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①成就: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②影响eq\b\lc\{\rc\(\a\vs4\al\co1(a.出现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b.促进了交换和贸易。,c.部分人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d.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2)标志现象原因私有制产生①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②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阶级出现①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②部落之间的战争中,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国家形成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文字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图解历史古代文明的产生|史论拓展|文明与政治实体密切相关文明虽然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但文明的发展和政治实体有许多不可分割的联系,政治实体的作用对文明的形成、发展也是十分重要。文明不完全等同于文化,可是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宗教、群体心理、风俗习惯,对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地区: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2)概况①古代西亚文明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政治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文化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②古代埃及文明产生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政治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文化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的建造,证明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莎(suō)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③古代印度文明产生公元前3千纪,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政治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④古希腊文明产生公元前2千纪,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政治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文化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史论拓展|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雅典公民大会通常在普尼克斯会场举行,据研究通常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大约在6000至8000人之间,而古典时代雅典成年男性的总人数大约在25000至40000人之间,一个公民一生中担任五百人议事会成员最多不超过2次。雅典民主由于常常诉诸全国性的表决和集合,其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政治成本都很高,尤其是容易造成社会的过度政治化,政治压倒一切。——摘编自黄洋《古代与现代的民主政治》二、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古代文明的扩展(1)条件:农耕文明区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2)扩展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西亚文明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希腊文明通过移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联想——选择性必修2·P20、37(1)赫梯人冶铁技术的外传: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2)古代埃及的商业繁荣: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2.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①征服扩张: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②帝国统治:地方实行行省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2)亚历山大帝国①帝国建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②政治统治:宣布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联想——选择性必修3·P61~63(1)亚历山大远征①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②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2)“希腊化时代”①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埃及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波斯a.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推广波斯礼仪。b.鼓励与马其顿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②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a.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b.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希腊文化,部分人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③推动希腊文化不断发展原因a.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b.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c.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成就a.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荷马史诗》。b.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c.阿基米德提出著名的物理学定理。d.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e.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影响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保持原有的宗教和风俗(3)罗马帝国①征服扩张:首先征服意大利,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②确立国教:到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③帝国灭亡: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联想——选择性必修1·P9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寡头政治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特点: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2)罗马帝国时期——君主政治形成标志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权力归属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联想——选择性必修1·P50罗马法(1)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2)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史论拓展|黑格尔曾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幼年时代”“青年时代”“壮年时代”和“老年时代”,其中的“青年时代”和“壮年时代”即分别代表着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兰奇光认为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和更成熟,在于制度文明和社会伦理文明在罗马文明中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摘编自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3.文明的交流(1)趋势: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2)表现西亚文明①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②神话: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文明希腊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①东传: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的字母文字,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②西传: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两种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中西交流①间接交往: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②直接交往: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并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史论拓展|古代东西方的交流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摘编自《世界历史》【基础性概念】1.《汉谟拉比法典》: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让人把它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2.希腊城邦国家:城邦或称城市国家,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3.农耕文明: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关键处提问】1.“四大文明古国”是北温带农业文明,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形式分别是什么?[提示]“四大文明古国”:经济基础,农业;政治组织形式,集权形态。古希腊文明:经济基础,工商业;政治组织形式,“民主”形态。2.观察图片,该图片反映了种姓制度的什么特点?[提示]等级分明、职业世袭、地位不平等。3.历史学家顾准指出: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为何城邦制度孕育了雅典的民主?[提示]城邦制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种小国寡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各邦长期独立自治能够保证民主成果的继承性和延续性。4.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P9“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分析,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有什么特点?[提示]古希腊人在海外建立众多的独立于母国的城邦国家,并没有形成统一帝国。5.亚历山大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亚历山大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什么历史现象?[提示]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主题多元格局——世界文明的诞生与发展【维度1】古代文明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典例1](2023·重庆等级考,10)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其中一段条文称,信众“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该条文旨在()A.巩固婆罗门教地位 B.革新教育体制C.打破种姓制度隔阂 D.宣扬法律权威解析:根据材料“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可知,《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有关宗教、道德、哲学和法律汇编,该条文要求信徒遵奉婆罗门和高种姓群体,有利于巩固婆罗门教地位,A项正确;该条文旨在巩固婆罗门教地位,并没有革新教育体制,排除B项;该条文维护了种姓制度,并没有打破种姓制度隔阂,排除C项;该条文旨在巩固婆罗门教地位,“宣扬法律权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典例2](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政厅公餐”是古代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法令中曾规定授予刺杀僭主(非法获得权力的独裁者)者终身公餐的资格,且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世袭下去。此项规定体现了()A.城邦至上的原则 B.维护民主政治的决心C.民众的尚武精神 D.削弱领袖人物的权威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明确“政厅公餐”的内涵,并与材料现象进行对应,具体分析如下:城邦至上原则强调城邦利益高于一切,材料对此并未涉及,排除A项;授予刺杀僭主者终身公餐的资格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体现不出民众的尚武精神,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不会削弱领袖人物的权威,排除D项。【重点理解】历史解释——认识古代文明发展的多元格局(1)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古代东方地域特征为大河文明,经济上体现为农耕经济发达,政治上多实行中央集权;古代希腊的地域特征为海洋文明,经济上体现为海外贸易发达,政治上体现为民主化、法制化。(2)古代世界基本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的区域文明阶段。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发展多样性,古代世界各区域文明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维度2】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多样性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古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但要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并非决定性作用。文明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影响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典例3](2024·湖北联考)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并根据尼罗河泛滥的日期等信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是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其经古代希伯来人和希腊人传承,一直影响至今。材料说明()A.自然环境塑造文化特色 B.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初具雏形C.地域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地扩大解析:本题涉及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与自然互动的内容,材料分两层,用分号隔开,重点是分析两层内容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具体分析如下:古代世界文明丰富多样,并不具有一体化特征,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而非农耕文明的发展,排除D项。【重点理解】唯物史观——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1)生产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亚非文明古国以农业立国,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以工商业见长,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海洋文明;以畜牧业见长的游牧民族则形成杀伐奔袭的特点。(2)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3)周边环境:西亚文明处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4)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题扩展与交流——世界古代帝国的文明【维度1】大帝国的扩张及区域性影响[典例4](2023·江苏等级考,11)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解析:根据饼状图可知,“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三个区域的缴税比例加起来超过一半,结合所学可知,这三个区域农业经济发达,可见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时期的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故选D项。统治中心转移到印度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波斯帝国各地的缴税比例,B项结论无从得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大流士一世时期波斯帝国内各地的缴税比例,未涉及各地区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排除C项。[典例5](2024·湖北十一校联考)约公元前1世纪,由于外事大法官在审理涉外案件时,既不能援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诉讼程序,又无其他明文规定的诉讼程序可供依循,只能通过行使“自由心证”的裁量权,自行创制了一套新的诉讼程序——程式诉讼程序。这表明()A.公民与非公民差别已消失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C.程式诉讼取代了法律诉讼 D.司法程序保证了法律公正性解析:材料讲述了罗马新的诉讼程序的产生,解答时应结合所学从其产生的必要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公民与非公民仍有差别,排除A项;程式诉讼程序诞生后与法律诉讼程序并行不悖,排除C项;司法程序不可能保证法律的公正性,D项说法绝对,排除。【重点理解】时空观念——古代四大帝国与东西文明的传播(1)波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从文明的交往和传播来看,波斯帝国既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者,也开了西方古典文明的先河。(2)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推进了从中亚、印度到东地中海、欧洲之间古代各文明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3)罗马帝国:一方面,继承希腊文化,并将其在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帝国疆域内的亚非欧各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不断交流、融合,与东方的中国共同构成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两大重要力量。(4)汉帝国:在整合了中国各地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佛教开启了与南亚文明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中亚、西亚和罗马帝国的交往。同时,中国文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维度2】古代文明的扩展与交流[典例6](2024·安徽芜湖模拟)下图为贵霜帝国威玛·卡德菲西斯(约公元110—127年)时代的金币,正面是贵霜国王像,外圈为希腊文,背面是湿婆(婆罗门教主神之一)及神牛像,外圈是佉卢文。这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扩展 B.多元文化的交流C.东西经贸的频繁 D.希腊文明的延续解析:材料并未体现此金币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仅能体现贵霜帝国的金币受希腊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不能体现出东西方经贸的频繁,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交融,而非希腊文明的延续,排除D项。[典例7](2023·湖北选考,19)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解析:本题为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拟定标题,“文明涵化”即文明交流,如:“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第二步,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史实的选择至少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三步,总结升华。答案:示例标题:“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论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起源于西亚的冶铁技术,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塑技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多种字母,并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综上所述,经过长期的文明交流,大量外来文化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重点理解】历史解释——世界古代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1)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和平的经贸往来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往形式。(2)人口迁徙:导致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从而形成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3)军事征服: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速文明的传播速度。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大大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交流和交往。(4)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由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罗马帝国繁荣时期,亚非欧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奠定了罗马帝国繁荣的基础。1.(2023·全国甲卷,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解析:由材料“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罗马法中对败诉人的罚金由重到轻,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减少,进一步维护了公民利益,故选B项;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排除A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答案:B2.(2023·河北选考,11)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但低级种姓以职业集团为单位,通过传统所容许的途径,在其原种姓内形成了一些“亚种姓”。这说明古代印度()A.中间阶层不断壮大B.等级结构日益复杂C.血缘关系逐渐弱化D.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印度存在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但以职业集团为单位,通过传统所容许的途径,在其原种姓内形成了一些‘亚种姓’”,这说明古代印度等级结构日益复杂,B项正确;“亚种姓”和中间阶层没必然的联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在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不同等级的地位权力等差异很大,材料中“个人种姓地位不能变动”说明古代印度血缘关系并未弱化,社会矛盾依然比较严重,排除C、D两项。故选B项。答案:B3.(2023·福建选考,12)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见图)。这种文本和实物的一致性可用来()A.说明史诗的描写有据可依B.证实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C.理解古代西亚的审美观念D.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解析:据材料,史诗《吉尔伽美什》和亚述王宫遗址出土浮雕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某些相同的特点,其以夸张手法所描绘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反映古代西亚审美观念,C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和亚述王宫浮雕对人物的描绘经过了艺术加工,“有据可依”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吉尔伽美什作为史诗中的人物,不一定确有其人,排除B项;史诗《吉尔伽美什》和亚述王宫浮雕对人物的描绘采取了夸张的手法,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不完全如描绘的一样,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4.(2022·海南选考,10)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解析:据材料“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可知,历史资料的新发现和多元化推动了人们对历史认知的逐步清晰、客观,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文字记载,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人们对历史认知的进步性,而不是世界文明本身的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新史料的出现推动了历史认知的进步,而不是历史记忆的传承促进了族群的身份认同,排除D项。答案:A1.(2024·江苏盐城模拟)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前,美洲相对独立发展,但却在印度、中国发现了与美洲相似的棉布,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美在新航路开辟前相对独立于其他地区,其棉纺织业是独立发展的,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并不相同,不能体现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排除C项;考古发现有利于推动历史研究,但历史研究并非完全依赖考古发现,排除D项。答案:B2.(2024·广东名校联盟联考)据希罗多德著述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后来亚里士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付马其顿人要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要用对待自由人的办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学术思想()A.以人文主义精神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