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专题闯关检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专题闯关检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专题闯关检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专题闯关检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专题闯关检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闯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7山东泰安期末)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在该讲话的指导和推动下,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民意测验”“差额选举”“任前公示”等地方、企业基层领导选举、到任的具体制度和做法。这反映出()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B.基层民主改革破冰前行C.农村村民自治不断扩展D.基层民主选举有法可依2.(2017安徽合肥联考)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存在合理逻辑关系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两国革命的性质相同B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和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C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得到加强和扩大D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3.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中国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4.(2018河北唐山摸底)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亮相歼20等六款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5.(2017福建福州联考)有文章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划分为“意识形态主导”“均势因素主导”“共同利益主导”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反映的国际背景是()A.美苏冷战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6.(2017河北保定模拟)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7.1978年10月,广东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并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型的边防城市。这一报告()A.是广东省落实中央改革开放决策的体现B.充分利用了广东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C.揭开了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序幕D.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8.(2017陕西咸阳检测)如果以下表为史料探究民生问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08—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表(单位:万人)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1311031168122112261310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921908922917926A.保障就业乃改善民生之本B.经济发展难以满足就业需求C.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D.城镇化过快增加了失业风险9.(2017河北保定模拟)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挑战B.国有企业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C.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普遍建立D.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重大变化10.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11.(2017湖南常德一模)1958年6月,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91年12月秦山核电站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取得这一系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雄厚的物质基础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D.科学家的努力拼搏12.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表(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7湖南怀化联考)走过对抗走向合作——纵论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美国宪政中,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在过去的200年里,最高法院一共判定大约140项国会立法违宪。通过运用这一强大的司法审查,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制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间争议的仲裁者和国家许多最重要问题的终极权威。材料二今天,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更多地把最高法院的作用看作是边境巡警或体育比赛的巡边员。“他们紧盯着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各级政府和个人之间的边界,力求不偏不倚,追求公正无私,以保证美国宪法确定的制约和平衡的构架能够按宪法制定者们所希望的那样正常运作。”材料三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宪政体现的基本原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美国的民主政治。(10分)(2)指出材料三体现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史实。(9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两国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14.(2017四川成都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左右。至西汉末年增加到6000万,从黄巾起义爆发到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此后南北分裂,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北宋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约超过1000万。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据葛剑雄《从中国历史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变化看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沧桑》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材料二“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藉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升平之福。”——《清史稿》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材料三新中国人口和粮食情况——2001年前人口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信息网;2001年后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原因。(15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材料中邓小平的讲话及题干中列举的制度和做法均具有民主元素,反映出基层民主改革开始破冰前行,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破冰前行的尝试,B项正确。2.D革命性质由革命任务所决定,不是由领导阶级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筹建做了准备,且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不是联合执政,故B项错误;1953年的普选不属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故排除C项。3.B依据材料“手按宪法”等信息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材料不符合。4.A“六款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亮相阅兵式,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后“科技强军”战略成效显著,故A正确。5.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意识形态主导”是指冷战时期,“均势因素主导”是指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同利益主导”是指冷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D项正确。6.A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错误;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D错误。7.C材料所述时间是1978年10月,当时中央还没有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报告与广东经济在全国中的优势地位没有关系,因为广东的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华侨众多的优势,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故B项错误;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的是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组织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成功实践,故D项错误。8.C由表中信息可知,2008—2013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有了较大增加,同时,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波动不大。这表明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故C项正确。9.B从“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砸“三铁”的风潮反映出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选B项。A项时间与题意不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1世纪初;C项错误,这个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D项错误,我国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10.B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项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1992年之后,材料涉及的内容只是所有制问题,C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为20世纪9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了阻力,D项错误。11.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取得前三项成就时我国的物质基础尚不雄厚,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困难的外部原因是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12.D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使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说明中国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答案(1)原则:宪法至上原则;联邦制原则(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或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分权制约原则)。简评(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进步性:①美国建立起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民主共和制相结合的新型国家制度,保证了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②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基础。③首次将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局限性: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的存在,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民主权利。(分别评价,可以就材料中的民主原则进行评价)进步性:①宪法至上的原则,体现了法治思想,强调公正无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了人民的权利;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③三权分立的原则,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局限性:美国宪法虽然强调公正无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而且仍存在种族歧视等问题。(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述,言之有理即可)(2)思想:依法治国。史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设。(3)认识:中美两国的民主政治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而制定的;民主政治受国家制度、社会性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具有阶级性)。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分别评价,例如总体评价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来回答,进步性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来回答,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87年宪法的局限即可;分别评价也是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作答,注意进步性要答出三个原则分别所产生的影响,局限性可从执政效率和种族歧视方面回答。(2)第一小问,可据材料三中“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得出依法治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