文章本来是无标点的,但是我们今天给它加了标点。先来读加句号的文章。

生读加句号句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师:读来语气如何,什么感觉?

生:语气平缓,没有情感起伏。

师:再来读加感叹号句子体会一下。

生读加感叹号句子:人教版: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生:语气强烈,情感很激烈。

师:前面加句号的,只是一般陈述句,所以语气平缓,陈述事实而已。后面是反问,感叹句回答,很有一种对食马者、策马者的——

生:强烈嘲讽、不满。

师:从感叹号、问号我们可以读出,策马者语气强烈,不懂装懂,明明驾着千里马,却发出仿佛悲天悯人般慨叹:我欲求千里马,无奈千里马太少,而眼前又没有千里马。这是一种巨大的反差,是一种猛厉的嘲讽。所以作者“呜呼”,为千里马深感不平,高声疾呼。“真无马邪”反问语气强烈,若说无千里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可明明驾着千里马却要叫嚣天下没有千里马,就显得荒唐至极,最后回答语气强烈,慷慨激昂且一针见血指出策马者“不知马"的无能愚昧,实在是对其无知、无能、愚昧的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言。

师:同学们,标点符号的添加,可见人教版编者对韩愈的用意是深得其神理的。而同学们能读出这个标点符号含义,同样厉害啊!标点符号之外,我们再来看看文章每段结尾的“也”字。大家再读三个“也”,先自读,再和同桌交流,“也”字读出什么味道来?怎么读更好?

生自读,删“也"对比读,交流讨论,展示。

师小结:

第一段“也”字作结,前面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已经流露出作者愤愤不平之意,最后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可看出食马者的无知,以反问句式加也收句,强烈表达对其愤怒谴责。作者不平之意背后,似乎我们能感受他的强烈正义感。

第三段总结全文,自问自答,也字收束,既有强烈的痛彻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

师:同学们,读文章我们都这么深入到文章的字词和标点符号中去,你就会读文章了,就能读出味道,读出作者的情感和用意了。

三、“说"——文章真的只是“说”千里马吗?

师:食马者也好,策马者也罢,都会使千里马屈辱而死,作者痛惜千里马,痛斥食马者和策马者,可见千里马的遭遇结局俨然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这样的话,老师就想再问:文章真的只是在“说"千里马吗?

生思索。

师:读一读阅读提示吧,读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韩愈怀才不遇。

师: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的怀才不遇,借论说千里马的问题来寄托情思,这其实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齐:托物寓意。

师:请具体说一说。

生:作者自己几次求官,做官,但依然被外放,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而文章中千里马也是不被伯乐赏识,所以才能得不到展现。作者借说千里马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寄寓情志。

师:没错,文章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无知愚昧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策马者,以千里马的遭遇,写有才之人不被任用,无以施展才华的遭际,表达作者对有才之士得到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的强烈不平和愤慨。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作者寄寓了一个什么希望?

生:希望千里马被伯乐赏识,才华得以施展;而人才真正被重视、被任用,抱负得以施展。

师:同学们,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常读常新,常读常益。《千里马》是千古名篇,它的意味永远咀嚼不完,永远思考不尽。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了许多可能性,有些人本就是千里马,而被埋没的故事仍在发生。我们思考文章中的千里马,记住这个千里马,也让它留给当代社会去思考——我们若是千里马,应该怎么做呢?

四、作业

师:先来读一读这篇短文,再找个同学说一说其中意思。

生齐读:

两生共读《马说》,掩卷而论说。

生甲曰:“甚矣,千里马之不遇伯乐憾事也。以千里马之才能,日行可达千里。然落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马而食,终辱饿死于槽枥之间,其不平也甚矣。”

生乙曰:“是也!世有良师严父,然后有优生。优生常有,而良师严父不常有。故虽有优生,不知于庸师父之手,委屈于无知师父之中,不以优生称也。"

生甲曰:“生之优秀者,一思或言行独特。师父者不知其有独特才能而育也。是生也,虽有出众之才,溺而爱,育不足,才美败于陋习,且欲与常生不可得,安求其能优秀也?”

生乙曰:"教之不以其道,育之不能尽其才,言之而不能通其意,训斥而叹之,曰:‘天下无优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