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市级名校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市级名校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市级名校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市级名校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市级名校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市级名校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示意图中,对直线上面四个阶段特征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国共矛盾暴露,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B.国民党全线进攻,共产党兵力较弱,防守为主C.共产党选中目标全力进攻D.共产党主力战略反攻,解放战争大局已定2.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主人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C.红军长征的胜利D.抗日战争的胜利3.儒、道、墨、法四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他们的思想各树一帜,但它们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如()A.都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B.都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D.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4.宋太祖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哲宗时大臣刘挚说:“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安史之乱的结果B.澶渊之盟的影响C.重文轻武的政策D.南宋偏安的屈辱5.2007年,他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他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里的他就是“中国航天之父”()。A.王进喜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1620000人。材料能够说明的“第一个变革”的作用是()A.推动了俄国的人口增长 B.实现了俄国旧政体的变革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7.时空观念是重要的历史学科素养。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德国突袭波兰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太平洋战争爆发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8.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9.口号是时代的最强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口号出自于A.武昌起义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10.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项目年份和增长率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粮(万吨)1952年664913538.3163921957的1300053550.519505增长率(%)962963219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的重要贡献有()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③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理论④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基本路线⑤南方视察途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2.电影频道举办“百年中国”电影周,准备播放四部反映我国近代历史的影片。分别是①《鸦片战争》②《八路军》③《我的1919》④《甲午风云》。如果导播让你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排列播放的先后顺序,你会选择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13.宣告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事件是()A.“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4.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15.“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材料中的“条约”A.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B.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决定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D.导致两极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16.“种姓制度”实行于A.古代埃及B.古代中国C.古代印度D.古巴比伦17.“这是一个重要的条约,使中、俄得到和解,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跟十一世纪中国与辽帝国澶州和解带来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样重要。”这个条约是()A.绍兴和议 B.《尼布楚条约》C.澶渊之盟 D.《瑷珲条约》18.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戊戌变法⑥义和团运动⑦辛亥革命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19.他宣布解放黑人奴隶,领导起义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他是A.林肯B.章西女王C.甘地D.玻利瓦尔20.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改革开放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21.2019年是列宁逝世95周年。他曾经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他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成立苏联④实现农业集体化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2.2020年2月主席在对新冠肺炎防控一线调研指导时强调“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2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洋务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新文化运动——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2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上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A.背景B.内容C.时间D.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1世纪后期,欧洲农村纷纷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面积逐渐扩大。26.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27.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材料三: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节选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材料四: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据材料二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说出其特点?根据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②“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最终,哪一国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9.(6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0.(7分)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二英国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6000万,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1)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政治保障,据材料一请说说英国在该文件颁布后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最重要的原因。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材料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2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3)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进行了哪些努力?(4)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应具备哪些要素?(至少回答两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

A.国共矛盾暴露,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斗争是直线上面A阶段的阶段特征。A不符合题意。B.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6年6月--1947年6月间,国民党全线进攻,共产党兵力较弱,防守为主是直线上面B阶段的阶段特征。B不符合题意。C.共产党选中目标全力反攻是直线上面C阶段的阶段特征。C不符合题意D.国共主力战略决战,解放战争大局己定是直线上面D阶段的阶段特征。而不是共产党主力战略反攻。D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选项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红军长征的胜利是1936年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945年9月日本签订投降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是法家的思想,A项不符合题意;儒、墨、道、法四家学说都涉及各家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的主张,B符合题意;追求平等是墨家思想主张,但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C项不符合题意;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来的宋太宗继位后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形成重文轻武的政策,C符合题意吧,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5、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故B符合题意;王进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模人物,被群众誉为“铁人”,故A不合题意;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家水稻之父”,故C不合题意;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6、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工厂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C正确;题干不是说俄国人口增长,而是因废除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劳动者,A排除;解放农奴并不意味着俄国政体的改变,改革仍留下大量封建残余,B排除;俄国此次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提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可能推翻自己的统治,D排除。故选C。7、D【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宣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国家宣言》。宣言表示宣告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同它们处于战争状态的德意日三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的政府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①④③②,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事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注重与外国发展友好关系,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说明了唐朝重视中外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9、C【解析】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学生走上街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这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符合题意;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A排除;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B排除;北伐战争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D排除;故选C。10、C【解析】

据“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特别是钢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1953年-1957年实行了一五计划。在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是2001年,邓小平已经逝世。所以邓小平的重要贡献有①③④⑤,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八路军》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③《我的1919》是1919年;④《甲午风云》是1894-1895年。因此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排列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③②;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3、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上的支持者越来越多。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国的“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选项D符合题意;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选项A不符合题意;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选项不B符合题意;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在三国总理的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C【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答案选C。15、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可知与《凡尔赛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选项B符合题意;《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决定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是雅尔塔会议;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导致两极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C。17、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军队被迫投降。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尼布楚条约》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C【解析】

依据题干“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是1840至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至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至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至1901年;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因此老人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包括②③④⑤⑥⑦。故C正确。19、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拉丁美洲解放者”,结合所学知识: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的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0、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的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也是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B。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促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22列宁领导时期成立了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主义区分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对俄国探索的史实,不要混淆知识点。2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武汉无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2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D,D项符合题意;A项是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项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由此分析ABC三项均搭配不正确,排除,故选D。24、D【解析】

依据题干“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体现了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垦殖运动;【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因此填写垦殖运动。2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中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与三大宗教无关,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7、实业救国短暂的春天【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进入黄金时代。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新经济政策。(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粮食产量增长;实行了新经济政策。(4)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①消极影响:爆发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②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偏重重工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中国。(6)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挨打的局面。【解析】

(1)根据材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当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废除余粮收集制。(2)根据材料“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反动敌人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苏俄爆发了内战,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打败敌人,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对粮食垄断,禁止贸易、保存和私藏粮食,这项政策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非常经济措施,对于打败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根据材料“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产量不断增长。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废除余粮收集制,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4)根据材料“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挽救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河,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爆发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②“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偏重重工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中国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挨打的局面。29、(1)秦朝或秦汉时期(2)中央集权制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5)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皇权专制逐步加强(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7)实现统一理由:自古以来,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