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农业技术指导员)_第1页
理论知识-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农业技术指导员)_第2页
理论知识-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农业技术指导员)_第3页
理论知识-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农业技术指导员)_第4页
理论知识-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农业技术指导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讯2-3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资讯2-3-1玉米栽培技术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施足基肥二适时播种,一次全苗三合理密植,规格播种四田间管理五内容导航适时收获六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内容导航一、深耕改土,精细整地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要求耕作层深厚,含有机质多,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整地粗放而造成缺苗、断垄是造成玉米单产低的原因之一。一、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为了保证全苗和幼苗生长健壮,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疏松、土块细碎,即深、松、碎、平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起畦种植以加厚土层,方便排灌和田间管理。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施足基肥二内容导航二、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约占总施肥量的50~60%。一般亩施粪水或干粪30~40担、磷肥25kg、钾肥8~10kg,或施复合肥25~30kg。磷肥与农家厩肥先堆沤1个月,播种时再与钾肥混合施用。二、施足基肥基肥一般采用穴施或条施,先淋水粪垫底后播种,再用混合肥盖种,最后盖土。用化肥(复合肥、钾肥等)作种肥时,不宜与种子接触,应施于种子两侧,以免烧种。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施足基肥二适时播种,一次全苗三内容导航三、适时播种,一次全苗1.适时播种春玉米播种期应在5~10cm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土壤湿度为60%时进行。在正常情况下,桂南及右江河谷以1月中、下旬至2月上、中旬为宜;桂中以2月上旬至下旬为宜;桂北及高寒山区以3月上旬至中旬为宜。三、适时播种,一次全苗2.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全苗播种深度一般以5~6cm为宜。在墒情较好的粘土,应适当浅播;疏松的砂质壤土,可适当深播。大粒种子可适当深播,小粒种子应适当浅播。播种深度若超过10cm,种子不易发芽和出苗。为防止鸟、鼠危害,可用玉米专用种衣剂拌种。1kg种衣剂拌种50kg。三、适时播种,一次全苗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施足基肥二适时播种,一次全苗三合理密植,规格播种四内容导航四、合理密植,规格播种种植密度由种植方式和品种特性、季节、地区与土壤肥力、施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广西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4800~5500株/亩平展型品种3000~3500株/亩半紧凑型品种4500~5000株/亩广西不同熟期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迟熟品种宜稀植,每亩种植3100~3300株早熟品种应适当增加密度,每亩5000~5500株四、合理密植,规格播种种植方式(1)单行单株种植各种植行距相等,一般行距60~65㎝、株距20~33㎝特点:植株生长均

匀一致,适于机械

化操作。但不便于

人工管理和不易获

高产种植方式(2)双行单株即宽窄行种植。大行距70~90㎝,小行距40~46㎝,株距20~33㎝特点:边行优势明显,

人工田间管理方便,

产量高,但不利于机

械化栽培管理。四、合理密植,规格播种小行距大行距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施足基肥二适时播种,一次全苗三合理密植,规格播种四田间管理五内容导航五、田间管理破土苗期拔节期抽穗吐丝种子形成过程成熟期五、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管理要求达到“促根壮苗、保证苗全、苗齐和苗壮”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少量缺苗可移苗补栽;如缺苗较多,可浸种催芽补种。

间苗定苗在3~4叶期间苗,每穴留2苗,5~6叶定苗,每穴留1苗。间、定苗要拔除病苗、杂苗和弱苗,在缺苗穴的四周适当留双株苗,以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苗数五、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一)苗期管理间苗定苗在3~4叶期间苗,每穴留2苗,5~6叶定苗,每穴留1苗。间、定苗要拔除病苗、杂苗和弱苗,在缺苗穴的四周适当留双株苗,以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苗数

五、田间管理3~4片可见叶时间苗5~6片可见叶时定苗

在4~5叶期结合定苗追施攻苗肥。一般每亩可施腐熟粪水1500~2000kg,或尿素4~5kg,以促壮苗。施肥后中耕松土,消灭杂草,覆盖肥料。苗期主要害虫有小地老虎、粘虫和玉米铁甲虫等,应及时防治。五、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五、田间管理(二)拔节、抽穗期管理管理要求达到“控秆促根、壮秆稳长,促进果穗发育,争取穗大粒多”。在拔节始期施攻秆肥,攻秆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徒长。一般亩施粪水30~40担,钾肥5~7kg。如生长不良,可加施尿素4~5kg,或复合肥6~8kg。施肥后结合中耕、小培土

抽雄前7~10天,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应重施攻苞肥。以速效氮素为主,亩施尿素10~12kg,或碳铵20~25kg。在两株间打深洞施入后大培土。五、田间管理(二)拔节、抽穗期管理

在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对水分反应的敏感期,如遇干旱缺水,易出现“卡脖子”旱,不能正常抽雄,雌雄花期不遇,造成减产,应及时灌水保湿。但如果降雨过多,会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或造成植株青枯,应及时排水防涝。五、田间管理(二)拔节、抽穗期管理

五、田间管理(二)拔节、抽穗期管理在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对水分反应的敏感期,如遇干旱缺水,易出现“卡脖子”旱,不能正常抽雄,雌雄花期不遇,造成减产,应及时灌水保湿。但如果降雨过多,会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或造成植株青枯,应及时排水防涝。

这一时期主要病害有大斑病、纹枯病、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等,虫害为玉米螟、粘虫和蚜虫等,要及时防治。五、田间管理(二)拔节、抽穗期管理五、田间管理(三)成熟期管理管理要求达到“防止早衰,促进灌浆,增加粒重”。若植株长势一般,叶色退淡,可在抽雄始期补施攻粒肥,打洞深施尿素每亩5~6kg,或碳铵10~12kg。乳熟期至收获前常有老鼠危害,应及时防治,确保增产丰收。深耕改土,精细整地一施足基肥二适时播种,一次全苗三合理密植,规格播种四田间管理五内容导航适时收获六六、适时收获一般当田间90%的玉米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并有光泽,即是玉米的适时收获期。一般当田间90%的玉米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并有光泽,即是玉米的适时收获期。六、适时收获资讯2-3农作物耕作栽培(玉米)资讯2-3-2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二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育特点三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四内容导航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内容导航一、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增产幅度大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亩平均增产150千克左右,高的达200~300千克,增产幅度30~60%。(二)经济效益显著按亩增产150千克计,增加产值在200元以上,扣除地膜等新增成本,每亩纯收益在150元左右,投入产出比在1:3左右。一、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三)社会效益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不仅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而且也是科技扶贫的重要措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综合技术,科技人员将优良品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综合输入到贫困地区,可逐步改变了他们不重视科学技术、粗耕粗种,广种薄收的传统落后观念和作法,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增强了贫困山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的意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二内容导航二、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地膜覆盖后可显著改善玉米耕作层的生态条件,起到了保温防寒、保水防旱、保土防流失、保肥及防鸟鼠危害等作用。覆盖地膜后,可提高表土层温度2~3℃,有利于提早播种,增加玉米的生长量。白色塑料薄膜以及膜下的细小水珠能反射太阳光线,增加田间特别是近地面层空间的光照强度,从而使玉米的光合作用得到增强,尤其是中、下部叶片的光合强度要比露地玉米强得多二、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当然,为了充分发挥地膜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二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育特点三内容导航三、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育特点与露地玉米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一缩短、一提前”、“两延长”和“三增加”。(一)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提前覆盖地膜后,地温一般比露地玉米高2~3℃,有效积温增加,这样就缩短了营养生长期。一般缩短10天,相应的成熟期也提前10天左右三、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育特点(二)并进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延长玉米从拔节到抽雄开花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期。并进生长期延长5~7天,这就有利于多分化小穗和小花,保证穗大粒多。玉米从抽雄开花到成熟为生殖生长期,一般比露地玉米延长5天。三、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育特点(三)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地膜玉米增温保水便于实现全苗壮苗,使单位面积穗数增加;幼苗生长健壮,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幼穗分化时间长且散粉受精期避过雨季,使穗粒数增加;灌浆时间延长,灌浆强度增大,使千粒重增加,这就保证了增产。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一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二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生育特点三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四内容导航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一)种植规格(二)施足基肥(三)适时早播,足水下种(四)保证播种质量和覆膜质量(五)及时破膜接苗(六)重施攻苞肥(七)残膜回收(一)种植规格应采用双行单株种植,大行距80~90cm,小行距40cm,株距22~30cm。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小行距大行距

种植密度:平展型3500株/亩左右(株距30cm左右)半紧凑型4500株/亩左右(株距25cm左右)紧凑型5000株/亩左右(株距22cm左右)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一)种植规格(二)施足基肥地膜覆盖由于追肥不便,故基肥要施足,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与无机化肥配合施用。按每亩大田生产400千克干玉米籽计,需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25千克,或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二)施足基肥目标产量400kg/亩腐熟农家肥1000kg尿素20kg磷肥40kg钾肥25kg(三)适时早播,足水下种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播种期可比常规露地栽培提早7~10天。土壤有足够的水分时播种,这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次全苗的关键,在适宜播种的时段内,应掌握雨后有利时机及时播种,如播种时土壤干旱则应淋足水再播种。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四)保证播种质量和覆膜质量播种时按种植规格拉线开播种沟,先淋腐熟粪水垫底,待水分稍干后播种,再用腐熟堆沤粪肥盖种,把化肥(氮、磷、钾肥混合)点施在两穴种子之间,然后覆土。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种子种子种子种子种子

播种覆土刮平畦面后,可喷施丁草胺或阿特拉津(莠去津)以防杂草生长,先喷畦面,后喷畦沟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四)保证播种质量和覆膜质量

覆膜一般选用厚度为0.005~0.006mm、宽度为750mm的超薄地膜,用膜量2~3kg/亩盖膜与压膜同时进行,膜要拉紧,铺平紧贴畦面,并把地膜四周用土压严、压紧、压实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四)保证播种质量和覆膜质量玉米膜侧精播机人工盖膜

用土压膜时不要压到播种行上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四)保证播种质量和覆膜质量播种行(五)及时破膜接苗播种、盖膜5~7天后,要常到田间检查,发现玉米露尖出土要及时用小铁枝、小竹片小心破膜,开孔1~2cm,然后把幼苗轻轻提出膜外,并用细湿土沿幼苗茎基封压破孔,但不能压住幼苗叶片。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接苗孔要尽量小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